作业治疗技术学习课件_第1页
作业治疗技术学习课件_第2页
作业治疗技术学习课件_第3页
作业治疗技术学习课件_第4页
作业治疗技术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日常生活活动及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动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分析方法 自我照顾性ADL训练 床上活动训练 转移活动训练 转移活动训练(第二部分)5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转移活动训练动作分析方法及训练方案制定 (2)掌握转移活动训练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能制定转移训练的方案 (2)能够指导患者进行转移性训练 转移的方法很多,包括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搬运三种转 移技术,能够独立转移时尽量不要辅助,能少量辅助则不要大 量辅助,搬运为最后选择。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能勉 强训练独立转移活动。总之,只要适合患者及治疗人员的情况 就可以,不一定是愈复杂愈好。 1.转移的基本

2、原则 1)独立转移 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立完成的转移。独立转移的 基本原则首先转移来取得两个平面之间高度尽可能相等而且尽 可能靠近,其间连以滑板。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容 易的为最好。治疗师帮助转移时其指令必须清楚,整个转移过 程中必须保持平衡;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太早则患者 因失败而失去信心,太晚则因依赖而失去兴趣,应当教会患者 利用体重转移,如利用倾斜力和翻滚力以增加起身的动量 。 1.转移的基本原则 2)辅助转移 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协助的转移。辅助转移的 原则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互相信任。帮助者知道被帮者有什么 缺陷,体力和认知力如何,需要何种方式和多少力度的帮助; 被帮者预先

3、告知帮助者自己习惯的转移方式;转移时,帮助者 与被帮者应当互相支持,协同用力;帮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而 不能单独依靠体力;帮助时主要依靠下肢力量,因此通常帮助 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并一前一后,髋膝可以微屈但腰背及头颈 必需伸直,旋转时不用腰而用足;转移前必需准备好必要的设 施与空间,使转移过程中无障碍;帮助者必先注意衣着,鞋不 能滑,衣着要方便活动,头发和戒指不会掠过或牵扯患者;帮 助者必需了解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没有把握时不要单独行事; 必先使被帮者知道转移得目的和方法,处于最好的起始位置, 并已排空大小便,转移中不会发生大小便失控;帮助者应当使 自己的指令明确地被接受,与患者有语言文化差异时尤应

4、注意。 1.转移的基本原则 3)搬运 三种转移方法的选择没有绝对的规则。首先决定于患者和 帮助者的能力,能够独立转移时固然不用帮助,帮助者体力不 足时也不能获得帮助;其次也决定于转移的距离和频率,过远 距离的转移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组 ,过频的转移不便使用搬运 机;再其次是决定于患者的残疾状况,转移时不能增加患者的 痛苦、损伤或肌张力;最后还决定于帮助者及患者的认知能力 和两者相互关系与配合程度。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偏瘫患者的床上转移活动是进行床与轮椅、轮椅与座厕、 轮椅与浴盆之间转移的基础,为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操作方法详见本模块项目三的相关内容。这里主要介 绍偏瘫患者其

5、它的转移技术操作。 1)从椅上站立 从椅上站立常用于偏瘫或双下肢力弱于平衡力差患者。不 适用于完全性截瘫或四肢瘫患者。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1)独立站立 基本原则 椅子高些较低些容易站立;坐板越硬越好,太软 时可加一木板;有扶手的椅较无扶手的容易起落;弹射椅 有其优点,但弹力要与患者的体重匹配。 基本过程:尽量坐于椅的前沿,双足落地,力量较强的足落后, 双手握扶手,头上抬头向前,手足同时用力,将躯干推起 体重支与 双足,保持平衡充分站立,拿起起立辅助用具。 (见下页图)。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2)有帮助的站立 基本过程:使患者坐于椅沿并躯干略前倾帮助者两足分开与 肩同宽,帮助者的一

6、足于膝抵住患侧的足于膝以固定患者 患 者使用腰带时,帮助者可牵拉患者的腰带,无腰带时可托住患 者双髋,或一手置髋下一手置肩肘上,患者双手下垂或置于帮 助者肩肘区 帮助者可扶持患者肩肘 也可以是帮助者托患者 双肘根据帮助者的指令,患者用力伸腰或用力推椅,同时帮 助者用力将患者上抬,使患者完全站立(见下页图)。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2)从轮椅向椅的转移 其原则同由椅上起立,截瘫者也可利用,具体方法有以下一些。 (1)独立的成角转移 基本过程:首先将两椅固定牢靠,互成60角,卸下轮椅固定牢 靠 准备姿势和由坐位站立一样 患者一手扶于椅的远侧角, 但不能扶在椅背或椅扶手上,以免翻倒,患者手足同时用

7、力将 臀部抬起并移至目标椅,其间不必完全站立 主动或用手将双 腿移至目标椅下前方的标准位置上,并调整部及背的位置使坐 位舒适稳定 。(见下页图)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2)从轮椅向椅的转移 (2)独立由并列的椅到椅转移 基本过程:除将两椅并列放置外,其余均与两椅成角转移相似。 (见下图)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2)从轮椅向椅的转移 (3)使用滑板的侧方转移 适用于两椅距离较远或两椅面不同 高的情况。 基本过程:两椅尽可能靠近并列,椅的前沿 轮椅邻侧的扶手 去除,在两椅间架上滑板先将双足移向目标椅,然后一手支 于出发椅的椅座,另一手支在目标椅的椅角上 双手及足同时 用力,通过支撑动作将躯干支

8、起移于目标椅并坐下,用足或用 手将下肢位置摆正,抽去滑板(见下页图)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2)从轮椅向椅的转移 (4)独立由椅到椅的正面转移 由椅到椅的正面转移其原则类似两椅的成角转移。 基本过程:将两椅正面对置,使两椅前沿平齐,一椅的右角对 另一椅的右角双手分别支于两椅坐板,躯干略前倾,手足同 时用力将臀抬起移向目标椅 转身,将双腿移至目标椅正前面, 摆正体位。(见下页图) 2.偏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2)从轮椅向椅的转移 (5)由治疗师帮助的轮椅转移 由治疗师帮助的轮椅转移方法基本上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帮助 患者站立,而后帮助患者转移。 基本过程:无论采用直角、侧方、正面转移,均先使出椅与目

9、 标椅位置适当并稳定,转移空间无障碍如前法依靠帮助者和 患者共同用力使患者站立患者自己或依赖帮助使双足移向目 标椅帮助者扶持患者腰带或肩胛,使患者与帮助者共同转向 目标椅依患者站立的相反顺序患者先以一手支于椅座而非椅 背或扶手,放松下肢屈髋,坐于目标椅上调整好位置使坐位 稳定舒适。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1)独立的椅与床之间的正面转移 截瘫患者亦可采用此法。 基本过程:轮椅正对床的侧沿,其间有一定空间供抬腿之用, 然后锁定轮椅患者将腿抬起置于床上,或用上肢帮助抬腿, 或用布带与有钩手杖等将足抬到床上将轮椅在靠近床沿,使 两者密接后固定轮椅,患者双手扶轮椅扶手将身体抬起并前移 坐于床上双手支于床

10、面将躯干移于床上正确位置,并用上肢 帮助摆正腿的位置,以上动作可以交替分次完成。 由于双腿要在床上滑动,故床垫不宜太软,必要时可临时 在床上使用滑板,转移完毕时撤除。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2)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的侧方转移 此法适用于偏瘫、单侧下 肢截肢的患者。 (1)从床到轮椅的侧方转移步骤为:将轮椅靠近患者健侧床沿, 椅与床成3045角,椅尽量靠近床,闸 住椅闸,翻开足踏板 以健手、健足支起身体以健足为枢轴,健手扶轮椅远侧扶 手,转动身体,使后背正对轮椅坐下。(见下页图)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2)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的侧方转移 此法适用于偏瘫、单侧下 肢截肢的患者。 (2)从轮椅到床的侧方

11、转移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与床成30450角并尽量靠近床 用健手、 健足并利用健手扶持轮椅的近床侧扶手站起 健手扶床面,以 健足为枢轴将臀部转向床靠健手、健足支撑缓缓下降臀部坐 下。(见下页图)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3)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的后面转移 一切轮椅的后面转移只适 于椅背可以拆卸的轮椅,此法截瘫患者亦可利用。 基本过程:轮椅尽量靠近床沿并锁定,解开或卸下轮椅靠背 在轮椅与床之间架接滑板,滑板的一端先插入患者臀下并固定 患者用双手支撑于床面将躯体抬起移至床上 主动或用手将 下肢抬起移至床上并摆正,抽去滑板。由床向轮椅转移的顺序 相反。 (见下页图)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4)独立由轮椅向

12、床的侧方转移 独立由轮椅向床的侧方转移方 法和轮椅与椅之间的侧方转移方法相似,截瘫者亦可利用此法。 基本过程:使轮椅尽量靠近床沿并固定去掉轮椅侧面扶手 尽量使轮椅与床之间高度一致,在床与椅之间架一滑板,板的 一端插入患者臀下患者一手撑于椅的坐垫,一手撑于床垫, 抬起上身,将臀移于床上,椅或床低时可以用翻转的抽屉等将 低面垫高将患腿置于健腿上,将双腿移于床上,或者用双手 将双腿分别抬到床上,逐渐调整到正确位置。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5)独立由轮椅向地垫转移 日本式的床为地铺,现在国内也流 行矮床,治疗时患者也需在地垫上运动,三者均需这种转移, 其运动方式基本相同,此法截瘫者亦可利用。 基本过程

13、:将轮椅正对运动垫并锁定将脚踏板移开或折起 将腿抬至垫上并将膝伸直用于支撑抬起上身并向前滑使肘 弯屈变为肘支撑,同时腿向前滑,使躯干下沉并坐于垫上; 继续在床上移动以摆正姿势。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6)有帮助的床椅间转移 此法仅适用于偏瘫、单侧下肢等仍 有一侧健全肢体的患者,基本的办法同椅椅间的转移。 基本过程:治疗师使患者的肌力强侧(偏瘫患者)靠近床沿, 使椅与床成60角锁定轮椅,移去脚踏板使患者双足分开落 地,距离20cm 左右,稍后于膝治疗师站在患者患侧前面,用 自己的足和膝固定患者的膝和足使患者直腰前倾,肩与膝在 同一垂直线,健手支于扶手上治疗师握住患者后面腰带提伸 之,同时患者用力

14、伸上下肢,主动使躯体上抬,使患者完全站 立患者体重支与 健腿,并以健腿作转身的枢轴,治疗师使患 者臀部转向床,患足后依靠进 床沿患者健手抓于床垫上,治 疗师使患者屈膝、屈髋坐下使患者位置摆正与床上并躺下 治疗师移开轮椅。 3.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6)有帮助的床椅间转移 此法仅适用于偏瘫、单侧下肢等仍 有一侧健全肢体的患者,基本的办法同椅椅间的转移。 由床到轮椅的动作与上相同,但次序相反,先使患者稳定 坐于床沿而不滑动。难点在于床垫较软以支撑起立,可以如前 在床上置木盒或板,患者坐上轮椅以后可以去掉升腰带改用腰 带将患者固定于椅上。 4.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座厕间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厕所门够宽

15、,其次空间应 较大,容得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而且座厕应当十分稳定。最 好座厕旁有扶手,扶手利于大、小便时的躯干稳定轮椅转移。 1)独立由轮椅向座厕转移 最常采取用轮椅到椅的成角转移的 办法。此法于转移前脱裤子较好,以免坐上马桶以后再脱时, 裙、裤可能被浸湿。 由正面转移时由于空间限制,轮椅与马桶难以和椅-椅转移 一样采取一定的角度或偏斜,而使患者需起立作180的转身, 而且较为困难。 4.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 1)独立由轮椅向座厕转移 基本过程: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座厕,刹住轮椅手闸,移开 脚踏板双手支撑轮椅扶手并站起健手抓住对角线侧座厕旁 扶手,健足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向后转动身

16、体, 使臀部正对座厕将患手由轮椅一侧扶手移到另一侧扶手上, 再移到座厕旁另一侧扶栏上并站稳脱下裤子,确信双腿后方 贴近座厕并慢慢坐下。(见下页图) 4.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 2)有帮助的由轮椅向座厕的转移 虽然前面已经谈到有由轮椅 到椅或床的各种方法,轮椅到马桶转移的方法应当相似。但是 由于一般厕所空间较小,轮椅和治疗师均少回旋的余地,比较 实际的办法还是采取正面转移法。 4.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 2)有帮助的由轮椅向座厕的转移 基本过程:患者乘坐轮椅正面接近座厕,刹住轮椅手刹,移开 脚踏板。轮椅与座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便于辅助者活动辅 助者立于患者患侧,面向患者,一足位于患者前面,另一足位

17、于轮椅旁;与患者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者 肘部患者健手支撑轮椅扶手,同时患手拉住辅助者的手站起 患者用健手抓住座厕旁的扶栏辅助者和患者同时移动双足 向后转身,直到患者双腿后方贴近座厕,调整姿势站稳脱下 裤子,辅助者协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坐在座厕上。 由座厕返回轮椅过程相反。(见下页图) 5. 轮椅与浴盆间的转移 1)独立轮椅与浴盆间利用单足滑板的转移 此法截瘫患者亦可 利用。 基本过程:患者先坐于椅或凳上,在浴盆上置一单足的长滑板, 跨越盆之两侧并伸出池外 患者依侧方法由椅转移至浴盆 将 足逐一用手移入盆内,患者再依轮椅-地垫法将躯体滑入浴盆。 (见下页图) 5. 轮椅与浴盆

18、间的转移 2)独立的轮椅至浴盆间不用滑板的侧方转移 需注意截瘫患者 不宜用此法,因较危险。 基本过程: 椅紧靠浴盆,椅面与盆沿高度相近 患者将双腿抬 入浴盆,臀部坐于盆沿患者双手扶于盆的两侧缘或一侧墙上 的安全扶手上,双手支撑将臀部坐于盆中。此一动作较为危险, 最好再浴盆中置一小矮板凳,使下降的高度不致过大。 (见下 页图) 5. 轮椅与浴盆间的转移 3)独立从正面进入浴盆 类似独立从正面由轮椅到床的转移, 截瘫患者如用此法,浴盆内宜先放入一矮凳。 基本过程:将轮椅靠近浴盆并锁定将双腿抬至浴盆中,将轮 椅尽量靠近浴盆后锁定用双手支撑前移将臀部坐于盆沿 双 手扶盆两侧沿,转身,放松肘膝以坐于盆内

19、,或坐浴盆内的矮 凳上。 (见下页图) 3.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转移技术 床上体位转移训练见本模块项 目三内容。本项目主要进行不同平面之间的转移动作训练。 1)床与轮椅间的转移 (1)独立转移:截瘫患者经训练能够较容易地完成独立转移动 作,四肢瘫患者需有一定的伸肘功能方可独立完成。 轮椅到床的侧方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基本过程:驱动轮 椅从右侧靠近床并与床成200300角,刹住手闸,卸下近床侧 扶手,移开右侧脚踏板,双足平放在地面上将臀部向前移动, 右手支撑床面,左手支撑轮椅扶手撑起臀部向前、向右侧方 移动到床上,完成动作。 床到轮椅的侧方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基本过程:患者坐 在床边,双足平放

20、于地面,轮椅放在患者右侧床边,与床成 200300角,刹住手闸,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 右手支撑轮椅远侧扶手,左手支撑床面撑起臀部向前、向 右侧方移动到轮椅上,完成动作。(见下页图) 轮椅到床侧方平行转移(左侧身体靠床)基本过程:将轮椅 与床平行放置并刹手闸,卸掉近床一侧的扶手将双腿抬上床 (右前臂勾住轮椅把手保持坐位平衡;左腕放在右侧膝下并屈 肘将右下肢抬上床;同法将左下肢抬上床)通过躯干向床侧 倾斜的力量将右腿交叉放于左腿之上,侧方支撑(左手支撑床, 右手支撑在轮椅扶手上,头和躯干前屈,双手用力支撑)将身 体移动到床上,完成动作。 患者借助滑板双腿交叉前需将滑板架在床与轮椅间,滑

21、板 一端放在臀下,患者一手支撑轮椅上的滑板端,另一手支撑床 垫上的滑板端,抬上身,将臀部滑过滑板到床上,撤除滑板, 完成动作。 由床返回轮椅的基本过程与上动作相反。 由轮椅正面转移到床的基本过程:驱动轮椅距床30cm距离, 正面靠近床,刹手闸右前臂勾住轮椅的把手(保持坐位平 衡),左手腕放在右膝下并屈肘用力将右下肢抬上床。同法抬 左下肢到床上打开手闸并驱动轮椅紧贴床沿,刹手闸双手 支撑在扶手上用力撑起上身,同时前移坐在床上(保持头与躯 干屈曲)挪动身体,摆正下肢,调整姿势,完成动作(见下 页图)。 借助滑板由轮椅向床的后方转移 只适于椅背可拆卸或安装有 拉链的轮椅。 基本过程:将轮椅后面靠近床

22、沿并刹手闸,卸下椅背或拉开椅 背的拉链将滑板架在轮椅和床之间并将一端放在患者臀下固 定双手支撑在床面并抬起身体,向后移动坐在床上用双手 抬起双下肢移动到床上,摆正双腿,调整姿势,撤除滑板,完 成动作(见下页图)。 利用上方吊环由轮椅向床的转移训练(左侧身体靠床)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从左侧平行靠近床,刹手闸并卸下近床侧 扶手将双腿抬上床后,左手伸入吊环,右手撑在轮椅扶手上 右手用力撑起,同时屈左肘拉吊环,抬起臀部并将身体移动 到床上,整理姿势,完成动作。 从床返回轮椅的过程相反。 (2)四肢瘫患者在辅助下由轮椅向床的转移 基本过程:坐在轮椅上,双足平放在地面辅助者面对患者并 采取半蹲位(屈髋屈膝

23、、伸直腰背),将双足和双膝抵在患者 双足和双膝的外侧辅助者双手抱患者臀部,患者下颌抵在辅 助者一侧肩部,辅助者的头转向另一侧辅助者重心向后移动, 将患者向上提拉呈站立位后再转向床边(膝关节必须保持稳定 状态)患者转到床的一侧后,辅助者右手仍扶住患者的臀部, 左手扶住患者背部稳定躯干,双膝稳定患者膝关节辅助者屈 髋,将患者的臀部轻放在床上,调整姿势,完成动作。 2)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该 项转移活动。 (1)独立的成角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轮椅刹手闸,椅子固定牢靠,两椅成600角,卸下轮 椅近椅侧扶手坐在轮椅前沿,双足平放在地上一手支撑轮 椅扶手,另一只手支撑在椅子

24、的远侧角处手和足同时用力, 抬起臀部侧移至椅子上摆正双腿,调整姿势,完成动作。 2)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该 项转移活动。 (2)独立由并列的轮椅到椅的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同上。 (3)独立使用滑板由轮椅到椅的侧方转移训练 适用两椅距离 较远或两椅的高度不同的情况。 基本过程:轮椅和椅子前沿平齐,尽量靠近并列放置卸下轮 椅近椅侧扶手,架上滑板将双足移向椅子,一手支撑轮椅的 椅座,另一只手支撑在椅子上或滑板上双足和双手同时用力, 支撑并抬起躯干,坐在滑板上侧方移位至椅子,摆正双腿, 调整姿势,撤除滑板,完成动作。 2)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可以独立完

25、成该 项转移活动。 (4)独立由轮椅到椅的正面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两椅对方 ,正面对齐,轮椅刹手闸,椅子放稳患 者双足平放在地上,一手支撑椅子坐板的远侧,另一手支撑轮 椅坐板的近侧,躯干略前倾,手足用力抬起臀部并移向椅子 转身坐在椅子上后,双腿移到椅子正前方,调整姿势,完成动 作。 3)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训练 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可以独立 完成该项转移活动 (1)独立由轮椅到座厕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训练 类似 于由轮椅到床的转移,转移前应先脱下裤子。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右侧靠近座厕并成450角双足平方在地上 且位于膝关节正下方(利于承重),卸下轮椅右侧扶手左手 放在轮椅左侧的扶手上,右手

26、放在座厕旁的扶手上,双手用力 支撑抬起躯干并向右侧转身(头和肩部保持屈曲)左手移到 轮椅的大轮上,右手仍在座厕扶手上,进一步上抬躯干并后移 至座厕上,调整姿势,完成动作。 由座厕返回轮椅过程相反。 3)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训练 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可以独立 完成该项转移活动 (2)独立由轮椅到座厕的正面转移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正对座厕,刹手闸,移开脚踏板双腿分 开置于座厕两旁,双手抓握座厕两侧的扶手双上肢用力撑起 躯干前移,像骑马一样骑在座厕上,完成动作。 (3)独立由轮椅到座厕的后方转移 适用于双下肢痉挛较重的 患者,要求轮椅靠背有拉链。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后方靠近座厕,刹手闸一只手放在座厕

27、 旁的扶手上,另一只手放在座厕的坐垫上双手同时用力撑起 躯干后移至座厕上,完成动作。 3)轮椅与座厕之间的转移训练 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可以独立 完成该项转移活动 (4)辅助下由轮椅到座厕的正面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座厕并与座厕留下一定的空间 (利于辅助者活动),刹手闸,移开脚踏板患者坐于轮椅边 缘,辅助者半蹲位,双足置于患者双足外侧,双膝和双足抵住 患者的双膝和双足(固定作用)辅助者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 扶住两侧肩胛骨处,患者双上肢抱住辅助者的肩部辅助者双 腿用力帮助患者站起以上下肢为支点帮助患者缓慢向后转身 (防止患者双膝屈曲)患者双腿后方贴近座厕后,辅助者左 手仍扶住患者的肩

28、胛骨,右手脱下患者的裤子,屈曲患者的髋 关节,使患者坐在座厕上,完成动作。 由座厕返回轮椅的过程相反。 4)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训练 要求患者具有较大的上肢支撑 力量,只有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才可以独立完成该项动作。 注意转移前浴盆应注满水,离开前排空水;浴盆底部放置防滑 垫;浴盆周围墙上必须安装安全扶手。 (1)独立由轮椅到浴盆的一端的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驱动轮椅接近浴盆的一端,与浴盆有一定距离(满 足双脚能上抬放到浴盆边)时刹手闸在上肢帮助下,将双腿 抬到浴盆边缘上,移开脚踏板打开手闸,将轮椅驱动至完全 贴近浴盆,刹手闸左手放在浴盆边缘,右手放在轮椅右侧的 扶手上,上抬臀部,双腿滑入浴盆

29、中右手移到浴盆边缘,双 手支撑,躯干充分前屈双手沿浴盆边缘向前移动,上抬躯干 越过边沿,后放低身体进入浴盆,完成动作(见下页图)。 4)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 (2)独立由轮椅到浴盆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将轮椅驱动至浴盆右侧成300角卸下轮椅右侧扶手, 移开右侧脚踏板,刹手闸双上肢帮助将双腿上抬放入浴盆 屈曲躯干,右手放在浴盆远侧边缘,左手放在近侧边缘,双手 同时用力支撑上抬躯干越过浴盆边沿支撑并转动身体面向浴 盆一端,慢慢将身体放低,进入浴盆,完成动作。 4)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 (3)辅助下由轮椅到浴盆的侧面转移 基本过程:患者驱动轮椅从侧面接近浴盆,刹手闸,移开脚踏 板辅

30、助者帮患者脱下衣裤,取半蹲位,双足置于患者双足外 侧,用双膝和双足抵住患者的双膝和双足(防止滑动和屈曲) 辅助者双手穿过患者腋下并扶住两侧肩胛部,患者双上肢抱 住辅助者肩部辅助者双腿用力帮患者站起并维持平衡以双 下肢为支点,辅助者帮助患者缓慢向后转身(防止膝关节屈曲) 患者双腿后侧贴近浴板后,辅助者帮助患者坐在浴板上辅 助者帮助患者将双腿放入浴盆,帮患者坐在浴板中间,完成。 从浴盆返回轮椅过程相反。 5)轮椅与地板之间的转移训练 该项训练内容具有丰富患者生 活的重要意义,如患者能够在地板上与孩子玩耍等。也是自救 技术,患者从轮椅上摔下来后,他就能应用此项技术从地板上 回到轮椅。以T11 完全性

31、脊髓损伤为例介绍轮椅与地板之间的转 移方法。 (1)独立由轮椅到地板的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刹手闸,卸下扶手 将双足放在地板上,移开脚踏 板左肘支撑在轮椅靠背上,右手支撑在轮椅大轮上,抬起上 身,左手拉出轮椅坐垫伸直膝关节,将坐垫放在两前轮的地 板上双手支撑轮椅扶手靠前的位置,用力抬起躯干,并将臀 部向前越过轮椅前沿慢慢将身体重心放低,直到坐到地板上 两前轮间的坐垫上,完成动作(见下页图)。 5)轮椅与地板之间的转移训练 (2)独立由地板到轮椅的转移训练 基本过程:背对轮椅,坐在地板上两前轮间的轮椅坐垫上,刹 手闸双手支撑在轮椅座位的前缘,或者安装脚踏板后,将双 手放在脚踏板顶端双上肢用力支撑抬

32、起躯干(头颈部伸展) 将腹肌收缩,肩部下降,向后拉骨盆并坐在轮椅上利用手 上抬双腿并放在脚踏板上对折坐垫,放在大轮和髋部之间的 扶手上,双手支撑大轮上抬身体,坐垫借助弹性力量到臀部下 方,调整姿势,完成动作(见下页图)。 4.脑瘫患儿的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 (1)翻身技术 反射式翻身基本过程:患儿仰卧,将头转向欲翻向的一侧治 疗师用一只手固定患儿下颌,另一只手在胸部第五肋间处向外 压并推向胸前的对侧患儿的躯干旋转带动骨盆诱发反射式的 翻身动作(见下页图)。 腿部控制式翻身基本过程:患儿仰卧,治疗师双手握住两 侧踝关节伸展欲翻向侧的下肢并外展,另一侧下肢屈曲、内 收、内旋转到翻向侧双下肢旋

33、转带动躯干及骨盆翻转至侧卧 位,完成动作(见下页图) 4.脑瘫患儿的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 (1)翻身技术 手臂控制式翻身基本过程:治 疗师一只手握住患儿一侧腕关 节处,伸展并外展该侧上肢, 然后内收、内旋横跨到身体对 侧治疗师另一只手在肩部帮 助头、躯干、下肢随上肢的 翻转而翻到对侧,完成动作。 4.脑瘫患儿的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 (1)翻身技术 头部控制式翻身基本过程: 治疗师用双手抬高患儿头 部并前屈头部,向翻向侧 轻轻转动(防止颈部扭伤) 患儿的肩部、躯干、下 肢被头部带动向对侧翻转, 完成动作 4.脑瘫患儿的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 (2)从卧位坐起 基本过程:患儿俯卧位

34、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扶住患儿的胸部或 背部,另一只手转动患儿髋部转为侧卧位治疗师在患儿髋部向 下、后方按压,使患儿用一侧上肢支撑身体而坐起,完成动作。 (3)从坐位站起 基本过程:患儿坐在椅子上,治疗师面对患儿,患儿双足平放在 地上治疗师一只手按住患儿膝部,使患儿身体前倾另一只手 放在患儿臀部并向上轻轻托起当患儿臀部抬离椅面时,治疗师 将患儿肘部扶住并保持前倾,帮助患儿伸直髋关节而站起站起 后,治疗师扶住胸部和膝部维持稳定,完成动作。 4.脑瘫患儿的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 (4)从跪位站起 基本过程:患儿双膝跪位,治疗师跪坐在患儿身后固定患儿一 侧下肢,使其重心转向固定侧下肢抬起另一侧下肢

35、把足平放在 地板上,成为单膝跪位治疗师使患儿身体前倾,转移重心至前 腿一只手扶患儿的下胸部帮其站起站起后,治疗师一只手固 定患儿双膝,另一只手固定腰骶部,伸髋并前移重心,保持平衡, 完成动作。 2)脑瘫患儿的抱法 正确的抱法是治疗的一部分,否则,异常姿势会强化而阻碍正确 姿势的形成,针对不能独立坐、站、行走的婴幼儿脑瘫患儿应采 取正确的、特殊的抱法。 (1)基本原则:保持良好姿势(头部端正,躯干处于正常位 置,双手臂不受压,双手伸直向前,双腿分开)而抑制异常姿势; 抱起和放回患儿应注意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如抱起伸肌张力高 的患儿前,先将其头和身体侧转,扶其坐起后抱起患儿(防止伸 肌张力强化和头后

36、仰);应具有舒适感和安全感;双手能够 抓握而头部控制能力差的患儿,让其双手抓住抱者的衣服,环搭 颈肩部,不能背在身后(出现头后仰或倾倒);避免面部靠近 抱者胸前,让其能够观察周围;让患儿学会自己控制身体(不 能当做婴儿怀抱)。 2)脑瘫患儿的抱法 (2)各种类型脑瘫患儿的抱法 痉挛型患儿抱法 异常姿势:仰卧时颈部转向一侧,双侧或单侧上肢屈曲、拳头紧 握,且不能上举至肩部以上;双侧肩部后缩,造成双手不能在中 线活动的后果;躯干和双下肢僵直并内收、内旋。 正确抱法:怀抱者一只手托住患儿臀部,另一只手扶住患儿肩背 部,竖直抱在怀里,患儿双臂环抱在怀抱着 颈部或伸向背部;将 患儿的双腿分开,放在怀抱者

37、腰部两侧(具有牵张下肢痉挛内收 肌的作用)(后图) 2)脑瘫患儿的抱法 (2)各种类型脑瘫患儿的抱法 软瘫型患儿抱法 异常姿势:患儿身体软弱无力,头颈控制能力差(不能自动抬头 或挺直腰背)。仰卧时,双手松弛地平放在身体两侧,很少在中 线活动;双下肢屈曲、外展、外旋,双足外侧紧贴床面,呈青蛙 姿势。 正确抱法:怀抱时必须稳定,竖直头和躯干。一手抱胸部,另一 只手抱臀部或骨盆,患儿的背部贴在怀抱着 胸前(可防止脊柱后 突或侧弯畸形),利于维持正确的躯干竖直姿势(下页图)。 5.搬运技术 搬运即提升转移,是指将患者整个抬起以进行各种转移。可以有 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人工搬运至少需要人,机械搬运使用各

38、种 搬运机械。无论人工还是机械搬运,都有帮助者介入,也需要被 帮者配合,并遵循下述原则。 患者应当对帮助者有信心,从而从身心上放松自己,配合转移; 患者应当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看或向帮助者看;转移过程中患者 应当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再改变;帮助者方面则先要决定由 何人指挥,发出指令后所有帮助者和患者要同时协同用力;转移 前检查械是否安全完好,准备好并固定好,并保证空间通畅,没 有障碍。 5.搬运技术 1)人工搬运 (1)人工搬运方法一 操作特点是两个帮助者一前一后,分别托 持患者的下肢。搬运者握腕方法见示意图2-5-28. 基本过程:患者直坐,双前臂在前面交叉互握一名帮助者站在 患者椅或床的后

39、面,两手穿过患者腋窝伸至患者胸前分别握住患 者两前臂,另一帮助者站在患者的侧面,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双侧 大、小腿之后,由立于头部的帮助者下令,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 搬到需要的位置。(见下页图)。 5.搬运技术 1)人工搬运 (2)人工搬运方法二(抬股部的人工搬运方法) 犹如儿童游戏 中的抬轿。两帮助者分别居于患者的左、右两侧。 基本过程:患者尽量坐直,双臂向前外侧伸展两帮助者立于患 者两侧,面向患者背侧,两腿分开,髋膝微屈,头与腰背伸直, 靠近患者侧的肩降低,抵住患者侧胸壁,背伸直,患者上肢落在 帮助者后背,两帮助者的一手患者股后部互握对方之腕两帮助 者的另手置于患者背部,保持搬运时患者的躯干正直

40、,或者用一 人之手开门,根据指挥者的命令两人同时伸直腰腿将患者抬起。 (见图)。 5.搬运技术 2)机械搬运 机械搬运是利用搬运机提举并运输患者,有固定与移动搬运机之 分,使用机械搬运有其通则,也有其个性。 (1)机械搬运的一般原则 :适用于因人力限制而不能进行人 工搬运或有帮助的转移时,或患者或照顾者喜欢采用之时;搬 运机必须使用简单,应当是简化患者的生活活动而不是使之更复 杂和更难;搬运机的吊带移位 等各部件必需适合个别患者的情 况,否则有危险,搬运机本身也必需尽量可靠并定期维修,否则 可能发生意外损伤;一般搬运机由患者自己操纵,此时患者应 有足够的智力和体力,包括耐力、平衡力、视觉与触觉等等: 应有搬运机使用、保存的空间,住房建筑也有一定的要求;有 时是由帮助者操纵搬运机,那么帮助者智力、体力也应有一定水 平,要能正确使用搬运机,并严格禁止修改吊带,如有故障应立 即与有关工程人员接触,及时维修,以保安全。 5.搬运技术 (2)移动式搬运机 搬运机的一种形式如图2-5-31所示。可以将 患者由一个房间搬到另一个房间。有关的设施要求和使用细则如 下:动力有电控和液控之分,液控的操纵较费力但整机较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