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_第1页
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_第2页
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_第3页
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_第4页
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CtMnpany Document number : WTUT-WT88Y-W8BBGB-实验一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 了解4位函数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操作和逻辑操 作的具体实现过程;3 .验证带进位控制的74LS181的功能。二、预习要求:1复习本次实验所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及工作原理;2预习实验步骤,了解实验中要求的注意之处。三、实验设备:ELJY11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四-电路组成:本模块由算术逻辑单元ALU 74LS181 (U29、U30)、暂存器74LS273

2、 (U27、U28)、三态门74LS244 (U31)和进位控制电路GAL芯片(U32)等组成。电路图见图1-1 (a) ALU电路0?5tHHfelajEBagCHHbsEH5EDtia117图11 (b) GAL芯片进位控制电路算术逻辑单元ALU是由两片74LS18I构成。74LS181的功能控制条件由S3、S2、 S1、SO、M. Cn决定。高电平工作方式74LS181的功能、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 详见表1-1、图1-2和表1-2。两片74LS273构成两个八位数据暂存器,运算器的输出采用三态门74LS244。它们 的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详见图1-3和图1-4,图1-2 74LS

3、181管脚分配表1-2 74LS181输出端功能符号74LS181功能表见表1-1,其中符号+表示逻辑*或运算.符号“杯表示逻辑与 运算,符号厂表示逻辑非运算,符号功IT表示算术加运算,符号氯减。表示算术减运算。选择M=1 逻辑操作M=0算术操作S3 S2S1 SOCn=I (无进 位)Cn=0 (有进位)0 0 0 0F=/AF=AF=A Jjfl 10 0 0 1F=/(A+B)F=A+BF=(A+B)加 I0 0 10F=/A*BF=A+/BF=(A+/B)加 I0 0 11F=0F二减H2的补)F=00 10 0F=/(A*B)F=A 加 A*/BF=A 加 A*/B 加 I0 10

4、1F=/BF=(A+B)加 A*/BF=(A+B) jg A*/B 加 I0 110F=(/A*B+A*/B)F=A减B减1F二A 减 B0 111F=A*/BF=A*/B 减 1F=A*/B10 0 0F=/A+BF=A 加 A*BF=A 加 A *B 加 110 0 1F=/(/A*B+A*/B )F=A 加 BF=A加B加110 10F=BF=(A+/B)加 A*BF=(A+/B)加 A*B 加 110 11F=A*BF=A*B 减 1F=A*B110 0F=1F=A 加 AF=A加A加I110 1F=A+/BF=(A+B)jg AF=(A+B)加 A 加 11110F=A+BF=(A+

5、/B)jjfl AF=(A+/B)加 A 加 11111F=AF二A 减 1F=A表1-174LS181功能表图13 (b) 74LS273功能表图14 (b) 74LS244功能图13 (a) 74LS273管脚分配图14 (a) 74LS244管脚分配五.工作原理!运算器的结构框图见图1-5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集成电路74LS181是4位运算器,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运算器。它可以对两个八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三态门74LS24

6、4作为输出缓冲器由ALU-G信号控制,ALU-G为W时,三态门开 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为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两片74LS273作为两个八位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 LDR1和LDR2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六、实验内容;验证74LS181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功能和算术运算功能。七、实验步骤:I、单片机键盘操作方戒实验注:在进行单片机键盘控制实验时.必须把开关K4置于)FL状态.否则系统处于自锁状态.无法进行实验。1实验连线(键盘实验):实验连线图如图1-6所示。(连线时应按如下方法: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

7、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 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BD7.BDpl1ALUJ1I运算器电路ICQCOC 11A T IT cl 1A nl h milE5E4F5读写控制电|C1C6叼FF3在监控指示灯滚动显示(CLASS SELECt时按【实验选择】键,显示ES-_ 输入01或1.按【确认】键,监控指示灯显示为【ESOl】,表示准备进入实验一程 序.也可按【取消1键来取消上一步操作,重新输入。再按【确认】键,进入实验一程 序,监控指示灯显示InSt-,提示输入运算扌旨令,输入两位十六进制数(参考表1 - 3和 1-1).选择执行哪种运算操作。按【确认键

8、,监控指示灯显示【Lo=0 此 处Lo相当于表1-1中的M,默认为“0:进行算术运算,也可以输入“1:进行逻辑运 算。按【确认】,显示Cn=0.默认为“0:由表1-1可见,此时进行带进位运算,也 可输入T”,不带进位运算(注:如前面选择为逻辑运算,则Cn不起作用)。按确 认】.显示【Ar=l】.不用改变,使用默认值T,按【确认】.显示DATA,提示 输入第一个数据,输入十六进制数【34H】,按【确认】,显示【DATA】,提示输入 第二个数据,输入十六进制数B6H,按确认】键,监控指示灯显示FINISH】, 表示运算结束,可从数据总线显示灯观察运算结果。再按确认】后监控显示灯显示ES01,可执行

9、下一运算操作。运算指令(S3 S2 SI SO)输入数据(十六进制)0 0 0 000或00 0 0 101或10 0 1002或20 0 1103或30 10 004或40 10 105或50 11006或60 11107或710 0 008或810 0 109或910 100A或A10 11OB或B110 00C或C110 10D或D11100E或E1111OF或F表1-3运S指令关系对照表在给定LT1=34H、LT2=B6H的情况下,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填入表中,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和验证:LT1LT2S3S2S1SOM=O (算术运算)M=1 (逻辑运算)Cn=l(无

10、进位)Cn= 0 有进位)34HB6H00或0F=F=F01或1F=F=F02或2F=F=F03或3F=F=F04或4F=F=F05或5F=F=F06或6F=F=F07或7F=F=F08或8F=F=F09或9F=F=F0A或AF=F=FOB或BF=F=FoweF=F=FOD或DF=F=FOE或EF=F=FOF或FF=F=FII、开关控制操作方戒实验注S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ALUG和CG拨到输出高电平T状态(所对应的指示灯亮。)本实验中所有控制开关拨动.相应指示灯亮代表高电平指示灯灭代表低按图1-7接线图接线:连线时应注意:为了使连线统一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

11、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1LITJI|运算E|S3S2SISOMCn| bLUG| |Am |LDJ洛(ni读写控制电路0图1-7实验一开关实验接线图2通过数据输入电路的拨开关开关向两个数据暂存器中置数:注意本实验中ALUG和CG不能同时为0,否则造成总线冲突,损坏芯片丨故每次实验时应时刻保持只有一路与总线相通。1) 置ALU-G = 1 :关闭ALU的三态门U31(74LS244);再置C-G=0 :打开数据输入 电路的三态门;2) 向数据暂存器LT1 (U27, 74LS273)中置数:(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7D(r为要输入的数值,如F

12、1010101;(2) 置LDR1 = 1 :使数据暂存器LT1 (U27, 74LS273)的控制信号有效,置 LDR2 = 0 :使数据暂存器LT2 (U28. 74LS273)的控制信号无效;(3) 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1 (U27. 74LS273)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1中。3) 向数据暂存器LT2 (U28. 74LS273)中置数:(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7D(r为想要输入的数值,如0101010; 置LDR1=O :数据暂存器LT1的控制信号无效;置LDR2= 1 :使数据暂 存器LT2的控制信号有效。(3) 按一下脉冲源

13、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1 (U27, 74LS273)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2中。(4) 置LDR1=O. LDR2 = 0,使数据暂存器LTl、LT2的控制信号无效。4 )检验两个数据暂存器LT1和LT2中的数据是否正确:(1) 置C-G=l,关闭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然后再置ALU-G=O.打开ALU 的三态门;(2)置-535251S0M-为“11111: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1中的数 0101 OlOr.表示往暂存器LT1置数正确;(3)置-S3S2S1SOM-为“10101”,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2中的数 1010 1010,表示往暂

14、存器LT2置数正确。3 .验证74LS181的算术和逻辑功能:LT1LT2S3S2S1S0M=o (算术运算)M=1 (逻辑运算)Cn=l (无进位)Cn=O (有进位)34HB6H0000F=F=F000 1F=F=F00 1 0F=F=F00 1 1F=F=F0 100F=F=F0 10 1F=F=F0 110F=F=F0 111F=F=F1000F=F=F1001F=F=F1010F=F=F10 11F=F=F1 100F=F=F110 1F=F=F1110F=F=F1111F=F=F按实验步骤2往两个暂存器LTI和LT2分别存十六进制数在给定 LT1=34H、LT2=B6H的情况下,通

15、过改变-535251501011*的值来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 置,通过数据总线指示灯显示未读出运算器的输出值F.填入下表中,参考表1-1的功 能表,分析输出F值是否正确。4.验证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功能发生器的功能:1)进位标志CY清零:进位标志指示灯CY初始状态为灭,表示当前进位为T”,可按如下步骤对它 进行清零操作。(1)置 S3S2S1 S0M = -00000 AR = 0 (AR 为进位控制信号);(2)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进位标志指示灯CY亮,表示当前 进位为勺”。2)验证带进位运算及进位的锁存功能:(1)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所有开关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有

16、对应的指示灯 亮。置ALU-G = 1 :关闭ALU的三态门U31(74LS244);再置C-G=O :打开数据输入 电路的三态门;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 7DO-= -1000 0000; 置LDR1 = 1,使数据 暂存器LT1 (U27. 74LS273)的控制信号有效,置LDR2 = 0,使数据暂存器 LT2 (U28, 74LS273)的控制信号无效,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 冲】往暂存器LT1存入数据-1000 0000”。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7D0* = -0111 llir 置LDR1=O.使数据 暂存器LT1 (U28. 74LS273)的控制信号无效,置

17、LDR2 = 1,使数据暂存器 LT2 (U27. 74LS273)的控制信号有效,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 冲】往暂存器LT2存入数据*0111 1111,然后置LDR2 = 0,使数据暂存器LT2 (U27. 74LS273)的控制信号无效,准备执行下一步操作。置C-G=l,关闭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然后再置ALU-G=O,打开ALU的三态 门,置-S3S2S1SOM为Tllll,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1中的数 1000 0000-.表示往暂存器LT1置数正确;置“S3S2S1S0M为0101,数据总 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2中的数-0111 1111-,表示往暂存器L

18、T2置数正 确。置 ALU-G=O (注意先使 C-G=l) . S3S2S1SOM=-1OO1O-, Cn=l.不带进位操 作,AR=O,参考表1 - 1可知此时执行“F=A加B噪作,数据总线上显示-1111 1111 ”,即-1000 0000”加P111 1111的结果。保持 LDR1 =0和 LDR2 = 0,检查 是否产生进位溢出,按一下【单脉冲1 ,进位指示灯CY亮,表示无进位溢出; 置 ALU-G=O (注意先使 C-G=l) , S3S2SlSOM=TOOl(r, Cn=O,即当前进位为1. AR=O,参考表1-1可知此时执行F=A加B加1”操作,数据总线上显示 0000 0000 即TOGO 0000”加P1H H11加“1”的结果,保持 LDR1 = 0 和LDR2 = 0.检查是否产生进位溢出,按一下【单脉冲】,进位指示灯CY熄灭, 表示有进位溢出;IIK PC机联机操作方或实验1 .实验连线:实验连线图与采用单片机键盘操作方式实验连线图一样,如图1-6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