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_第1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_第2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_第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_第4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物理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 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二、题型试卷包括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三、试卷结构1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 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 理各科选

2、考内容的分值均控制在15分左右。理科综合试卷结构表、结构组成、试卷类型题量赋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13题78分选择题(二)8题48分第二部分必考题11题129分选考题6选345分注: 选择题(一)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选考题要求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 组卷:试

3、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 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II.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物 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 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 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

4、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 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 应起来。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理解能力”是这样叙述的:理解物理 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 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

5、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1)要弄清楚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准确意义,而不是只限于知道它们的名称 和符号。对于各物理量的定义,应准确理解其内涵、外延以及相关的实际背景。要在理解题意和相关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准确应用所学物理公式。只写出诸 如F=mq F=qvB等普遍公式,却没有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情况相联系, 既说明考生 对试题尚未分析清楚,又说明考生对公式中物理量的准确含义没有清楚的理解。例1式E F和式E k爲分别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点电荷场强qr的公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式中的E是式中q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式中的E是式中q产生的 电场的场强B. 式中F是放入某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

6、生这电场的电荷C. 式中的E是某电场的场强,q是放入此电场中的电荷D. 式、都只对点电荷产生的场才成立【说明】在式中,E表示任意分布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在某点的场强,不限 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q表示放入此电场中该处的点电荷, 它不是式中产生场强E的点电荷,所以选项 A、B都是错误的;F是放在电场 中场强为E处的点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在式中,E是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 中在距点电荷q距离为r处的场强,k是由式中各量所选单位决定的比例系数, 此式对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才成立,因此选项 C也是错误的。(2)为了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必须弄清楚其适用的条件,也就是 说要区分哪些规律或公式

7、具有普遍意义, 哪些只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才成立,而不 是死记一个公式或硬背一段叙述; 同时,对于相关的概念、规律的联系和区别必 须有清楚的认识,以具有鉴别似是而非的说法和错误观点的能力。例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 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 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 的整个过程中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乎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冋包C.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说明】所考察的系统确定后,这个系统经过某一过程其他动量和机械能是 否守恒,要

8、看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果在某过程中,系统不 受外力作用,则其动量必然守恒(不管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如何),否则就不守恒,这可由牛顿定律予以证明。如果在某过程中,没有外力做功,系统内部也没有摩擦力做功,则其机械能守恒,否则就不守恒,否则就不守恒,这 也可由牛顿定律结合功、能等概念得到证明。在学习时,如果把为什么有这些条 件的道理真正理解清楚了,那么立刻就可看出,本题中系统在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弹簧的左端受到来自墙对它的外力作用(不管弹簧左端动与不动),因此动量不 守恒;在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或者说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不为 零,因此机械能也不守恒。此题得分率很低

9、,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考生并没有把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为 什么有这些条件的道理搞明白,只是记了一些结论,导致看问题不敏感,明明有 外力作用,却视为不见。还有些考生不从物理上弄明白定律成立的条件, 遇到问 题也不作具体分析,而把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的某些局限性很大的经验作为规律, 随意套用、乱用,如“子弹打木块,动量必守恒”等,本题虽属于子弹打木块,但在试题要求考察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却不守恒。例3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A. 5.2A B. 5A C. 3.5.2A D. 3.5A【说明】学习物理,要区分什么是有普遍意义的,什么是只在某种特殊条件 下才有意义的。例如,

10、交流电是指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周期性变化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正弦交流电是按正弦规律随时间作周期性 变化的电流,只是交流电中的一种。本题图给出的交流电按另一方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对于正弦交流电i-Si n t,其中Im为交流电的最大值。在一个周期内,有两个时刻电流i等于最大值Im,其余时刻电流i小于最大值Im。因此正 弦交流电i通过电阻R时,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必小于电流为Im的直流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电阻R时产生的焦耳热,故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I必小于它的最大值Im。根据计算得到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要注意,关系式I ;给出的仅是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I与最大值Im之间的

11、关系,并不是交流电有效 值的定义。不少考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体会书本中论述的内容,结果只要一提到交流电,就以为一定是正弦交流电,一提到有效值,就以为必是I ;, 而早已忘记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3)实际的物理问题有时比较复杂,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或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要求考生有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提高这种能力 的基础在于把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透彻, 对相关知识之间的 联系融汇贯通。例4已知地球半径R=6.4 106m,试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的总重量。最后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说明】根据当年试卷分析,很多考生对此题感到无从下手,大部分平时成 绩比较好的考生是

12、这样考虑的:大气分布上疏下密,不同高处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加速度不同,设任一小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i,它受的重力的大小应为 mgi,那么怎样将这些gi不同的重量加在一起呢?因为考生不懂积分,于是感到 做不下去,只好半途而废。而那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 他们想到可以通过 力的平衡,由大气对地面的压强来求整个大气总重量的大小,即大气的总重量的 大小G应等于地球表面对整个大气支持力的大小, 而此支持力的大小,也就等于 大气对地球表面压力大小的总和,即等于地球表面积压力大小的总和, 也就是地 球表面积4 R2与大气压强P的乘积。(4) 物理规律、状态和过程常可用图像来表示,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

13、和处 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在高中的物理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如力学的v-t图、振动图线和波形图、I-U图等,要理解这些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能够通过图 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并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例5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 下列4幅图是用 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 T/T。),纵轴是lg( R/R0);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To和R)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 是AD【说明】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3与T2成正比。本题通过取对数的方法,lg(

14、 R/Ro)与lg(T /To)在图像中成直线的规律非常直观地表示出 来,考生将物理规律转换成图像的能力。2. 推理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推理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 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得出正确的结 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推理能力是学习物理、研究物理过程中不可缺少地一种重要能力。在推理思 维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已有地理论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可以得出尚未被人们发现的重要结论,结论一旦被实验证实,可变成新的发现; 若得出的结论被实验否定,则有可能修正原有的理论甚至提出新理论。这类例子 在物理

15、学的发展史中是很多的。物理学中推理的每一步,都要以理论和事实为依 据,同时进行逻辑思维,绝对不能凭空臆造或作出不合逻辑的推理。因此,深刻 理解和熟悉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真分析事实,是进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 重视推理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以及把逻辑 推理的论证过程简明正确的表达出来,都是推理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例6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 两个质点,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 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说明】

16、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一般的教材上都有,在平时学习时,自己应独立进行推导,因为通过自己推导得到的感受与看书本上的推导得到的感受是 很不相同的。从推导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只有当所考察的物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时,系统的动量才守恒。通常称所考察的系统中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通过推导,可以看到内力的作用能改变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但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即在两质点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质点增加的动量等于另一个质点减 少的动量,这是在推导过程中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得到的结果。 通过推导,知道了 动量守恒定律的来龙去脉,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就更加清楚、更加透彻了。例7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

17、页手稿照片, 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 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 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试题以物理学史 实为载体,要求考生利用表中已知的数据,通过归纳推理, 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物理规律本 身,而且应关注这些规律是如何得到的。3. 分析综

18、合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分析综合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 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 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 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1) 在处理物理问题时,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中的 物理状态、过程和情境,找出对问题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区别各因素的地位和 作用。例8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 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盘与桌面间的

19、动摩擦因数为 2。现突然以恒 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 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 a满足 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说明】本题涉及的现象,不少考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在桌面上放一纸片, 纸片上叠放一堆硬币,若较慢地抽动纸片,则发现硬币跟随纸片一起移动;若很 快地抽出纸片,则发现硬币仍停留在桌面上,而纸片却从硬币下抽出,所谓较快 或较慢抽纸片,用科学的语言表示,就是抽动纸片的加速度的大小,而如何定量地处理问题是很有趣的初始时,圆盘位于桌面中央,离桌的 AB边的距离为-,l为桌长,而桌布的2一条边与AB重合,抽动桌布时,桌布向右移动,当桌布与

20、AB重合的那条边移动 到圆盘正下方时,圆盘离开桌布,即桌布从圆盘下抽出。从桌布开始移动到圆盘 刚离开桌布这一过程中,桌布以加速度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盘因 受布的摩擦力作用而具有加速度ai ig,故盘以加速度ai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盘向右移动 治的距离时,桌布向右移动的距离恰为 -x1,贝U桌2布与AB边重合的那条边正好移到盘的正下方,盘和布分离。显然,xi必须小于-,2因为盘离开布时盘具有速度 W,这个速度是在运动xi这段路程中获得的。盘离开布后便在桌面上滑行,由于桌面有摩擦,盘做减速运动。当它的速度减小到零时, 它还停在桌面上,盘便不会从桌面掉下。这就要求盘在桌面上运

21、动的过程中,当它的速度减小到零的时刻,盘在桌面上移动的距离X2应小于或等于-Xi。通过2以上分析,找出盘运动经历的主要过程和过程的特点, 就能应用物理定律或规律, 写出过程遵循的数学方程式,余下的工作便是数学运算了。(2)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综合应 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图(a)图(b)例9曾经流行过一种向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图(a)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N、S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为固定在转轴上的矩形线框, 转轴过bc边中点、与ab边平行,它的一端有一半径ro = i.Ocm的摩擦小轮,小 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相接触,如图(b)所示

22、。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 小轮转动,从而使线框在磁极间转动。设线框由N= 800匝导线圈组成,每匝线. . 2圈的面积S= 20cm,磁极间的磁场可视作匀强磁场,磁感强度 B= O.OiOT,自行 车车轮的半径Ri = 35cm小齿轮的半径 R= 4.0cm,大齿轮的半径 iO.Ocm(见 图(b)。现从静止开始使大齿轮加速转动,问大齿轮的角速度为多大才能使发 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4 3.2V ?(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说明】本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叙述实际问题的文字难免会长一点, 考生应 通过审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可分成两部分:一是关于小型交流发电机的 工作情况;二

23、是传动装置的作用;自行车车轮带动发电机转动,小齿轮与自行车 车轮一起转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把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后,就可一个一个 解决。题中小型交流电发电机的结构与教材中讨论过的交流发电机完全相同,矩形线框的两条边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因而线框中有感应电动势,切割 速度与线框的转动角速度 0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按 正弦规律变化,电动势的最大值由线框的面积、 线圈匝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 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共同决定,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各个大、小轮间的传动问题,纯属运动学问题, 能否找到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在于画

24、图,因为几何是处理运动学的一个重要工 具,几何必须画图,图是分析几何问题的主要手段,不少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没有 学会利用画图来分析问题,没有养成画图的习惯,一旦遇到未见过的问题便素手 无策了。一个学习物理的人,应更加关心身边常遇到的与物理有关的事件,并试着用 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它们,了解它们,即使不一定都能完全解释清楚,也不要 紧,把未解释清楚的问题留下,待学了更多的物理知识后再去解释, 在这个过程 中,既可培养自己分析、综合的能力,又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例10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e =37(sin37 =0.6)的山坡C, a 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

25、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 送 一碎石堆A (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弋、二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 m(可视为c.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137。*.减小为0.375,B、C间的动摩擦因数卩2减小为0.5, 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 计时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卩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 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 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 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 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说明】本题以山体滑坡、

26、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出现的实际情景为背景抽象 出物理模型,对斜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出不同情况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并计算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 况,进而利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关系进行求解。 本题计算并不复杂,但要求对涉 及的物理情景有清晰的理解,对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这 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 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科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物理学的发展史看,

27、物 理学的发展是离不开数学的,有了一种适合表述物理的数学工具, 不仅能有力地 促进物理学的发展,还能使物理规律以更加清晰、 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不论是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还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总要进行 数学推导和数学运算。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应用的数学一般也会越多。凡是中学 阶段学到的数学,如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都可能成为解高考物理试题 中的数学工具。(1) 能根据具体的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把有关的物理条件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例11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奧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

28、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 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 求:(1)加速所用的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2位小数)【说明】本题以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短跑项目的运动设置情境,通过合理 简化建立理想化的模型,要求考生根据每个阶段运动满足的物理规律列出相应的 数学表达式。(2)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经过数学推导和求解,或进行数值计算;求得结果后,有时还要用

29、图象或函数关系把它表示出来; 必要时还应对数学运算 的结果作出物理上的结论或进行解释。JA例12 两块长木板A和B,质量相等,长度都是 l=1.0m,紧贴在一起,静置于光滑水平的地面上。另一 小物块C,质量与长木板相等,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2.0m/s,的A的左端。如图所示,现给物块C一向右的初速度,速度的大小为v0已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0,问木板A最终运动的速度为多少?【说明】本题中木板A最终速度与物块C是停在A上还是滑离A有关,这需 要经过计算后才能作出判断,另外通过求解联立方程,可求得木板A的最终速度 v有两个可能值,因与v=1.0m/s对应的物块速度为0,这在物理上是不可

30、能的, 故可判定木板A的最终速度为V=1/3m/s。经过数学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在物理上是否合理,是否合乎实际以及所得结 果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都需要进行讨论和判断,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3)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要能够对物理规律、状 态和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合适的图像表示出来,会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问题。例13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 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 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 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 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1)、(0, -I ,)和 (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 速运动:B平行于

31、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 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 , 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 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说明】试题以置于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最简单的运动学模型 作为问题情境,两物体 A、B的运动互相独立又用轻质细橡皮筋牵连,考生须从 橡皮筋的均匀伸长,分析出以后任一时刻 B到A的距离之比都为2:1,继而根据 几何关系和运动学的规律求解作答,该题考查考生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图 像,并应用数学工具求解的能力。5 实验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实验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独立 地完成“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 方法,能控制

32、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 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 解决问题的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 包 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所列的实 验,必须独立地、认真地、带有研究性的做过。通过亲手做实验,能培养动脑和 动手能力,从对我国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培养动手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但实验的 目的决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的思想、方法是实验的灵魂,在做实验 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理解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实验仪器的工作 原理、使用方法

33、;了解某些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要知道某些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 差;会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特别强调学生应独立、认真地 完成“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所列出的各个实验,这是因为自己认真做实验与看别 人做实验和听别人讲实验所得到的感受和经验是不同的。尽管全国统一的高考只 能以笔试的方式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但物理高考中的实验题还是非常注意尽可 能区分哪些考生是认真做过实验,哪些考生是没有认真做过这些实验。二是能灵 活地运用学过地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 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这不仅要求考

34、生认真地,独立地完成“考试内容 与要求”中列出的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有所体会,能从具体的、个别的实验 中悟出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把它们迁移到别处,用它们来解决没有做过的实验 中的某些问题。另外,已经学过的演示实验,也属于实验考查的一部分要求,要通过演示实 验仔细观察现象和产生该现象的条件、 环境,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索,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例14 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 属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说明】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准确读取测量仪器 的读数是基本的实验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准确读取螺 旋测微器示数,在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千分位的估 读。例15 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

35、)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 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 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 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 N=5个,每个 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 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 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2)将n(依次取n=1, 2,3, 4, 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 2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 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 -t图像,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

36、速度 a.(3)对应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 -t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 (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5)利用a-n图 像求得小车(空载) 的质量为kg(保留2位有效数 字,重力加速度取 g= 9.8 m/s 2)。若以“保持 木板水平”来代替 步骤(1),下列说法 正 确 的 是 (填入正确 选项前的标号)。0.20O(b)1.000.800.600.40-n1423(c)a/m s_2n12345a/(m s-2)0.200.580.781.00 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 a-n图像.从图像可以 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

37、,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31A. a-n图线不再是直线B. 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C. 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说明】本题在课内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实验 中保持钩码与小车的总质量不变,从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悬挂钩码的重力之 和与系统总质量的比值。例1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 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 关、小灯泡、三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三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在连接点

38、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 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 表明可能有故障。(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 步骤。【说明】本题以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为背景,考査考生使用多用电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问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用欧姆挡检查线路或元器件 的通断,是多用电表用得最多的一个功能,考生应当掌握此功能的用法。例17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 当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 达到或超过60C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 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

39、阻值为999.9 Q),直流电源(输 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为1000Q),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00Q),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 U约为18V, l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 流超过20mA寸,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 60C时阻值为650.0 Qo(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 连线。(2) 在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填“ R” 或“ F2 ”)。(3) 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Q;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填“a”

40、或“b”)端附近,不能置 于另一端的原因是o 将开关向(填“ c”或“ 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o(4)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 可正常使用。【说明】本题要求考生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能在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某一阈值时,系统报警,在实际组装步骤中,引导考生将温度 阈值与热敏电阻的阻值联系起来,从而能将问题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电控 操作;并借助于此阻值来调节报警系统的电路, 这一方面实现了对考生实验能力 的考查,另一方面,对考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有兴趣的仪器设计和创新能力 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

41、要求不是孤立的, 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 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 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二、考试内容与要求考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物理知识。 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模块3-1、3-2和3-5的内容,具 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1。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3-3、3-4两个模块的内容,考生

42、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 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 2。对各部分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表2中用罗马数字I、U标出。I、U的含义如下:I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n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定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 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 解”和“应用”相当。表1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必修模块物理1主题内 容要求说 明质点的直线运参考系、质点I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n只限于v-t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n相互作用与 牛

43、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 力i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 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 对运动趋势或已知运 动方向的情况形变、弹性、胡克定律i矢里和标里i力的合成和分解n共点力的平衡n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n超重和失重i必修模块物理2主题内 容要求说明抛体运动与 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n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 析抛体运动n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 向心加速度i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n离心现象i机械能功和功率n动能和动能定理n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n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疋律及其应 用n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n环绕速度n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 度i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i选修模块3-1主

44、题内容要求说 明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i带电粒子在匀强 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 限于带点粒子进入电 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 于电场方向的情况静电现象的解释i点电荷i库仑定律n静电场i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n电场线i电势能、电势i电势差n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 关系n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n示波管I常见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 何量和电谷的关系I电路欧姆定律n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 问题电阻定律I电阻的串联、并联I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n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n电功率、焦耳定律I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I1. 安培力的计算限 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 垂直的情况2. 洛伦兹力的计算 只限于速度和磁场方

45、 向垂直的情况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 方向I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I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n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I洛伦兹力公式n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n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I选修模块3-2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I1. 导体切割磁感线 时,感应电动势的计 算,只限于1垂直于B、 v的情况2. 在电磁感应现象 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 中各点电势的高低3. 不要求用自感系 数计算自感电动势磁通量I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n楞次定律n自感、涡流I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I1. 不要求讨论交变 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 的问题2. 只限于单相理想 变压器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

46、 有效值I理想变压器n远距离输电I选修模块3-5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碰撞与动量守 恒动量、动量疋理、动量守恒疋律及 其应用n只限于一维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I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I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I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I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I核力、核反应方程I结合能、质量亏损I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I射线的危害与防护I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I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I单位制和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1单位制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 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小时、 分、升、电子伏特I知道国际单位制中 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实验一: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

47、长的关 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 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 要求会正确使用 的仪器主要有:刻度 尺、游标卡尺、螺旋测 微器、天平、秒表、打 点计时器、弹簧称、电 流表、电压表、多用电 表、滑动变阻器、电阻 箱等2. 要求认识误差问 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

48、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 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不要求计算误差3. 要求知道有效数 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 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 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 字运算不作要求.表2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选修模块3-3主题内容要求说 明分子动理论 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I阿伏加德罗常数I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I温度、内能I固体、液体与气 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I液晶的微观结构I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I气体实验定律n理想气体I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饱和蒸气 压I相对湿度I热力学定律 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I能量守恒定律I热力学第二定律I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 本单位和其他单位,

49、例如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I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 定的单位符号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 计选修模块3-4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机械振动与机械 波简谐运动I1. 简谐振动只限于单 摆和弹簧振子。2. 简谐振动公式只限 于回复力公式;图像只 限于位移-时间图像。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n单摆、周期公式I受迫振动和共振I机械波、横波和纵波I横波的图像n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I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I多普勒效应I电磁振荡与电磁 波电磁波的产生I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I电磁波谱I光光的折射定律n光的干涉限于双缝干 涉、薄膜干涉折射率I全反射、光导纤维I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I相对论狭义相对

50、论的基本假设I质能关系I实验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 疋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题型示例(一)选择题例1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 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 是【答案】B【说明】本题利用物理学史实,考査考生对地磁场和电流产生磁场规律的理 解,属于容易题。例2用频率为v 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 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V 1、V 2、v 3的三条谱线,且v 3 v 2v 1,贝UA . v 0 Vv 1B . v 3 =v 2+ v 1C .

51、v 0 = v 3+ v 2+ v 1D.【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能级跃迁规律的理解,属于容易题。例3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 Q的电荷,在垂直于 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 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爲 为静电力常量)-QB.C.D.9Q q29R2【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库仑定律、对称性和场强叠加原理的理解,难度适 中。例4电源的效率n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 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

52、路端电压,卜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n a、n bo由图可知n a、n b的值分别为“3112A.、一B .、 4433A1121A.、一B .、 2 233【答案】D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说明】本题体现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需要理解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图线的物理意义,根据题干中提供的电源的效率的定义,从图线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难度适中例5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 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一对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N向两两垂直,如图所

53、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 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 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 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 触点间的距离为3.0mm 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 的电势差为160叮,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则血 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A. 1.3m/s,a 正、b 负B. 2.7m/s,a 正、b 负C. 1.3m/s,a 负、b 正 C . 2.7 m/s,a 负、 【答案】A【说明】本题以电磁血流计设置新的情境,要求考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适当的物理模型,运用洛伦兹力、电场力、共点力的平衡

54、等物理规律解决问题,难度适中。例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 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7| * y 乂 w I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勺* -.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 =0时导线框的右 L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X X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亠d ”vOtB【答案】D【说明】本题结合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和v-t图像等内容, 要求考生对于导线框在非匀速运动段的图线进行缜密的分析,并能利用图线表 达结果。难度适中。例7 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i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 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 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 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 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L1 g v 1 严2 L;)g4 . h 2 6h 【答案】D【说明】本题素材来自考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贴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