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中华传统文化-书法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
2、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颜勤礼碑楷书,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
3、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张猛龙碑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立,无书写者姓名,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张猛龙碑为北魏刻石精品,书法以方笔为主,兼施圆笔,结字中宫紧收,四面开张呈放射状。线条变化多端似无规律可寻,书写“从心所欲”但绝“不逾矩”。历代名家对此碑可谓推崇备至,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张猛龙碑列为“精品上”,并称“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为正体变态之崇”,“结构精绝,变化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无端”。杨守敬学书迩言说“书
4、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则说“风力危峭,奄有钟梁胜景,而终幅不染一分笔,与北碑他刻纵意抒写者不同。”自然磨泐形成的斑驳石花,更给张猛龙碑增加了几许含蓄高深和神秘莫测。清代至今学习此碑而受益者众,如赵之谦、弘一等是,足证康氏推崇之不虚。张迁碑张迁碑,全称汉故城荡阴令张君表颂,又称张迁表颂,现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存山东泰安岱庙。碑文内容为故吏韦萌等追念县令张迁的生平事迹及为人。此碑出土较晚,保存尚称完好。张迁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但也参以圆笔,笔画严谨丰腴而不平板,雄强拙厚而不僵笨,线条挺直中有俯仰变化;结构方正严整、端正朴茂,寓平于险,外敛内张;字形大小不拘
5、一格,方扁一任自然;整体布局上下呼应,左右连贯。全碑气息宽博宏大,堪称汉碑中的上品,古今书家对此碑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碑十二字似篆若隶的碑额,这些字笔画上紧下密,以至相互穿插连接在一起,用笔既有篆书的圆转,又有隶书的方折,极为灵动飘逸,结构宽扁,自然天成,为研究汉篆的上佳范例。会稽刻石篇二:书法文化传统浅论书法文化传统摘要:书法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它的传承与创新始终离不开汉字文化的根底。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处处体现着艺术精神的一种民族性及文化品格的一种本土性,它是艺术生命血脉的一种延续。本文就书法的文化传统及其所蕴含的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了
6、继承与发展我国书法文化传统的建议。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诗.关键词:书法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精神生命流动传承途径1.引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脉,它体现的是一种永不腐朽的艺术传统,有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它本身是无意中发起的,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意境;它本身生于有形,却慢慢幻化为无形,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品味。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文化精神与传统美学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那就是两者都注重生命意识及意境的体悟。所谓书法就是心灵的绘画,它是艺术与心灵的碰撞和融合,只要有心灵的感悟,书法就会散发出独特的艺术生机。2.书法文化传统体现的天人合一精神天人合一实际上是我国哲学的一种基本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一种人和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集线器行业前景规划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铸造扣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蚝油酱行业需求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草柳编制工艺品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支票打字机专用色带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纯棉内衣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科技地产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氧钒行业风险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真空冻干蔬菜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质谱仪产品商业计划书
- 课件:举手意识课件讲解
- 中考体育培训合同
- 基金应知应会专项考试题库(证券类190题)附有答案
- 固定式、车载式、便携式反无人机实施方案
-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
- 美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研学旅行方案
-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与服务规范》
- DLT 5630-2021 输变电工程防灾减灾设计规程-PDF解密
- 输电线路安全施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