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必修1_第1页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必修1_第2页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必修1_第3页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必修1_第4页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学案必修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二上.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大弋的垂査运瓦0一(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横线上,构建出清晰的 知识网络。地面糜擦力:地转帕丽 )(人弋的水平运功(凤)卜自我校对 地面冷热不均 水平气压差异 三圈环流 水平气压梯度力晶学思心得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 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昼夜温差大小分析1 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1) 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影 响。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现。(2) 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昼、夜云量

2、对大气 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作用对象集中表现时段作用过程保温作用地面辐射夜间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白天反射等(3) 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而影响气温 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 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通过影响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 方面分析。(1) 地势高低:地势高t大气稀薄t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3、t昼夜(2)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t昼夜温差大。(3)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T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T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般小于陆地。对点训练读图,回答下题。1 .图中()A. 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 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 CO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 冰雪地面,aT b的转化率增加B 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晴朗天气,大气吸收a很少, 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气,B对。CO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放热也少,atb

4、的转化率减小,D错。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吸收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腿面辐射反肘”龍球我面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 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B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 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 C

5、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误。3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 (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 枯 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 (1)(3)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C.D.(2)该地寒冷期()A. 最低气温高于16C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1)B (2)C 第(1)题,B对,A错: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日 变化较小

6、,为曲线;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C D错:曲线表示的温度较低,为膜外温度。第(2)题,C对:根据图中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A错: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一16C。 B错:图中曲线基本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D错:对比曲线和,其变化明显不同。专题二风力、风向的判断方法1.风向的判断与绘制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先根据等压线分刪走兄判断岀气压高低, 并按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画出 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定地 转偏向力判准属 珂阶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1第三步,定偏转和度分】青高空或f疑,若是高空,所1E1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若是低空,所画凤向勻 等膨成一(30忙按照以上方法可绘出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1)近地面风:单位:hPa朮平气汗梆度力惋向-6 -(2)高空风:-一水平吒压梯權力觇向2 .风力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则小,如下图,风力:A BC D对点训练(1)4 读北半球某地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示意图,图中数值,据此完成题。(1)在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 )A. aB. bC. c(2)b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