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SPF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研究_第1页
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SPF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研究_第2页
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SPF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研究_第3页
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SPF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 SPF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研究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 MDV是一种致肿瘤性疱疹病毒, 能够引起内脏和皮肤肿瘤 , 侵染中枢神经系统 , 导致易感鸡瘫痪或死亡。 马立克氏 病病毒引起的马立克氏病 (Marek s Disease,MD) 也是一种目前人类能成功用疫 苗进行预防的肿瘤性疾病 , 具有重要的比较生物学意义。研究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鸡在感染不同阶段的蛋白质组学 , 将为认识淋巴 瘤的形成提供更基础、更广泛的资料 , 并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 思路。法氏囊作为禽类特有的重要淋巴器官 , 它既执行着中枢免疫功能也执行着 二

2、级免疫功能。溶细胞阶段是MDVS染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法氏囊 组织,并且这个过程的直接结果通常会导致免疫抑制 ,从而增加对其它疾病的易 感性。本论文在成功建立了法氏囊组织双向凝胶电泳 (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 技术基础上,分别对MDV超强毒株RB1B感染的SPF鸡在 不同阶段法氏囊组织中病毒感染水平和宿主差异蛋白质组进行研究 , 对其中的部 分差异点进行了质谱鉴定和回复验证。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 MDV感染引起法氏囊差异蛋白变 化的意义和可能机制。1.鸡法氏囊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以SPF鸡

3、的法氏囊组织为研究对象,用固相pH梯度胶条进行等电聚焦,SDS-PAG垂直电泳,采 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 , 对上样量、水化、等电聚焦、胶条平衡和凝胶染色方法 等进行一系列优化 ,并应用 PDQuest 8.0.1 软件对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法氏囊组织在pH5-8范围17 cm的2-DE胶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胶体考染后经PDQuest软件分析正常法氏囊组织可检测到 800个以上蛋白点,不 同 2-DE 图谱间蛋白点平均匹配率为 83.5%。本研究建立了鸡法氏囊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 , 为法氏囊发育进化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理 论依据。2.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后法氏囊组

4、织中病毒感染水平研究MDV在体内的感染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 早期溶细胞感染 , 潜伏感染 , 再次溶细胞感染 , 肿瘤细胞增 生。本研究用超强毒株 RB1B感染SPF鸡,感染后的不同阶段(4DPI、7DPI、14DPI 和21DPI)对法氏囊等组织进行了感染状态研究,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结 果显示在感染后期法氏囊和胸腺明显萎缩 , 脾脏明显肿大 , 切片观察法氏囊组织 滤泡严重萎缩 , 滤泡内淋巴细胞排列松散 , 滤泡间质增宽 , 肌细胞层弥漫性增生。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F技术检测不同阶段法氏囊中 MDV勺gB和Meq基因的 mRN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MDV-Me基因的mRNA

5、水平在7DPI、21DPI时明显 增高,21DPI时达到差异极显著;MDV-gB基因在4DPI和21DPI时显著性增高,而在 潜伏期7DPI和14DPI时则明显下降,这些数据显示MDV在感染鸡法氏囊中复制正 常, 也为后期的病毒感染宿主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条件。3.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后法氏囊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2-DE技术,对RB1B感染的SPF鸡和对照组鸡的法氏囊在不同感染阶段 (4DPI、7DPI、14DPI和 21DPI)的组织样品进行了蛋白质组分离,利用PDQuest8.0.1软件对2-DE图谱进 行分析, 对其中的部分差异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平均每块胶能检测到 800-90

6、0 个蛋白点,四个阶段共有 77个差异蛋白点 ,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差异极显著 且变化有规律的蛋白点 29个,其中表现为持续上调的有 13个, 持续下调的有 10 个,先期上调后期下调的 2 个,先期下调后期上调的 4个。对这些蛋白点进行切胶消化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ociated laser dissociation /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进行鉴定分析。共鉴定出 24个蛋白, 它们是载脂 蛋白AI(ApoAI)、白血病相关蛋白18(LAP18)、癌蛋白18

7、(Op18)、Ras相关蛋白 RabllA两种热休克蛋白27(HSP27)、BUB同系蛋白、含硫氧还蛋白域5(TXNDC5) 伴侣素蛋白(CCT)、B 2-微球蛋白(BMG)热休克蛋白40(HSP40)、磷酸甘露糖变 位酶蛋白、慢骨骼肌肌钙蛋白T、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 A3前体、dUTP焦磷酸 酶蛋白、D样不均一核核糖核蛋白、醛缩酶 C蛋白、胰蛋白、LOC129607类似蛋 白、含错配修复酶假定蛋白、含 GTPasd假定蛋白、两种含GATase1样结构域假 定蛋白。另外, 还发现了两个数据库中没有的禽源蛋白 , 这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通 过数据库查询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证实这些已知的差异蛋

8、白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占 19%,与蛋白质折叠相关的占 15%,与细胞增殖和调亡相关的占 15%,与信号转导相 关的占 22%,与免疫相关的占 15%,与细胞骨架结构相关蛋白的占 7%,其它占 7%。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文献报道 , 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功能、与病毒感染发 病关系以及肿瘤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 ApoAI 持续的过量表达可能与 MDV 病毒粒子跨膜感染机制有关 ,同时以 ApoAI 过表达为主导的脂类代谢紊乱可能是 最终导致MDV感染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LAP18和Op18的波动性调节 可能与MDV引起的肿瘤形成早期有关;RB1B诱导的HSP27S白过量表达可能有利

9、于其子代病毒大量产生;持续上调表达的Rab11A蛋白可能与MDNffl胞内转运,囊 泡出芽,逃避免疫或复制机制有关,Rab11A也有望成为抗单纯疱疹病毒分子治疗 的作用靶点;BMG的下调表达可能与MDV引起的免疫抑制有关;与肿瘤形成有关的BUB测系物蛋白和TXNDC蛋白在RB1B感染后的四个阶段均表现为持续上调表 达,后期差异极显著可能预示着MDV感染的肿瘤形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在MDV感染下的宿主法氏囊组织中一些重要蛋白的差异 变化,为更深入研究MD致病机制和病毒性致肿瘤机制提供了可靠数据,同时也 为把MDV感染鸡作为肿瘤模型动物奠定了基础。4.感染MDV后法氏囊中ApoAlOp18的mRN

10、变化和ApoAI蛋白变化研究通过对RB1B感染鸡不同阶段的法氏囊 组织中的差异蛋白的检测 , 发现 Apolipoprotein A1(ApoAI) 呈现持续性过量表达 而 Oncoprotein 18(Op18) 的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波动性变化。本研究通过半定量RT-PCR勺方法,对RB1B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实验组与对 照组法氏囊组织中ApoAI和0p18的mRN水平进行检测,比较2-DE和质谱结果的 一致性;同时,将完整的ApoAI和0p18开放阅读框分别克隆进入pGEX6p1载体, 通过诱导表达手段分别获得了这两个带有 GST的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 GST-ApoA通过电洗脱的方法回收后免疫 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再利用多抗 血清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手段对2-DE和质谱结果进行蛋白表达水平上的验证。 结果显示不同阶段ApoAI和Op18的mRNAK平变化与2-DE和质谱分析的结果基 本一致,通过原核表达成功获得了这两种含有 GST的融合蛋白,其中G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