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_第1页
福建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_第2页
福建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_第3页
福建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_第4页
福建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1总则1.1为了加强我省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管理,规范设备的缺陷定义与分类,及时跟踪并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特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所属发供电企业、县级供电企业的输变电设备(含部分二次设备及辅助设施)缺陷管理,对配电网络设备和水电厂的发电设备缺陷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1.3各单位应依据本规定修订自己的缺陷管理规度,确保设备缺陷实现闭环管理。1.4在本规定颁发生效时,原先省公司颁发的有关输变电设备的缺陷管理规定及缺陷分类标准同时作废。2缺陷的定义及分类2.1 缺陷缺陷是指电气设备及其相应的辅助

2、设备在运行及备用时,出现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或设备健康水平的一切异常现象。2.2 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按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程度和设备健康状况分为四类,即:类设备缺陷、类设备缺陷、类设备缺陷、类设备缺陷。2.2.1类设备缺陷:指严重程度已经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随时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必须立即消除或安排检修,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设备缺陷。2.2.2类设备缺陷:指缺陷比较严重,在短期内虽不会使设备发生事故或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但需在近期内安排消除或消除前应加强监视、跟踪的设备缺陷。2.2.3类设备缺陷:指设备部件伤损或缺少应有的附属装置,近期对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不大的,需结合计划检修

3、、临时停运或不需停电进行处理的设备缺陷,但该类缺陷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2.4 类设备缺陷: 指缺陷比较轻微,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能力,且在较长时间(指一个小修周期内)不会有明显加剧或恶化的需安排停电处理的缺陷,该类缺陷经本单位批准可延期结合停电处理,但必须在设备的一个小修周期内完成。2.3 对施工或设备制造等遗留的不符合国家和上级机关颁布的有关标准,现运行中无法进行更改和处理的,且不影响设备性能的缺陷,在采取了必要的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后,能确保其不影响人身、电网、设备安全的,报经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确认签字,可不统计为缺陷。3 缺陷管理职责分工3.1 设备缺陷由各发供电企业

4、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在生技和运行、检修部门均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设备缺陷管理人员。3.2运行部门职责3.2.1负责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和备用中发生的缺陷,如实做好设备缺陷的记录、分类、审核、填报,并做好设备消缺记录的填报及缺陷消除后的验收工作;3.2.2对未按时消除的设备缺陷负责进行跟踪。3.3检修部门职责3.3.1 负责采取措施及时消除设备存在的各类缺陷;3.3.2负责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并对消缺质量负责;3.3.3负责做好每季度设备缺陷的统计分析;3.3.4对未消除的设备缺陷进行跟踪、落实;3.3.5按时制定设备的消缺计划。34基建部门职责负责对所辖基本建设项目施工遗留缺陷消除(缺)的监督

5、、落实工作,新建项目应力争做到“零缺陷”移交生产。3.5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职责3.5.1负责监督、落实设备缺陷的处理,并对其消缺质量进行考核;3.5.2负责核查或审批设备缺陷的分类;3.5.3负责检查、督促检修部门及时安排设备缺陷处理,以及协调设备缺陷处理的相关工作;3.5.4 组织制定复杂设备缺陷处理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并负责审核技术、组织措施;3.5.5负责对设备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反措方案;3.5.6 对未消除的设备缺陷进行跟踪、分析;3.5.7按时审批设备停电消缺的计划。36分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职责3.6.1在接到重大类缺陷汇报后,及时做出决策指令;3.6.2负责对类缺陷的定

6、性及处理方案做出最终裁决。4 缺陷管理要求4.1设备缺陷实行全员全过程的闭环管理。运行人员、修试、校验人员,基建验收人员、各级工程技术人员都有责任发现、汇报设备存在的缺陷。4.2 缺陷管理要严格按缺陷处理流程进行,即:发现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处理消除-验收。4.2.1发现缺陷(1)运行人员在设备巡视中,通过巡视设备发现的缺陷;(2)在进行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3)通过表计、信号等监视装置发现的缺陷。(4)在设备维护及定期修、试、校过程中发现的缺陷;(5)通过定期安全检查发现的缺陷;(6)各级领导、技术人员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的缺陷;(7)新建、扩建、改建、验收时发

7、现的缺陷;(8)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缺陷。4.2.2缺陷记录(1)缺陷登录的规定格式、规范化语言应按省公司输变电信息管理系统统一进行规范;(2) 凡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记录到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并由当班运行人员组织分析,正确地判断设备缺陷类型;(3)缺陷记录要求清楚、准确、详细;运行人员应对登记缺陷的正确性负责,登记设备缺陷内容应清晰、明了,并填写有关必要的参数。4.2.3缺陷审核(批)权限(1)、类缺陷由运行部门的设备缺陷管理专责人审核;(2)难以确定的缺陷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设备缺陷管理专责人复核;(3)类设备缺陷的定性应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审批。

8、4.2.4 缺陷上报类缺陷一经发现,必须在现场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缺陷势头的发展,并立即向调度所值班调度员、检修部门、变电部门、生技部门汇报,必要时生技部门应及时向分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汇报,并会同检修部门制订设备的消缺方案。类缺陷应立即安排消缺处理;其他缺陷按照缺陷管理规定进行,但不得超过规定的处理时限。4.2.5缺陷处理时限(1)类设备缺陷消除时间不超过24小时;(2)类设备缺陷消除时间不超过一个月;(3)类设备缺陷的消除时间不超过三个月;(4)类设备缺陷的消除时间不超过该设备的一个小修周期。4.2.6缺陷消除(1) 凡属于运行人员维护工作范围内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如经过处理

9、后仍未能消除或属运行人员无法消除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除加强监视检查外,应尽可能地采取必要的技术、安全措施,防止设备缺陷扩大,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2) 检修部门应严格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的要求,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保证检修的质量。(3) 设备存在缺陷需停电而当时无条件处理的设备缺陷,检修人员必须积极采取必要的、并能保证设备安全的临时措施。对于未消除或未完全消除的设备缺陷,运行人员应加强巡查,当具备处理条件时,运行、检修部门应及时安排处理。当设备缺陷有扩大趋势时,运行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汇报有关领导。(4) 设备缺陷处理后,有关部门应按有关要求进行逐级验收,当存在能消除而未消除的设

10、备缺陷,运行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工作票结束手续,直至设备缺陷消除。(5) 未能消除的设备缺陷,各有关部门应负责跟踪、监督、落实,必要时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可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6) 新建工程移交的设备存在、类设备缺陷,在缺陷未消除前,一般不得投入运行。基建管理部门应负责联系厂家、安装、调试单位或有关生产部门对未正式移交生产的设备在试运行期间发生的设备缺陷进行处理。(7)缺陷处理后,检修工作负责人要做详细的处理记录,并由运行人员输入省公司输变电信息管理系统。5设备缺陷的统计及考核指标5.1设备缺陷消缺率及考核指标 5.1.1设备缺陷消缺率的定义在统计期间内已达到消缺周期并消除的设备缺陷条数占该期间达到

11、消缺周期内的设备缺陷总条数的百分数。5.1.2设备缺陷消缺率统计计算公式(1)缺陷消缺率按类缺陷消缺率、类缺陷消缺率、类缺陷消缺率、类缺陷消缺率共四类进行统计。(2)缺陷消缺率计算方法如下:某类缺陷消缺率=已消的该类缺陷条数 /该类缺陷总条数100%。5.1.3、设备缺陷的统计周期每季末统计出当季类、类、类共三类设备缺陷的消缺率;年底汇总全年的四类设备缺陷消缺率。5.1.4设备缺陷消缺率的考核指标 只对类、类、类设备年度缺陷消缺率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如下:(1)类设备缺陷消缺率=100%。(2)类设备缺陷消缺率90%。(3)类设备缺陷消缺率85%。5.2设备消缺及时率及统计要求5.2.1设备消缺

12、及时的定义(1)类设备消缺及时的定义:检修部门接到类设备缺陷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在一天内处理完成设备缺陷并经验收合格视为及时。凡一时无法处理,视为不及时。(2)类设备消缺及时的定义:检修部门从接到类设备缺陷报告之日起一个月内处理完成设备缺陷并经验收合格视为及时。若需结合检修、停电或备品等原因而延期,均视为不及时。(3)类设备消缺及时的定义:检修部门从接到类设备缺陷报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处理完成设备缺陷并经验收合格视为及时。若需结合停电或备品等原因而延期,均视为不及时。(4)类缺陷消缺及时的定义:检修部门从接到类设备缺陷报告之日起在设备的一个小修周期内处理完成设备缺陷并经验收合格视为及时,超

13、过一个小修周期视为不及时。5.2.2设备消缺及时率(1) 设备消缺及时率的定义在统计期间内及时消除的设备缺陷条数占该期间内设备缺陷总条数的百分数。(2) 设备消缺及时率统计计算公式、类消缺及时率计算方法如下:某类消缺及时率=统计期间内及时消除的该类缺陷条数/统计期间内该类缺陷总条数100%。5.2.3、设备消缺及时率的统计每季末统计当季类、类、类及设备消缺及时率;每年底汇总当年类、类、类设备消缺及时率。5.3 类设备缺陷定性审批及时率和考核指标5.3.1 类设备缺陷定性审批及时率在一个月内应完成对类设备缺陷的定性审批。类设备缺陷定性审批及时率计算方法如下:类设备缺陷定性审批及时率=统计期间内已

14、及时定性审批的该类缺陷条数 /统计期间内该类缺陷总条数100%。5.3.2 类设备缺陷定性审批及时率考核指标对类设备缺陷季度定性审批及时率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如下:类设备缺陷定性审批及时率=100%。注:1设备缺陷统计、考核时,对在本统计周期内未处理完尚未到达消缺周期的缺陷,将纳入下一个统计周期进行统计、考核;2对跨统计周期审批的类设备缺陷,其审批及时率纳入下一个统计周期进行考核。6 附则6.1本规定由省公司委托省电力试研院负责起草,省公司生产部负责条款解释。6.2本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附件:输变电设备缺陷分类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补充完善。对未列

15、入的其他设备缺陷可参照分类执行,并及时向省公司反馈,以便及时补充完善。一、变电设备序号 缺陷内容 缺陷类别1设备的共性缺陷11 电器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接头和线夹发热缺陷 111 接头和线夹的温度110oc i112 接头和线夹的温度110oct95oc ii113 接头和线夹的温度95oct90oc iii114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温升超标70oc i115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温升超标70oct55oc ii116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温升超标55oct50oc iii 117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相对温差超标t35计算公式=(t1-t2)/(t1-t0)*100%t1:发热点的

16、温度,t2:正常相对测点的温度,t0:环境参照体温度。 12 金属部件与金属部件的连接接头和线夹发热缺陷 121 接头和线夹的温度130oc i122 接头和线夹的温度130oct110oc ii123 接头和线夹的温度110oct100oc iii 124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温升超标90oc i125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温升超标90oct70oc ii126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温升超标70oct60oc iii 127 接头和线夹温度未超标但相对温差超标t35计算公式=(t1-t2)/(t1-t0)*100%t1:发热点的温度,t2:正常相对测点的温度,t0:环境参照体温度。 1

17、3 充气设备漏气缺陷 131 充气设备漏气,装置发出闭锁信号 i132 充气设备漏气,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ii133 装置误报警 iii14 设备外绝缘缺陷 141 伞裙轻微伤损(瓷裙外沿小角度缺损),外绝缘爬距仍满足要求 142 1/3及以下伞裙伤损面由瓷裙外沿至瓷裙中部,外绝缘爬距仍满足要求 iii143 1/3以上1/2以下伞裙伤损面由瓷裙外沿至瓷裙中部,外绝缘爬距仍满足要求 ii144 仅有一片伞裙伤损面积由瓷裙外沿深达瓷柱,外绝缘爬距仍满足要求 ii145 1/2以上伞裙破损面,由瓷裙外沿至瓷裙中部 i146 伞裙伤损面积,由瓷裙外沿深达瓷柱,一片以上 i147 目测可见裂纹 i148

18、 1/3及以下伞裙跳闪 iii149 1/3以上1/2以下伞裙跳闪 ii1410 1/2以上伞裙跳闪 i1411 瓷瓶1/2以上伞裙rtv涂料破损 15 导线松股、散股缺陷 151 松股、散股面积低于7%a iii152 松股、散股面积低于25%a7% ii153 松股、散股面积低于25% i2油浸式变压器类(含主变压器、油浸式站用变、油浸式接地变、油浸式消弧线圏、油浸式电抗器)21 共性缺陷 211 油枕(含调压装置油枕) 2111 油枕油位与温度曲线严重不符,且接近上、下限 ii2112 无油位 i2113 油位偏低,与温度曲线对应刻度相差1格以上 2114 满油位 i2115 假油位 i

19、2116 连通器式油标管破损 i2117 旋转指针式油位计玻璃破损 2118 旋转指针式油位计进水 2119 变压器油色发黑 i21110 油位计模糊不清 iii21111 油位异常报警 i21112 油位异常误报警 iii21113 油位异常变化 i212 呼吸器 2121 呼吸器堵塞 i2122 观察窗玻璃破损 ii2123 底座脱落,硅胶掉落 ii2124 杯罩的油位低于下限 iii2125 杯罩的油位低于内罩口 ii2126 硅胶至上而下变为粉红色 ii2127 硅胶全部变为粉红色 ii2128 硅胶有3/4变为粉红色 iii2129 呼吸器内部充油 iii21210 杯罩油封上积水

20、ii213 压力释放装置 2131 防爆管玻璃破裂 i2132 压力释放装置报警 i2133 压力释放装置误报警 iii2134 外壳锈蚀严重 2135 装置进水 ii214 渗漏油 2141 形成快速油流(一般呈柱状或大面积流淌状),且油位下降快 i2142 连续的滴淌,但油位下降不明显 ii2143 挂油珠 iii2144 明显且湿润的油迹 215 散热片 2151 明显破损、开裂且存在渗漏 i2152 破损、开裂但不存在渗漏 iii2153 锈蚀严重 2154 部分变形堆挤 216 本体 2161 锈蚀严重 2162 引流线太紧 2163 本体内部有异常响声 i2164 本体倾斜严重 i

21、2165 消防装置报警 i2166 起火冒烟 i2167 引流线或电缆断线 i2168 基础开裂沉降 iii22 主变压器 221 本体 2211 油浸自冷式主变压器存在过温现象95oc i2212 油浸风冷、油浸强油风冷主变压器存在过温现象85oc i2213 油浸自冷式主变压器温升超标55k i2214 油浸风冷、油浸强油风冷主变压器温升超标45k i2215 分相的主变压器在负荷及冷却条件相同情况下三相温差超过10 oc ii222 冷却系统 2221 风扇1/3以下不转 iii2222 风扇1/3以上1/2以下不转 ii2223 风扇1/2及以上不转 i2224 风扇1/3以下方向转反

22、 iii2225 风扇1/3以上1/2以下转反 ii2226 风扇1/2及以上转反 i2227 风扇转动时有碰壳声 2228 风扇1/3以下速度较正常时变慢 iii2229 风扇1/3以上1/2以下速度较正常时变慢 ii22210 风扇1/2及以上速度较正常时变慢 i22211 潜油泵1/3以下不转 iii22212 潜油泵1/3以上1/2以下不转 ii22213 潜油泵1/2及以上不转 i22214 油流继电器故障指针不转 iii22215 油流继电器故障密封不良,发现进水 iii22216 散热器阀门无法打开 i22217 潜油泵1/3以下存在异常声响 iii22218 潜油泵1/3以上1

23、/2以下存在异常声响 ii22219 潜油泵1/2及以上存在异常声响 i22220 水冷变压器的油压大于水压的值小于0.05mpa i22221 水冷变压器冷油器的水中含油 i223 调压装置 2231 有载调压装置不能电动操作 iii2232 有载调压装置电动调时存在滑档现象 ii2233 有载调压装置不能远方调档 iii2234 有载调压装置计数器不走 2235 有载调压装置在“远方”调压时“急停”按钮失效 ii2236 有载调压装置在调压时发现电流异常变化 i2237 有载调压装置滤油机运行时压力超过厂家规定值 iii2238 有载调压装置在调压时滤油机不动作 iii2239 有载调压装

24、置调压次数超过厂家规定次数 i22310 有载调压装置的操作按钮失效 iii22311 有载调压装置“就地”与“远方”档位显示不同 iii22312 调压装置电动、手动均失灵 ii22313 调压装置转动卡涩 iii224 监视表计 2241 全部测温装置失灵 i2242 部分测温装置失灵 iii2243 本体两侧测温装置显示温度不一致,相差10 oc以上 iii2244 远方与就地所显示的温度不一致,5 oc以上 iii2245 测温装置外壳破损 iii2246 测温装置进水 iii2247 测温装置发过温信号 i2248 测温装置误发过温信号 iii225 瓦斯继电器 2251 瓦斯继电器

25、无顶盖 i2252 瓦斯继电器观察窗破损 i2253 瓦斯继电器观察窗模糊不清,无法看清油位线 2254 瓦斯继电器防雨罩歪斜掉落 iii2255 瓦斯继电器进水 i2256 瓦斯继电器电缆孔洞封堵损坏 ii2257 瓦斯继电器报警 i23 油浸式站用变(含油浸式接地变) 231 本体 2311 油浸站用变存在过温现象95oc i2312 油浸站用变温升超标55k i232 调压装置 2321 调压装置不能调档 ii2322 调压装置转动卡涩 iii24 油浸式消弧线圏 241 本体 2411 油浸消弧线圏存在过温现象95oc i2412 油浸消弧线圏温升超标55k i2413 阻尼电阻发热烧

26、毁 i242 调压装置 2421 带自动调节装置的消弧线圏不能电动调档 ii2422 调压装置电动、手动均失灵 i2423 调档装置转动卡涩 iii2424 在最大补偿电流档位运行,脱谐度大于5% ii2425 中性点位移电压大于15%相电压 ii25 油浸式电抗器 251 本体 2511 局部箱体温升70 k i2512 油浸电抗器存在过温现象95oc i2513 油浸电抗器温升超标55k i3干式变压器类(含干式电抗器、干式站用变、干式接地变、干式消弧线圏、阻波器)31 共性缺陷 311 环氧树脂等绝缘部件脱落 i312 环氧树脂等绝缘部件开裂 i313 气道内有杂物堵塞 314 本体紧固

27、件松脱 i315 绕组上有异物 ii316 绕组温度超过厂家规定的标准 i317 绕组温升超过厂家规定的标准 i318 锈蚀严重 319 引流线太紧 3110 本体内部有异常响声 i3111 本体倾斜严重 i3112 起火冒烟 i3113 引流线或电缆断线 i3114 基础开裂沉降 iii32 干式电抗器 321 基础出现裂纹 iii322 支持瓷瓶发生断裂 i33 干式站用变(含干式接地变压器) 331 冷却系统 3311 风机不能启动 ii3312 风机不能自动启动 iii332 测温装置 3321 远方与就地所显示的温度不一致 iii3322 测温装置外壳破损 iii3323 测温装置发

28、过温信号 i3324 测温装置误发过温信号 iii333 调压装置 3331 调压连接片没有固定好造成发热,数值超过厂家对绕组温度的标准 i3332 调压连接片没有固定好造成发热,数值超过厂家对绕组温升的标准 i34 干式消弧线圏(其它非本体缺陷应与油浸式消弧线圏相同) 341 调档连接片没有固定好造成发热,数值超过厂家对绕组温度的标准 i342 调档连接片没有固定好造成发热,数值超过厂家对绕组温升的标准 i35 阻波器 351 阻波器内有杂物 352 防鸟栅破损 353 阻波器气道内有杂物堵塞 354 阻波器内调谐装置引线脱落 i355 阻波器本体过温(a级绝缘浸渍过的材料) 3551 阻波

29、器表面温度115oc i3552 阻波器表面温升75 k i3553 阻波器表面温度115oct105oc ii3554 阻波器表面温升75 k t65 k ii3555 阻波器表面温度105oct100oc iii3556 阻波器表面温升65kt60 k iii356 阻波器支持瓷瓶发生断裂 i4断路器41 操作机构 411 共性缺陷 4111 开关拒合 i4112 开关拒分 i4113 开关操作机构箱密封不良 iii4114 开关操作机构箱门卡涩 iii4115 开关操作机构箱门脱落 iii4116 分相操作机构开关合闸时出现非全相 i4117 开关分闸时出现非全相 i4118 开关机构接

30、地用软铜线断股 ii4119 开关合闸线圈烧毁 i41110 开关跳闸线圈烧毁 i41111 传动机构连杆松动脱落 i41112 开关操作机构联锁手柄脱落,开关无法合闸 i41113 机构缓冲器渗油 ii41114 开关远方就地均无法分合闸 i41115 开关辅助触点接触不良或不到位,开关无法正常断开 i41116 开关不能电动分闸,但现场可手动分闸 i41117 开关机构箱内指示灯座脱落 iii41118 开关机构内合闸按钮脱落 41119 开关机构内分闸按钮脱落 41120 开关机构内合闸按钮失灵 41121 开关机构内分闸按钮失灵 41122 机构压力表外壳破损 41123 开关机构门腐

31、蚀 iii41124 开关机构箱腐蚀破损,雨天将漏水至继电器等二次元件 i41125 开关传动机构工作缸与开关连接部位螺丝松动 i41126 开关机械闭锁卡住,分闸位置指示不到位 i41127 压力表损坏或指示失灵 i41128 开关操作机构位置指示与开关实际位置不对应 i41129 开关机构箱内合闸指示灯不亮或机构箱内灯座无电压 iii412 弹簧操作机构 4121 无法储能或储能不到位 i4122 弹簧生锈 4123 弹簧断裂或出现裂纹 i4124 弹簧储能电源跳闸时无法合上 i4125 开关端子箱内的断路器储能电源端子排烧毁 i4126 开关操作机构弹簧松动或脱落 i4127 “弹簧储能

32、电源空开”的辅助接点损坏 413 液压操作机构 4131 液压机构补压时间长,打压时间达5分钟 ii4132 液压机构补压时间长,打压时间达5分钟以上 i4133 电机不停泵 i4134 开关液压机构高压油管拔管,机构零压 i4135 机构频繁打压,低于15min就打压 i4136 机构频繁打压,低于30min高于15min就打压 ii4137 机构频繁打压,低于1h高于30min 4138 开关机构油箱油位较低 ii4139 开关机构油箱无油位 i41310 开关分合机械指示器连杆断裂 i41311 开关液压机构喷油 i41312 开关液压机构压力达到分合闸闭锁值 i41313 液压机构启动

33、压力较规定启动压力低,压力降低至重合闸闭锁值以下后启动 i41314 开关液压机构打压接触器烧毁 i41315 压力达到启泵值,开关液压机构不启泵 i41316 开关液压机构油泵启动但无法建压 i41317 开关操作机构连杆开口销脱落 i41318 液压机构打压电源熔丝熔断,更换(或合上)后仍然熔断 i41319 开关液压机构端子箱直流电源开关损坏 41320 液压机构电动机烧毁 i41321 开关操作机构打压后出现过压告警,压力高于铭牌规定的最高压力,经泄压后正常 ii41322 “油泵打压电源空开”的辅助接点损坏 414 气动操作机构 4141 空气压缩机油位低,油位接近底部 ii4142

34、 空气压缩机无油位 i4143 开关操作机构无法打压 i4144 空气压缩机运转但压力无法上升,空气压力降到报警值 i4145 空压机不会启泵 i4146 空压机传动轮皮带断裂 i4147 空气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处脱离,空气压力降至零压 i4148 空气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处脱离,空气压力降至零压 i4149 空压机启动后不停泵 i41410 空压机打压电源空开跳闸,无法合闸 i41411 开关空压机构压力表上下压力相差较大超过0.15mpa(单机供气柜内与开关本体机构柜内压力指示不同) ii41412 “空压机打压电源空开”的辅助接点损坏 41413 空压机启动压力较规定启动压力低,压力降低至

35、报警值以下后启动 ii41414 空气压力下降,控制屏显示“空气压力报警” ii41415 空气压力下降,控制屏显示“空气压力闭锁”或“重合闸闭锁” i41416 液压机构补压时间长,打压时间达5分钟 ii41417 液压机构补压时间长,打压时间达5分钟以上 i41418 机构频繁打压,低于15min就打压 i41419 机构频繁打压,低于30min高于15min就打压 ii41420 机构频繁打压,低于1h高于30min 41421 空压机烧毁 i41422 开关操作机构打压后出现过压告警,压力高于铭牌规定的最高压力,经泄压后正常 ii415 电磁操作机构 4151 开关操作机构冒烟 i41

36、52 开关合闸熔丝熔断,更换后仍然熔断 i4153 电磁式操作机构合闸接触器卡涩 i4154 电磁式操作机构合闸接触器烧毁 i4155 机构合闸铁芯卡涩 i4156 机构分闸铁芯卡涩 i42 开关本体 421 共性缺陷 4211 开关支柱瓷瓶断裂 i4212 开关构架接地扁铁脱焊 ii4213 断路器跳闸次数达到规定值 i4214 开关单元横档处有异物,安全距离不够 i4215 开关构架接地扁铁严重锈蚀 iii422 油断路器 4221 开关主油箱油位低,开关油位指示接近下限 ii4222 开关主油箱无油位 i4223 开关副油箱油位低,开关油位指示接近下限 ii4224 开关副油箱无油位 i4225 油断路器油色异常 ii4226 油断路器内部有异常声响 i4227 多油断路器手动脱扣杆杠(或紧急跳闸杆杠)脱落 ii4228 多油断路器套管溢胶 ii4229 油断路器油位低,油位低于下限 ii42210 油断路器油标无油位 i42211 油断路器出现假油位 42212 多油断路器充油套管无油位 i42213 油断路器冒烟 i42214 油断路器喷油 i42215 油断路器防雨帽脱落 ii42216 少油断路器软铜片连接部分有断片,软连接断片小于5% 42217 少油断路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