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CO2排放探究趋势及其对我国启示 摘要: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由此而引发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也 陆续在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有关CO2排放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全球的学术焦点。通 过 对全球CO2排放研究趋势的总结发现:首先,国际社会有关CO2排放的核算方法不断完 善,从 IPCC(1995)到IPCC(2006),内容更加完善,方法更趋合理;其次,排放责任的区分日益公平 合理,随着“碳转移”和“碳泄露”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排放责任区分方法的研究逐渐在 从生产视角向消费视角转变;第三,排放因素分解逐步深入,分解公式包括KAYA公式和 投入产出公式,分解方法从指数法到平均对数
2、法再到微积分法,分解模型日趋成熟和多元化 ;第四,排放预测模型也不断综合化、长期化,自上而下模型和自下而上模型逐渐相互借鉴 和融合。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CO2排放研究提出了几点启发,即加快排放因子数据库 建 设,重视责任排放和结构分析研究,提高自主建模的水平和完善我国技术环境数据库等。以 期提高我国对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历史的认识,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CO2排放;研究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2-0084-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5 近百年来,特
3、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1。而当前大气中CO2的浓度空前增加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异常变化的最主要的原 因2。大气CO2含量迅速攀升的直接原因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大发展引起的大 规 模能源燃烧。因此,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种可能性在90%以上3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围绕CO2减排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和谈判。不 管是从政治还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各国学者都对CO2排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全球有关CO2排放的研究趋势 国内外有关CO2排放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CO2排放量的计算、CO2排放责任 的区分、CO2排放驱动因素的分解
4、以及CO2排放预测模型等。 1.1 CO2排放量的计算:从IPCC(1995)到IPCC(2006) CO2排放的计算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计算。直接排放是目前各国排放责任和减排目 标的依据,间接排放只能作为国家减排政策制定的决策依据。同时间接排放更多的涉及排放 责任的问题。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CO2排放量的方法是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 编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使用的方法,属于直接排放的计算。IPCC从1995年开始先后 编制了四个版本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 1995;1996;2000;2006)4,其内容 和方法是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IPCC指南2006与以前的版本
5、相比,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所改进。首先内容更加全面。例 如增加了CO2捕捉与封存技术(CCS)中的逃逸排放估算;提供了交通运输部门生物质能源 利用的排放估算;还考虑了煤炭自燃问题。其次是方法更趋合理。例如明确区分了参考方法 和部门方法;阐明了钢铁电石等行业燃料中非能源利用的处理方法;重新定义了国际航运水 运的排放估算范围。总之,IPCC指南2006在目前科学认知水平和数据可获得性基础上, 进一步保证了CO2排放估算的准确性5。为了支撑全球GHG的核算,IPCC还建立 了一个开放式的排放因子数据库(emission factor data base),它不仅给出了各参数的 缺省值,还可以根据各国研
6、究者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完善,为各国计算比较碳排放提供了强 大的数据支持。 我国学者林而达第一次将IPCC(1995)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 绍6。我国也在2004年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7,目前已经开始准备第二次信息通报。虽然我国在GHG核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并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GHG排放因子开放数据基础,大部分研究者均采用IPCC的缺 省值。 1.2 CO2排放责任的区分:从生产视角到消费视角 IPCC指南2006中规定的方法是从所谓“生产方面”(productionbased)的视角 计算的 。在这种视角下,因生产出口产品而排放的CO2是包
7、含在一个国家的排放账户里的,但是 进口却被排除在外。这种可以说是一种直接生产责任,也有学者称为国土责任(territorial responsibility)8。这种核算一个国家碳排放量的方法导致了两种不好的结果 : 首先是为发达国家认为CO2排放责任区分的不公平提供借口。由于UNFCCC更加偏重于发达 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的责任,且京都议定书只针对附件1国家(均为发达国家)提出减 排目标,而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提出减排目标。一些发达国家就认为,一个有效的控制温室 气体的方法需要全球各国的参与,并且需要提出一个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平等的排 放责任表(burdensharing schem
8、e)9。Neumayer10还批驳了 历史排放责任不平等的说法,认为历史排放责任原则不成立,因为历史给了各个国家平等的 资源、时间和空间,并指出发展中国家负有关键的减排角色。这种争论明显不利于全球GHG 的减排,其结果就是导致了京都议定书推迟了10年才生效,并以美国和澳大利亚退出为结局 。 其次掩盖了CO2排放的“责任转移”(burden shifting)问题,并产生新的“碳泄露”(car bon leakage)现象。即发达国家将CO2排放强度高的产业“出口”到其他(往往是发展中 )国家,但是其最终消费却通过增加进口不断增加。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属于UNFCCC非附件 1国家,不被要求减排责
9、任。因此,虽然表面上附件1国家实施了CO2减排计划,但是其却 将排放责任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也就是从全球来说CO2排放并没有减少,而只是转移了 11。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目前的排放量核算方法不仅不会使CO2排放减少, 反而会导致进一步的增加。因为一些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将自身的高排放产业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来减少国内的CO2排放12,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往往乐 于接受这种转移。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技术水平一般比较低,能耗较发达国家高,生产同 样的消费品比发达国家排放的CO2高很多。再加上发展中国家因工业化对森林等植被的破 坏而排放的大量CO2(这部分很重要但因计算困难往往被忽视),发
10、展中国家因接受发达 国家的产业转移而排放的CO2会更多。因此,如果发达国家的消费习惯不改变,全球CO2 的排放量可能会增加的更多,且这种现象被称为“碳泄露”(carbon leakage)13,14 。许多学者估计了国际贸易中隐含的能源(碳)量来说明上述问题。Kondo等人 利用1975、1980、1985、1990的数据计算了日本的碳出口、进口情况,结果发现日 本在1985年以前是一个碳净出口国,但是在1990年开始情况便反了过来13。Wyck off和Roop计算了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6个OECD国家进口商品 的隐含的碳量,发现这些国家进口商品的含碳量平均占其国内总排放量的
11、13%左右,其中法 国约占40%14。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从区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利用Leontief15 投入产出表模型来衡量一个国家的CO2排放责任。英国学者Robert Hetherington建立了 一个CO2生产排放责任的单区域模型,运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英国生产排放CO2的直 接强度和间接强度16。丹麦学者Jesper Munksgaard通过计算一个地区或 国家的生产和消费产生的CO2排放,建立了一个CO2排放责任模型并以丹麦为例进行了计 算17。而中国台湾学者JiunJiun Ferng给出了经济原则(benefit pri nciple)和生态赤字原则(ecologica
12、l deficit)两种计算CO2排放责任的原则,并以台湾为 例通过引入一个系数折算生产和消费产生的CO2排放来衡量一个地区的排放责任1 8。韩国学者HyunSik Chung, HaeChun Rhee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通过扩充投 入产出模型计算了韩国日本两国之间的CO2排放转移问题19。土耳其学者G. Ip ek Tunc等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土耳其分行业CO2排放总量和责任量20。 总之,目前国际上关于CO2排放责任的核算方法是不尽公平和完善的,关于核算方法的研 究正在从生产视角向消费视角转变。但是由于各国投入产出表编制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排放 责任的很大不确定性日本学者M. Kainum
13、a等从生产的角度利用I-O模型 和GE模型分别对几个主要国家的责任碳排放量(embodied CO2 emissions)进行了计算, 结果发现利用I-O模型得到的结果比GE模型的结果偏大许多。因此认为仅仅依靠I-O模型的计 算结果作为国际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不充分的,在生产消费环节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利用I-O模 型应特别注意21。,仍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另外,相对国际上的研究 热潮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1.3 CO2排放驱动因素分解:从Laspeyres指数法到AWD微积分法1.3.1 关于分解公式的研究一般CO2排放的分解公式多采用Kaya等式,即C=(C/E)(E/GDP)(GDP/P
14、)P,其中C代表CO2排放量,E代表一次能源消费,P代表人口。他是Kaya1990年提出的,并刊 载在IPCC的工作报告中23。它属于“IPAT”经济环境方程Ehrlich和H olden(1971)、Ehrlich和Holden(1972)首次提出建立“IPAT ”方程来反映人类经济活动对 环 境压力的影响,该方程将环境影响I(environmental impact)、人口规模P(population)、人 均财富A(affluence)和对环境毁坏的技术水平T(technology)反映在一个等式中,即I=PAT, 该模型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公式,现仍被广泛应用于分
15、析环境 变化的决定因素22。,但是IPAT模型只能反映各变量之间的等比例影响 。为了克服这一点不足,一些学者也尝试建立指数形式的模型。York等在IPAT的基 础上,建立了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 nd technology)模型,即Ii=aPbiAciTdiei,该模型 保 留了“IPAT”模型的乘法结构,把人口、人均财富和技术三个主要因素作为环境变量的决定 因素24。 也有许多研究者利用投入产出表对CO2排放进行分解25,26。其计算 公式一般是在E=S(I-A)-1C的基础上做
16、进一步的分解,其中S为碳排放强度,(I-A) -1为列昂惕夫逆矩阵,C为最终消费。大多研究最终消费、进出口以及技术因素(投入 产出结构)对本国或本地区碳排放的影响。例如日本学者Nobuko Yabe运用投入产出表计算 了1985年-1995年间日本工业对其CO2排放产生的影响,认为日本的贸易因素一直对CO2 减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最终使日本成为了净碳进口国家26。 1.3.2 关于分解方法的研究CO2排放或者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际能源问题研究的热 点问题。而指标分解分析(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也是国际上能源与环境问题的 政策
17、制定中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方法27。指标分解分析方法其实质就是将CO2排 放的计算公式表示为几个因素指标的乘积,并根据不同的确定权重的方法进行分解,以确定 各个指标的增量分额。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分解方法主要分为Laspeyres指数法、简单平均分 解法、自适应权重分解法三类。 (1)Laspeyres指数法。Laspeyres指数是1864年由德国的E. Laspeyres提出来的,它是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权重 的加权综合指数。在具体应用中,如果需要考察某一个变量因素的贡献时,只需保持其他变 量不变。Laspeyres指数法在20世纪80-90年代比较盛行,比较著名也是被相关学者引用最多 的是Par
18、k28的文章,他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很好的总结。 (2)简单平均分解法(Sample Average DivisiaSAD)。这种方法一般采用始年和末年相应参数的某种平均值作为因子权重,根据计算平均值方法的 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Boyd等提出的分解方法采用始年和末年能源消费量的平均 值作为权重,并采用对数方法计算相应因素的增量29。这种方法应用的最为广泛 ,虽然当数据中有零存在时会出现计算问题;Ang, B. W.和S. Y. Lee提出的分解 方法采用了始末年份相应参数的简单算术平均值作为因子权重30。这种方法不 会产生很大的余值,且即使数据中包含零也不会出现计算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应用的却很少
19、 ;Ang等人比较了之前的几种分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o 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Index method, LMDI)31他采用了一个对数平 均公式替换了他上次提出方法的简单算术平均权重。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不产生余值,且允 许数据中包含零,并且他采用了这种方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三个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韩国 学者HyunSik Chung,和HaeChun Rhee提出了平均增长率指数法(mean rateo fchange index (MRCI),他确定权重的方法是引入所有系数的平均增长率的平均值作为 因子权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存
20、在一个自由的余值,且重要的是与LMDI方法不同的是允许 数据可以出现负值,他认为这种方法比Ang等人提出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只是他的CO2排 放量计算公式中引入了投入产出系数32。 以上四种平均分解法中,20世纪80-90年代Boyd提出的方法应用较多,当Ang提出LMDI方法以 后,LMDI方法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Greening et al.以及Greening分 别分析了10个OECD国家的制造业、运输业、居住和私人交通等部门的CO2排放强度分解33,34;清华大学王灿利用LMDI方法分析了我国1957-2000年间 的CO2排放的变化因素,认为从1957年到2000年碳排放理论上减
21、少了约24.66亿吨,其中的 95%归功于CO2排放强度的降低35。以魏一明为首的研究小组采用LMDI 方法对1998-2005年我国工业最终消费能源导致的CO2排放量变化因子分析,同样认为 对CO 2排放减少贡献最大的能源强度,而排放系数以及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贡献很小36。徐国泉等认为能源效率对抑制我国CO2排放的作用正在减弱37 。 (3)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daptiveWeighting DivisiaAWD)。AWD分解方法是由新加坡学者Liu和Ang等在1992年首先提出来的38。它是一个先 求微分再求积分的过程,并假设各参数为单调函数并最终求解各单项积分作为CO2排放各 因子
22、变化率的权重。由于它利用了一个时间段间的函数微分,而非简单的求平均值,因此这 一方法得出的结果相比于其他的方法余值最小,最接近于现实。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计算过程 相当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如LMDI方法广泛。法国学者Lee Schipper采用AWD(A daptiveWeightingDivisia)方法对13个IEA国家的CO2排放趋势进行了因素分解,认 为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讲,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解释大部分的CO2排放强度变化, 而产出结构和排放系数的贡献作用不大39。魏一明研究组采用AWD方法对 我国1980-2003年间的能源消费引起的CO2排放强度和原材料部门的最终消费能源引起的
23、CO 2排放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认为我国CO2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实 际能源强度的下降(考虑到价格因素),同时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也可以对CO2排放强度 产生很大的影响40。 总之,目前对CO2排放分解的研究日趋成熟,研究方法日趋合理,各种方法往往交 叉运用 ,对于CO2减排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许多学者借鉴国际上的方法对我国进行 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缺少方法的创新,同时对进出口、最终消费、产业结构等因素缺乏 深入的分析。 1.4 CO2减排的预测模型:从topdown, bottomup 到综合 模型 近10年来,国际上兴起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减排潜力的研究热潮41
24、, 主要涉及 减排成本、减排措施以及技术进步影响下,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未来情景。与CO2排放量 的计算一样,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42将国际上CO2减排预测模型总结为自上而 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型两种。 自上而下型方法或者说经济总量方法,将国民经济看作一个系统,研究能源部门与其他国民 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较好的描述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但对能源利用细节、技术 发展等方面描述得比较抽象。自上而下型方法可以再分为两类:宏观经济模型(Macroeco nomic models)和CGE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25、)。宏观经济模型描 述了在各部门中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并且重点强调了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有关的短期动态性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技术估计模型参数,均衡机制的实现是通过 数量的调整, 而不是价格。这类模型比较适合于中短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经济的影响41。CG E模型基于微观经济学原理构建经济代理人行为,引入工资、价格、进出口率等参数利用供 需平衡等式对市场中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能源等)市场、产品市场、国际贸易等进 行模拟。但模型中参数的确定缺乏多样本统计和校准,往往是利用少量数据估计出来,因此 难以确保部分参数值的有效性。 自下而上型方法或者说具体技术方法,则是利用大量可应用的新技术的
26、成本和效率数据,细 致考察各种技术工艺流程的能源消耗,在此基础上预测特定目标下(比如成本最小)能源部 门的策略。但这种模型没有考虑到非能源消费行为以及能源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 ,无法设定市场极限和非技术障碍的限制,因此往往只能说明技术进步在CO2减排中的潜 力。自下而上型方法也可以再分为两类:动态能源系统优化模型(Dynamic Energy System Optimization Models, DESOM)和综合能源系统仿真模型(Integrated EnergySystem Si mulation Models, IESSM)。动态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一般是在能源系统(包括所有终端使
27、用 部门)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下求解长期能源市场的部分均衡,有的模型还将技术通过学习内生 化。著名的MARKAL模型MARKAL,即市场分配宏观经济模型,由国际能源署(IEA)的 能源技术系统分析项目组-ETSAP(The Energy Technology Systems Analysis Programme) 经过20多年十几个国家的模型分析专家研究出来的成果,主要用于预测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 未来40-50年能源系统的发展情景43。它的核心内容是在不同的未来情景和可能 的技术条件下,为了达到能源利用成本最小目标不同能源的需求量,从而为能源供给提供决 策依据。而且不同的技术条件和成本都使用量化指
28、标表示的。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应 用比较广泛的LEAP模型LEAP(the Long 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 stem)模型,即长期能源替代规划模型,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发展的用于计算能源 消费需求和引起的污染排放的能源-环境模型。在过去20年里有60多个国家应用LEAP 模型 进行了地区、国家和区域的能源战略研究和温室气体减排评价44。就是 属于这种模型。综合能源系统仿真模型需要非常详细的能源需求与供应技术,包括终端使用 、能源转化以及生产工艺。需求和技术发展往往通过外生设定情景,这些设定一般要用到技 术最佳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荷兰学者M
29、.A. Uyterlinde对目前比较常用的部分模型进行了 总结(见表1)45。 随着模型的不断发展,自上而下型和自上而下型模型已经越来越相似,因为很多自上而下型 模型考虑考了技术进步因素,而自下而上模型也考虑到了宏观经济变动和市场反馈机制,允 许需求随价格而变动。因此,现在的模型越来越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模型。例如ETSAP(The E nergy Technology Systems Analysis Programme)的MARKALMACRO、SAGE模型46;Kejun Jiang的IPAC-E模型47,48;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 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30、 Netherlands)构建的VLEEM ( very long term energye nvironment model)49。 以上模型均是将宏观经济模型与部门技术模型结合,来 达 到长期预测能源和CO2排放的目的。我国学者通过借鉴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在能源与CO2排放预测模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姚愉芳等早在1989年就引入了MARKAL模型的研究方法50。随后许多学者利用MA RKAL模型51、MARKALMACRO模型52、CGE模型5 3、系统动力学模型54等对我国的能源使用和 CO2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我国发改委能源 局利用LAEP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情景进行了预测
31、55。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学者姜克隽等构建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模型(IPACE),主要用于我国及 亚太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模拟的主要工具56,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它 是一种由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自下而上的部门技术模型结合而成的综合型模型。 总之,国际上关于CO2排放预测模型的研究越来越有综合化、长期化的倾向,试图将影响 排放的各种因素都包含进来以达到更精确预测的目的,并且试图预测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 度。而我国在模型预测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 对我国CO2减排研究的启示 我国每年的温室排放量占全部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近一半,接近全世界总排放量的15
32、%5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 放总量为40.6亿t二氧化碳当量7,据我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 年中 国温 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CO2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 占的 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 年的83%58。虽然我国属于非附件1国家,暂时不 具有减排责任。但是我国的CO2排放占世界比重很大,减排压力很大。加强对CO2减排的 研究迫在眉睫。从全球CO2减排研究的趋势来看,我国仍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2.1 加快我国CO2排放基本数据库的建设 虽然IPCC排放因子数据库(EFDB)已经包含了大部分
33、分品种能源燃烧的排放因子和生产过程 排放因子,但均是基于全球平均水平或某个国家的默认值。由于我国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 的质量差异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偏低以及生产流程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原因,IPCC的排放因子对 我国不一定适用,且有可能放大我国的CO2排放量。因此,结合我国国家信息通报能力建 设,继续加大对我国分品种能源燃烧CO2排放因子及生产过程排放因子的实验研究,更加 真实反映我国能源活动和生产活动的排放水平,不仅有利于我国CO2减排目标的制定,而 且有利于我国减排政策的制定。如果能够建立我国开放式的排放基本数据库,以方便研究人 员的查询和完善,对于我国CO2排放的研究更具深远的意义。 2.2 重
34、视从消费视角研究CO2排放责任 我国温室气体的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 年我国 化石燃料燃烧人均CO2排放量为3.65 t,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OECD国家的33%57。由于我国没有征收碳税,出口型导向的发展战略使我国为发达国家承担了大量CO 2排放。因此,如果从消费的角度来计算,我国的CO2排放责任将远远小于因生产而排放 的责任。随着国际上关于从消费角度区分排放责任方法的不断成熟,研究我国消费导致的CO 2排放责任问题对我国的CO2减排谈判和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意义。 2.3 加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等因素对CO2排放的贡献研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35、,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 097亿美元猛增至2 007年的21 737亿美元,增长了3.26倍,贸易顺差增长了10倍多。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标志 着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寻求国际合作程度的加深,但是由于我国外向型经济和低成本战略的实 施,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激增。根据中国 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中心研究员潘家华的研究结果:2002年我国净出口内涵能源2.4 亿吨标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16%。2006年内涵能源净出口增长到6.3亿吨标煤, 占25.7%58。姚愉芳等也得出了出口贸易结构偏重,需调整的结论 59。因此,出口产
36、品导致的我国CO2排放量虚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舆论压力使调 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分析我国CO2排放的驱动 因素,揭示进出口贸易、产业机构、技术水平以及最终消费等因素在CO2排放增量中的贡 献程度,是制定我国减排政策的必要前提,是我国CO2排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4 提高我国自主建模进行综合预测分析的能力 目前在国际上被认同和接受的我国自主研发的CO2排放模型只有IPAC模型。但由于我国温 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大、结构复杂,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一两个模型 进行模拟预测是不够的。且建模方法和工具仍以国外流行的方法和工具为主,我国在国际温 室
37、气体减排预测模型领域的话语权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地位相差甚远,这明显不 利于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且我国有关GHG减排的技术环境数据库的不完善依旧是我国 学者研究环境-经济模型尤其是自下而上综合模型的主要障碍。因此,提高我国自主建模的 科研水平以及完善相关科研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3 结束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国际上CO2排放研究主要趋势的总结,认为GHG排放量核算体系的不断完 善、排放责任区分的合理公平化、排放结构分析的复杂化以及排放模拟预测模型的综合化是 其主要特点。由此对我国CO2排放研究提出了几点启发,即加快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重 视责任排放和结构分析研究,提高自主建模的水平和完
38、善我国技术环境数据库。以期我国在 国际气候变化领域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 (编辑:刘文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秦大河.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J. 科技导报, 2008,(07):1. Q in Dahe. Latest Progress o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J. Review science and te chnology. 2008,(07):1. 2Kurt M Cuffey and Franoise Vimeux. Covari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te mp erature from t
39、he Vostok ice core after deuteriumexcess correction J. Natur e 2001, 412, 523-527. 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R, IPCC, 2007. 4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R, IPCC, 2 006. 5杨宏伟. IPCC能源清单指南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2006, 2(6): 273-
40、276. Yang Hongwei. Progress in IPCC Guidelines for Energy Sector In ventories and Its Impacts on China.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J. 2 006, 2(6): 273-276. 6林而达, 李玉娥. 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M.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8年03月. Lin Erda, Li Yu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Guidelines for GHG Inventory M. Beij
41、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1998, 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R.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itial National Communication on Climate Change R. 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 2004. 8Eder P, Narodoslawsky M, What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are a regions i n dustries responsible fo
42、r? A method of analysis with descriptive in dices and inputoutput model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359-374. 9Shin S, Developing countrys perspective on COP3 development (Kyoto Prot ocol) J. Energy Policy, 1998, 26 (7): 519-526. 10Neumayer, E. In defence of historical accountability for gree
43、nh ouse gas emission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3, 185-192. 11Ahmad N and A Wyckof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 nal trade of goodsR. OECD. 2003. 12Machado G, Schaeffer R and Worrell E. 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 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 an inputoutput approac
44、hJ. Ecological Econ omics. 2001, 39(3): 409-424. 13Kondo Y, Moriguchi Y, Shimizu H. CO2 emissions in Japan: influence 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J. Applied Energy. 1998, 59 (23): 163-174. 14Wyckoff A W, Roop J M. The embodiment of carbon in imports of manufact ured products J. Energy Policy. 1994, 22
45、(3), 187-194. 15Leontief W. InputOutput Economic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 d, 1996. 16Robert Hetherington.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the UK 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1996, 37(6-8), 979-984. 17Jesper Munksgaard, Klaus Alsted Pedersen. CO2 accounts for
46、open economie s: producer or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J. Energy Policy. 2001 , 29: 327-334. 18JiunJiun Ferng. Allocat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2 overemissions f 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enefit principle and ecological deficit J. Ecologic al Economics. 2003, 46: 121-141. 19HaeChun Rhee, HyunSik Chu
47、ng. Change in CO2 emission and its transmis sions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using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58: 788- 800. 20G Ipek Tunc etc. CO2 emissions vs. CO2 responsibility: An inputoutp ut approach for the Turkish economy J. Energy Policy. 2007, 35: 855-868
48、. 21M Kainuma, Y Matsuoka, T Morita. Estimation of embodied CO2 emissions by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 000,122: 392-404. 22魏一鸣, 范英等. 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 北京: 科学出 版 社, 2006年3月:191. Wei Yiming, Fan Ying et al. China energy report(2006): stra tegy and pol
49、icy research 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2006, 03: 191. 23Y Kaya, 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ontrol on GNP growth: interpre 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PCC Energy and Industry Su bgroup R. 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 Paris, France, 1990. 24R York, Rosa E
50、 A, Dietz T,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J. Ecological Economi cs. 2003, 46 (3): 351-365. 25Yin F Chang and Sue J Lin.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CO2 em ission in Taiwan: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J. Energy Policy. 1998
51、, 26(1): 5 -12. 26Nobuko Yabe. A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of Japanese industrie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85 and 1995 J. Energy Policy. 2004, 32: 595-610. 27Ang B W.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 what is pref erred method?J. Energy Policy. 2004, 32 (9): 1131-1139. 28Park S
52、H,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An Alternati ve Method J. Energy Economics. 1992, 14(4): 265-270. 29Boyd G A, D A Hanson and T Sterner. 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in Energy IntensityA Comparison of the Divisia Index and Other MethodsJ. Energy Eco nomics. 1988, 10(4): 309-312. 30Ang B
53、W and Lee S Y.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Some Methodological and Application IssuesJ. Energy Economics. 1994, 16(2): 83-92. 31Ang B W, Zhang F Q, Choi K H.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 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Energy. 1998, 23 (6):489-495. 32HyunS
54、ik Chung, HaeChun Rhee. A residualfree decomposition of the sou rce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 case of the Korean industriesJ. Energy. 2001, 26: 15-30. 33Greening, L A. Effects of human behavior on aggregate carbon intensity of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comparison of 10 OECD countries for the pe
55、riod1970-19 93J.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 (1): 1-30. 34Greening L A, Ting M, Krackler T J. Effects of changes in residentia l enduses and behavior on aggregate carbon intensity: comparison of 10 OECD co 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70 through 1993J. Energy Economics. 2001, 23 (2): 1 53-178. 35Wang C,
56、Chen J, Zou J, 2005. 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in China: 1957-2000. Energy 30, 73-80. 36LanCui Liu, Ying Fan, Gang Wu, YiMing Wei. Using LMDI method to analyz 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dustrial CO2 emissions from final fuel use: An empi rical analysisJ. Energy Policy. 2007, 35: 589
57、2-5900. 37徐国泉, 刘则渊, 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中国 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 158-161. XU Guoquan, LIU Zeyuan, JIANG Zhaohua. De composi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Carbon Emissions for China,1995-2004J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6): 158-161. 38Liu X Q, Ang B W, Ong H L. The application of Divisia index to the d ecomposi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素养培优1 “板块”模型中动力学、能量和动量的综合
-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第三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24年天津市蓟州第一中学九年级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医学教材 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
- 高一(上)统编版 历史 第一单元《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
- 2025届甘肃省庆阳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国关理论讲座》课件
- 年产200万袋蒸鸭系列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社保与金悦养老》课件
- 荒漠区生态治理工程(尼龙网沙障、植物固沙)施工方案
- VR游戏设计与制作(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陕西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 2024版光伏发电站清洗维护合同3篇
- 审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2023年北京市师大附中初三三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 2024冬季安全十防措施专题培训
- 33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读本解读课件(9张)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深圳市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