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答手册四、数的整除性_第1页
小学数学问答手册四、数的整除性_第2页
小学数学问答手册四、数的整除性_第3页
小学数学问答手册四、数的整除性_第4页
小学数学问答手册四、数的整除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数的整除性153.为什么要学习“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数的整除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说它重要是因为这部分知识所涉及的基本数学概念不仅多,而且相对集中,如果不能明确、清晰地掌握这些基本数学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就会引起混淆,而混淆也必然给以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带来严重的后遗症。例如:约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公约数与公倍数这些概念在教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但又有相反的内涵,因此,这些概念必须牢固而又明确地建立起来。还必须看到:“数的整除性”是学习分数的前提和准备。在分数的四则运算中,约分和通分是一定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而构成这些基础知识,是离不开“数的整除性”这部分内

2、容的。例如:不掌握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不可能进行正确、迅速的约分;不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无法进行正确、迅速的通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数的整除性”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除此之外,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整数与整数的和、差、积都是整数,但整数除整数时,商不一定是整数,有时会是小数,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整数与整数相除,商仍然是整数呢?这就需要根据“数的整除性”的知识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了。在未学习“数的整除性”前,学生是很难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下列各式的商是不是整数。874593 6524673284611 9637525743219 794328由于数字较大,一时难于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旦

3、掌握了“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了。154.整除和除尽有什么不同?整除和除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也是两个易于混淆的概念。可以通过下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来加以说明。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是都没有余数,都可以说成是“除尽”。但这两道题又有不同的地方,(1)题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这种情况称作“整除”。按原题可以说成是896能被16整除。(2)题中的被除数、除数虽然是整数,但商不是整数,而是小数。这类情况就只能称作“除尽”,而不能称作“整除”。按原题可以说成36能被8除尽,而不能说成36能被8整除。又如:3.50.5=7 82441.2=20这两个式子虽然都能除尽,商

4、又是整数,但被除数和除数中, 至少有一个数不是整数,因此,这两个式子只能属于“除尽”情况,而不能称作“整除”。由于在小学数学中,“数的整除性”所涉及的数一般都指的是自然数,不包括0,因此,其定义是:“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整除”与“除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除尽”是指在除法中只要除到某一位时没有余数,不管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整数还是小数,都可以说是“除尽”。“整除”是指在除法中只有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的情况下,才可以说是“整除”。“整除”是整数范围内的除法,而“除尽”则不限于整数范围,只要求余数为零。“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和联系在于“整除”

5、也可以称作“除尽”,但是“除尽”不一定是“整除”。“除尽”中包括了“整除”,“整除”只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除尽”与“整除”的关系可用右边集合图来表示。155.“数的整除性”有哪些性质?“数的整除性”的性质很多,涉及到小学数学内容的有以下几个:(1)如果两个整数a、b都能被c整除,那么a与b的和也能被c整除。例如:427=6 567=8(4256)7=1442能被7整除,56也能被7整除,那么42与56的和(98)也能被7整除。反之,如果整数a、b中,有一个数能被c整除,而其中一个数不能被c整除,那么a与b的和就一定不能被c整除。例如:369=4 839=92(36+83)9=13236

6、能被9整除,83不能被9整除,那么36与83的和(119)不能被9整除。(2)如果两个整数a、b都能被c整除,那么a与b的差也能被C整除。例如:8811=8, 6611=6(88-66)11=288能被11整除,66也能被11整除,那么88与66的差(22)也能被11整除。反之,如果整数a、b中,有一个数能被c整除,另一个数不能被c整除,那么a与b的差就一定不能被c整除。例如:9113=7 3013=24(91-30)13=4991能被13整除,30不能被13整除,那么91与30的差(61)不能被13整除。(3)如果两个整数a、b都不能被c整除。那么a与b的和(或差)能或不能被c整除。这是一个

7、不肯定的结论。例如:657=92 337=45(6533)714(65-33)7=4465不能被7整除,33也不能被7整除,由于两个余数的和(25=7),正好等于除数,因此,65与33的和(98)能被7整除;而65与33的差则不能被7整除。又如:8511=78 3811=35(8538)11112(85-38)11=4385不能被11整除,38也不能被11整除,此例中85与38的和(123)或差(47)都不能被11整除。(4)如果整数a能被自然数c整除,那么a的倍数(整数倍)也能被c整除。例如:3913=3(394)13=1239能被13整除,39的4倍(156)也能被13整除。(5)如果a、

8、b、c这三个数中,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一定能被c整除(这是整除的传递性)。例如:有84、21、7三个数8424=4 217=38471284能被21整除,21又能被7整除,那么84就一定能被7整除。反之,如果a、b、c这三个数中,a与b或b与c之间只要出现一个不能整除的情况,a就一定不能被c整除。例如:有121、11、5三个数12111=11 115=211215=241121能被11整除,但11不能被5整除,那么121就一定不能被5整除。156.“倍”与“倍数”有什么区别?“倍”与“倍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只有真正明确它们各自的内涵和使用范围,才不会在

9、理解和应用上造成混淆。“倍”指的是数量之间的关系,它建立在乘法概念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是从“个”和“份”逐步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例如:白布8米,花布的长度有4个8米;或者说把白布8米看作1份,花布的长度是4份。这里所说的“个”与“份”,换成数学语言就是花布的长度是8米的4“倍”,花布的米数是84=32(米)。由此可见,“倍”的出现是从生活中的“个”与“份”逐步抽象出来的,是建立在乘法概念的基础上的。“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它建立在“数的整除性”这个大概念的基础上,是在明确“整除”的前提下,与“约数”同时建立的。例如:28是7的倍数,因为28能被7整除。287=4,28是7的4倍,如

10、果用乘法表示这三个数的数量关系,则74=28,7的4倍是28。由此可见,前者的“倍数”是严格限制在“整除”的范围内,而后者的“倍”只体现在乘法的概念当中,这是两者的明确区别。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倍数”的运用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在比例教学时,当阐述正、反比例关系所提到的“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里所提到的“倍数”,是一般除法中的概念,而不是“整除”范围内的概念。比例中所出现的倍数,所表示的是两个最相比而得到的数,这个数不一定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在研究“数的整除性”中的倍数,是不允许出现小数的。157.约数可以等于因数吗?在“数的整除性”中,约数和因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

11、,接触因数是在整数乘法时,被乘数与乘数对于积来说,都是因数。约数是在“数的整除性”中出现的,它与倍数是在“整除”概念的前提下,同时建立起来的概念。按照教材中对约数所下的定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假设把商定为c,其算式为:ab=c 反之 bc=a仅从算式来观察,似乎约数与因数已经等同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约数与因数是一个问题在不同范畴内的两种不同提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上面乘、除法关系的算式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则是主要的。以632为例,6能够被3整除,也能被2整除,因此,对6来说,3和2都是它的约数。如果换成乘法算式:32

12、=6,对于乘积(6)来说, 3和2都是它的因数。由此可见,只有在“整除”的范畴内,才能谈得上约数,而在乘法中,因数早已经存在了。事实上,6除了能被3和2整除外,还能够被1和6整除,也就是说,6共有1、2、3、6四个约数。至于32=6,3和2固然是6的因数;但16=6,1和6也是6的因数,这是两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因此,绝不能说成6有1、2、3、6四个因数,否则,1236=36,其乘积就不是6,而是36了。约数与因数的另一个区别,还在于各自的应用范围上。约数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它只存在于“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当中,为学习“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做好基础知识上的准备。因数的应用范围则比较广泛,无

13、论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到中学后所接触到的负数,只要出现了乘法,就存在着因数的概念。例如:在小数中2.40.8=1.92,2.4与0.8都是1.92的因数。在负数中(-5)7=35,-5和7都是-35的因数。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约数与因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能等同的。158.质数一定是奇数吗?偶数一定是合数 吗?质数与奇数,偶数与合数涉及到两组不同的数学概念。质数与合数是相互依存的,奇数与偶数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此,质数不一定是奇数,偶数也不一定是合数。这是因为: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而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不同,一般来说

14、,是质数的也都是奇数,如:3、13、29、37。这些数既是质数,也都是奇数。但有一个数是例外的,这就是“2”。2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因此,它是质数;但2能被2整除,不符合奇数的定义,所以,2不是奇数。按照数学的严密性语言来说:“除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这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还必须看到,“除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这个结论虽然正确无误,但反过来说“除2以外,奇数都是质数”则是错误的,如:27、35、143这些数,虽然都是奇数,但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外,还有其他约数,如:27还有3和9,35还有5和7,143还有11和13,都不符合质数的定义,因此,这些数都不是质数。偶数也不一定是合数

15、,因为“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而合数的定义是:“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这里“2”又是一个重要区分点,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准确的说法是:“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与质数和奇数不能反叙述一样,如果说成“除2以外的合数都是偶数”也是错误的。例如:45、87、187这些数都是合数,但都不是偶数。159.最小的偶数是几?偶数概念的出现是在“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的整除性”一般是限制在自然数范围之内的,由于0不是自然数,因此没有涉及到最小偶数是几的问题,但在“教”与“学”中,却常常遇到这个问题,并且说法不一。按照“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的定义,

16、以及一个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一定能被2整除的规律,0能够被2整除,0也应该看作是偶数。至于在“教”与“学”中所提出的“最小的偶数是几”的问题,必须限定一个范围,一般来讲,要区分三种情况:(1)如果限定在自然数的范围内,由于已将0排除,最小的偶数是2;(2)如果扩大自然数的范围,把0包括在内,最小的偶数是0。(3)如果限定在整数范围内,这个“整数”概念包括负整数,由于没有最小的负整数,因此,在整数的范围内,也没有最小的偶数。160.“12是倍数,4是约数”这种说法对不对?研究“倍数”与“约数”的概念,都是在整除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它们当中的每一个概念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

17、的。可以说:没有倍数就没有约数,没有约数也就没有倍数。按照“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的定义,通过下面的例子,就可以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了。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248=324能被8整除,24是8的倍数,8是24的约数。由此可见,124=3,12在能被4整除的情况下,只能说成12是4的倍数,4是12的约数。表述倍数与约数时,必须完整地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如果笼统地说:“谁是倍数,谁是约数”则是孤立的肯定,而失去倍数与约数本身的意义。所以“12是倍数,4是约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161.为什么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

18、2或5整除,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数?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2或5整除,在“数的整除性”这个范畴内是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教材中是通过自然数乘以2和乘以5的形式,对乘积个位上数的特征的观察,从而得出如下的结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和“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有关这个结论的算理,可以通过下面数例加以说明。例如:(1)364=300604(2)876=800706(3)4528=4000500208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写成上面的形式,从中可看到:一个数千位、百位、十位上的数字,都表示整千、整百、整十的数,而整千、整百、整十的数都能被2整除(或者说都是2的倍数),这是整除

19、的性质所决定的,那么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的关键,就看个位上的数了。因此,只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这个数就一定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的数,必然是10的倍数,10能够被2整除,10的倍数也一定能被2整除。所以个位上是0的数,也一定能被2整除了。又如:(1)485=400805(2)3765=3000700605(3)5970=5000900十700同理,千位、百位、十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是整千、整百、整十的数,这些数均能被5整除(或者说都是5的倍数),关键是个位上的数,如果个位上的数能被5整除,这个数必然能被5整除。个位上是5的数,当然能被5整除,个位上是0的数,必然是10的倍数,10

20、能被5整除,10的倍数也必然能被5整除。因此,看一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只要看这个数个位上是0或者5,就能正确、迅速地做出判断。个位上是0的数,是10的倍数,10能被2整除,也能被5整除。因此,个位上是0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162.为什么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或9整除,就要看这个数各数位上数字的和能不能被3或9整除?一个数只要各数位数字的和是3或9的倍数,就一定能被3或9整除。这个规律可通过下面例子得到证明。例如:判断3576,2549能不能被3整除。3576:35+76=21(21是3的倍数)3576能被3整除。2549:2549=20(20不是3的倍数)2549不能被3整除。检验:

21、25493=8492又如:判4212、5282能不能被9整除。4212:4+2+1+2=9(9是9的倍数)4212能被9整除。5282:5+2+8+2=17(17不是9的倍数)5282不能被9整除。这个规律主要依据是:(1)凡各位数字是9的数,一定能被3和9整除。如:93=3 99=1993=33 999=119993=333 9999=11199993=3333 99999=1111 (2)凡是10的倍数都可以用下列形式表示:10=9+1100=99+11000=999+110000=9999+180=810=8(9+1)700=7100=7(99+1)5000=51000=5(999+1)

22、40000=410000=4(9999+1)根据以上两点,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来说明354能不能被3整除的道理:第一个括号里是9的倍数加上9的倍数,它是能被3或9整除的。因此,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只要看第二个括号的结果就可以了。而第二个括号里恰恰是354各位数字的和。所以,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或9整除,只要看各位数字的和就可以了。判断结果:3+5+4=12,12能被3整除,因此,354能被3整除。由于9本身能被3整除,所以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而能被3整除的数,却不一定能被9整除。仍以354为例,3+5+4=12,12能被3整除,却不能被9整除,因此,354能被3整除,不能被9整除。

23、用上述方法不但能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或9整除,而且还能判断不能整除时,余数是多少。如:判断7485能不能被9整除。7+4+8+5=242+4=6各位数字继续相加从结果看出:把7485的各位数字相加,最后所得的和是6不是9,所以7485这个数不能被9整除。最后得出的6,就是7485除以9的余数。即:74859=8316又如:判断3478能不能被3整除。3+4+7+8=22 3478不能被3整除,余数是1。因为22除以3商7后的余数是1,也就是3478除以3的余数1。检验: 34783=11591163.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主要看这个数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24、如果都能,那么这个数就能被6整除。因为把6分解质因数是23,或者说2与3的乘积是6,所以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数,就能被6整除。在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时,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首先看这个数是不是偶数,凡是偶数都能被2整除。这就符合了能被6整除的第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数不是偶数,那就排除了能被6整除的可能。(2)然后按照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这个数各位数字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6整除。例如:判断654能不能被6整除。654是偶数,自然能被2整除;654各位数字的和是6+5+4=15,15是3的倍数,因此,654能被6整除。又如:判断274能不能被6整除。274是

25、偶数,但它各位数字的和是2+7+4=13,13不能被3整除,因此,274不能被6整除。如果用图来表示,下面两圆相交部分中的数就是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也就是能被6整除的数。164.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7整除?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7整除,不象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2、5、3整除那佯,根据这个数的数字特征就能直接做出判断。一般需要采用割减法。割减法的过程是这样的:把一个数割去末位数字,再从留下来的数中减去所割去数字的2倍,这样一次次减下去,如果最后的结果是7的倍数(包括0),那么原来这个数就一定能被7整除。例1:判断3164能不能被7整除。因为14是7的倍数,所以3164能被7整除。检验:316

26、47=452.对于数字不大的数,使用割减法判断能不能被7整除是比较方便的。这个割减的过程,并不需要笔算,口算就可以完成。关于割减法的算理,即:为什么要先割去末位上的数字,然后再从留下的数字中减去割去数字的2倍?这与能不能被7整除有什么关系?讲清这个算理,先观察一下21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从表中可以看到,21的倍数恰好是前位数字是末尾数字的2倍。那么,把一个数割去末位数字,再从前位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不正是减去21的倍数吗?如例1中割去84,不就是割去末位数字4的21倍吗?由于21=73,21包含3个7,所以减去21的倍数,也就是减去7的倍数。由此可以看出: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7整除所用的割减法,其

27、依据就是利用了21的倍数的特点。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7的倍数,而余下的数也是7的倍数,那么原来这个数也必然是7的倍数,因而也能被7整除。这个过程不一定书写出来,也可以在口算中进行。因为用割减法连续减去的是21的倍数,如果最后的结果还是21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能被7整除,还能被21整除,当然也能被3整除。例2:判断2583,5264能不能被7和21整除。2583能被7整除;也能被21整除。检验:25837=369258321=1235264能被7整除,不能被21整除。检验:52647=752526421=25014165.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4或25整除?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4或25整除是比较容易

28、的,这就是: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被4或25整除。例如:4750=47100+50928=9100+283800=38100因为25与4相乘的积是100,100既能被4整除,又能被25整除,因此百位以前的数(100的倍数)可以不考虑,只要这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4或25整除。由此可以得出:凡是一个数的末两位数都是0(必然是100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能被4或25整除。4750的末两位数是50,50能被25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4750只能被25整除,而不能被4整除。928的末两位数是28,28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25整除,928就只能

29、被4整除,而不能被25整除。3800的末两位数都是0,说明3800是100的倍数,因此,3800既能被4整除,也能被25整除。166.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8或125整除?一个数能不能被8或125整除,要看这个数的末三位,这个数的末三位是8或125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由于1000=8125,1000既是8的倍数,也是125的倍数,所以,凡是一个三位以上的多位数,只要末三位数都是0,这个数就一定能被8和125整除。例如:6048能被8整除,4375能被125整除,86000既能被8整除,又能被125整除,7594和7300这两个数,既不能被8整除,也不能被125整除。这种根据一个

30、数末三位数来进行判断的方法,其算理是:任何一个三位以上的多位数,都是由1000的倍数和一个三位数组成的。例如:9864=91000+86456750=561000+75093000=9310001000既能被8和125整除,1000的倍数也必然能被8和125整除,因此,一个数末三位左边的数可以不看,只要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看末三位数是不是8的倍数,还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1)先看末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倘若是奇数,可以肯定不是8的倍数,因为8的倍数永远是偶数。(2)如果是偶数,用2去除末三位数,看所得的商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8整除。例如:所以7104能被8

31、整除。由于125本身就是三位数,在所有的三位数内,125的倍数只有有限的几个(125、250、375、500、625、750、875、1000),所以,只要熟记这几个数据,就可以准确、迅速地进行判断了。167.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1整除?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1整除与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7整除一样,都没有直接判断的方法,需要借助间接的方法,这种间接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割减法”,其二是奇偶位差法。(1)割减法:判断被11整除的割减法与判断被7整除的割减法不同。即:一个数割去末尾数字,再从留下来的数中减去这个末位数字,这样一次一次地减下去,如果最后结果是11的倍数(包括得0),那么这个数就能被1

32、1整除;如果最后结果不是11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不能被11整除。例如:4708割去末位8因此,4708能被11整除。在判断时,对于数目不大的数,用口算就可以看出结果。通过口算可以得出:891能被11整除;1007不能被11整除。(2)奇偶位差法:把一个数由右边向左边数,将奇位上的数字与偶位上的数字分别加起来,再求它们的差,如果这个差是11的倍数(包括0),那么原来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1整除。例如:判断283679能不能被11整除。23-12=11因此,283679能被11整除。判断480637能不能被11整除。21-7=14因此,480637不能被11整除。上述这种方法叫做奇偶位差法,算理可通过

33、下列算式说明。99=1 911(不能整除)999=11 9911=99999=111 9911(不能整除)99999=1111 999911=909999999=11111 999911(不能整除)9999999=111111 99999911=90909 由以上两算式中可以看到:全部由9组成的任何一个数,都能被9整除,但除以11则不一定,只有当9的个数成偶数时,才能被11整除,当9的个数是奇数时,则不能被11整除。当一个数首尾数字相同,中间都是0,而且0的个数成偶数时,这个数也能被11整除。如:1111=1100111=9130000311=27273通过用奇偶位差法的分解来判断8712能不

34、能被11整除,从中也可以进一步理解这种判断方法的算理。8712=8000+700+10+2 偶 奇 偶 奇偶位上的数可以写成:8000=81000=8(1001-1) 10=110=1(11-1) 奇位上的数可以写成:700=7100=7(99+1) 把式代到式中去。第一个括号中所得的结果,肯定能被11整除,原数能不能被11整除,决定于第二个括号中所得的数,而第二个括号中的数,恰恰是奇位数字与偶位数字之差,由此而得出了用奇偶位差法来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1整除。168.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3整除?一个数能不能被13整除,在判断上也没有直接的方法,需要借助间接的方法,这种间接的方法是:一个多位

35、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这个差如果能被13整除,那么原来的这个多位数就能被13整除。例如:判断383357能不能被13整除。383357这个数的末三位数是357,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约数是383,这两个数之差是383-357=26。26能被13整除,383357也能被13整除。又如:判断35062能不能被13整除。35062这个数的末三位数是62,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是35,这两个数之差是:62-35=27。27不能被13整除,35062也不能被13整除。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7或11整除。169.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7整除?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

36、17整除,也没有直接的方法,间接的方法也使用“割减法”。不过这里使用的割减法与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7整除的割减法,不完全一样。它也是先割去原来数的末位数字,然后再从留下来的数中减去割去数字的5倍,倘若数字还大,就依照上述步骤继续割减,当最后的结果是17的倍数时,那么原来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7整除。如果最后结果不是17的倍数时,那么原来这个数就一定不能被17整除。例如:判断9894能不能被17整除。最后结果是51,51能被17整除,所以9894也能被17整除。又如:判断8765能不能被17整除。由于80不能被17整除,因此,8765也不能被17整除。这种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7整除的割减法的算理是:先

37、割去末位数字,实际上是减去末尾数字本身的1倍,再从前位减去所割数字的5倍,实际上又减去了所割数字的50倍,加上已经减去的1倍,一共减去所割数字的51倍。因为51=173,51既是17的倍数,减得的结果是17或是17的倍数(包括0),都证明原来这个数一定能被17整除,反之,则不能。如果要求判断的数不大,判断过程也完全可以用口算进行。如:判断782和693能不能被17整除。从上述口算过程可以得出:782能被17整除;693不能被17整除。170.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2、15、18、45整除?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2、15、18、45整除都没有直接的方法,可以按照前面提到的判断被6整除的做法,从而

38、找出一个间接的方法来。(1)怎样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2整除。因为12=34 a12=a34由此可以得出:如果一个数能被3整除又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2整除。判断被3和4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前面已经做了解答,只要满足被3和4整除的这两个条件,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2整除。即: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末两位的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2整除。例如:判断3084能不能被12整除。3084的各位数字的和是3+0+8+4=15,15是3的倍数,3084的末两位数是84,84又是4的倍数,所以3084能被12整除。检验:308412=257又如:判断4734能不能被12整除。4734

39、的各位数字的和是4+7+3+4=18,18是3的倍数,但4734的末两位数是34,34不是4的倍数,所以4734不能被12整除。检验:473412=3946(2)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5整除。因为15=35 a15=a35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数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5整除。即: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而它末位数字是0或5,这个数就能被15整除。例如:判断8715能不能被15整除。8715的各位数字的和是8+7+1+5=21,21是3的倍数,8715的末位数字又是5,所以8715这个数能被15整除。检验:871515=581(3)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8整除。因为18=

40、29 a18=a29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被18整除。即:一个末位数字是0、2、4、6、8的数,而它的各位数字的和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18整除。例如:判断52416能不能被18整除。52416的末位数字是6,能被2整除,而52416的各位数字的和是5+2+4+1+6=18,18又是9的倍数,因此,52416一定能被18整除。(4)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45整除?因为45=59 a45=a59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数既能被5整除,又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被45整除。即:一个数的末位数字是5或0,而它的各位数字的和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能被45

41、整除。例如:判断98865能不能被45整除。98865的末位数字是5,可以被5整除,98865的各位数字的和是9+8+8+6+5=36,36又是9的倍数,因此,98865一定能被45整除。使用上述4种间接判断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即:一个数所分解的两个数,这两个数必须是互质数,否则就会发生判断上的错误。例如:12不能分解成26,18也不能分解成36。如果12=26,2与6并不是互质数,且6=23,这样,2就重复考虑了两次,结果就形成了能被6整除的数就能被12整除的错误结论。如果18=36,3与6这两个数也不是互质数,6又可以分解成23,这样,3又重复考虑了两次。6是3的倍数,也会导致能被6

42、整除的数就能被18整除的错误结论。事实上,如:246、462这些数,都满足能被3和6整除的条件,但却不能被18整除。171.为什么三个连续数相乘的积一定是6的倍数?三个连续数相乘的积一定是6的倍数,这决定于自然数列的排列规律。因为在自然数列里,所有的偶数都是2的倍数,也就是每隔一个数必是一个2的倍数,而每隔两个数,必是3的倍数。例如:从11起自然数列的顺序是这样的:从上面自然数列中可以看出:无论从任何一个数开始,三个连续数中,必定有2和3的倍数,而2与3的乘积是6,所以在三个连续数的乘积里,必定有6的倍数。或者说:三个连续数相乘的积一定是6的倍数。例如:14、15、16三个连续数。这三个连续数

43、中,14和16是2的倍数,15是3的倍数,因此,这三个连续数相乘的积,一定是6的倍数。14、15、16相乘积是141516=3360,而3360是6的560倍。172.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这三个术语的概念极易混淆,因为它们都有“质”和“数”两个字。正确地区分这几个概念,对掌握数的整除性这部分基础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称素数)。例如:1的约数有:1;2的约数有:1,2;3的约数有:1,3;4的约数有:1,2,4;6的约数有:1,2,3,6;7的约数有:1,7;12的约数有:1,2,3,4,6

44、,12; 从上面各数的约数个数中可以看到:一个自然数的约数个数有三种情况:只有一个约数的,如1。因此,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只有两个约数的(1和它本身),如2,3,7有两个以上约数的,如4,6,12属于第种情况的,叫做质数。属于第种情况的,即: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2)质因数:一般地说,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就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例如:18=233这里的2、3、3都是18的因数,而2和3本身又都是质数,于是我们就把2、3、3叫做18的质因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8也可以写成3与6的乘积,即:18=36,无疑3和6都是18的因数,但3本身是质数,可以称做18的质因数

45、,而6是合数,则不能称做18的质因数。(3)互质数:两个或几个自然数,当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的时候,这两个或几个数,就叫做互质数(也叫互素数)。例如:5和7,4和11,8和9,7、11和15,12、20和35。上述这几组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都是1,因此,它们都是互质数。在以上两个互质数中,如7、11和15这三个数,7和11是互质数,11和15是互质数,7和15也是互质数。这类情况,我们就叫做这三个数“两两互质”。但12、20和35这组数中,虽然它们也是互质数,但不是两两互质,因为12和35是互质数,至于12和20、20和35都不是互质数。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两个数互质或者两个的数以上互质,这些数

46、本身却不一定是质数,如5和7是互质数,它们本身都是质数;4和11是互质数,其中4并不是质数;8和9是互质数,但8和9本身都不是质数。总之,质数是指一个数。譬如说:“2是质数,11是质数”等等。质因数虽然也是指一个数,但是它是针对另一个数而说的。譬如说:“5是35的质因数。”如果离开35,孤立地说:“5是质因数。”则是不妥当的。因此,质因数具有双重身份:第一必须是个质数;第二必须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互质数同质数、质因数都不同,它不是指一个数,而是指除了1以外,再没有其他公约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由此可见:掌握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这几个术语的概念,其中质数是基础,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透

47、彻理解和正确区分,才能防止混淆。173.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正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在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中,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由于大于2的质数一定是奇数(奇数又不一定都是质数),所以,在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时,首先要看它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是大于2的偶数,这个数肯定不是质数,而是合数;如果是奇数,那就有可能是质数。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使用以下两种方法:(1)查表法:主要是指查“质数表”。编制质数表的过程是:按照自然数列,第一个数1不是质数,因此要除外,然后按顺序写出2至500的所有自然数,这些数中2是质数,把它留下,把2后面所有2的倍数划去,2后面的3是质数,接着再

48、把3后面所有3的倍数划去,如此继续下去,剩下的便是500以内的全部质数。最早使用上述方法来寻求质数的人,是古代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由于他在开始时,先把自然数写在一块蜡板上,把不是质数的数(合数)分别刺上一个孔,这样,在蜡板上就被刺上了许多象筛子一样的孔,后来,大家就把这种寻求质数的方法叫做“筛法”。下面是用筛法寻找出的500以内质数表:这类的质数表还可以编制成数字范围更大一些的,如1000以内质数表等。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如在表所规定的数字范围内,即可用查表的方法进行判断。(2)试除法:在手头上没有质数表的情况下,可以用试除法来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例如判断143、179是不是质

49、数,就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2、3、5、7、11等质数去试除。一般情况下用20以内的2、3、5、7、11、13、17、19这8个质数去除就可以了。如143,这个数的个位是3,排除了被2、5整除的可能性,它各位数字的和是1+4+3=8,也不可能被3整除,通过口算也证明不能被7整除,当试除到11时,商正好是13,到此就可以断定143不是质数。对179试除过程如下:1792=5921793=6611795=3541797=25417911=16317913=131017917=109当17917所得到的不完全商10比除数17小时,就不需要继续再试除,而断定179是质数。这是因为2、3、5、7、11、

50、13、17都不是179的质因数,因此,179不会再有比17大的质因数,或者说179不可能被小于10的数整除,所以,179必是质数无疑。综上所述,用试除法判断一个自然数a是不是质数时,只要用各个质数从小到大依次去除a,如果到某一个质数正好整除,这个a就可以断定不是质数;如果不能整除,当不完全商又小于这个质数时,就不必再继续试除,可以断定a必然是质数。174.怎样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在数的整除性这部分知识中,既是整除、约数、质数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后面学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前提和准备,所以,在数的整除中,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就是把这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

51、的形式表示出来。或者说,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譬如36是合数,把36分解成因数相乘,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36=136 (2)36=218(3)36=49 (4)36=312(5)3666在上面五种分解中,只有(2)式的2和(4)式的3是质数,其他都不是。要分解质因数就要把不是质数的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排除在外),再分解成质数连乘的形式。如(3)式中的4和9都是合数,4可以分解为:22; 9可以分解为: 3 3。这样,把 36分解质因数,36=2233。事实上,除(l)式外,(2)(4)(5)式继续分解,其最后结果也是同样的。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具体过程可采用短除法。例如

52、:把420分解质因数。(从最小的质因数开始)由短除式中可以看到,420有2、2、5、3、7五个质因数,420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420=22537。在进行分解质因数时,最后的书写格式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把所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的左边,如:24=2223,105=357等,而不能写在等号的右边,如:2 223= 24,这样就与乘法算式相混淆,而不是分解质因数了。175.怎样找出一个合数所有的约数?把一个合数所有的约数都找出来,对数目不大的合数,可以通过口算找出来,例如:9的约数有1、3、9;15的约数有1、3、5、15;21的约数有1、3、7、21等。对于数目较大的数,单纯靠口算,就有可能会遗漏中

53、间的约数。通常可以先把这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再把各个质因数依次搭配结合,就可以找出它的所有约数。例如:找出420的所有约数。先把120分解质因数420=22357(1)上面这些约数中有质数:2、3、5、7四个。(2)由两个质数结合成的有:22=4 23=625=10 27=l435=15 372157=35有4、6、10、14、15、21、35七个。(3)由三个质数结合成的有:223=12 2252022728 23530237=42 25770357105有12、20、28、30、42、70、105七个。(4)由四个质数结合成的有:2235=60 2237=842257=140 2357=210有60、84、140、210四个。因此,420的约数有4774=22(个),再加上1和420本身,共24个约数。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先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然后把每个质因数的个数加1,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个合数的所有约数的个数,并且包括了1和它本身。仍以420为例:420有 24个约数。360也有 24个约数。176.为什么用短除法能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