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案(总8页_第1页
《开国大典》教案(总8页_第2页
《开国大典》教案(总8页_第3页
《开国大典》教案(总8页_第4页
《开国大典》教案(总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开国大典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协商、诞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3.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4.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习场面描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多媒体课件。两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吧?(国庆节)1949年

2、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2.板书课文题目:开国大典。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与大家讨论。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

3、新词卡片)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骑兵()嗓子()副主席()奏国歌()毛泽东()共产党()汇集()肃立()率领()语调()擎着()榴弹炮()排山倒海()聂()荣臻()(2)理解词语。擎:举。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瞻仰:恭敬地看。汇集:会合,聚集。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课文按

4、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典礼开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盛况。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群众游行的情况。第五部分(第15自然段):开国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3.指名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典礼开始,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

5、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还有人民空军。阅兵式之后,开始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原因。(会场、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升旗鸣炮、阅兵、群众游行,这些场面既表现出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之情。)6

6、.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感人的场面。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总结: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它鼓舞着中国人民开创未来,这一天永远载入了史册。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十分自豪。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将为肩负的使命,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1.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谈一谈影片中的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欢呼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2.今天,我们一起穿梭时空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的壮观场景。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开

7、国大典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按会场情景、典礼盛况、阅兵式盛况、群众游行的顺序记叙的。)2.课文中的场面描写比较多,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场面描写的部分,并思考这些场面描写的作用。(开国大典的一个个场面描写都能表现出人民自豪、激动的情怀,以及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三、想象场景,体会感情。1.第一部分:会场情景。(1)个人读第一部分,讨论描绘的场面。(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的场面。)(2)指名读会场的布置和群众的场面,谈一谈自己体会到了什么。生甲: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

8、隆重。生乙: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让我们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3)重点语句体会。“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

9、翻动的壮观景象。)2.第二部分:典礼盛况。(1)你对典礼盛况中的哪个场面最有感触?用笔画出来,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来欢迎毛主席的到来,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文中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随着国旗徐徐上升,人们的自豪、激动之情愈加强烈。)(2)重点语句体会。“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10、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3)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使全

11、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这一宣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这一宣布将传向祖国各地,所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们激动无比的心情。(5)练习背诵,采用引读背诵法。出示背诵练习。这庄严的(),这雄伟的(),使()。这庄严的(),这雄伟的(),经过(),传到(),传到(),使()。3.第三部分:阅兵式盛况。(1)个人朗读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按照阅兵式开始的情况、各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群

12、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场面记叙。)(2)把自己认为印象最深的场面介绍给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巨人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对检阅队伍的描写,表现出对人民军队的赞美之情。)(3)重点语句体会。“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群众看到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他们不断欢呼,不断拍手,尽管嗓子喊哑了,手拍麻了,他们还觉得

13、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充分表现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的人民,在新中国成立时欢欣鼓舞的心情。)4.第四部分:群众游行。(1)在群众游行中,你认为哪个场面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是描写天安门上空礼花此起彼落,广场上灯火辉煌的绚丽景象,衬托了人们沉浸在开国大典热烈的喜庆气氛中,表现出人民的无比幸福。)(2)重点语句体会。“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

14、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5.第五部分:大典结束。“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这“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6.在众多的场面描写中,我们学习到了哪些场面描写的方法呢?(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场面,对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就是场面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四、总结全文,积累拓展。1.总结: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们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2.播放战斗英雄录。(摘自影片片段)3.介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被压迫的事例,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五、布置作业。学完本课,你一定有许多感想,假如你就是参加开国大典中的一员,看到如此庄严隆重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1.由于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