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安装说明_第1页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安装说明_第2页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安装说明_第3页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安装说明_第4页
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安装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DPE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安装说明管道施工与敷设6、1 一般规定6、1、1管道施工与敷设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应在管道安装施工前对管材与相关产品资料进行验收。6、1 2管材资料验收应包括以下项th1管材得检验报告与出厂合格证.2生产厂提供与产品有关得技术文件,其中包括所用原材料牌号等。3查验 管材得产品合格标志。6、1、3连接件资料验收应包括以下项U:1不锈钢套、螺栓、橡胶套、电热熔带等质量合格证。2 査验连接件得产品合格标志。6、1、4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得地基上。当管道在 车行道下面时管顶最小覆土片度不宜小于0、7in6、1、5施工

2、时,根据管顶得最大允许覆土深度,应按设计规定对管材环刚 度、沟槽及其两侧原状土得W况进行核对,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改变设计 或采取相应得保证管道承载能力得技术措施。6、1、6当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穿越铁路及公路时,应按相关规定设置保 护措施.6、2装卸、运输与堆放6、2、1管材装卸应满足下列要求:1管材装卸时,严禁管材抛落及相互撞击。2装卸时吊索应采用柔性软质得、较宽得尼龙吊带或绳,不得用钢丝绳或铁链 直接接触吊装管材.3 管材得起吊宜采用两个吊点起吊,严禁穿心吊。6、2、2管材得运输应满足下列要求:1发运得管材应做好管材端口得保护。2大口径管材运输时,宜在管侧嵌入楔保护.3管材在运输车

3、上得堆放高度应符合国家交通管理条例得规定。6、2、3管材堆放应满足下列要求:1管材存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管材堆放时两侧应采用木楔与木板档住,防止滑动。管材堆放不宜过高,堆放层数应根据生产厂得要求执行。不同直径与不同环刚度等级管材宜分类堆放。管材长时间堆放时应遮盖以防止阳光直射与暴晒。橡胶套.螺栓、不锈钢套等宜放在库房存贮。6、3沟槽6、3、1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 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确定.6、3、2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髙程,不得扰动基面.ffl底设计标高以上0、 2,0、3m得原状土应先保留,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i|标高。当发生超挖或扰动基 面时,

4、可换填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inm得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密度应 符合6、7、3要求。6、3、3沟槽槽底净宽度,可按各地区得具体悄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 度、施工工艺等确定。当管径小于等于0、4 5m时,管道每边净距不宜小于0、3m: 当管径大于0、45m时,管道每边净距不宜小于0、5 m6、4管道基础6、4、1管道基础采用土弧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得地基上铺设一层疗度 为100mm得中粗砂基础层。2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疗度不小于200min得砂砾基础层,也可分二 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 32mm得碎石,片度1001 5 0m

5、m,上层铺中粗砂,度 不小于50mmo3 基础密实度应符合本规程表6、7、2得规定。4对软土地基,当基础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山于施工期降水等原因,地基原 状上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得地 基承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6、4、2对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局部不均 匀沉降时,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6、5施工排水6、5、1当施工需要降低地下水位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排水管临近建筑物得地方,降低地下水位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对临近建筑物产生影响。2降低地下水位得方法,应根据土层得渗透能力、降水深度、设备条件等选 定。6、

6、5、2施工降水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沟槽内不得积水,严禁带水施工。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最底点以下0、5mo 2在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高程得地区,应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最低点以下 0、5m;管道敷设完后,进行回填土作业时,不得停止降低地下水。待管道稳固 后,方可停止降低地下水。6、6管道安装6、6、1铺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铺管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管材规格及连接类型、数量进行验证,并按产 品标准要求逐节进行检查,不符合产品标准得管材严禁敷设;2搬运时须轻抬、轻放,严禁在地面拖拉:3下管可用人工或起巫机械进行。一般小口径可采用人工下管,大口径宜采用 起巫机械下管,人工与机械起吊下管时应按6、2、1要

7、求执行;4下管安装作业中,必须保证沟槽排水畅通,应防止管材漂浮,管线安装完毕 尚未填土时,一旦遭水浸泡,应进行管中心线、管顶高程复测与外观检查,如发生 位移.漂浮等现象,应作返工处理。6、6、2卡箍式弹性连接卡箍式弹性连接得结构见图6、6、2,橡胶套分两层,内层薄橡胶套,外层发泡 橡胶板,在橡胶板外侧用不锈钢套紧固,管端在出厂前预制了塑料密封块.具体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接询先检查管材表面、肋片顶面就是否平整破损、有无凸凹或钢带裸露。检查塑料密封块就是否焊接牢固,与管体与肋片之间有无缝隙,如有问题应及时修 补。2清除管内杂物,清洁管端连接部位。3将管道放置在地基上,对齐管道,管道连接处得地基

8、上要挖有适合连接操作 得操作坑。4将橡胶套套入管材端部,套入长度为橡胶套得一半,然后将另一半翻折回来 套在同一管端。5将两根管材管端对正(轴线平直),并留出不小于I 0mm得伸缩间隙,然后将 橡胶套翻回套在另一侧管端。6将发泡橡胶板缠绕在橡胶套外面,发泡橡胶板应自然均匀贴合在橡胶套外, 对口自然对爲且处于管顶中部,用胶带粘与固定.图6、6、2卡箍式弹性连接7 将不锈钢活套圈套在橡胶板外。对不锈钢活套(供应状态为平板)得弯曲成 型过程中,应保持连续圆顺得变形,不得出现死弯或折皱。不锈钢套弯曲围套到位 后,穿上并逐渐拧紧螺栓,在拧紧时应边紧边用橡皮锤敲击不锈钢套外表面,保证 钢套与橡胶套均匀贴合,

9、敲击力应适度,不得使板面上出现塑性凹陷。6、6、3管材采用电热熔带连接电热熔带连接得结构见图6、6、3。图6、6、3电热熔带连接具体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将待连接二根管材端口对齐对爲并尽可能同轴,在管材椭圆度较大时应尽可 能使二根管材端口长短轴对应。2使用支承机具将电热熔带敷设于二根管材连接处内壁上,电热熔带搭接口及 接线柱应位于管材上方;热熔带宽度方向上得中心线应尽可能与两管端对接线在同 一垂直面上。3在电热熔带搭接处,用仿形热熔片将空隙填充;4打开支承机具将电热熔带撑圆并均匀压紧贴合在管材内壁上,机具得所有压 板均应整齐无遗漏得覆盖圧合在热熔带上。5将热熔焊机(电源)与电热熔带电热回路连接

10、,依管材生产厂家提供得电 流、通电时间等焊接工艺参数进行通电加热焊接。通电加热焊接过程中,电流可能 有一定得连续稳定降低过程,但不得有升降突变,电热熔带熔焊区得表面温度在圆周 上应就是相对均匀得,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对接头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6焊接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一般?4()inin ),冷却过程中不许移动焊接机 具,并保证接头不受外力作用,冷却后放可将机具移开。6、6、4管道连接过程中使用非定长管时,釆用手锯或电动往复锯进行断 管,断管后端口漏出得钢带部分,必须用微型挤出机或EVA焊枪进行封焊。6、7回填6、7、1 一般规定1沟槽覆土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覆土前必须将槽底朵

11、物如砖块等清理干净。2在密闭性试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管顶以上(不宜小于 0、5 m)须回填,密闭性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3回填过程中,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如果雨季施工排水困难时,应 采取随下管连接随回填得措施,为防止漂管,应先回填到管顶(至少0、5m),并夯 实。4沟槽回填,应先从管道、检査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与构 筑物不产生偏移.5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in范H内,必须釆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 回填.6 管顶0、3in以上釆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圧。7当沟槽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在回填达到规定高度后,方可拔除钢板

12、桩拔除 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并应采取措施填实。当采用砂灌填时,可冲水密实;也可采用 边拔桩边注浆得措施。8沟槽回填时应严格控制管道得竖向变形。当管径较大、管项覆土较高时,可 在管内设置临时支撑或采用预变形等措施.6、7、2回填材料从管底基础层至管顶以上0、5in范W内得沟槽回填材料,宜按表6、7. 3得规 定采用。6、7、3回填土得密实度回填土得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特殊要求时可按表6、7. 3与图6、7、3得规定执行。表6、1、3沟槽回填土得密实度要求求填实。2、本表中得密实度等采用轻型击实标准。图6、7、3沟槽回填土要求6、8管道与检查井得连接6、8、1管道与检査井井壁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13、,如无具体设计要求时可采用 下述方法:1当管道已敷设到位,在砌筑砖砌检査井井壁时,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包封插 入井壁得管端。混凝土包封得疗度不宜小于I OOmm,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图 6、8、图6、8、1现浇混凝土包封连接图6、8、2管道与检査井预洞得连接2当管道未敷设,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在井壁上按管道轴线标高与管径开预留 洞口预留洞口内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加lOOmm.连接时用水泥砂浆填实插入管端 与洞口之间缝隙。水泥砂浆得配合比不得低于1:2,且砂浆内宜掺入微膨胀剂砖 砌井壁上得预留洞口应沿圆周砌筑拱圈(图6、8、2)。6、8、2在检査井井壁与插入管端得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填实水泥砂浆时管

14、 端圆截面不得出现扭曲变形当管径较大时,施工时可在管端内部设置临时支撑。6、8、3检查井与上下游管道连接段得管底挖空部分,在管道连接完成后必须 填实。管道密闭性试验7、0、1闭水试验时,水头应满足下列要求:1当试验段上游设il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 壁加2in计.2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 头加201 1|3当计算出得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査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 口高度为准。7、0、2试验中,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得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7、0、3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得渗水量,直到观测 结束。观测

15、过程中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得观测 时间不得小于SOmin.7、0、4管道得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Qs?O、0 046di式中Qs每1km管道长度24h得渗水量(013);di管道内径(mm)。7、0、5在试验过程中应做记录.8管道工程验收8、1 一做规定8、1、1管道工程验收,可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顺序验收。分项工程可划分为:沟槽、管道基础、管道安装、密封性能、回填与工程竣工验收等.8、1、2管道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1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 管材、连接件规格、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检验记录;3工程施工记录与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闭水检验记录:5工程质量事故处

16、理记录;6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或工程质量评定表。8、1、3分项工程得质量如不符合本技术规程,应及时进行处理。返工.返 修得工程,应重新验收。8、2沟槽质量验收8、2、1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应用中、粗砂或碎石回填并夯实, 超挖部分严禁用土回填。8、2、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地下水位高于底时,应采取有组织排水,必须保证排水畅通,达到施工降水要求。8、2、3 沟槽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2、3得规定。8、8、8、3、2、3沟槽允许偏差表管道基础验收1管道沟自清底铺设垫层起,直至回填全程中不得有水浸泡。2、检查管道,当有损伤时,可进行修补或更换:8、3、2管道基础砂垫层应做到

17、密实平整砂石垫层底层得砾石或碎石及上面 得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子不得露出砂层与管材直接接触.砂基础及管侧腋角,必须与管底部位紧密接触。8、3、3管道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3得规定。表8、3、3管道基础允许偏差表8、4安装质量验收8、4. 1安装前应检查下列项U:1管材及附件类型、规格应符合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2管材不得有破损、裂缝及明显缺陷:3接口用得不锈钢活套,必须与管材规格配套,应有产品合格证.8、4、2下管安装作业,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槽内带水下管安装。8、4、3管道安装完毕尚未填土,乂遇水泡得管段,应进行高程复测与外观 检查,如有浮管等现象,应做返工处理。8、4、4管道

18、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4、4得规定。表8、4、4管道铺设允许偏差表8、5管道变形检验8、5、1当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在12h至2 4h内应测量管道竖向直径得初始变形量,并计算管道竖向直径初始变形率,其值不得超过管道直径允许变形率得2/3.8、5、2管道得变形量可采用圆形心轴或闭路电视观测等方法进行检测,测量偏差不得大于1mm.8、5、3当管道竖向直径初始变形率大于管道直径允许变形率得2/ 3,且管道本身未损坏时,可按下列程序进行纠正,直至符合要求为止:1、挖出沟槽回填土至露出85%管道高度处,管顶以上0、5in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挖掘:3、采用能达到密实度要求得回填材料,按要求得密实度重新回填密实:4、复测竖向管道直径得初始变形率。8、6回填质量验收 8、6、1沟槽覆土密实度应符合表8、6、1得规定。表8、6、1沟槽覆土密实度表 8、6、2沟槽回填中粗砂干重度应符合表8、6、2得规定.表8、6、2沟槽回填中粗砂干重度表 8、7 管道工程竣工验收 8、7、1管道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8、7、2 管道工程得竣工验收必须在分项、分部与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基础8、7、3上进行。竣工验收时,应核实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必要得复验与外观检查对管道得位置、高程、管材规格与整体外观等,应填写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