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迁移实验讲义分析(干货分享)_第1页
肿瘤细胞迁移实验讲义分析(干货分享)_第2页
肿瘤细胞迁移实验讲义分析(干货分享)_第3页
肿瘤细胞迁移实验讲义分析(干货分享)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肿瘤细胞迁移实验讲义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划痕法)实验导读瘤组织的增殖失控、瘤细胞的分化异常、瘤细胞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而侵袭和转移又是恶性肿瘤威胁患者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规律及其发生机制,对恶性肿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至靶组织或靶器官,长出与原发瘤不相连续而组织学类型相同的肿瘤。前者称为原发瘤,后者称为转移瘤或继发瘤。.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图1肿瘤转移示意图 根据肿瘤异质性理论,大多数恶性肿瘤最初虽属单克隆起源,但它在不断增殖演进至临

2、床明显的肿瘤时,由于瘤细胞遗传性状的不稳定性(来自基因突变或缺失等)而不断地变异,造成该肿瘤内瘤细胞亚群表型的多样性,诸如瘤细胞的侵袭性、生长速率、转移能力,核型乃至对激素的反应性和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等,这些瘤细胞亚群具有被此不同的特性即所谓异质性。异质性与肿瘤转移直接有关的就是癌细胞的转移潜能,癌细胞的转移潜能有高低之分,具有高转移潜能的筋细胞易发生转移。.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肿瘤细胞的运动性,来源于细胞运动“接触抑制”的概念.通过体外培养正常和恶性结缔组织细胞,发现正常纤维母细胞在移动过程中引起的皱栖脑膜与其他细胞的表面接触时,往往产生细胞膜活动的抑制和移动中细胞的缩短,然后停止。当纤维母

3、细胞生长过程中在培养皿上融合形成一单层时,细胞运动即显著受到抑制。间变的肉瘤细胞则缺乏接触抑制,瘤细胞的运动不会被正常纤维母细胞所抑制。.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针对肿瘤转移这一复杂的过程,人们研制了各种抗转移药物,如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稳定因子、干扰素以及其他化学药物。.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细胞划痕法是测定了肿瘤细胞的运动特性的方法之一。其借鉴体外细胞致伤愈合实验模型,在体外培养的单层细胞上,划痕致伤,然后加入药物观察其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下图即为划痕实验的示意图,图中可见,在细胞层上出现一道空痕(A),当加入药物后,由于药物的作用使细胞迁移受到抑制(B),而未加入药物的

4、细胞保持了原有的迁移能力,在一段时间后通过迁移将划痕掩盖(C)。.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A C图实验结果(A表示在单层细胞上划出的一道痕;B表示加入抑制剂,为阳性对照组;C表示未加入抑制剂,为阴性对照组).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一、实验目的.了解肿瘤细胞转移的基本原理2了解测定细胞运动特性的方法细胞划痕法二、实验原理肿瘤细胞在体外仍具有迁移的能力,本实验借鉴体外细胞致伤愈合实验模型,利用细胞划痕法测定了肿瘤细胞的运动特性.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三、仪器和试剂1) 细胞系及其培养:肝肿瘤细胞Hep2) 2孔板,移液器,倒置显微镜,3) 主要试剂:BS,DMEM培养液,025胰酶,胎牛血清,氟尿嘧啶溶液

5、(ug/ml)四、实验步骤 5氟尿嘧啶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10g用灭菌蒸馏水溶解,定容于100l容量瓶,精密移取溶液,稀释至10ml,即得1ug/ml 5-氟尿嘧啶溶液。.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制备单层细胞将细胞密度为0105个/mL的HepG2细胞铺于孔板(每孔500uL)上,加入含0胎牛血清的MPI140 培养液,培养162 h,使形成单层细胞。.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划痕以五氟尿嘧啶(5-u)为例,首先配制 g/L的母液,取5L该母液用S稀释至1。1 mL,得到浓度为40 g/L的5F溶液。.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用10uL移液枪枪头(或者无菌牙签)在单层细胞上呈“一字划痕,用PBS清洗3次

6、,然后加入上面配好的5Fu溶液,平行两个样本,孵育24 h后换成含10胎牛血清的RMPI.1 培养液,孵育24 h。.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观察并拍照吸去培养液,用PBS清洗次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五、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注意细胞生长状况,选择适当的细胞接种浓度。对不同的细胞要观察细胞的贴壁率等,确定实验时细胞的接种数量和培养时间,保证培养终止时密度适当。.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2 在用B缓冲液冲洗时,注意贴壁慢慢加入,以免冲散单层贴壁细胞,影响实验拍照结果。3 在药物的筛选过程中,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文档交流

7、 仅供参考.六、思考题1。 如何用实验验证化学物质能恢复或者增强细胞的迁移能力?2。 如何避免化学物质浓度过高造成的细胞毒性对实验的影响?七、参考文献:1.司徒镇强,吴军正;细胞培养;兴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3月第1版ary Birch, tephn itcell, andan R。 rt.Isolaiond harateiaton o man Melanoma Cell VariantsExpessing Hghand Low Lev of CD4. CANE RESRC 11;51:66067.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3。何贤峰,杨述华等.唑来膦酸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肿瘤防治研究 200;3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