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的应用_第1页
新课改之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的应用_第2页
新课改之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的应用_第3页
新课改之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的应用_第4页
新课改之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改之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的应用摘要:文章结合新课改理念,针对初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进行分析和讨论。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教师的思想上创新,提高素质教育;其次,在教学的引课环节着重讨论,力求用新鲜的事物讲学生引入数学课堂;再次,在讲课的技巧创新,厚积而薄发;最后,调查课堂实例,论证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引课 讲课技巧 引言: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对数学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期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更新自己的数学教学行为是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根本保证。而其中

2、至关重要的,也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更新数学教学观念。 苏联教育家斯科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示,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不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构筑数学教学理论,还是着眼于未来,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创造精神发挥的数学教学理论,都必须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式及方法的开拓,探讨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及其统一。第一章 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新课程改

3、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于当代教师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从下面几点做起。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与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而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现代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具有亲和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鼓励

4、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大胆质疑,不断给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更要对业务精通,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另外还要平等对待学生,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应认真耐心倾听,从中挖掘创新、发现创新。二、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应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育理论,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调适学生的课堂心理,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尊重每个学生,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发

5、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从而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解题新途径 数学教师应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善于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活动,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掌握观察的方法与技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倡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就近联想;敢于怀疑、学会归纳和转化,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四、应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有效教学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们必须既要评教,又要评学;既要利于教,又要利于学;既要定量评价(考试、测试),又要定性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是对教学的

6、最大挑战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艺术与水平。对于有争议、需验证的新观点、新想法,可留给学生争议辨别的思维空间、时间与机会,对学生提出的新思路、新见解要力争做到评价的及时性、全面性、深刻性,并体现因人而异的基本评价原则,热情鼓励,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有效教学发展。五、改善知识结构,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的教学工作 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总之,要使新课程能有效实施,教师应该

7、深入学习新课改有关文件和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努力实践,唯其如此,基础教育的改革才能逐步走出困境,新课程才能焕发出素质教育的活力。第二章 教学教法的创新之引课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理念,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引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课,相当于一台戏的序幕或一部小说的引子。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引课”,有助于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

8、转换,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觉地、专注地投入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也有助于破除教师的“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1、创设悬念引入课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例如,在讲授对数计算这节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粒芝麻的重量和太阳相比,似乎是一个毫无疑义的话题。若让芝麻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再将所得的全部果实继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后,所得芝麻的总重量将

9、比太阳还重。同学们,你们相信吗? 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思维马上变得活跃起来,教学难点很容易予以突破。2、生活往事引入课题 这种引课所举的例子应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但又说不清其道理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新课学习导向性的作用。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解决引课时问题所造成的悬念,可增加学生“收获”的喜悦。 例如,在讲授极限的第一节课时,我提出:“记得我念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计算器上随便按了一个正数,无论多大多小,然后连续开根号,最后结果始终是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对,对!”许多同学连连

10、讲。有些同学拿出计算器在悄悄“试验”。我目光扫视了四周,接着讲:“当时我也很诧异,好,我们学了今天的知识就能解开这个谜了。”新课学习以后,学生自己作出了论证。 又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的第一节课时,我先问:“今天是星期几?”生:“星期二”;师:“那么7天后呢?”生:“星期二。”(笑);师:“22天后呢?”生:“星期三。”(齐声叫);师:“720天后呢?”生:“星期二。”(声音不够响)师:“875天后呢?”生:“”(悄然无声)3、知识差异引入课题 以新旧知识的差异为背景,抓住递进的特点设计问题。比如,在立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在平面几何中,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一共

11、有哪几种位置关系?2)在空间中,位置关系是否还是这两种(引导学生发现差异,进而探究新的知识)?3)如果认为不是,请上台来向大家演示一下(示意手中准备好的两根竹针)。这样的引入,抓住了研究环境的差异,借助直观教具,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异面的概念产生较深刻的印象。4、承上启下引入课题按照问题的产生过程以及问题的发展趋向设计问题,按照问题思考的具体步骤以及问题演化的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设计或者提问设计,使问题具有吸引力,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上第一节复数课时,我讲:“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原始社会人们为了数猎物,产生自然数概念;到进一步测量的需要,发展了分数;又从如何显示零下温

12、度之类问题,引进了负数,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量不能用实数来表示?”5、设计陷阱引入课题设计陷阱以错纠错。如:在讲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给出“已知双曲线x平方减y平方除3等于1。过点(1,2)作直线l,使直线l与此双曲线交于P,Q两点,且点M是线段PQ的中点,求直线l方程。”分析以后,才知道这个问题是个错题,是陷阱,但我们以错纠错,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问题。6、学生报告引入课题探究式问题引课还可以从所学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产生根源上导引探求,这对学生了解该方法、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对了解所学新知识、新方法的实质与应用,也十分有效,可以让学生课前上网搜索资料,上课的时候,以做报告的形式开课。

13、当然老师需要课前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比如:如何搜索,如何提炼。例如,讲数学归纳法课前,让学生搜索“多米诺骨牌”,包括:其内容,成功的“多米诺骨牌”是如何的?有何条件?还有,杨辉三角,买房银行按揭付款等一些课题。7、动画效果引入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函数图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课中运用课件,给学生一种动的视觉。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几何画板”、Flash、实物投影等媒体工具设计制作一些模型、图表、动画等问题情境,让全体学生参与观察、分析,进而发现相关的问题。例如,讲“椭圆定义”一节,首先联系实际展示油罐车油箱的纵断面、地球等行星的运行轨道,让学生去感知“椭

14、圆”,然后现场调用画板平台根据椭圆定义来设计动点的轨迹(有条件的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上机实践),并提出“什么样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它的方程是什么形式”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探究式问题“引课”,重在教师对所提出的引课问题的精心设计,教师不仅要重视探究结果,更要重视探究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行动”,更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中的“心动”,即使学生的结论与原有的答案不一致也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探究式问题“引课”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是“向导”,而不是“看守”,在探究过程没有必要刻意地追求探究的模式、程序

15、和细节,而要根据班情、课情,选择合适、有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问题“引课”。第三章 教师讲课技巧的创新一、语言语调的技巧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公式、定理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 有关资料已总结出教师的语言应具备六性:1、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罗辑性。2、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3、范读谈话,情真辞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4、借助

16、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5、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6、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二、课堂举例的技巧 一堂课45分钟,若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将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富有情趣。课堂上一个好的例子,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不但使学生们学得懂,记得牢,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举例也不能太随意,以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设计的问题必须保持逻辑性、系统性,要注意深浅程度,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课堂提问可分为以下

17、三种: 1为讲新课铺路的提问。这种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讲清新课内容铺平道路。2.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如果遇到了旧的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从而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巩固性。 3、总结式的提问。这种提问一般在每节课的小结中进行,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最后,还可以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纠正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课堂实录片段(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师:我们来欣赏一个画面。(出示情景同时播放婚礼进行曲)看到这喜庆的场面,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现场? 生:

18、我们来到了一个婚礼现场。 师:我们看到了哪个特殊的字,就让人想到是在办婚事呢? 生:画面中的大红双“喜”字。 师:你们知道吗?剪喜字是应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来剪的。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片段(二):“识”对称,体悟特征师: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明白哪些问题? 生:我想明白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生:我想明白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巡视。) 师:请各位同学把自己自学的情况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通过自学和交流,明白了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你是如何得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结论的? 生: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师:把实验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找来一张纸,对折后,在一边画出图案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除了可以剪成松树,还能剪成什么图案?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