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丝瓜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丝瓜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丝瓜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丝瓜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丝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丝瓜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丝瓜”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丝瓜【概况】: 异名 天丝瓜(本事方),天罗瓜(普济方),天吊瓜(滇南本草),天罗絮(群芳谱)。基源 为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或广东丝瓜的果实。丝瓜属全世界约8种,中国栽培2种。原植物 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广东丝瓜Lacutangula(L)Roxb,又名棱角丝瓜(中国 高等植物图鉴)。历史 丝瓜始载于滇南本草。纲目列于菜部瓜类,李时珍曰:“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为常蔬。其茎有棱,六七月开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寸许,长

2、则一二尺,甚则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瓜蒌子,黑色而扁。”古今所用丝瓜,原植物基本一致(仅广东和广西等省区使用同属植物广东丝瓜)。形态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壮,有棱角,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通常21歧。叶柄粗糙,长1012cm;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约1020cm,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基部深心形,弯缺深,上面有疣点,下面具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呈总状花序,萼筒宽钟形,径0509cm,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黄色,辐状,直径59cm,裂片长圆形;雄蕊5,稀3,花药1室;雌花单生,子房长圆柱形,柱头3。果实圆柱状,直或

3、稍弯,嫩时肉质,熟后干燥,内有纤维网络。种子多数,黑色,扁卵形,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195页图版50110) 生境与分布 中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短小。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也有栽培。广东丝瓜与丝瓜的区别在于果实外面具810条纵棱;雄蕊3,其中1枚花药1室。分布于中国南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多栽培。世界热带地区也有栽培。(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195页图版501115)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而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用种子繁殖,在3月下旬4月上、中旬播种。播前可将种子浸于冷水中12小时

4、,取出后进行催芽,待芽长04cm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各0806m开穴点播,穴深2cm左右,每穴播种子45粒,播后覆土浇水,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亦可育苗,苗高57cm时移栽。生长期一般追肥34次,保持田间清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瓜蔓长1m左右时,用树枝或竹竿设柱搭架,引蔓上棚架,如瓜蔓过长,可摘心,适当摘除下脚叶,以利通风透光。丝瓜雄花多而密,应及时摘除过多的雄花,减少养分消耗。病害有霜霉病,可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虫害瓜蚜、瓜蛆,可喷40%乐果2000倍液喷杀。采集 嫩丝瓜于

5、夏、秋间采摘。老丝瓜须于秋后采收。【化学】: 含9个皂甙成分。其中25为4个新皂甙,即丝瓜皂甙J、K、L、M。余5个皂甙为已知结构:6、10、11为丝瓜皂甙A、E、F;14为30D葡萄吡喃糖基常春藤皂甙;15为30D葡萄吡喃糖基齐墩果酸1,2。还含粘液、丝瓜苦味质(Luffein)、瓜氨酸(Citrulline)、脂肪、维生素C、B等3。广东丝瓜含氢氰酸3。参考文献 1药学杂志(日) 1984;104(3)246 2药学杂志(日) 1985;105(9)834 3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91 。【药理】: 抗病毒感染作用 幼年小鼠ip丝瓜提取物(LO43)200g,对皮下感

6、染乙脑病毒引起的死亡有明显预防作用。感染病毒后给药,其保护率低。LO43对乙脑病毒无直接灭活作用。初步证明LO43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其有效成分可能是双链RNA1。抗过敏作用 丝瓜组织培养细胞中的泄根酸(BA),不仅具有与甘草次酸(GA)几乎相同的抗过敏作用(大鼠I型过敏反应),而且显示了比GA强几倍的抑制小鼠耳触性IV型过敏反应的作用;另外,对组胺、血清素或舒缓激肽引起的小鼠足趾肿胀,BA显示了比GA强10倍或10倍以上的抑制效果。BA不同于GA,完全不抑制甾体类激素的代谢酶活性。BA的毒性很低2。广东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3。参考文献 1微生物学报 1985;25(1)66 2国外医药植物

7、药分册 1989;(2)74 3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91 。【药性】: 性味 甘,凉。纲目:“甘,平。”本经逢原:“甘,寒。”医林纂要:“甘、咸,寒。”中药大辞典:“甘,凉。”归经 肝、胃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中药大辞典:“入肝、胃经。”中药应用鉴别:“归肺、胃、肝经。”功效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治 热病烦渴,痰喘咳嗽,咽喉肿痛,牙痛,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痘疹,疔疮,痈肿,乳汁不通。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纲目:“煮食除热利肠

8、,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痘疹,胎毒。”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中药大辞典:“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福建药物志:“治中暑。”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咽喉肿痛闭塞,鲜丝瓜捣汁服。”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治风虫牙痛,干品烧存性研末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捣汁或烧灰研末。外用:适量,捣汁涂、研末

9、调敷或烧灰研末撒。使用注意 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灯芯、葱白,治小儿浮肿。配槐花,治下血。配棕榈炭,治血崩不止。配五倍子,治玉茎疮痛。单方应用 孙天仁集效方:“治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15g。为末,以猪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为止。”纲目:“治肛门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6g。”奇效良方:“治白崩:棕榈(烧灰)、丝瓜,上各等份,为细末,空心酒调下。”纲目:“治风热腮肿: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仁斋直指方:“治痈疽不敛:丝瓜捣汁频抹之。”纲目:“治天疱湿疮:丝瓜汁调辰粉频

10、搽之。”寿域神方:“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丝瓜1枚,烧存性,空腹温酒服。”朱震亨:“治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频搽之。”经验良方:“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丝瓜1枚,连皮烧研,空腹酒服6g。”简便单方:“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末,酒服36g。”中国民间小单方:“治久咳:丝瓜1条,将丝瓜烧存性研细末,用枣糊丸,早晚用白酒送服9g。”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暑痢:嫩丝瓜适量,捣汁,开水冲服。”。【医药家论述】: 黄宫绣本草求真:“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凡人风痰湿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崩漏肠风,水肿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但过服亦能滑肠作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