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能力提升强化训练 专题十二:内能及其利用一、选择题1、端午佳节,人们常食用盐蛋。盐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鸭蛋变咸是一种扩散现象 B. 鸭蛋变咸是因为内部产生了盐C. 煮盐蛋升温的过程中,盐蛋内能不变 D. 盐蛋冷却降温的过程中,盐蛋内能增大2、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 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
2、一定降低C.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 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C.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会发热5、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m冰=0.1kg,C水=4.2 103J/(kg),C冰=2.1103J/(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B. 01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JC. 13
3、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D. 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物质比热容C/J/(kg)水4.2103煤油2.1103砂石约0.921036、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7、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A. 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 天气越热,
4、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 喷洒过消毒液的房间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C. 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D. 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9、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比热容大C.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压来降低液体沸点工
5、作的D. 打气筒在打气时,筒壁发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 B车加油时,能闻到气味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秋天,桂花飘香11、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
6、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C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13、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B. 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 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14、(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 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1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
7、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16、冬天睡觉前打盆热水泡脚,能使脚舒适暖和,这样做可使脚的内能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判断17、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 00C的冰熔化成 00C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18、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
8、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19、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符合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 ( ) A. 气体扩散 B. 铅块未被 C. 被压缩到一定程度 D. 卫星围绕现象实验 重物拉开 的气体难以再压缩 地球转动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4.2103铁0.46103酒精2.4103铜0.39103煤油2.1103干泥土0.54103冰2.1103水银0.1410320、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
9、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21、如图是一辆长达30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电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线型结构有利用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B灵活拐弯时无轨电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C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
10、定从外界吸收热量23、(多选题)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时是晶体 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24、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5、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
11、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2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27、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28、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
12、,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A B C D2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30、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13、B. 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 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 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31、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32、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夏天酒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 B.冬天搓手取暖,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 D.端午节米棕飘香
14、,说明分子不停做热运动33、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3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0的冰的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35、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 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36、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
15、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37、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38、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 )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物质内
16、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9、如图所示,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剩余部分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飞行器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B.机械能保持不变C.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40、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41、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
17、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 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冉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42、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43、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二、填空题1、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震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方法,后者是通过_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
18、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_(能或不能),这是因_。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 观察。(1)会发生什么现象:_。(2)解释所发生的现象:_。3、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食物也是一种“燃料”,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某原味夹心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上标有“每100g能量2035kJ”,小华吃了一块20g的这种饼干,进入体内的化学能是_J,其中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能,以维持人体温度正常。4、新冠疫情期间,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来打
19、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5、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_液体升温更高;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
20、6、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 ; .7、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份是水,这是利用了水的 的特点。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 。8、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是因为水分 从人体吸热的缘故。9、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10、太阳能安全、卫生、环保,我国近年来大力开发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飞机等。一同学家中太阳能热水器容量为0.1m3,则满箱水的
21、质量为 kg:太阳能热水器1h使满箱水从20升高到30,水吸收的热量 J。11、如图,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 。12、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13、如图所示,十堰人都爱吃牛肉面。牛肉面在制作过程中,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_ 造成的。将一碗牛肉面端起来感觉很烫手,是由于通过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夹起牛肉面的筷子是_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
22、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15、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道理: 16、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不同:机械运动是 ,分子热运动是 。17、作为文明公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请说明其中的道理。_ _。18、我们感觉手冷时,通常采用搓手的方式使手变暖。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_ _。19、用天然气烧水,水烧开后,壶盖不断向上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把5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需完全燃烧 m3天然气。(C水4.2103J/
23、(kg) q天然气4107J/m3)20、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 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21、水煮花生是一道风味小吃。煮花生过程中,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其内能增大;利用 (填“机械”或“热”)运动使花生仁具有各种调料味。22、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蒸汽船”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1)蜡烛对铜制容器
24、加热导致容器内水温升高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2)当铜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获得喷出的蒸汽对其向左的推力,这说明了_。2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_。这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二、实验与探究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质量相等的 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
25、制的冰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3)该装置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_;(4)由图乙可知,物质_(选填“A”或“B”)是晶体。2、如图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水=4.2103J/(kg)(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3)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26、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此时气压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4)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C油=_J/(kg)。3、用如图a所示器材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学们在完成实验后进行了反思。(1)实验要对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进行比较,但实际实验时存在一些不好控制的因素。例如沙子和水散热快慢不同,请另外举出一条:_。(2)海边有些沙子是湿的,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加热湿沙子,则湿沙子升高的温度应该_A.比沙子高 B.在沙子和水之间 C.比水低(3)如图b所示,如果把物质吸热升温和容器盛水水面升高做类比,比热容和容
27、器的下列哪个属性类似_A.高度 B.容积 C.底面积 D.表面积(4)水和冰虽然是同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因为从微观结构看,水和冰的分子虽然相同,但分子之间的_不同。4、安安和康康共同探究物质A和物质B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_;(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下物质A和物质B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_(选填“物质A”或“物质B”)是晶体,它在4min7min这段时间内处于_(选填“固态
28、”、“固液共存”或“液态”)状态,在此过程中它的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物质A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48495154物质B的温度/606162636466676971747781855、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_;(3)乙图中a图象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当地大气压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
29、准大气压;(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_(填“b”、“c”或“d”)。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状态,图象中a点的内能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
30、中的水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7、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甲、乙所示。(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是_,根据图象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象是_(选填“甲”或“乙”)图。8、如图1所示,是某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的两件作品,小明为此作了以下解说:(1)甲是简易
31、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_有关;所用的测温物质是煤油而不是水,这是因为煤油的_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为明显。(2)乙是简易的气压计,当外界气压减小时,玻璃管内液柱的液面会_。【提出问题】小华发现甲、乙的构造非常相似,提出乙是否也能做温度计使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把两装置中的小玻璃瓶同时没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乙装置中玻璃管内液柱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瓶内的_受热膨胀更显著,故乙也能做温度计使用。【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如图2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面会
32、_。但由于受外界_、季节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这种温度计测量误差较大。9、如图甲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 ),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形,如图乙。 甲 乙(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3)小明根据图乙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_。10、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
33、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加热时间/min00.51.01.52.02.53.03.54.0温度/色拉油20.020.320.721.523.025.027.029.031.0水20.020.220.521.022.032.024.025.026.0(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 相同,不断搅 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 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
34、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需要的时间短, 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11、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 液体升温更高;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1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
35、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 。 (2)由图乙可知, (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_ ,冰在熔化过程中 增大 (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3)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 (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13、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
36、判断的。(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54013.5煤油20025406.52水200254012煤油20025405.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一时间”和“温度一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 (选填序号)。(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
37、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14、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1)取_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_。(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时间1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以下两组数据: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同质量的水或者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_的;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_的。(3)由(2)中、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
38、 。(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_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小。四、综合题1、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既是当前的一种时尚,更是生态环保的需要。目前我市每天能产生900t左右的生活垃圾,若进行分类后,除去可回收垃圾和需要特殊处理的垃圾,将还有800t左右的垃圾需要处理。为了处理这些垃圾,益阳市建成了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它每天可以焚烧800t生活垃圾发电,经实践检测每完全燃烧1t生活垃圾可发电300kWh。设整个发电过程中的效率为30,求:(1)生活垃圾的热值q;(2)完全燃烧1t生活垃圾产生的热量若用来烧开水,其中
39、70的热量被水吸收,1标准大气压下可烧开多少吨20的冷水。c水=4.2103J/(kg)2、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图乙为该热水器电加热部分的原理图,S是控制开关,可以在1、2、3三档之间切换;图丙为热水器的铭牌。在光照条件不好时,可用电加热器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会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为了防止触电,热水器在向外供水过程中会自动断电。某日因天气原因,太阳辐射能为E1.75106J/(hm2)(每小时每平方米辐射的热量),太阳能只将水由20加热到了30,此时开启电加热器,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70。已知太阳能板的面积为2m2,水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60%,水的比热容为4
40、.2103J/(kg)。供水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请根据以上条件分析计算:(1)水吸收太阳能的多少。(2)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3)电路中电阻R2的阻值。(4)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通过控制冷、热水阀使热水器内的热水与20的冷水混合,可以使出水口流出的水达到需要的温度。已知人在淋浴时适宜的水温为40,每个人淋浴用水均为30L,假设热水器内70的热水能全部用完,则能满足几个人的淋浴用水?项目参数电源电压(V)220低温档功率(W)100高温档功率(W)1200容积(L)503、某商场新进了一批具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的微型电热水器,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甲。该电热水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
41、成。控制电路由电源(电压恒定U=6V)、开关S0、电磁铁(线圈电阻R0=20)、热敏电阻R组成,R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图象如图乙。工作电路R1=44,R2=956。当开关S0和S均闭合时,电热水器开始加热c水=4.2103J(kg)。(1)当温度达到50时,衔铁会被吸下,电热水器停止加热,求控制电路中的电流;(2)电热水器将水箱中2kg的水从17加热到50,用时5min。求此过程水吸收的热量及电热水器的加热效率;(3)用电高峰期,电热水器两端实际电压为200V,当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电热水器工作多长时间会消耗1.8104J的电能?养生壶容量2L额定电压220V保温功率200W加热功率R1阻值44
42、4、如图所示为某养生壶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1和R2,都是发热电阻。该壶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该壶铭牌上提供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1)该壶允许装入水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水的密度水1.0103kg/m3)(2)S1、S2闭合后,该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发热功率是多少W?结合表格数据判断电路处于哪一种工作状态?(3)R2阻值是多少?(4)用该壶加热2L的水,温度由50升高到100,水需要吸收多少J热量?该壶消耗的电能80%被水吸收,该过程需要消耗多少J电能?(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5、家用豆浆机的外形如图甲所示,其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R和一个电动机M带动的
43、打浆器构成,内部电路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后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某品牌豆浆机铭牌上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1)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打浆,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小明同学想测算该豆浆机的加热效率,他把100g大豆和1.4kg清水放入豆浆机中,测出其初温为20,当电热器正常工作时加热总时间为9min豆浆沸腾,测其温度为100请你帮他计算豆浆吸收了多少热量?豆浆机的加热效率是多少?c豆浆=4103J/(kg)(3)小明同学晚上使用该豆浆机,在与第(2)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现电热器加热总时间由以前的9min变为10min,豆浆机的加热电阻R和加热效率均不变,
44、求晚上的实际电压值(已知0.95)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更加美好。我国农村地区也产泛使用了多档位电热水器,如图甲为某一款多档位电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已知U220V、R148.4,R260.5、c水4.2103J/(kg),水1.0103kg/m3。(1)当S1断开、S2闭合时,求电热水器此档位的加热功率;(2)当S1闭合、S2断开时,将50L水从20加热到40用时1.5h,求电热水器此档位的加热效率;(3)如图乙,调节S1、S2用不同档位给水加热,使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求加热所用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的比值。(设用不同档位加热的效率相同)7、小益家的豆浆机铭牌和简化电路如图所示。豆浆机工作时加热器先加热,待水温达到64时温控开关闭合,电动机开始打磨且加热器继续加热,直到产出豆浆成品,电源开关自动断开。小益用初温20,质量1kg的水和少量豆子制作豆浆,设电源电压为220V恒定不变,不计导线的电阻。求:(1)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热气腾腾的豆浆散发出香味的原因;(2)加热器单独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3)质量为1kg的水从20加热到64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25-2025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评估
- 医疗机构血液采购合同书
- 部门合作协议合同
- 电子产品经销合同书格式
- 1 尊重自己(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制造业厂房设备买卖合同
- 健身中心会员服务合同延期协议
- 岗位聘任标准化合同文本
- 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上市合同文本解析
- 医疗机构室内装修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石材幕墙维修方案
- 广西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 当那一天来临混声合唱谱
- 制程工程师年终总结汇报
- 高中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住户调查辅助调查员培训教学课件
- 数字营销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园林植物环境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高职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