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_第1页
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_第2页
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_第3页
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_第4页
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岸经贸的竞争与合作*两岸经贸的竞争与合作主讲人:林 正 宝 教授 单 位:国立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系*大 纲一、台商投资大陆的考虑因素二、台商投资大陆趋势与两岸产业分工三、台商投资大陆对台湾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四、世界经贸环境变迁与对两岸经贸互动之影响五、推动两岸经贸的新思维六、两岸经济发展愿景七、结语*一、台商投资大陆的考虑因素 14.开拓并占有市场 2.减低成本 3.当地产业链的完整性*二、台商投资大陆趋势与两岸产业分工 1.台商投资大陆件数 2.台商投资大陆金额 3.台商投资大陆占外商投资比重 4.台商投资大陆排名 5.台商投资大陆趋势 6.两岸双边贸易扩张与产业分工专业化 7.台商投资大陆产

2、业 (1)制造业服务业农业 (2)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 (3)水平整合垂直整合*8. 两岸经贸趋势 (续) (1)两岸政府务实推动开放政策。17979年大陆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嗣后并准许两岸间接贸易及台商间接赴大陆投资。 (2)全球化及区域经济整合发展。19.资源重分配 2.产业结构重整 3.产业空洞化4.产业互补性功能性分工5.产业竞争性6.小结(1)台湾对大陆出口持续扩张,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2006年台湾经济成长率4.62,国外净需求(出超)的贡献达35,几乎仰赖对大陆出超的贡献。(2)台商在两岸进行

3、产业分工,利用大陆作为制造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并建立全球运筹的企业经营模式,如鸿海、广达、华硕等。(3)台湾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服务业占GDP比重愈来愈高,从19.14大幅上升至2006年73.44。*四、世界经贸环境变迁与对两岸经贸互动之影响1.全球化与自由化趋势:WTO (1)大陆以制造为主降低成本 (2)台湾以管理运筹、行销、产品研发为主提升附加价值 2.区域化趋势:贸易创造效果与贸易移转效果 (1)欧盟(EU)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东协加七 3.两岸经贸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影响 (1)台商赴大陆投资,将大量资金、技术及管理人才带到大陆各地(据非正式估计,台商大陆投资实际

4、金额约在1千亿至1千5百亿美元间;常驻大陆台商及眷属超过1百万人),促进大陆产业升级,创造超过一千万个工作机会;对大陆经济崛起及世界工厂的地位具有关键的影响力。 (2)两岸产业分工及贸易发展,将过去日、台、美三角贸易关系转变为日、台、中、美四角贸易关系;对大陆外贸快速成长及创造外汇有很大贡献。 *4.大陆经济崛起在全球经济之地位(续)*5.(续)*6.(续)*7.(续)*8.(1)全球化及大陆经济崛起,有助於台湾突破资源不足及市场规模的限制, 并以台湾为基地进行全球布局及扮演资源整合角色。(2)台湾在全球产业供应链及东亚区域整合中占有日益重要之地位。 (3)台湾经济近年因受到2000年后美国科

5、技泡沫崩溃、投资环境恶化、卡债 问题及各种非经济因素影响,成长动能减缓,2001-2006年平均经济成 长率降至3.4,低於新加坡、南韩及香港。(4)台湾经济长期发展受到各种结构性因素之制约,包括:人口老化及少子 化、产业结构升级迟缓、环保、能源及产业发展之冲突、两岸经贸政策 不明及政府部门效能问题等。(续)*.(1)两岸政治关系波动,影响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续)*(2)台湾内部对两岸经贸有所期待,但也存疑虑。(续)*(续)*(3)台湾内部存在经济全球化或中国化的争议(续)*(4)两岸缺乏有效的对话及沟通管道(续)*五、推动两岸经贸的新思维1.共同面对全球经济趋势 (1)两岸经济最大交集在放

6、眼全球*(2)两岸共创双赢的全球经济思维(续)*2.共同面对解决经济问题(1)从单向倾斜发展到双向平衡互动。为化解台湾内部对资金、技术、人才向大陆倾斜移动的忧虑,应加强双向平衡之经贸交流,让大陆观光客、资金、技术人力等经济资源也能够禆益台湾经济的活力。(2)在经济永续发展层面进行合作。为突破招商引资等吸引台湾制造业在大陆投资的局限,两岸应在共同关心的永续发展课题上,包括:能源、环保、农村建设、服务业、科技发展等新领域,扩大交流及加强合作。(续)*3.政治求同存异、经济互利共生(1)搁置政治争议,务实发展经贸。 两岸因内部政治结构问题,双方政治分歧在短期内势难解决,因此,在处理经济问题上,必须掌

7、握求同存异原则,搁置政治歧见,务实推动经贸关系正常化。(2)建立协调机制,化竞争为合作。 两岸经济关系已从互利互补逐渐转变为竞合关系,双方必须本於互利共生的思维,建立协调机制,进行多方位合作关系,创造双赢的经济发展大环境。(续)*4.民间为本、务实推进(1)以市场机制带动两岸经贸发展。 两岸经贸快速发展,系以民间企业为前锋,市场力量引领带动,两岸应该珍惜此一成果,持续强化市场机制,激发民间部门活力,藉以扩大两岸经贸的深度与广度。(2)以务实作为奠定可长可久基础。 两岸经贸关系要长久稳固,必须务实推动,扬弃意识形态及口号宣传,按部就班,由小而大,由易而难,由简入繁,尤其要重视各种市场游戏规则及制

8、度的建立,例如:智财权保护、投资保障、经贸纠纷调处等制度。(续)*六、两岸经济发展愿景1. 和平共荣、互利共生的契机与愿景建 立两岸共同市场(1)从观念沟通到付诸行动。两岸要迈向和平共荣、互利共生,必须有共同的经济发展愿景。副总统萧万长先生在2001年首度并在2008年总统竞选时提出两岸共同市场的理念,经过多年观念沟通,两岸学术界、企业界乃至很多政府官员已能接受两岸共同市场的观念。2005年胡连会谈已将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列为两岸恢复协商后之优先讨论事项。*国民党已将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列为执政之施政目标,最近则朝向签订CECA或ECFA目标前进。国际社会包括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的学术机构及政府部门

9、也开始重视及讨论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两岸共同市场观念沟通已无滞碍,双方推动共识也日益增强,现在是从坐而言到起而行的最佳时机,应该结合两岸各界的力量,展开具体蓝图规划,以为实践两岸共同市场而铺路。(续)*(2)以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为起步。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必须有计画、有步骤,第一步要排除经济整合的障碍,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激发市场力量及民间活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应有之作为:?推动两岸直航,建构两岸经济正常运作网路。?两岸贸易正常化。?两岸金融合作及货币正常兑换。?落实两岸双向投资,促进两岸资金平衡流动。?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促进两岸人员正常往来。?推动两岸产业及科技合作。(续)*(3)

10、以建立台港自由贸易区为桥梁。香港长期扮演两岸经贸中介的角色,对两岸经贸发展有积极的贡献,为实现两岸共同市场的愿景,香港可以扮演关键的角色。香港与大陆间已建立形同自由贸易区的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台湾与香港间经贸往来频繁,障碍极低,若能进一步建立台港自由贸易区,应可发挥作为两岸共同市场桥梁的功能,加速台、港、大陆经济的整合。(续)*2.当前可优先实施的两岸经贸政策措施(1)加速两岸周末包机及定点直航协商,建立常态化客货包机及货物直航运作机制。(2)加速大陆人民赴台观光协商,并逐步扩大大陆人民赴台观光配额人数,促进观光产业发展。(3)推动两岸金融监理协商,建立金融合作机制,以落实金融开放政策。(4)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实现人民币在台正常兑换。(5)推展两岸产业标准合作,并优先进行资讯产业标准合作。(6)落实两岸农业生产及运销的合作关系。(7)推动两岸能源、绿色产业及技术服务业合作。(续)*3.建立多元沟通平台及产业协调机制(1)推动多元协商对话。为落实两岸共同市场的愿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