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最苦与最乐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学习阅读议论文的方法。2、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3、体会本文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相关链接】1、走进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2、了解背景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

2、,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循环( ) 圣贤( ) 卸却 ( ) 悲天悯人( )达gun( ) pi礼( ) q约( ) 监d( )(2)解释下列词语,并选其中两个造句。如释重负: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悲天悯人:2、再读课文,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3、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4、参看书下注释,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这些引用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一、文本理解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

3、乐是什么?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二、综合探究4、精读第4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常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 。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

4、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二是 。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内驱力。三是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现。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

5、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要做到常存善意,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意,便禁止勿思。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是恶当惊,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常存善意,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个人的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乐善不倦

6、,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1.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 本文是写“善念”的,可在第一段中又提到“恶念”,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3.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将“推动作用”、“积累作用”、“导向作用”三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画线处。4. 上文中,从“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到“去恶扬善,唯善是举。”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层,请概括每层的意思。第一层:从“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层意是:“ ” 。第二层:从“善念不是先天”的到“善行是果。”层意是:“ ”。第三层:从“要做到常存善念”到“去恶扬善、唯善是举。”层意是

7、:“ ”。5. 本文引用明代杨继盛的遗嘱中的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当堂检测】1. 请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l)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3)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我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脱?( )(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2. 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3. 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