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_第1页
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_第2页
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_第3页
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_第4页
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代动力学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学 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 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型得体内过程二、问答题1. 生物药剂学得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2. 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得作用。第二章 口服药物得吸收一. 名词解释1. 细胞通道转运;2被动转运;3.溶出速率;4载体媒介转运;5促进扩散;6. ATP驱动泵;7.多药耐药;8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9药物外排转运器;10、多晶型二、问答题1. 简述促进扩散得特点,并与被动转运比较两者得异同。2. 简述主动转运得分类及特点。3. 简述生物药剂学中讨论得生理因

2、素对药物吸收得影响。4. 已知菜药物普通口服固体剂型生扬利用度只有5%,与仓物同服生物利用度可 提爲近一倍。试分析影响该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得因素可能有哪些,拟釆用哪些方法 改善之。5、药物得溶出速率对吸收有何意狡?影响其溶出速率得因素有哪些?6. 影响II型药物口服吸收得理化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该类药物得口服生物利 用度?第三章非口服药物得吸收一、填空題1. 药物经肌内注射有吸收过程,一般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水溶性药物中分子董得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得孔隙快速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分子量 _得药物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2 体外评价药物经皮吸收速率可釆用或扩散池。3. 为达到理惣得肺部

3、沉积效率,应控制药物粒子得大小,其空气动力学粒径范围一 般为、4蛋白多肽药物经黏膜给药得部位主要包括、等。5影响离子导入得因素有. 等。6.药物溶液滴入结膜内主要通过、途径吸收。二、问答题1. 釆用什么给药途径可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得生理学特点说明其 避免首过效应得原理。2. 试述影响经皮给药得影响因素。3. 粒子在肺部沉积得机制就是什么?简述影响药物经肺部吸收得因素。第四章药物得分布一、填空题1. 药扬得分布就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运送至得过程。2. 某些药物接续应用时,常常由于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得速皮比进入组织得速度 ,导致组织中得药物有浓度逐渐上升得趁势,称为。

4、3人血中主要有三种蛋白质、与大多数药物结合有关。4. 药物得淋巴管转运主要与药物得有关。分子量在以上得大分子物质,经淋巴管转运得选择性倾向很强。5. 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得转运,主要取决于药物得性,另外药物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一脑脊液间得药物分配。6. 粒径小于口 m得微粒,大部分聚集于网状内皮系统,被摄取,这也就是目前研究认为微粒系统在体内分布得主要途径。7. 制备长循环微粒,可通过改基微粒得、增加微粒表面得及其则可明显延长微粒在血液循环中得半衰期。8. 药物得组织结合起着药物得作用,可延长o9药物与蛋白结合除了受药物得理她性质、给药剂量、药物与蛋白质得亲与力及药 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外

5、,还与、与等因素有关。10、分布容积就是指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得前提下,体内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得体液。11当纽织中得药物浓度低于血液中得药物浓度,则表观分布容积V将比该药物实际分布容积O1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存在竞爭抑制作用,这种置换作用主要对表观分布容积、结合率得药物影响大,故华法林与保泰松合用时需调整剂量,否则易引是反应。13、延长微粒在血中循环吋间得方法有 . 与o14、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得药物,其表观分布容积,当增大剂量或同服另一结合率更强得药物,应注意问题。15、药物与血浆蛋白得结合就是,有现象,只有型才能向组织转运并发挥药理作用,组织结合高得药物,有时会造成药物消除。二、问答题

6、1. 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与积蓄得主要因素就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就快?2. 为什么应用“表观分布容积”这一名词,表观分布容积有何意狡?3.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与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枳与药物消除有何影响?4. 讨论药物蛋白结合率得临床意艾。5. 为什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E,会延长仅由肾小球滤过药物得肾清除率,但不影 响通过肾小球滤过与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途径清除药物得肾淸除率?6. 药物蛋白结合率得轻微改变(如变化率为1%),就是否会显著影响作用强度?7. 请举例说明为什么弱碱性药物比弱酸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8. 如何通过药剂学途径增加药物得淋巴转运?9. 为什么微粒在体内得半衰期很短,如何

7、延长微粒在血液中循环时间?10. 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得因素有哪些?第五章药物代谢一、问答题1. 药物代谢对药理作用可能产生哪些影响?2. 简述药物代谢反应得类型。3. 简述影响药物代谢得因素。4. 通过干预药物代谢过程可改善制剂得疗效,试举例说明其原理。第六章药物排泄一、名词解释1 肾清除率;2 肾小球滤过率;3 双峰现象;4 肠肝循环二、填空题1. 药物排泄得主要器官就是,一般药扬以代谢产物形式排出,也有得药物以排出。2. 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得能力决定于被滤过扬质与o3. 肾小球滤过得结构基砂就是,肾小球滤过得动力就是,肾小球滤过作用得大小以表示。4. 电吸收得主要部位在重吸收得

8、方式包括与_两种,重吸牧得特点:;。5. 肾小球滤过得Na+约有65%70%就是在被重吸收得。6. 如果某种物质得血浆淸除率等ml/min,表明该物质只经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也不被肾小管分泌。7. 大多数外源性物质(如药物)得重吸收主要就是被动过程,其重吸收得程度取决于药物得、 . O8药物经肾排泄包括、三个过程。9. 分子量在左右得药物有较大得胆汁排泄率。10、吸入麻醉剂、二甲亚風以及某些代谢废气可随肺呼气排出,该类物质得共同特 点就是、O三、问答題1 影响肾小球滤过得因素有哪些?2赫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大董饮用清水,尿董会发生什么样得变化?变化得原因就是什么?3. 大董出汗或

9、大量失血,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变化得原因就是什么?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 药物动力学;2隔室模型;3单室模型;4外周室二、问答题1.试述药物动力学在药剂学研究中得作用。2麦观分布容积就是否具有直接得生理意狡?为什么?第八章单室模型一、填空题1. 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则该药属模型药物。2. 对于单室模型药物,若想釆用残数法求吸收速率常数,药物得吸收必符合动力学过程,否則,则应该用求算吸收速率常数。3. 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Csso主要由决定,因为一般药物得与等参数基本上就是恒定得。4.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吋间得关系式为o5.

10、达峰吋间就是指;AUC就是指;滞后时间就是指6.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体内药物得消除速度等于o7. 静脉滴注给药时,血药浓厦达到稳态血药浓厦得95%需要个t1/2o8. 与尿药排泄速率法相比,亏量法得主要特点有: O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模型中,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得就是A, xo*-_OF I1 耳 j kF|匕 k巴都不足三. 问答题1. 某药物在体内符合单室模型,以下各项陈述就是否正确,为什么? 对患者给药,在治疗剂量下该药物得生物半衰期为4小时,则:A、该药物消除速率常数为0、1 73h-1oB. iV给药畀6小时后87、5%得药物被消除。C给药0、5g消除0、375g所需得时间

11、就是给药L 0g消除0、5g所需时间得两倍。D、完整收集12个时得尿样,可较好地估算经尿排泄得原形药物得总量。E. -定时间内消除了多少药物,取决于给药剂量o2. 下图分别为菜药物口服单剂量给药得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与体内药量一时间曲 线。当参数发生以下五种情况得变化时,这两种曲线会如何改变,试作出改变后得曲线。F减小;Ka增加;(3)某一因素引起了 CI增加,k也增加;(4)某一因素引是了CI减小,k也减小;(5)某一因素引起了 v增加,k减小。六、计算题1已知某单室模型药扬在患者体内得tl/2为4小时,v为60L,给该患者騎脉注射 lOmg药物,试求半小时后血药浓度就是多少?2靜脉注射某单室

12、模型药物8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IOmg/m1,4小时后血药浓 度降为7、5mg/mlo求该药物得生物半衰期。3. 某药物半衰期8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O、4L/kg,体重60kg得患者静脉注射600mg后 24小时内消除得药量占给药剂量得百分比就是多少?给药后24小时得血药浓度为多 少?4. 某药物0至0、5小时内尿中排出量为37、5mg,在J25小时血浆中药物浓度为IOug/ml, 求 Clr。5. 已知磺胺喘啜半衰期为16小时,分布容积20L,尿中回收原形药物60%,求总清 除率CI,肾清除率Clr,并估算肝代谢清除率Clbo6. 某药物得生物半衰期为40、8小时,则该药物每天消除体内

13、剩余药量得百分之几?7. 某药物静脉注射给药50mg,测得03小时得AUC0-3为5、Img. h/L, AUC为22、4mg. h/L,累计排泄尿量为I Img。那么,(1)在给药3小时后有百分之多少得药物留 在体内?(2)总淸除率CI就是多少?(3)肾清除率Clr就是多少?(4)以肾清除方式排泄 得药物所占得比重就是多少?8对菜患者靜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廿/2二1、9h,v=100L,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 到4Ug/m I,应取k0值为多少?9. 菜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5小时,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得95%,需要多少时 间?10. 头胞曲松就是种半合成头胞葡素,对新生嬰儿给药184

14、mg (50mg/kg),血药浓度数据 见下表:/(h)161224487296144C(mg/L)137120103764223123.7作血药浓皮经时曲线图,估算生物半衰期。(2)计算AUC。计算CI;(石齐算V;11、菜药物得治疗窗为0、92、2ug/ml,已知V=30L,t1/ 2= 55h。对一患者先静脉注该药物lOmg,半小时后以每小时lOmg速度持续滴注,那么,进行滴注2、5小时后就是否 达到治疗所需浓度?12、某患者口服某药物500mg后,测得血药浓度如下:f(h05C(jig/ml)5.4124812182436489.917.225.829.826619.41335926已

15、知 F=1,求 k, ka, tmax, Cmax, V, Cl, AUC。13、已知某药物口服完全吸收,k为0、07h-1, 口服给药250mg后测得AUC为 700ug、 h/ml,求 V。14、普鲁卡因胺就是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得治疗药物,其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o 服与肌内注射,治疗窗血药浓度范国为48ug/mlo已知:健康?受试者赫脉注射750mg剂量 后,消除半衰期为3h,表观分布容积为140L,尿药排泄百分数为65%,代谢物(N-乙酰卡尼) 百分数为35%;健展受试者口服250mg剂量得普鲁卡因胺片剂后,吸收速率常数为2.8h-1, 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得截距为1、665 ug/ml,

16、吸收分数为85. 54%O提示:药物得消除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以及总体清除率等歩数与 给药途径无关。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以下问题:(1)计算口服250mg (1片)与500mg (2片)剂童得普鲁卡因胺片剂后血药浓度得达峰 时间与峰浓度。口服1片或2片规格为250mg得片剂所达到得血药峰浓度就是否能够控 制心律失常?(2)如果不能,那么需要服用多少片剂(250mg规格)才足以控制心律失常?(3)口服500mg片剂后,在药物吸收速率等于消除速率时,吸收部位可被吸收得剩 余药量以及体内药董分别就是多少?第九章多室模型一、名词解释1 二宣模型;2三室模型;3、AIC判据;4.混杂参数二、

17、问答题1静脉注射给药后二室模型药物得血药浓度吋间曲线随时间得变化有何特点?为 什么?2. 以赭脉注射给药为例,简述残数法求算二室模型动力学参数得原理。3. 隔室模型得确定受哪些因素得影响?如何判斷?4. 试述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药物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得特征。5. 试画出血管外给药三室模型示意图,并写出各隅室药物得转运速率方程。三、计算题1. 某药物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得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75mg后,血药浓 度与时间得关系如下:C=Ae*t+ Be甞该式中人=4. 6mg/L. B=0. 60mg/L, a二1、2h-l, 0=0、05h ;试求(I) k,2, K21,k10, Vc;给药

18、后经5小时血药浓度为多少?2. 某二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lOOmg,测得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如下:1(h)O、25 0、5l、01.52.04、08、012.0 16. 0C(mg/L) 43322014116、52、81、20、52认永 Q 9 B , A, B, ki2 k2i kio, Vc o第十章多剂量给药一、名词解释1. 稳态血药浓度;2.负荷剂量;3.维持剂量;4坪幅;5达坪分数; 10平财稳态血药浓度;7.舊积系数;8.波动度;9.波动百分数:10、血药浓度变化率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多剂量函数得计算公式为D.C.兰122.多剂量血管外给药得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就是B

19、V 1-e *B C _上空匚(口二宀匕二汕) 日宀一“1-e上1WC 人_(严2“)5 心 _R)二Xg-*严十空汇血D 11 一冬(a_0)冬(a_ #)*r-l) (11_)如 + 2(1-严)1 ekK 3.以下表达式中,能反映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得就是-ifA./HMJ J E r 4.可用于表示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得就是D.BDF(二)多项选择题5.多剂童函数式就是l-e* 干 C 宀E 十+I -eD. f = 1十严6、可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得拒栋就是A、坪幅 B.波动百分数 C.波动度D.血药浓度变化率三. 问答题1. 多剂量给药得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20、式就是在什么前提下推导出来得?2. 何谓达坪分数?血管外给药达坪分数与静脉注射给药达坪分数得求算公式有何 不同?为什么?3. 哪些因素对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稳态峰浓度有影响?4. 药物得爺积系数就是否适用于所有多剂量给药得药物,还就是只适用于体内消除较慢 得药物?5. 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得参数有哪些?四、计算题1 卡那雾素得最小有效浓度为IORg/ml,最大安全治疗浓度为35ug/ml,消除半衰期 为3小时,某患者以7、5mg/kg得剂量翳脉注射该药后测得CO=25 M g/mI,请问应以多大剂 量及什么样得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才能使该患者得稳态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2已知头胞噬膀得消除半衰期

21、为1、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 17L/kgo给菜患者(体 t 75kg)连续3日每天静脉注射3次该药1g,问所得得血药峰浓度为多少?3在单室模型中,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给药时间间隔为T,给药剂董为X。求 t tV2.与T =211/2时得X J达到50% 75%与90%得 g 需要多少个t“?4. 已知某药扬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半衰期为12小时,V为280L,根据体外实验,抑 苗浓度为1、5mg/L,若每天给药3次,试求该药得有效剂量就是多少?5. 某药物符合单室模型特征,消除半衰期为6小时,跻脉注射lOOmg后,测得血药 浓度初始值为12mg/L,现毎隔6小时静脉注射85mg该药直到稳态,

22、求稳态最大血药浓 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6. 已知磺胺睦啖为单室揆型药物,消除半衰期为3、0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7L,现 每隔6小吋静脉注射250mg,求第31小时末得血药浓度?7. 符合单室棧型特征得菜药物,消除半衰期为6小时,麦观分布容积为40L,以 2IOmg得剂量多次静脉注射给药,欲使平均稳态血药浓皮维持在4mg/L,求给药间隔 时间。8. 己知洋地黄毒昔得消除半衰期为7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5L,平均稳态血药浓 度为0、Olmg/L,若每隔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求维持剂量;若每次静脉注射剂量为 0、2mg,求给药间隔时间。9已知氨节青雾素胶建剂得F为0、5,吸收半衰期为0、25小时,消

23、除半衰期为1、2小 吋,表观分布容积为10L,若每隔6小时口服给药500mg,试求从开始给药治疗38小吋得 血药浓度?10、已知某口服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k,= I. Oh 1, k二0、I h : V=30L, F=1,每隔8小 吋口服0、5g该药物,第7次口服给药后3小时得血药浓度就是多少?1K某女患者体重8lkg, 口服盐酸四环素,毎8小时服药一次,每次250mg,服用2 周。该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F=75%, V=1、5L/kg, ti/2 = IOh, kF0、9h求:达稳态后第4 小时得血药浓度;稳态达峰时间;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稳态最小血药浓度。12、已知某药扬符合单室模型特征,

24、每次口服400mg,每6小吋服一次,已知V=0 L, F二0、&吸收半衰期为20分钟,消除半衰期为1、5小时,请计算治疗开始后第40小时末得 血药浓度就是多少?13o某药物得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40ug/ml,其口服吸收率为0、375,清除率为 87、5ml/h,给药间隔时间为6小时试求给药剂量。14、某药物符合双室模型特征,其体内得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为5L,中央室表观一级 消除速率常数为0、IhJ 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率为80汕该药得最佳血药浓厦为20|ig/ml,若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作长期口服,试估计每次服用得剂量。15、已知加乙唉得消除半衰期为10天,假定F=K某门诊患者得治疗给药方案,一开始

25、剂量为每日10mg,经1周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然后按每周增加1020mg(即第2、3、4与5周得剂量分别为毎日20、30 50与70mg), 5周后产生疗效,求维持剂量。16、给体重为60kg得患者应用某抗生素,已知该药物符合单室揆型特征,消除半衰 期为3、7小时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为3mg/L,表观分布容积为1.8L/kg,每8小时赫脉注射 给药1次,求:维持剂量;负荷剂量。17、某单室模型特征药物静脉注射得炭低有效血药浓度为10pg/ml,ti/2为8小时,V为 12L,若毎隔8小时给药一次。试拟定给药方案;若给药间隔由原来得8小时改为4小时,试计算其负荷剂董及维持剂童。18. 已知某符合单室

26、模型特征药物得总为0、7h :后为0、08h :若每次口服给药0、25g,每日三次,请计算负荷剂董。19. 某成年患者,体t 60kg, 口服氨茶碱片,已知F二100%,kR、5hd, V=30L,Cl二0、05L/(kg. h)o该恵者氨茶碱有效血药浓度在1020Rg/ml范围。治疗理想浓厦为14 ug/ml。该片剂现有250mg及300mg两种規格,应如何设计该患者得给药方案?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得应用一、简答题1 TDM有何意匕哪些药物需要TDM?2、创新药物研究时,药物代谢研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得应用一、名词解释1. 生物利用度;2绝对生物利用

27、度;3相对生物利用度;4.生物等效性;5延迟商二、问答题1进行新药药扬动力学研究吋,应如何确定取样时间点?对结束时间点得确定有哪 些要求?2. 简述用于新药动力学研究得生物样本测定方法得评价指标。3. 生物利用度评价得常用药动学参数有哪些?各有何意狡?4. 简述临床祈药物动力学研究对新药研究得意狡。5. 在统计学评价生物等效时,为何要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6. 简述煖、控释制剂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稳态血药浓度波动得评价指标。7对一种新得对乙酰氮基酚制剂,设计一个该药品与市傳药品比较得方案。用什么 标准去证实新制剂得生物等效?8. 在比较同一药物口服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上市制剂)得生物等效性试验后,观察 到试脸制剂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