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指导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琵琶行并序》指导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琵琶行并序》指导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琵琶行并序》指导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琵琶行并序》指导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必修3 3 2.3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出色音乐描写。 【教学难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两课时 解题 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 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 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 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 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

2、 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 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 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 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 陕西渭南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 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 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贞元进士,授秘书省 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史。有 “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 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

3、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 朽和罪恶。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 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 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 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 也能听懂。与元稹友谊甚笃,且与之齐名。世称 “元白”,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前半生仕途通达,秉持“穷 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信念, 积极投身政治,写下大量政治讽喻诗, 此期是文学上最光彩的时期。44岁时, 受谗言所害,被贬江州司马(闲职)。 此后诗作不复前期之战斗性与光芒。 讽谕诗外,感伤诗中,长篇

4、叙事诗 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 代表作品 白牡丹 买花 暮江吟 长恨歌 琵琶行 观游鱼 鸟 赋得古原草送别 问刘十九 宫词 课文分析鉴赏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 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 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 ,尝学 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年长色衰 ,委身为贾人 妇。 遂命酒摆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 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 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 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思考和讨论 小序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 诗呢? 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要求能表现时

5、,地,人 ,事,情。)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 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 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 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助兴 的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 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 实表现了当

6、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 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 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 不发。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 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 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 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 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 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

7、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 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 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 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 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 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 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 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 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 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

8、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 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 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 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 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 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 段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 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 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 “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 在花间鸣

9、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 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 )冰泉冷 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 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 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 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 )银瓶乍(突然) 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 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 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 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

10、-逐渐沉咽-间 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 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 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 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 间接描写,更突 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 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 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 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 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 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

11、。这是“以景衬 情”的典范。 )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自叙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显出庄重的脸色)。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借代其他歌女)妒。五陵 年少(京城富贵人家子弟)争缠头(送给歌女的锦帛),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 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借代年月)等闲(平常)度。弟走从军 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 作商人妇。商人重利

12、轻别离,前月浮梁(地名)买茶去。去来(离 去。“来”,助词)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 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本段运用对比、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对比后来的年长色衰;用 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对比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 “欢笑”,对比后来的满腹辛酸。) 第四诗段: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自 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 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 名句。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

13、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 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 物?杜鹃啼血猿哀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 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uy单 调的乐声)嘲哳(zhozh繁杂的声音)难为听。(着重表现诗 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 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 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 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 行。(对琵琶女的赞扬与请求。 ) 第五诗段: 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 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

14、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 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 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 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 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 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 结构和主旨 琵琶女三次演奏示意图: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 彼此想见,琵琶女演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 “同是天涯沦

15、落人”(点明主旨 ) 第三次(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照应) 幽咽凝绝,冷涩不畅 演奏 琵琶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珠落玉盘,清脆流利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高潮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序曲 ) (总写) (曲终 ) (魅力) 讨论: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 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 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 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 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 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

16、评价来 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 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 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高超的音乐描写 运用比喻 写音乐效果 演奏者的动作态度 运用拟声词 点拨音乐中的感情 运用比喻来形容乐音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点拨音乐中感情的方法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 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弹挑类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 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 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其他 右手指法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来。 按音是左

17、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包括 按音、断音、虚按。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 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 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 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 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曹纲的 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 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 “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 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来自西域疏 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 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 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 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 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 琵琶女 当年:艳盖群芳,艺

18、压京城,人妒人捧,年 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 空船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 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 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 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 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 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 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 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 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 到觉醒。 “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 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 京”,都是从京都

19、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 江州。 *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 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 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 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 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琵琶行 独自弹琵琶 欣赏琵琶演奏琵琶 感叹世态自述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为君翻作琵琶曲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掩泣 诗人琵琶女 送客闻琵琶 琵 琶 行(并序 ) 白居易 琵琶女 京倡京官 商妇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音乐 写作艺术 * 、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 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

20、琵 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 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 、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 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 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 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 、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 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 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典型形象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典型乐声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这两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 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 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 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 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 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 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 典型境界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 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 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 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 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 感染。创造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