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评估方法_第1页
电源评估方法_第2页
电源评估方法_第3页
电源评估方法_第4页
电源评估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源评估方法目录目的6适用范围 6评估项目 6评估所用仪器、设备 6静态电气性能评估 7输出稳压、电压及负载调整率、噪声、效率 7启动电压及最大输入电流 8容性负载开机 8电压漂移实验 9动态电气性能评估 9启动冲击电流 10负载动态响应 10开关机过冲 10输出电压上升时间 10输出电压跌落时间 10开机延时 10输出电压保持时间 10保护电路评估 10短路保护 10输出过流保护 11输出过压保护 11输入过、欠压保护 12过温保护 12非正常负载测试 12元器件应力分析 12概述 13温度应力 13电压应力 14电流应力 15变压器磁饱和测试 15最大占空比测试 15功耗应力 15环路稳定

2、性评估 17测试条件 17评估方法 17MTBF (平均间隔失效时间)预估18概述 18定义 18电解电容寿命预测 18加速寿命试验 20试验目的 19试验对象 20试验条件及方法 20失效判据 20安全性能检测 21抗电强度测试 21泄漏电流测试 21绝缘电阻测试 21接地电阻测试 21放电测试 22环境实验 22高温工作实验 22低温工作实验 23高、低温循环工作实验23高温贮存实验 24低温贮存实验 24高温高湿实验 24跌落实验 25振动实验 25电源开、关机循环实验EMC测试结构、工艺检查 - 直流电源线可靠性试验 输出插头寿命试验 -2526-26262715.3 AC 插头寿命试

3、验 27外形尺寸 27引用和参考件 28附表一:容性负载开机方案表 29目的本方法阐述了电源评估各项目进行的方法, 其目的是为电源评估活动提供一个依据, 使 电源评估活动能够顺利、准确地进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试部对电源进行的评估试验。 在测试条件中未提及温度时,温度即为室 温。评估项目静态电气性能评估动态电气性能评估保护电路评估元器件应力分析环路稳定性评估MTBF(平均间隔失效时间)预估安全性能检测环境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 EMC测试结构、工艺检查。评估所用仪器、设备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万用表FLUKE45FLUKE189电子负载DH2790DH2794-13311A示波器

4、V-1565TDS3012LT322直流电源PS3003MDS-604 WYK-6010 WYK-10020刻度电流表C31-AL31/1-A开关电源ZYT4820等数字钳表2004AC电源6220电量测量仪PF9804绝缘电阻测试仪CS2612数据采集/ 开关单元Agile nt 34970A多点温度记录仪SH526-RDD高低频杂音 测试仪QZY-11咼温箱CS101-3ECS101-1E隔离变压器3000VA接地电阻测试仪CS2678调压器TDGC2-5泄漏耐压测试仪CS2675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振动测试仪D-150-1泄漏电流测试仪7611G/E系列高低温交 变湿热试

5、验箱EL-02AGP低温箱冰柜传导测试仪ER55C/LS 16滑线变阻器BX-7-12BX-7-16抗扰度综合测试仪TRANSIENT2000启动电流 测试工装静态电气性能评估输出稳压、电压及负载调整率、噪声、效率5.1.1测试条件a 分别在室温、工作温度上限值及下限值情况下。b. 输出负载分别为小载、额定负载(有些电源还应做最大负载)。 c输入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输入电压范围上限值及下限值。5.1.2评估方法a. 先在室温下,对电源进行交调测试(具体方法见电源测试方法的),同时在额 定负载下,测量各输入电压下的纹波、噪声以及效率。b. 然后分别在工作温度的上限值与下限值条件下,如a 一样进行

6、测试。c如产品技术要求计算稳压精度或负载调整率,则应测量额定输入电压及半载下的各 路输出电压值。d .所有项目的测试结果都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启动电压及最大输入电流5.2.1测试条件a. 启动电压测量时电源输出为小载及满载。b. 最大输入电流在最低输入电压、满载条件下测量。5.2.2评估方法一、启动电压测试a. 先给电源带小载。b. 把输入电压从零慢慢升高,直到电源输出正常,记录此时输入电压。c. 再给电源带满载。d. 同b 一样测试启动电压。e. 启动电压都必须小于输入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二、最大输入电流测试给电源带上满载。并输入最低电压,测量此时的输入电流,此即为最大输入电流。 容性负载起机

7、5.3.1测试条件a. 输出各种负载,输入电压为高、中、低压。b. 试验温度分别为室温、工作温度上、下限值。5.3.2评估方法a. 在室温条件下,先让电源的各路输出同时带上附表一(容性负载起机方案表)中的 相应容性负载,然后在额定输入电压及输入电压上、 下限,输出各种负载组合条件下开启 电源。b. 如电源不起机,应具体分析是哪路容性负载不起机,如使用的是电子负载,使用纯 电阻负载进行验证。c有的输出不能短路,应考虑是否能作容性负载起机,具体应与产品负责人商讨。 电压漂移试验5.4.1 测试条件a. 输入电压为额定值。b电源输出负载为满载。c. 试验温度:产品技术要求的最高工作温度。5.4.2

8、评估方法a. 让电源在以上条件下工作,确认电源工作正常。b. 在电源工作到小时测量其输出电压,然后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输出电压,电源持续 工作小时,记录 9 次数据。c.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应使用四位半或以上精度的电压表进行测量。d. 最后计算出电源的最大电压漂移量(电压的最大变化量除以时的输出电压值),其值 不应大于 %。动态电气性能评估启动冲击电流 按照电源测试方法分别在冷机、热机条件下,测量启动冲击电流并记录波形,测试 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负载动态响应按照电源测试方法条测试负载动态响应并记录波形, 测试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 开关机过冲按照电源测试方法条测试开关机过冲并记录波形,

9、测试值必须w5%或依照产品技术要求。输出电压上升时间 按照电源测试方法测量这两个项目并记录波形,测试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输出电压跌落时间 按照电源测试方法测量这两个项目并记录波形,测试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开机延时按照电源测试方法测量并记录波形,测试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输出电压保持时间按照电源测试方法测量并记录波形,测试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保护电路评估短路保护7.1.1测试条件a. 输入电压为上限值或依产品技术要求。b. 所有输出均满载或依照产品技术要求。7.1.2 评估方法a. 先让电源工作,再把其相应输出端短路,短路时间依照产品技术要求,电源不应损 坏,且释放短路后电源应

10、工作正常。b. 先把电源相应输出短路,然后开启电源,时间同 a,电源不应损坏,去掉短路后电 源应工作正常。c产品技术要求写明输出端可长时间短路的电源,需用示波器测出短路电流的最大值及平均值并保存波形。短路电 流不应对相关元器件造成过应力。输出过流保护7.2.1 测试条件a.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或依产品技术要求。7.2.2 评估方法a. 让电源工作, 由小到大调节输出电流, 直到符合测试条件 (输出电流增大不了或输出 电压刚好超出范围下限或电源关断) 。b此时的最大输出电流即为限流值,此电流值不应小于最大负载电流的倍,且应满足 产品技术要求。输出过压保护7.3.1输出过压保护a. 输入电压为额定电

11、压或依产品技术要求。b. 输出负载依产品技术要求。7.3.2 评估方法a依据电源测试方法第条测量输出过压值。b.此值必须在技术要求范围内。 输入过、欠压保护 7.4.1测试条件a电源分别输出小载、满载或依产品技术要求。7.4.2 评估方法a 按照电源测试方法第条进行测试。b.输入过、欠压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过温保护7.5.1测试条件a输入电压为全电压范围或依产品技术要求。b.电源输出负载为满载。7.5.2 评估方法a. 用温度计探测感温元件感温点的温度。b. 把电源放入温箱中,并把温箱温度调到OTP触发前大概10C,让电源保持工作至少 一小时。c. 然后慢慢调高温箱温度(2C /min )

12、,直到电源的OTP发生保护,此时温度计探测 到的温度即为过温保护点。d. 电源的温度保护限值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且应是OTP发生作用。 非正常负载测试7.6.1 测试条件a. 高温、常温、低温工作环境。b. 额定输入电压及输入电压上、下限。c. 电源输出:至少有一路具有非正常负载(空载)的输出组合。7.6.2 评估方法a .此项测试针对最小负载为非空载输出的电源进行测试。b .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进行开关机测试。c. 在电源正常工作后,按7.6.1.C进行负载转换。d. 进行以上测试后要求电源仍可正常工作、无损坏。元器件应力分析概述这一部份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目的是评估使用在电子设备中之元件

13、的减额,以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界限,在评估之前应明确相关元器件的技术特性 (如最高耐压、最大功 耗、最高结温、最大电流、温度等级等)。目前元器件应力我们评估的有三个部份:温 度应力,电压应力,电流应力;这三种应力都应在静态与瞬态两种情况下进行测试。温度应力8.2.1测试条件a输入电压分别为上限值、下限值。b输出满载。c环境温度:常温。8.2.2评估方法a. 首先确定需要进行温度应力测试的元器件,如:所有电感、变压器的绕线及磁芯、 所有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所有塑胶件、外壳、大电容、浪涌吸收回路的器件、功率电阻、 热敏电阻、温度开关、接插件及PCB等。b让电源在测试条件下分别工作,测量以上元器件的温度。

14、c元器件实际结合面温度二温升+工作温度上限值(如规格无要求则为 45C)。温升=测量的元器件温度(T测量)一测试环境温度(T环境)。d 对于半导体器件,必须计算其实际结温,算法如下:实际结温二实际结合面温度+功耗X Re JC或 实际结温=环境温度+功耗X Re JA其中 Re jc半导体结到外壳的热阻;Re ja:半导体结到环境的热阻。e. 所有元器件的温度降额系数=实际结合面温度/额定(最大)结合面温度; 半导体器件的温度降额系数=实际结温/允许的最高结温 以上温度降额系数都应满足元器件降额准则的要求。f 温度开关的实际结合面温度应低于其保护温度范围。g绕线、塑胶类元器件温度不能超过以下限

15、值。其中:T=T测量-T环境+T工作上限温度等级温度限值A90 CE105CB110CF130 CH155C电压应力8.3.1测试条件a. 输入电压:最高电压。 b直流输出负载:满载及小载。c. 环境温度:室温。8.3.2评估方法首先确定需要进行电压应力测试的元器件,女口:所有分立半导体器件(有稳压管处除外)、 输出电容、IC辅助供电、大电容、浪涌吸收回路的器件等。分别在一般条件、负载跃迁、输出短路、电源开 /关机、输出过压保护及非正常负载输 出情况下测试,记录其最大电压的电压波形。对于不合格项,则应记录所有不合格情况的测试条件。各元器件的电压应力二实际最高电压值/额定(最高)电压值应符合元器

16、件降额准则 电流应力841测试条件a. 输入电压:最低电压及最高电压。b. 负载情况:最大负载。842评估方法首先确定需要进行电流应力测试的元器件,如:保险管、整流桥、大电容、变压器、开 关管(Ids)、半导体、整流管、热敏电阻、接插件等。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分别在一般条件、负载跃迁、输出短路、电源开 /关情况下测试 观察主开关管的Ids电流波形,看是否有磁芯饱和现象。所有元器件电流应力二实际最高电流值/额定(最高)电流值均应满足元器件降额准 则要求。变压器磁饱和测试目的:评估变压器工作中的最大磁感应强度是否达到其饱和磁感应强度及磁感应强度的 余额,以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界限(仅针对正激式电源)。

17、8.5.1测试条件a. 输入电压分别为上限值、下限值。b. 输出满载。c. 环境温度为工作温度上限值。8.5.2评估方法:a.用示波器观察开关管VDS波形。b.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分别在一般条件、负载跃迁、输出短路、电源开/关机情况下 测试,记录开关管最大导通时间 Ton。c. 在变压器规格书中查找出铁芯截面积 Sc初级绕组匝数N1,根据磁芯材料查出磁芯 在实际工作温度下(依据温度应力测试数据)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Bs,剩余磁感应强度Br。d.由公式 B=X 103得出磁芯的磁感应强度变化量。其中 V1为初级绕组上电压幅值,DC-DC转换器V仁Vin, AC-DC转换器V1=22 Vin (单

18、位V)Ton:开关管最大导通时间Sc单位mm2(单位Ton仏sN1 X ScB:单位mT磁感应强度余额=Bs- ( B+Br) 最大占空比测试 仅针对单端正激式电源,所用 PWM IC为UCx842 UCx8438.6.1测试条件a. 电源不工作。8.6.2评估方法a. 根据电源所用的IC选择相应的直流电压接入IC的7脚。b. 用示波器观察IC 6脚波形,测出其占空比,即为最大占空比。c. 占空比不得超过60%。功耗应力8.7.1测试条件a. 额定输入电压。b. 输出满载或其它负载组合(不考虑输出短路、开关机、过压、过流等非正常情形)C环境温度:常温。8.7.2评估方法a. 开关管的功耗X V

19、dsiX bsiXiti+ (Ids什 Ids2)2X RonX t2+X Vds2X Ids2X t3 1TP= -66IdS2VdsiVdsi其中Ron为开关管的导通电阻,结温TJ越高,Ron越大.开关管截止时的功耗很小,可忽略 不计,为确保裕量,可将所测功耗PX110%。b 整流及续流二极管功耗t3P= (|1+|2)X VfXVF正向压降,由温度及Ifav确定Vft由二极管的导通及截止瞬间的损耗测量值误差太大,所以将其导通时的功耗X 120%作为 其实测功耗。t2X 120% t3TonT* Tonc三极管集电极功耗PCP2=IcX VceIc:集电集电流.Vce:集电集-发射集之压隔

20、。 d 电阻的功耗p=V7r v为电阻两端压降,如其为变化值,则应读取其有效值. e 三端稳压器功耗P=OX VfIo:输出电流.Vf:输入与输出端之压差.f. 以上所有元器件的功耗都必须满足元器件降额准则的要求。环路稳定性评估电源环路稳定性的评估测试是针对电源在不同的输入电压、 不同的负载条件及动态条件 下的电源环路波形的稳定性来测试的。测试条件a. 试验温度分别为室温、工作温度上、下限值。b 电源分别在开关机、负载跃迁(小载满载)、限流及恢复条件下测试。评估方法:a先让电源正常工作,用示波器观察电源负载跃迁时的波形,其波形应如下图(1 )所示,而不应如图(2)所示,或者比图(2)的波形有更

21、多的振荡,输入电压应为额定 电压及上、下限值电压。c. 从电源最低输入电压开始,每隔310V取电压点直至最高输入电压,测试每一输出 条件时的Vds波形有无振荡或其它不正常现象。d. 如果波形有不正常,即要求立即改正,然后重新测试直到合格。MTBF (平均间隔失效时间)预估概述MTBF之计算系依据军用手册 MIL-HDBK-217“电子设备之可靠性预估”来进行,此部份 涵盖了电子零件实际的应力关系、失效率。MIL-HDBK-217的基本版本将保持不变,只有 失效率的资料会更新。在评估过程之前,应确定各元器件的相关特性(如基本失效率、 质量等级,环境等级等等)。定义“ MTBF的解释为“平均间隔失

22、效时间”而 MTBF是由计算,以25 C环境温度为参 考温度。电解电容寿命预测10.3.1计算公式LX=LrX 2【(To-Tx)/10x 2【(dTo-dTx)/5,Lx:预测寿命(Hr),Lr:制造商承诺的在最高工作温度(To)下的寿命,To:最高工作温度一105C或85C,Ta:实际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 25 C,Tx: Ta+dT (dT为外壳温升),dTo:当允许的纹波电流流过时,电解电容中心的温度(5C),dTx: dToX (Ix/Io)2,Ix:纹波电流的实际测量值,Io:所允许的纹波电流值,10.3.2范例a使用及环境条件:(电源输入电压为下限值,输出满载) 测量到的纹波值I

23、x=,外壳温升测量dT=66C,环境温度Ta=25C,每天工作的小时数:8h ,b. 制造商参数。允许纹波电流Io=,保证的最高使用温度105C,电容寿命:2000Hr,中心温度:5C,c. 计算结果。dTx=,2【(To-Tx)/10=2【(dTo-dTx)/5 =MTBF时间(Hr) Lx=,MTBF 时间(Ys) Lx= (8h/d ),加速寿命实验实验目的a. 可靠性测定:即确定产品的寿命分布和失效率,平均寿命等参数。b. 可靠性试验:即通过寿命试验判断产品能否符合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实验对象寿命试验的样品必须在合格批中抽取,所选择的样品须具有代表性,样品数量6PCS以上 实验条件及方法

24、 选择环境温度作为加速应力,依据Arrhrnius经验公式:=Ae-E/KTLnt =Ln廿+血a+b*其中:E 激活能,K-波尔兹曼常数 K=x 10-4 ev/k ,绝对温度,A常数,t特征寿命,通过几个较高温度下的试验,得到几组t、T值,从而估算出a b值,就可推算出正常温度下产品的寿命,即MTBF。实验温度:产品规格书要求的最高工作环境温度Tu及Tu+5K Tu+10K每温度点样品数 2PCS以上。失效判据产品技术指标超出产品规格书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则判断产品失效安全性能检测抗电强度测试电源按照电源测试方法第条依产品技术要求或依以下条件进行测试 (须征得产品负 责人的同意):AC-D

25、C电源:输入一一输出输入大地输出大地DC-DC电源:输入一一输出3000VAC 1分钟不击穿不飞弧,1750VAC 1分钟不击穿不飞弧,500VDC份钟不击穿不飞弧,500VDC份钟不击穿不飞弧,输入一一大地500VDC 1分钟不击穿不飞弧, 输出一一大地500VDC 1分钟不击穿不飞弧, 接触电流测试电源按照电源测试方法第条测试。允收水准:电源的接触电流值须满足以下要求:设备类型测量仪器的A端连接到最大接触电流mA所有设备未连接到保护接地的可触 及的零部件和电路手持式设备设备电源保护接地端子 (如果有)移动式设备(手持式设备除外)驻立式A型可插式设备* 具体见 GB4943-2001 的。绝

26、缘电阻测试电源按照样机测试方法第条测试。允收水准:电源的绝缘电阻值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接地电阻测试电源按照样机测试方法第条测试。允收水准:电源的接地电阻值须符合 GB4943-1995的 2.5.11的要求。放电测试12.5.1测试条件a. 供电电压为最高输入电压。b. 电源不带负载。12.5.2评估方法a. 给电源输入最高电压,并用数字示波器监控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值。b. 断开电源的输入电压,让示波器捕获电源输入端电压下降的曲线,应该要多试几次,使 捕获到的电源输入电压刚好是从正弦波峰值处往下降的波形。c. 计算出输入端电压从正弦峰值往下降到其峰值的37%时所经历的时间d. 此时间必须小于1秒

27、。环境实验咼温工作实验13.1.1实验条件a. 输入电压为上、下限值,输出满载。b. 实验温度:依产品技术要求(或为 45C)c. 实验时间:16Hr。13.1.2 评估方法a把温箱温度调到要求温度,再把电源放入温箱中预热小时,然后开启电源让电源在 输入电压上限工作 8 小时,接着在输入电压下限工作 8 小时,如电源需要强迫风冷,则应加 入相应量的风冷。b. 当实验分别进行到第1、8、9、16小时结束前,测量电源在小载及满载条件下的输 出电压以及满载条件下的纹波、噪声。c如实验中间发现电源相关性能不合格,应予以记录;如电源不能继续实验,贝U应维修 好后接着实验。d. 实验过程中,电源应工作正常

28、且 b中的测试值应符合技术要求。低温工作实验13.2.1 实验条件a. 输入电压为上、下限值,输出满载。b. 实验温度:依产品技术要求(或为-10C)。c. 实验时间:16Hr。13.2.2 评估方法a. 把低温箱温度调低到要求值,再把电源放入低温箱预冷1小时,然后开启电源让电 源在输入电压上限工作 8 小时,接着在输入电压下限工作 8 小时。b. 当实验进行到第1、& 9、16小时结束前,测量电源在小载及满载条件下的输出电 压及满载条件下的纹波、噪声。c如实验中间发现电源相关性能不合格,应予以记录;如电源不能继续实验,贝U应维修 好后接着实验。d. 实验过程中,电源应工作正常且 b中的测试值

29、应符合技术要求。 高、低温循环工作实验13.3.1 实验条件a. 实验温度:依产品技术要求(或低温为-10C,高温为+45C)。b. 实验时间:32小时。c. 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满载。13.3.2 评估方法a. 电源连续在2小时高温后又2小时低温的循环条件下工作,直到电源工作满 32小 时后结束。b. 实验结束后,电源应在室温下放置 2小时。c. 测量电源在小载及满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以及满载条件的纹波、噪声,其值均应符 合产品技术要求且无任何材料变形。高温贮存实验13.4.1 实验条件a. 实验温度:依产品技术要求(或+45C)。b. 实验时间:16Hr。c. 电源不工作。13.4.2 评

30、估方法a. 让电源连续16小时放置在高温环境条件下。b. 实验结束后,电源应在室温下放置 2小时。测量电源在小载及满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以及满载条件下的纹波、 噪声,其值均应符合 产品技术要求且无任何材料变形。低温贮存实验13.5.1 实验条件a. 实验温度:依产品技术要求(或 高温-40C)。b. 实验时间:16Hr。c. 实验时电源不工作。13.5.2 评估方法a. 让电源连续16小时放置在低温环境条件下。b. 实验结束后,电源应在室温下放置 2小时。c测量电源在小载及满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以及满载条件下的纹波、噪声,其值均应 符合产品技术要求且无任何材料变形。高温高湿实验13.6.1 实验条

31、件a. 实验温度:依产品技术要求的(或 低温-40C)。b. 实验时间:8Hr。c. 电源输出满载,输入电压为上限值。 跌落实验13.7.1 实验条件a. 落高度:1m,跌落的水平面是一厚为至少13mm的硬木板,此木板由水泥地支撑。b. 跌落方向:一个角,三个边,六个面。c. 跌落次数:每个方向一次。13.7.2 评估方法a. 跌落实验后,塑胶外壳不应脱开或分裂。b. 不要求电源仍然工作。振动实验13.8.1 实验条件a. 频率:1055Hz及 55200Hzb. 振幅:0.35mm (1055Hz)c持续时间:5个循环/每个轴向(X,丫,Zd. 加速度:50m/s2 (电源质量w 3.5Kg); 40m/s2 (电源质量3.5Kg 13.8.2评估方法a. 让电源在1055Hz频率范围内进行恒振幅实验,振幅为 0.35mm;在55200Hz频 率范围内进行恒加速度实验,加速度按实验条件 d 的要求;b. 实验结束后,测试电源的输出电压、纹波及噪声,其值均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电源开、关机循环实验13.9.1 实验条件a. 电源输入电压为上限值b. 电源输出满载和小载c. 电源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作13.9.2评估方法a.本实验在环境实验最后阶段进行b .先让电源预热15分钟c然后让电源开机3秒再关机3秒,如此循环3000次(满载)及1000次(小载)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