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_第1页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_第2页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_第3页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 1吃饭时明明帮妈妈盛汤,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掀开热汤锅的锅盖,有水从锅盖上滴 下,明明想知道锅盖上的水是哪来的,你能帮忙吗?这一过程是否发生了物态变化? 答:我能帮忙;发生了物态变化,水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滴。 2、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 时候这样做? 答;向水中撒盐能降低水的凝固点。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为防止由于气温低,水凝固 成冰,常用食盐防止水凝固成冰。 3、医用体温计能当寒暑表使用吗?用它能准确测出气温吗? 答:医用体温计不能当寒暑表用。因为寒暑表的测量范围-30C50 C,超过了体温计的测 量范围35

2、C 42 C。另外体温计有缩口,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不能下,当气温降低时, 不能反应此时的气温。 4、佳佳学完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后想到: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又多又便宜,也是液 体,为什么不能用水作为温度计液泡内的液体呢?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进行了解,看看谁 能知道这是为什么? 答: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在0 C 4 C时是热缩冷胀的,所以不能 用做液泡内的液体。 5、 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C的水或者0 C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 什么? 答:0 C冰好一些;因为 0 C的水和0 C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C的冰 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

3、冷却效果好一些。 6、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 0 C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把正在熔化0 C的冰放在 0 C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 7、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 的热量 8、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 口腔中,这是为什么? 答:在酒精灯上烧一烧是为了提高镜面的温度,避免由于镜面的温度低,使口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不清。 9、

4、 取一根较粗的铁丝, 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 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 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 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10、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11、冰和雪都是水的固定形式,但它们的形状又有很大的区别,你能作出解释吗? 答:冰是水凝固而形成的有圆滑的表面;雪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有规则的

5、图形。 12、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 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13、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 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 小冰晶,冰晶 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 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14、 我国南方的夏天, 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 人们普通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 下一场不小的阵雨, 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 是一阵风刮过之后, 大地和空气便清凉

6、了, 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 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答:烈日当空,温度很高,人体的汗液难蒸发,人体不能散热,所以感到酷热难当;下了 阵雨以后,空气中温度增大,人体汗液变慢,所以人体感到湿热;刮风加快汗液蒸发,蒸 发吸收人体的热量,人们感到凉爽。 15、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 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 而吹气又会减轻烫的感觉呢? 答:呵气时呵出的水蒸气温度高在手背遇冷液化放热,于是手背感觉暖和;吹气可以加速 手上汗液的蒸发吸热,所以手背感觉凉爽。 16、 从冰

7、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 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 但是在桌 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答:冷藏鸡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鸡蛋上,所在鸡蛋变湿了;擦拭以后水 蒸气还不断液化,所以擦不干;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温度升高,鸡蛋表面的小水滴汽化 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变干了。 17、霜前冷,雪后寒? 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 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18、 ( 1)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2)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答:(1 )因为人身上有水,而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因此人

8、感觉冷。 (2)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天热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 加快舌头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加快舌头表面唾液蒸发来吸收身体的热量。 19、 火箭点火发射时, 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 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箭发射时,发射架 为什么不被高温烧坏 ?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 (下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 的? 答案:大水池里的水受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保护发射架不补烧坏;火箭发射时,底部喷 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漂 浮在空气中成的 20、

9、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 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 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 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 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白气”是冰棍周围 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 而成的. 21、如图,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小烧杯内的冰是否会熔化?为什么? 答:不会熔化,因为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却保持 熔点温度不变;小烧杯内的冰由于热传递温度也会达

10、到熔点温度,由于温度 和大烧杯内混合物的温度相同,不能从大烧杯内的混合物中继续吸热,所以 不会熔化。 22、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 0C,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 冰吸热 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 OC时,冰的温度还低于 0C;冰块继续吸 热,冰块附近 OC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23、“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 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 中的

11、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 与水的沸点相同) 答:不会沸腾,因为大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是 温度却保持沸点温度不变; 小烧杯内的水由于热传递温度也会达 到沸点温度,由于温度和大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不能从大烧杯内的水中继续吸热,所以 不会沸腾。 24、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 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 而纸锅不会燃烧。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答: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C,水在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却保持沸 点温度不变,用纸锅烧水,纸锅始终要向水传

12、热,所以温度不能达到纸锅的着火点,所以 纸锅能烧开水,而不会燃烧。 25、 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C。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 出现了 “油花四溅”的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溅入油里的水滴,到达油面时有一定的速度,要继续向下运动。由于油的温度远高于 水的沸点;水滴向下运动过程中快速汽化,产生高压气泡,气泡迅速膨胀破裂把油溅起来。 2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夏季的白天温度高,湖水蒸发,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夜间至次日清晨,气温降低,湖 面上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飘在湖面上。 27、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

13、清,这是为什么? 答:开水蒸发产生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壁,降温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 杯壁上,因而模糊不清。 28、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块,其表面通常会有一层霜。请解释这层霜是怎样产生的。 答:冷冻室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通常在零下十几度的冻肉块,发生凝华现象,在冻 肉块表面形成小冰晶。 29、 人们常将新鲜蔬菜装在塑料袋内并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 在夏天,当把装有蔬 菜的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看到塑料袋内、外都有水珠。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把装蔬菜的塑料袋放入冰箱后,塑料袋内蔬菜蒸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塑料袋内侧 形成小水珠;把装蔬菜的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14、冷的塑料袋液化,在 塑料袋外面形成小水珠。 30、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请分 别解释这两个现象,并说明发生这两种物态变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答: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的:小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而成的;两种物态变化中,水蒸气遇冷温度不同。凝华时遇冷温度低且低于零度。 31、 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 打开暖风, 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 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 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

15、同样的现象,司 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答案:水蒸汽遇冷才能液化成小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 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机用暖风提高风挡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汽不能在风挡玻璃上液化而形 成哈气,在夏季下大雨时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风档玻璃玻温度 较低,车内水蒸汽在风档玻璃玻上遇冷可以液化形成哈气,此时打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 度低于风档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汽不能在璃玻上液化,从而起到预防哈气产生的作用。 32、 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得阴沉,九年一班的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了 许多雾水,但是隔壁无人上课的物理实验室玻

16、璃上的雾水却不明显,这是为什么? 答案:天气变阴,气温降低,窗户上的玻璃温度降低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 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的内表面,而隔壁的物理实验室由于没有同学呼出的大 量水蒸气,所以玻璃上液化现象并不明显。 33、如图是电冰箱制冷系统简化示意图,请说明电冰箱制冷的工作 过程。 答案: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内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箱内 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制冷剂 蒸气液化放热。 34、简述“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答: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大,温度骤降到零下二土几度时,空 气中的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形成小冰晶。 35、 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 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 来,去卩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 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 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 答:火机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阀门松动,丁烷液体迅速汽化,从外壳吸收大量的热, 外壳温度降低,所以冷;而阀门处的温度低于0 C,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放热降温,凝华形 成小冰晶附着在阀门处结了一层白色的粉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