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侵犯财产罪刑法分论教学课件_第1页
6侵犯财产罪刑法分论教学课件_第2页
6侵犯财产罪刑法分论教学课件_第3页
6侵犯财产罪刑法分论教学课件_第4页
6侵犯财产罪刑法分论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第一节 暴力型财产犯罪暴力型财产犯罪 第二节第二节 非法占有型财产犯罪非法占有型财产犯罪 第三节第三节 非法挪用型财产犯罪非法挪用型财产犯罪 一、抢劫罪一、抢劫罪 (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 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 1、客体:复杂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客体:复杂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 人的人身权利人的人身权利 讨论:抢劫罪的对象问题:讨论:抢劫罪的对象问题: 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 不动产不动产 违禁品违禁品 2、客观方面:对公

2、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客观方面: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 他在场人他在场人当场当场实施暴力、以实施暴力、以当场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实施暴力相威胁或 者采用其他者采用其他当场当场侵犯人身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侵犯人身的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当场 交出财物或者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当场夺走财物的行为。夺走财物的行为。 复合行为:复合行为: 手段行为手段行为暴力、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 目的行为目的行为当场劫取公私财物当场劫取公私财物 手段行为:手段行为: (1 1)暴力方法:)暴力方法:侵犯人身自由权、健康权直至生命侵犯人身自由权、健康权直至生命 权的施加于人身的强力打

3、击和强制行为。权的施加于人身的强力打击和强制行为。 a.a.暴力必须具有当场性:是当场实施,而且目的暴力必须具有当场性:是当场实施,而且目的 是为了当场取得财物是为了当场取得财物 例例1 1:某甲在旅游区森林里看到一女青年乙,:某甲在旅游区森林里看到一女青年乙, 遂上前将其挟持到一僻静之处,欲行强奸,遂上前将其挟持到一僻静之处,欲行强奸, 遭乙反抗,某甲猛击乙的头部,将其击昏后遭乙反抗,某甲猛击乙的头部,将其击昏后 就地进行强奸,在强奸之后,趁乙昏迷之际,就地进行强奸,在强奸之后,趁乙昏迷之际, 见乙的手提包扔在不远处,捡起后发现里面见乙的手提包扔在不远处,捡起后发现里面 有手机、手表以及有手

4、机、手表以及10001000多元现金等物,于是多元现金等物,于是 据为己有。据为己有。 例例2 2:某甲用暴力殴打乙之后,将乙强奸。:某甲用暴力殴打乙之后,将乙强奸。 待乙穿好衣服,惊魂未定之际,甲又对乙强待乙穿好衣服,惊魂未定之际,甲又对乙强 行搜身,乙不敢吭声,甲搜走乙所带的一块行搜身,乙不敢吭声,甲搜走乙所带的一块 高档手表后,又从乙的口袋里搜出以钱包,高档手表后,又从乙的口袋里搜出以钱包, 内有内有10001000元现金,非法据为己有。元现金,非法据为己有。 (1 1)暴力方法)暴力方法 b.b.暴力所打击的对象暴力所打击的对象 多数针对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持有者本人。多数针对财物的

5、所有者、保管者或持有者本人。 某些情况下,也可施加于在场的与财物所有人、某些情况下,也可施加于在场的与财物所有人、 保管人或持有人具有某种亲密关系的人。保管人或持有人具有某种亲密关系的人。 如果对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施加暴力,不能以抢劫如果对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施加暴力,不能以抢劫 罪论处。罪论处。 例:甲与乙深夜欲进入一农村信用社行窃,见丙、例:甲与乙深夜欲进入一农村信用社行窃,见丙、 丁两青年在信用社门前闲聊,不便作案,遂上前要丁两青年在信用社门前闲聊,不便作案,遂上前要 他们他们“快滚开快滚开”,由此引起双方口角。在争执中,由此引起双方口角。在争执中, 甲、乙掏出刀子将丙刺伤,将丁赶跑。然后,二

6、人甲、乙掏出刀子将丙刺伤,将丁赶跑。然后,二人 撬锁进入信用社,窃取了数万元的财物逃走。撬锁进入信用社,窃取了数万元的财物逃走。 (1 1)暴力方法)暴力方法 c.c.暴力的程度暴力的程度 刑法对此并无限制,只要达到致使被害人刑法对此并无限制,只要达到致使被害人 不能或者不敢反抗即可不能或者不敢反抗即可 此暴力方法包括故意杀人此暴力方法包括故意杀人 分析分析: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 抗而故意杀人。抗而故意杀人。 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 (2 2)胁迫方法)胁迫方法 一般是指以语言或行动,明示或暗示将加害于一般是指

7、以语言或行动,明示或暗示将加害于 被害人或第三人的方法,使被害人受到精神上的被害人或第三人的方法,使被害人受到精神上的 威胁而不敢反抗。威胁而不敢反抗。 a.暴力性:以对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为胁迫内容暴力性:以对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为胁迫内容 b.当场性:面对被害人直接发出,以当场实施暴当场性:面对被害人直接发出,以当场实施暴 力相威胁,目的是为了当场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力相威胁,目的是为了当场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 c.对象同暴力方法的对象对象同暴力方法的对象 d.d.方式:有形有声的、无形无声的、口头的、方式:有形有声的、无形无声的、口头的、 文字的文字的 (3 3)其他方法)其他方法 为了当场

8、占有财物,而采用的除暴力、胁迫之外为了当场占有财物,而采用的除暴力、胁迫之外 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方法。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方法。 典型的是典型的是药物麻醉、用酒灌醉、催眠术药物麻醉、用酒灌醉、催眠术等等。等等。 a.a.必须是直接针对他人的身体施加的影响力。必须是直接针对他人的身体施加的影响力。 分析:冒充警察分析:冒充警察“抓赌抓赌”“”“抓嫖抓嫖”,而,而“没没 收收”赌资或者赌资或者“罚款罚款”。 b.b.这些方法与被害人不能、不知反抗有着直接因这些方法与被害人不能、不知反抗有着直接因 果关系。果关系。 如果基于被害人自己或者与行为人无关的第三如果基于被

9、害人自己或者与行为人无关的第三 者的原因者的原因 ,而不能、不知反抗,行为人乘机掠走,而不能、不知反抗,行为人乘机掠走 财物的,不构成抢劫罪。财物的,不构成抢劫罪。 (3 3)其他方法)其他方法 c.c.这些方法必须是行为人为了排除被害人的反这些方法必须是行为人为了排除被害人的反 抗以便占有财物而采取的。抗以便占有财物而采取的。 例:某甲骑车在路上不慎将某乙撞到在地,某例:某甲骑车在路上不慎将某乙撞到在地,某 乙腿部受伤不能起立,某甲看看四周无人,不但不乙腿部受伤不能起立,某甲看看四周无人,不但不 救助,还当着某乙的面公然将其甩在路边的手提包救助,还当着某乙的面公然将其甩在路边的手提包 (内有

10、手机和数千元现金)拿走据为己有。(内有手机和数千元现金)拿走据为己有。 总结:上述三种方法都致使被害人当场总结:上述三种方法都致使被害人当场不能不能反反 抗或者抗或者不敢不敢反抗或者反抗或者不知不知反抗。反抗。 目的行为:目的行为: 当场强行劫取财物:当场强行劫取财物: (1)包括自己去拿以及被害人自己交付。)包括自己去拿以及被害人自己交付。 (2)包括不法利益:)包括不法利益:例:逼别人写下借据例:逼别人写下借据。 (3)直接获利,间接获利不在内:)直接获利,间接获利不在内:例:逼他例:逼他 人卖艺,从中售票得利。人卖艺,从中售票得利。 3、主体:已满、主体:已满14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行为

11、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行为 能力的自然人。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主观方面: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 的。的。 分析分析:为索取合法债务而使用暴力的行:为索取合法债务而使用暴力的行 为。为。 1、事后抢劫、事后抢劫 刑法第刑法第269条: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 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 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以抢劫罪论处。 (1)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 讨论讨论1 1:是否必须达到构成

12、犯罪的程度:是否必须达到构成犯罪的程度 讨论讨论2 2:以盗窃、诈骗等手段实施的其他犯罪可:以盗窃、诈骗等手段实施的其他犯罪可 否转化为抢劫否转化为抢劫 讨论讨论3 3:在盗窃的预备阶段被发现,为脱逃而实:在盗窃的预备阶段被发现,为脱逃而实 施暴力的,能不能转化为抢劫罪。施暴力的,能不能转化为抢劫罪。 (2)实质性条件:必须)实质性条件:必须当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 相威胁。相威胁。 a.“当场当场”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现场以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的现场以 及行为人刚一离开现场就被人及时发觉而立即被人及行为人刚一离开现场就被人及时发觉而立即被人 追捕中的场所。追捕中

13、的场所。 b.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胁迫:与抢劫罪的程度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胁迫:与抢劫罪的程度 相当。相当。 c.施暴对象包含行为人主观想象上的物的持有施暴对象包含行为人主观想象上的物的持有 者或保护持有者的第三人。者或保护持有者的第三人。 (3)主观条件: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主观条件: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 灭罪证而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灭罪证而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2、携带凶器抢夺的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的抢劫罪 刑法刑法267267条第条第2 2款:款:“携带凶器抢夺的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依照 抢劫罪定罪处罚。抢劫罪定罪处罚。 (1)凶器凶器 是指在性质上或者用法

14、上,足以杀伤他人的是指在性质上或者用法上,足以杀伤他人的 器械。如果物品是一般人生活中经常携带的,并器械。如果物品是一般人生活中经常携带的,并 且对一般人不会产生很强的危险感,则不应认定且对一般人不会产生很强的危险感,则不应认定 为为 凶器。凶器。 (2)携带)携带 是指将某种物品带在身上或者是指将某种物品带在身上或者 置于身边附近,置于身边附近, 将其置于现实的支配之下的行为。并具有将其置于现实的支配之下的行为。并具有 随时随时 使用的可能性使用的可能性。 (3)使用意识)使用意识 包括两种情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一是行为人在抢夺前为了使用行为人在抢夺前为了使用 而携带该物而携带该物 品;品

15、;二是二是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携带可能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携带可能 用于杀伤他人的物品,在现场意识到自己用于杀伤他人的物品,在现场意识到自己 所携带的所携带的 凶器进而实施抢夺行为。凶器进而实施抢夺行为。 反之,如果行为人并不是为了违法犯罪而携带反之,如果行为人并不是为了违法犯罪而携带 某种物品,实施抢夺时也没有准备使用的意识,则某种物品,实施抢夺时也没有准备使用的意识,则 不宜适用不宜适用刑法刑法第第 267 条第条第 2款。款。 3、刑法、刑法289条的规定条的规定 聚众聚众“打砸抢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 首要分子,以抢劫罪定罪处罚。首要分子,以抢劫罪

16、定罪处罚。 1、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 界限界限 (1)主观故意内容不同。)主观故意内容不同。 (2)侵害的客体不同)侵害的客体不同 (3)犯罪对象不同)犯罪对象不同 分析分析:行为人把枪支、弹药、爆炸物误认:行为人把枪支、弹药、爆炸物误认 为是其他财物而实施抢劫行为。为是其他财物而实施抢劫行为。 明知抢劫的对象既有财物,又有枪明知抢劫的对象既有财物,又有枪 支等物而实施抢劫支等物而实施抢劫 2 2、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1)(1)为劫财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抢劫为劫财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抢劫 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

17、而故意杀人的,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 成立抢劫罪。(司法解释)成立抢劫罪。(司法解释) (2)(2)由于其他原因故意实施杀人行为致由于其他原因故意实施杀人行为致 人死亡,然后产生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人死亡,然后产生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 进而取得财物的,应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进而取得财物的,应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 窃罪。窃罪。 (3)(3)抢劫行为之后抢劫行为之后, ,为了灭口而杀人,为了灭口而杀人, 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 3、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相同:相同:a.客观表现客观表现 b.侵犯的法益侵犯的法益 不同:不

18、同:a.主观方面不尽相同主观方面不尽相同 b.行为手段不尽相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一是一是看取财的对象是否看取财的对象是否 为被害人本人;为被害人本人;二是二是看取财是否具有当场性。看取财是否具有当场性。 c.犯罪主体年龄要求不同犯罪主体年龄要求不同 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 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 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4、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 a. 既遂标准(有争议):人身权利说、财既遂标准(有争议):人身权利说、财 产权利

19、说、择一说产权利说、择一说 b.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 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 既遂。既遂。” ” “ “刑法第刑法第263263条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条规定的八种处罚情节中 除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这一结果加重这一结果加重 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情节之外,其余七种处罚情节同样存在既遂、 未遂问题,其中属抢劫未遂的,应当根据刑未遂问题,其中属抢劫未遂的,应当根据刑 法关于加重情节的法定刑规定,结合未遂犯法关于加重情节的法定刑规定,结合未遂犯 的处理原则量刑。

20、的处理原则量刑。 ” ” 1、入户抢劫的;、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的的 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 a. “入户抢劫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 人人生活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

21、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 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 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需注意三个问题:需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户的范围;其一,户的范围; 其二其二 ,“入户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 所需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所需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 其三,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其三,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 户内。户内。 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 b.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既包括在从事旅

22、,既包括在从事旅 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大、中型出租车,火车,出租车,火车, 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公共交通工具上对 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 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 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 注意:其一,暴力作用在交通工具上注意:其一,暴力作用在交通工具上 其二,在其二,在未运营未运营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 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在

23、者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在者小型出小型出 租车租车上抢劫的,上抢劫的,不属于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 c.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是指抢,是指抢 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 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 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 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 融机构融机构”。 分析分析:抢劫银行的办公电脑:抢劫银行的办公电脑 张三刚从银行柜台取出

24、现金两万元,张三刚从银行柜台取出现金两万元, 尚未走出银行大门即被劫匪抢走。尚未走出银行大门即被劫匪抢走。 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 d.“持枪抢劫持枪抢劫”,“枪支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中 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关键看所持枪的规定。关键看所持枪 支能否发射金属弹丸并具有一定杀伤力。支能否发射金属弹丸并具有一定杀伤力。 讨论:持假枪抢劫的,如何处理?讨论:持假枪抢劫的,如何处理?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 1、阅读、阅读20002000年年1111月月最高人民法院关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

25、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2、阅读、阅读20052005年年6 6月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1 1、张某、王某两人于某日以商谈生意为名、张某、王某两人于某日以商谈生意为名 将某私营业主唐某从其工厂诱骗至市郊的一将某私营业主唐某从其工厂诱骗至市郊的一 空房内,将唐某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空房内,将唐某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 强迫唐某答应亲手写下强迫唐某答应亲手写下“请请 立即支取立即支取 8 8 万万 元货款交付给客户张某元货款交付给客户张某”的纸条,并盖上自的纸条,并盖上自 己的印章。随后,

26、张、己的印章。随后,张、 王二人持该字据从唐王二人持该字据从唐 某的私营企业财务室领走某的私营企业财务室领走 8 8 万元。则张、王万元。则张、王 的行为构成何罪?的行为构成何罪? a a抢劫罪抢劫罪 b b绑架罪绑架罪 c c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 d d非法拘禁罪与诈骗罪非法拘禁罪与诈骗罪 2 2、甲于某日深夜在大街上乘无人之机拦截、甲于某日深夜在大街上乘无人之机拦截 三陪女乙、用刀架在乙的脖子上,三陪女乙、用刀架在乙的脖子上, 要乙交要乙交 出所有财物,乙声称未随身携带任何值钱的出所有财物,乙声称未随身携带任何值钱的 东西,甲搜身确实发现乙身无东西,甲搜身确实发现乙身无 分文,但不分文,但

27、不 愿善罢甘休,令乙带路,将乙劫持到其监时愿善罢甘休,令乙带路,将乙劫持到其监时 居住地准备搜刮财物。不居住地准备搜刮财物。不 料,乙的同居男料,乙的同居男 友丙在乙的住处。甲对丙实施威胁,丙见甲友丙在乙的住处。甲对丙实施威胁,丙见甲 用刀对着乙,乙随时用刀对着乙,乙随时 有人身危险,被迫向有人身危险,被迫向 甲交出了一定数额的金钱。甲构成绑架罪还甲交出了一定数额的金钱。甲构成绑架罪还 是抢劫罪?是抢劫罪? 3 3、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 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当车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当车 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

28、人民币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 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 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本案中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本案中 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 a.a.持枪抢劫持枪抢劫 b.b.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c.c.抢劫致人重伤抢劫致人重伤 d.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4 4、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 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 只有少量现金

29、,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 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 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 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为避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为避 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三人取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三人取 出现金出现金50005000元。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元。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 些选项是错误的?些选项是错误的? a a抢劫(未遂)罪与信用卡诈

30、骗罪抢劫(未遂)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b b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 c c抢劫(未遂)罪与敲诈勒索罪抢劫(未遂)罪与敲诈勒索罪 d d抢劫(既遂)罪与盗窃罪抢劫(既遂)罪与盗窃罪 注:实践中常常发生抢劫信用卡的案件。注:实践中常常发生抢劫信用卡的案件。 如果抢劫信用卡如果抢劫信用卡当场使用当场使用的,应认定为抢劫的,应认定为抢劫 罪;罪;事后使用事后使用的则根据取款的方式以盗窃罪的则根据取款的方式以盗窃罪 或诈骗罪与抢劫罪并罚。或诈骗罪与抢劫罪并罚。张明楷的新观张明楷的新观 点点 5 5、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 行从

31、乙身上搜出现金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3000元和元和1 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张只有少量金额的 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10万元。万元。 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 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 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10万元,被万元,被 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 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照下列哪一选项

32、定罪? a a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 b b绑架罪绑架罪 c c抢劫罪抢劫罪 d d抢劫罪和绑架罪抢劫罪和绑架罪 6 6、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 所窃赃物(价值余元)逃跑,乙紧追所窃赃物(价值余元)逃跑,乙紧追 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 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 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 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 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应当以

33、下列哪些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应当以下列哪些 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a.a.抢劫罪抢劫罪 b.b.抢夺罪抢夺罪 c.c.盗窃罪盗窃罪 d.d.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 7 7、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 a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5000 元现金元现金 b 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 后取走其财物后取走其财物 c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 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

34、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 将其杀死将其杀死 8 8、刑法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 定,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适用该规定?定,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适用该规定? a a甲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甲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 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 你千你千 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 然后,翻窗逃跑然后,翻窗逃跑 b b乙抢夺王某的财物,王某让狼狗追赶乙。乙为乙抢夺王某的财物,王某让狼狗追赶乙。乙为 脱身,打死

35、了狼狗脱身,打死了狼狗 c c丙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丙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 被识破。被害人追赶丙。走投无路的丙从身上摸出短刀,被识破。被害人追赶丙。走投无路的丙从身上摸出短刀, 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 你们再追,我就死你们再追,我就死 在你们面前。在你们面前。 被害人见丙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丙被害人见丙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丙 迅速逃离现场迅速逃离现场 d d丁在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丁在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 人员顾某发现。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提起网吧门边的人员顾某发现。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

36、,提起网吧门边的 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 一、概念一、概念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 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认定二、认定 (一)与抢劫罪的区别(一)与抢劫罪的区别 同:都具有当场性和公然性同:都具有当场性和公然性 不同:前者对物使用有形力;后者对人使不同:前者对物使用有形力;后者对人使 用有形力。用有形力。 (二)本罪向抢劫罪转化的法定情形(二)本罪向抢劫罪转化的法定情形 二、认定二、认定 (三)想象竞合犯(三)想象竞合犯 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实施抢夺公

37、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 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 罪处罚。罪处罚。 (四)关于(四)关于“飞车行抢飞车行抢”05年司法解释年司法解释 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 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

38、,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 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 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 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或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或要 挟,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挟,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 1、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人身权利或其他

39、权、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人身权利或其他权 利。利。 2、客观方面:对被害人实施威胁、要挟,迫使其、客观方面:对被害人实施威胁、要挟,迫使其 交出财物或者出让财产性利益的行为。交出财物或者出让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行为人威胁或要挟行为人威胁或要挟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基基 于恐惧做出财产处分的决定于恐惧做出财产处分的决定 威胁或要挟的内容一般是非法的,如果是行使威胁或要挟的内容一般是非法的,如果是行使 自己的权利,则具有正当性。但如果以自己的权利,则具有正当性。但如果以 揭发对方的揭发对方的 犯罪为由索要钱财的,也成立本罪。犯罪为由索要钱财的,也成立本罪。 (三)认定三)认定 1、敲

40、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1)威胁内容威胁内容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只能针对被害人的人身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只能针对被害人的人身 权利进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则较为广泛,没有限制。权利进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则较为广泛,没有限制。 (2)威胁方式威胁方式不同:抢劫罪只能是面对面的直接进行;而不同:抢劫罪只能是面对面的直接进行;而 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当面进行,也可以间接进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当面进行,也可以间接进行。 (3)实现威胁内容的时间实现威胁内容的时间不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而敲不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而敲 诈勒索罪一般是在将来。诈勒索罪一般是在将来。 (4)索取

41、非法利益的性质索取非法利益的性质不同:抢劫罪只能是财物并且是不同:抢劫罪只能是财物并且是 动产;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财产性利动产;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财产性利 益,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益,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5)取得非法利益的时间取得非法利益的时间不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取得;不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取得; 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非当场。而敲诈勒索罪,则既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非当场。 (6 6)犯罪数额犯罪数额不同:抢劫罪当场实施暴力,不要求其劫取不同:抢劫罪当场实施暴力,不要求其劫取 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财物的数额必须达到

42、“数额较大数额较大”。敲诈勒索罪要求数较大。敲诈勒索罪要求数较大。 分析:某甲发现某乙与其妻通奸。一日甲分析:某甲发现某乙与其妻通奸。一日甲 找到乙,要求乙一周内向其支付找到乙,要求乙一周内向其支付5 5万元万元“感情感情 损失费损失费”,遭到乙拒绝。于是甲当即对乙拳,遭到乙拒绝。于是甲当即对乙拳 打脚踢,在乙被迫答应其要求时才住手。事打脚踢,在乙被迫答应其要求时才住手。事 后,乙向公安机关报案,甲被抓获。甲的行后,乙向公安机关报案,甲被抓获。甲的行 为如何认定?为如何认定? 2、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前者:被害人基于恐惧、害怕而被迫地处前者:被害人基于恐惧、害怕

43、而被迫地处 分财产、交出财物;分财产、交出财物; 后者:被害人是受蒙蔽而后者:被害人是受蒙蔽而“自愿自愿”地处分地处分 财产、交出财物。财产、交出财物。 3、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其一,是否实际绑架了他人;其一,是否实际绑架了他人; 其二,前者是向被害人本人发出勒索财物其二,前者是向被害人本人发出勒索财物 的威胁,后者是向关心、爱护被绑架人的相的威胁,后者是向关心、爱护被绑架人的相 关人员甚至单位发出威胁。关人员甚至单位发出威胁。 4、既遂与未遂既遂与未遂 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 取得了财物是,就是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取

44、得了财物是,就是敲诈勒索罪的既遂。 分析分析:被害人不是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被害人不是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 物,而是基于怜悯心理提供财物,或者为了物,而是基于怜悯心理提供财物,或者为了 配合警察逮捕行为人而按约定时间与地点交配合警察逮捕行为人而按约定时间与地点交 付财物的。付财物的。 5、本罪的数额要求本罪的数额要求 1000100030003000 习题习题1 1: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 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2000余元。甲、乙余元。甲、乙 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两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

45、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两 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 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12点将点将1010万元万元 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丁立即报警,甲、乙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丁立即报警,甲、乙 被抓获。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被抓获。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 的?的? a 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 b 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 c 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d d以故意杀人罪、

46、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并罚 习题习题2 2: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a 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3000 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3000元元 b 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 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砸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砸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 费费3

47、000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3000元元 c 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 索要索要3000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 d 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 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 2万元的欠条。事后,万元的欠条。事后, 甲持乙的欠条向其

48、索要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 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 院起诉乙院起诉乙 一、盗窃罪一、盗窃罪 (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 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 的行为。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二)构成特征 1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对象:对象:他人占有的财物他人占有的财物 a.对于对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他人占有的财物”的理解的理解 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不仅包括物理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不仅包括物理 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支配范

49、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 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住宅内、车内的(住宅内、车内的 财物、门前的自行车、具有回到原处能力的宠物、旅客遗财物、门前的自行车、具有回到原处能力的宠物、旅客遗 忘在宾馆的财物)忘在宾馆的财物) 数人共同管理某种财物,而且存在上下数人共同管理某种财物,而且存在上下 主从关系时,占有通常属于上位者,而不属主从关系时,占有通常属于上位者,而不属 于下位者。但如果上位者与下位者具有高度于下位者。但如果上位者与下位者具有高度 的信赖关系,下位者被授予某种程度的处分的信赖关系,下位者被授予某种程度的处分 权时,就应承认下位者的占有。权时,就应承

50、认下位者的占有。 b.无体物、无形财产可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无体物、无形财产可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无体物如:电力、煤气、天然气等可以成无体物如:电力、煤气、天然气等可以成 为盗窃罪的对象,盗打他人电信号码,造成为盗窃罪的对象,盗打他人电信号码,造成 他人电信资费损失,也属于盗窃罪。他人电信资费损失,也属于盗窃罪。 无形财产中,技术成果等智力财产不能作无形财产中,技术成果等智力财产不能作 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技术成果等智力财产为盗窃罪的对象。盗窃技术成果等智力财产 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 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 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

51、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 窃的行为。窃的行为。 (1)秘密窃取秘密窃取 其一,其一,秘密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秘密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 持有人来说的。即使其他在场的人都发觉了也不影持有人来说的。即使其他在场的人都发觉了也不影 响盗窃的构成。响盗窃的构成。 其二,其二,“秘密秘密”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即行为人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即行为人 采用自认为不被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即采用自认为不被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即 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视,也不影响盗窃行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者注视,也不影响盗窃行 为的性质。为的性质。 分析分析:甲闲逛于某火车站时,看到一火车车:甲

52、闲逛于某火车站时,看到一火车车 皮正卸货,即冒充搬运工拿走了一件货物(价值皮正卸货,即冒充搬运工拿走了一件货物(价值 数千元)。甲的行为如何定性?数千元)。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 (2)“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是本罪,是本罪 两个选择性的补充要件。两个选择性的补充要件。 a.“数额较大数额较大”:5002000元为起点元为起点 盗窃公私财物接近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数额较大”的起点,的起点,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盗窃残

53、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 力人的财物的;力人的财物的; 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数额较大”的起的起 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不作为犯罪处理: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全部退赃、退赔的;全部退赃、退赔的; 主动投案的;主动投案的; 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 的;的; 其他

54、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b.“多次盗窃多次盗窃”:对于一年内对于一年内入户入户盗窃或者在盗窃或者在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多 次盗窃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 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 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 3、主体:一般主体主体:一般主体 4 4、主观方面: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主观方面: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讨

55、论讨论:a. a. 行为人误以为是自己的财物而取回行为人误以为是自己的财物而取回 的。的。 b.b.行为人所有但被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行为人所有但被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 窃取的。窃取的。 1、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 a.盗窃罪与生活中的小偷小摸盗窃罪与生活中的小偷小摸:是否意欲窃是否意欲窃 取数额较大的财物。取数额较大的财物。 b.盗窃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也不属于多次盗窃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也不属于多次 盗窃的,原则上不应认定为盗窃罪。盗窃的,原则上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c. 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 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

56、责任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 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 区别。区别。 2、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 a.既遂标准:通说为既遂标准:通说为“失控说失控说” 在认定既遂与未遂时,不能只是考虑是否在认定既遂与未遂时,不能只是考虑是否 失控,还必须考虑失控的财物是否到了一定失控,还必须考虑失控的财物是否到了一定 数额。数额。 b.并非所有盗窃没有成功的行为都不作为犯并非所有盗窃没有成功的行为都不作为犯 罪处理,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国家珍贵罪处理,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国家珍贵 文物、单位财务室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文物、

57、单位财务室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 罪(未遂)处罚。罪(未遂)处罚。 3、刑法中对特定对象的盗窃行为的定性、刑法中对特定对象的盗窃行为的定性 a.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196条条2款)款) b.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 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定盗窃罪。(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定盗窃罪。(210条条1款)款) c.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 报而从中窃取财物的,定盗窃罪。(报而从中窃取财物的,定盗窃罪。(253条条2款)款) d.为练习

58、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 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定盗窃罪(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定盗窃罪(1997年年11月司法月司法 解释)解释) e.盗窃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盗窃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 (219条)条) 4、盗窃罪的数罪问题、盗窃罪的数罪问题 a.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 备等,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等罪的,择一备等,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等罪的,择一 重罪处罚。重罪处罚。 b.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为盗窃其他财物,

59、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 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定盗窃罪一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定盗窃罪一 罪;罪; c.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所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所 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 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 辆未丢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辆未丢失的,按照其所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 d.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实施盗窃犯

60、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 盗窃罪从重处罚;盗窃罪从重处罚;又构成其他犯罪的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择一 重罪从重处罚;重罪从重处罚; 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 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 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 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 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 (四)盗窃罪判处死刑的情形(四)盗窃罪判处死刑的情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