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保用品内部检验标准一、安全帽1 生产资质要求 检查采购的安全帽是否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三 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2 结构形式要求2.1 帽壳顶部应加强。可以制成光顶或有筋结构。帽壳制成无沿、有沿或卷边。2.2 塑料帽衬应制成有后箍的结构,能自由调节帽箍大小。2.3 无后箍帽衬的下颏带制成“ Y”型,有后箍的,允许制成单根。2.4 接触头前额部的帽箍,要透气、吸汗。2.5 帽箍周围的衬垫,可以制成条形,或块状,并留有空间使空气流通。3 尺寸要求3.1 帽壳内部a) 长: 195-250mm ;b) 宽: 170-220mm ;c) 高: 120-150mm 。
2、3.2 帽舌: 10-70mm 。3.3 帽沿: 0-70mm ,向下倾斜度 0-60。3.4 透气孔隙:帽壳上的打孔,总面积不少于 400mm2 。特殊用途不受此限。3.5 帽箍: 分下列三个号1 号: 610-660mm;2 号: 570-600mm;3 号: 510-560mm 。 帽箍,可以分开单做,也可以通用。3.6 垂直间距a) 塑料衬: 25-50mm ;b) 棉织或化纤带: 30-50mm 。3.7 佩戴高度: 80-90mm 。3.8 水平间距: 5-20mm 。3.9 帽壳内周围突出物高度不超过 6mm ,突出物周围应有软垫。4 颜色 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白色、浅
3、黄色等。5 重量a)小沿、卷边安全帽不超过 430g(不包括附件 );b)大沿安全帽不超过 460g(不包括附件 );c)防寒帽不超过 690g( 不包括附件 )。二、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1 术语1.1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防御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颗粒物(如毒烟、 雾等)等危害其呼吸系统或眼面部的净气式防护用品。1.2 全面罩 与面部密合,能遮盖住眼、面、鼻、口和下颌等的面罩。1.3 半面罩 与面部密合,能遮盖口和鼻,或遮盖口、鼻和下颌的面罩。1.4 过滤件(过滤盒、过滤罐)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的, 可滤除吸入空气中有毒、 有害物质的过滤组件)1.5 吸气阀 只允
4、许吸入气体通过其进入面罩,防止呼出气体通过它排出面罩的单向阀门。1.6 呼吸阀 只允许呼出气体通过其排出面罩,防止吸入气体通过它进入面罩的单向阀门。1.7 导气管 用于连接面罩与过滤件的气密性软管。2 分类及标记2.1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按照面罩与过滤件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导管式防毒面具和 直接式防毒面具。2.2 面罩 面罩按结构分为全面罩和半面罩。2.3 过滤件2.3.1 过滤件类型2.3.1.1 普通过滤件普通过滤件包括:a)A 型:用于防护有机气体或蒸汽;b)B 型:用于防护无机气体或蒸汽;c)E型:用于防护 SO2 或其他酸性气体或蒸汽;d)K 型:用于防护氨及氨的有机
5、衍生物;e)CO 型:用于防护 CO 气体;f) Hg 型:用于防护 Hg 蒸汽;g) H2S 型:用于防护 H2S 气体。2.3.1.2 多功能过滤件 用于防护 2.3.1.1 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过滤件。2.3.1.3 综合过滤件 带有滤烟功能的普通过滤件或多功能过滤件。2.3.1.4 特殊过滤件 用于防护本标准未规定的,由制造商特别指明气体或蒸汽的过滤件。2.3.2 过滤件级别2.3.2.1 过滤件防护时间 过滤件按照防护时间的不同分为:a) 1 级:一般能力的防护时间;b) 2 级:中等能力的防护时间;c) 3 级:高等能力的防护时间;d) 4 级:特等能力的防护时间。2.3.2.2
6、 综合过滤件的滤烟性能 综合过滤件的滤烟性能按照滤烟效率不同分为:a) P1 :一般能力的过滤效率;b) P2 :中等能力的过滤效率;c) 高等能力的过滤效率。2.3.3 标记 过滤件的标记有过滤件类型、级别、滤烟性能级别组成。字母P、 D、Z、T分别代表普通过滤件、多功能过滤件、综合过滤件和特殊过滤件。示例 1:1 级 A 型普通过滤件标记为: P-A-1 。示例 2:2 级具有防护 A/B 两种类型气体的多功能过滤件标记为 D-A/B-2 。 示例 3::1 级 E 型具有滤烟性能 P2 级别的综合过滤件标记为: Z-E-P2-1 。 示例 4:特殊过滤件的标记为: T3 生产资质要求 检
7、查采购的安全帽是否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三 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4 技术要求4.1 面罩4.1.1 面罩边缘应平滑,无明显棱角和毛刺,无影响气密性的缺陷。4.1.2 面罩应与面部紧密贴合, 无明显压痛感, 面罩的固定系统应能根据佩戴者的 需要调节。4.1.3 面罩上可更换部件应易于更换。4.1.4 面罩观察眼窗应视物真实,有防止镜片结雾的措施。4.1.5 面罩材料应无毒、无刺激性、对健康无害,能够经受制造商推荐的清洗或消 毒处理。4.1.6 面罩上的金属材料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4.1.7 面罩的呼气阀应有保护其不受损害的呼气阀盖,呼气阀应具有良好的动作 性。
8、4.1.8 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弯曲成各种形状时应能保证气流通畅。 导气管 长度应为( 50100 )cm 。4.2 过滤件4.2.1 外观要求 过滤件外观应平滑、无毛刺,无影响气密性的缺陷。4.2.2 过滤件的质量a) 直接连接半面罩的过滤件总质量不应大于 300g ;b) 直接连接全面罩的过滤件总质量不应大于 500g 。三、焊接眼护具1 生产资质要求 检查采购的安全帽是否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三 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2 焊接眼护具材料 焊接眼护具的各部分材料必须满足下列条件:a) 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刚性;b) 不能用有害于皮肤或易燃的材料制
9、作;c) 眼罩头带使用的材料应质地柔软、经久耐用。3 焊接眼护具结构a) 表面光滑,无毛刺,无锐角或可能引起眼面部不适应感的其他缺陷;b) 可调部件应灵活可靠,结构零件应易于更换;c) 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4 焊接眼护具规格a) 单镜片:长方形镜片 (包括单片眼罩 )尺寸不得小于长宽: 108mm 50mm ,厚 度不大于 3.8mm 。b) 双镜片:圆镜片直径 62 65mm 。不规则单镜片水平基准长度不得小于 45mm ,垂直高度不得小于 40mm ,厚度不大于 3.2mm 。5 强度性能在常温下必须达到 45g 钢球,从高度为 0.6m 自由下落到镜片中心三次无任何坏损。6 耐腐蚀性能
10、经腐蚀处理后,表面无腐蚀现象。四、焊接面罩1 生产资质要求 检查采购的安全帽是否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三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2 焊接面罩材料 必须使用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潮湿、阻燃,并具有一定强度和不透光的非 导电材料制作。3 焊接面罩结构a)铆钉及其他部件要牢固,没有松动现象,金属部件不能与面部接触;b)掀起部件必须灵活可靠。4 耐腐蚀性能 经腐蚀处理后,表面无腐蚀现象。5 阻燃性能 面罩材料燃烧速度必须小于 76mm min ,塑料材质要求离开火源 5s 之内自 灭。五、劳动防护手套1 分类标记共分 4 位,第一位为 L,表示劳动防护手套;第二位表示防护性
11、能,用二个汉 语拼音字母表示;第三位表示手套材质,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第四位表示手套 质量等级,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标记代号及含义见下表防护性能(字母代号)材质(字母代号)质量等级分类标记带电作业用绝缘 手套( JY)橡胶(X) 乳胶(R)12 级L-JY-X-1( 或 2)L-JY-R-1( 或 2)耐酸碱手套( SJ)橡胶(X) 乳胶(R) 塑料(S)12 级L-SJ-X-1( 或 2)L-SJ-R-1( 或 2)L-SJ-S-1( 或 2)焊工手套( HG )牛皮(N) 猪皮(Z)12 级L-HG-N-1( 或 2)L-HG-Z-1( 或 2)2 生产资质要求检查采购的手套是否具备“三
12、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 产品合格证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3 技术要求3.1 皮革手套a)应使用经过铬鞣制的成品革制作皮革手套;b)手套表面不得有刀伤、虫伤、擦伤等残缺现象;c)手套单层厚度不小于 0.8mm ;d)手套用皮的铬含量( Cr2O2)不小于 3.5% ;e)不允许使用能遮蔽缺陷的方法处理手套用皮;f)不允许使用刺激皮肤的化合物处理手套用皮。3.2 橡胶手套 橡胶手套应不含再生胶和油膏,表面无裂痕、折缝、喷霜、发粘、发脆等缺 陷除硫化配料和其他配合剂外,胶料含量应占总质量的 70% 以上。3.3 乳胶手套 乳胶手套不允许漏气,表面无明显的裂痕、气泡、杂质等缺陷。3.4 帆布
13、手套 帆布手套一般分为五指手套、三指手套和二指手套三种,缝制针码为每厘米 45 针,帆布质量不小于 380g/m2 。45g/52g/3.5 白纱手套 平口白纱手套应使用本白粗号棉纱( 21S 8)根并和织成。重量不小于 副,罗口白纱手套应使用本白粗号棉纱( 21S 9)根并和织成。重量不小于 副。六、电工绝缘鞋1 产品分类与品种款式1.1 分类 按帮面材料分类如下:a)电绝缘皮鞋类;b)电绝缘布面胶鞋类;c)电绝缘胶面胶鞋类;d)电绝缘塑料鞋类。1.2 款式 按帮面高低分为以下款式:a)低帮电绝缘鞋 (图 1);b)高腰电绝缘鞋 (图 2);c)半筒电绝缘靴 (图 3);d)高筒电绝缘靴 (
14、图 4)。图 1 至图 4 中字母 h 为鞋帮高度。2 生产资质要求 检查采购绝缘鞋是否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 产品合格证。 “三 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 鞋底和跟部不应有金属勾心等部件。防砸型的绝缘鞋内包头是金属材料时应 进行表面绝缘处理,并且在制鞋时与鞋为一体不能活动。帮底联结不应采用上下 穿通线缝,可以侧缝。3.2 鞋面厚,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mm )。材料类别厚度皮革12橡胶15塑料10帆布083.3 外底3.3.1 外底应有防滑花纹。3.3.2 外底厚度a)有防滑花纹的外底厚不小于 4 mm( 不含花纹 )。b)当花纹无法测量时,除腰窝外
15、任何一处的厚度不小于 6 mm七、安全带1 术语1.1 围杆作业安全带通过围绕在固定构造物上的绳或带将人体绑定在固定构造物附近,使作业人 员的双手可以进行其他操作的安全带。1.2 区域限制安全带 用以限制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避免其到达可能发生坠落区域的安全带。1.3 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处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1.4 安全绳 在安全带中连接系带与挂点的绳(带、钢丝绳)。1.5 缓冲器 串联在系带和挂点之间,发生坠落时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降低冲击力的部件。1.6 系带 坠落时支撑和控制人体、分散冲击力,避免人体受到伤害的部件。1.7 主带 系带中承受冲击力的带。1.8
16、 辅带 系带中不直接承受冲击力的带。1.9 伸展长度 在坠落过程中,从悬挂点到安全带佩戴者的身体最低点(头或脚)的最大距 离。1.10 坠落距离 从坠落起始点或作业面到安全带佩戴者的身体最低点(头或脚)的最大距离。1.11 安全空间 位于作业面下方,不存在任何可能对坠落者造成碰撞伤害物体的立体空间。1.12 连接器 具有常闭活门的连接部件,用于将系带和绳或绳和挂点连接在一起。1.13 挂点装置 连接安全带与固定构造物的装置。1.14 挂点 连接安全带与固定构造物的固定点。2 生产资质要求 检查采购的安全带是否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三证”不齐全的,不准接收。3 技术要
17、求3.1 一般要求3.1.1 总体结构a) 安全带与身体接触的一面不应有突出物,结构应平滑;b) 安全带不应使用回料或再生料,使用皮革不应有接缝;c) 安全带可同工作服合为一体,但不应封闭在衬里内,以便穿脱时检查和调整;d) 腋下、大腿内侧不应有绳、带以外的物品,不应有任何部件压迫喉部、外生殖 器;e) 坠落悬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同主带的连接点应固定于佩戴者的后背、后腰或胸 前,不应位于腋下、腰侧或腹部;f) 坠落悬挂安全带应带有一个足以装下连接器及安全绳的口袋。3.1.2 零部件a) 金属零件应浸塑或电镀以防锈蚀;b) 调节扣不应划伤带子,可以使用滚花的零部件;c) 所有零部件应顺滑,无材料或制
18、造缺陷,无尖角或锋利边缘, 8 字环、品字环 不应有尖角、倒角,几何面之间应采用 R4 以上圆角过渡;d) 金属环类零件不应使用焊接件,不应留有开口;e) 连接器的活门应有保险功能,应在两个明确的动作下才能打开;f) 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安全带,应对其金属件进行防爆处理。3.1.3 织带与绳a) 主带扎紧扣应可靠,不能意外开启;b) 主带应是整根,不能有接头,宽度不应小于 40mm ;c) 辅带宽度不应小于 20mm ;d) 安全绳(包括未展开的缓冲器)有效长度不应大于 2m ,有两根安全绳(包括 未展开的缓冲器)的安全带,其单根有效长度不应大于 1.2m ;e) 织带和绳的端头在缝纫或编花前应经燎烫处理,不应留有散丝;f) 所有绳在构造和使用过程中不应打结g) 缝纫线应采用与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