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地发展前景_第1页
换热器地发展前景_第2页
换热器地发展前景_第3页
换热器地发展前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换热器的发展前景摘要:换热器是化工、石油、能源等各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单元设备之一。据 统计,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换热器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 , 在炼油厂中占全部工艺设备的 40% 左右, 海水淡化工艺装置则几乎全部是由换热器组成 的。对国外换热器市场的调查表明 , 虽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在上升 , 但管 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约 64% 。新型换热元件与高效换热器开发研究的结果 表明 , 列管式换热器已进入一个新的研究时期 , 无论是换热器传热管件 , 还是 壳程的折流结构都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有了较大的改变 ,

2、 其流体力学性能、 换 热效率、抗振与防垢效果从理论研究到结构设计等方面也均有了新的进步。 目前 各国为改善该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 主要包括管程结构和壳程 结构强化传热的发展。关键词: 换热器:发展前景:存在问题一应用前景近几年来 , 随着高温热管技术研究的不断成熟和深入 , 高温热管换热器的应 用领域逐渐扩大 ,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在冶金、化 学、陶瓷、建材及轻工等工业生产中,常需要500C以上的清洁空气以满足助燃、 干燥和供氧等需要 , 采用高温热管空气加热器可以轻易地达到这一要求 , 并且从 根本上解决常规空气加热器所无法解决的传热难题。高温热管

3、技术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取得成功 , 并已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实际 效果。根据现场测试的参数表明 , 高温热管换热器达到的某些性能指标 , 是其他 类型热风发生器所达不到的 , 因而在某些特定工况条件下的应用也是无法取代 的:1. 向各类干燥设备 ( 喷雾于燥、 沸腾干燥、 气流干燥、 隧道干燥及链板式干 燥等 ) 提供清洁的高温热风。2. 向气流焙炉提供800 C以上的高温热风,对物料直接进行气流焙烧。3. 向各类燃烧器提供助燃热风 , 改善燃烧状况 , 提高燃烧效率 , 节约燃料。 据资料介绍 , 用普通换热器将助燃风加热到 300 400 可节约燃料 15% 25%, 用高温换热器可节约燃料

4、40% 以上。4. 高温预热煤气 ( 或助燃气 ) , 使冶金工厂大量的低热值高炉煤气 ( 其热值 约为4 187J资源在加热炉上的利用成为可能。5. 回收利用六大耗能工业 ( 冶金、化工、炼油、玻璃、水泥及陶瓷 ) 的高温 余热, 使这些领域的能源利用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以上可以预见 , 高温热管 热风发生器将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对工业生产和节能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存在的问题当前 , 高温热管换热器在传热方面还面临两大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结构庞大, 成本昂贵 , 极大地阻碍了高温热管换热器工业化应用进程。2. 过渡段的衔接不合理 , 导致部分热管处于不工作和非正常工作状

5、态。 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关键 :1. 优化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有两个途径 : 一是对单根热管进行传热强化研 究 ; 二是合理预测壳程的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 , 二者的优化组合研究是今后热管 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发展的方向。2. 过渡段的强化传热对优化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安全衔接各区域热管换 热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换热器研究的发展前景 换热器肋片换热的研究应该注重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创新, 寻求建立能支撑肋 片设计选型的系统化的理论, 同时要结合实验研究, 寻求实际应用中最节能的肋 片参数值。 换热器制造商和设计人员对于换热器肋片外型、 布置仍然没有可靠的 理论依据,传统的肋片布置方式在换热效率上不如

6、换热管表面设置的针状或圆台 状肋,而对于针状肋片在换热管表面的最佳 换热的散布规律仍然还不明晰, 理论研究非常薄弱; 对替代传统的平板和环状肋 片的高效换热肋片研究甚少。 新型换热管的形状研究过少, 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 传统的圆形或矩形换热管上, 对更高效的换热管型的探索研究比较缺乏。 对换热 管排数和排列方式对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没形成, 目前 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多以实验研究为主, 然后从实验中提取经验公式, 关于管排数 的纯理论的换热理论还没有得到建立。 作为衡量换热器性能时的换热效率, 已不 能作为换热器设计选型的标准, 换热效率高并不意味着制造成本的节省以及换热 效果

7、最佳化; 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是比较合适的衡量换热器整体性能的指标, 但 是需要综合考虑此两种因素后建立换热器最优化换热的统一理论, 单一的考虑换 热因子或者摩擦因子的大小对于衡量换热器换热性能没有任何意义。 四换热器的国内研究现状照其功能可命名,如冷凝器、蒸发器、再热器、过热器等,按换热部件的特 点可分为:管壳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包括板片式换热器和 板翅式换热器) 。对于各型换热器的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换热器 内流体流态变化以及对各部件的参数优化研究两方面, 而对换热器部件参数的主 要研究对象就是换热管(板)排列方式(顺排或叉排)、换热管(板)排数、换 热管(板

8、)间距大小、肋片布置间距、肋片形状等。通常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值 模拟计算、实验方法研究、理论研究三类。五换热器技术的发展前景1. 于整体装置设计的数据库技术传统的整体装置设计任务是由各个部门的工 作小组分别对其中的某一项进行设计 , 并通过设计说明书相互联系来完成的 , 而最近发展起来用于整体装置设计的数据库技术 , 可以使这种繁重的任务变得 简单起来。通过数据库系统 , 不同类型的设计应用软件可以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设计者只需通过数据库操作系统向应用软件中输入相关参数 , 便可得到更多的 关于设计任务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可以反馈到数据库中。随着CAD软件包和数 据库技术的发展 , 用于整体装

9、置设计的数据库技术必定会代替手工计算设计方 法。2. 计算流体力学 ( CFD) 和模型化设计的应用在换热器的热流分析中 , 引入 计算机技术 , 对换热器中介质的复杂流动过程进行定量的模拟仿真。 目前, 基于 计算机技术的热流分析已经用于自然对流、 剥离流、振动流和湍流热传导等的直 接模拟仿真 , 以及对辐射传热、 多相流和稠液流的机理仿真模拟等方面。 在此基 础上,在换热器的模型设计和设计开发中,利用CFD的分析结果和相对应的模 型实验数据 , 使用计算机对换热器进行更为精确和细致的3. 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以采用强化传热元件和改进换热器结构为主的 强化传热技术是一种能显著改善换热器传

10、热性能的节能技术。 根据传热物流条件 的不同情况 , 壳程传热强化的研究必然与强化传热管的优化组合相联系 , 这是今 后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发展的方向。六换热器在工作中存在的震动问题 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换热设备广泛地应用在工农业各个领域, 尤其 在化工、石油、能源等部门处于主导地位。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和过程 工业向大型化发展都对换热器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换热器向高温、 高压、大 容量、高效益等方向发展, 管壳式换热器无论是在设计理论还是在应用实践方面 都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流体流动诱发振动的物 理现象非常复杂,会引起不同流体漩涡、抖振、弹性激振

11、及声学共振,这些振荡 组合起来就形成剧烈振动。随着换热器向大型化、高温、高压、高流 速、高负荷方向发展,振动有可能更加激烈,从而导致管子不断撞击折流板,产 生管子被折流板边缘切割穿透、 管子与管板连接处被拉裂至发生泄漏、 声振动等 现象。七造成振动的振动形式及原因 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主要是由壳程流体流动所引起,产生振动的振源为流 体特性不稳定产生的振动、 流体速度的波动、 通过其它连接件传播的动力机械振动等,横向流是流体诱导管束振动的主要根源。主要可以分为一下几种:1. 卡门漩涡的诱导振动当壳程流体横向流过管束时, 在管子后面形成一个交变的漩涡尾流, 称为卡门漩 涡。它以交变的横向推力 (

12、垂直于流向 )作用于管子的两侧, 使管子产生振动。 当 漩涡横向的交变频率接近管子的自振固有频率时, 就会引起管子的强烈共振。 卡 门漩涡可能产生在下列范围内:对排管束 T/d0=1.33.02 , (L/ d0)=1.25 3.0 ;对错管束 T/d0=1.54.65 , (L/ d0)=1.25 7.9 ;式中:T横排管心距;L纵向管心距;d0管外径。2. 流体弹性振动 当流体横向冲刷管排达到某一速度后,如果此时管排中有某根管子从它原有 平衡位置发生瞬时位移, 则可使流场发生变化, 破坏相邻管子的平衡, 使它们也 产生位移, 处于振动状态。 如果流体被管子吸收的振动能超过了管子阻尼消耗的

13、能量,管子便发生剧烈振动,使管子遭到碰撞,最终导致设备损坏。3 . 湍流抖振 ( 紊流抖振 )当壳程流体的流动在湍流时, 由于湍流本身存在一个主导频率的频带振动, 所以 如果该主导频率接近管子或折流板的自振频率, 而且壳程介质为阻尼较小的气体 时,即会引起它们的共振。壳体流体的雷诺数 Re 大于10000 即流动是充分的湍 流。4 . 声振动当高速气流向一个较大的容积冲射时, 将产生一个声振动, 该振动的频率与几何 空间有关。在换热器的壳程中,当介质为气态时,可能产生频率在 40125Hz 的 低频振动。八结束语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 “十二五” 期间重要战略的举措, 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 究也成为当今地下换热领域研究的热点。 所以现在的换热器越来越向高精尖的技 术水品发展。参考文献孙世梅 张红高温热管换热器的应用前景 ( 南京工业大学 ) 2004 年 汪波 茅靳丰 耿世彬 韩旭 魏鹏 国内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 解放军理工大学 南京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