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交通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更加便利的城市轨道交通由此在各大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网的发展是当今时代对城市交通的客观需求。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在伦敦建立并运营之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凭借其方便、快捷、舒适、运量大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己成为全世界倍受青睐的一种交通方式。乘客信息系统是以乘客为服务对象,提供多样化信息的服务系统。但是依托目前的网络技术,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单向数据的传统乘客信息服务,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已无法满足

2、运营双向信息交互和日益增长的乘客流量的需求。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管理、生活等各领域,并逐渐成为主要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利用射频技术进行非接触性双向通信,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跟踪,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则通过无线技术远程进行传输。与现阶段广泛采用的条形码技术比较,rfid通过射频信号使用户可以自动识别和跟踪目标对象,无需可见光源,读写器在很大一定距离范围内可以从任意方向实现卡片的操作。它具有穿透性,同时具有抗污染、读取距离短、信息量大的特点。利用rfid进行信息管理,摒弃了对人员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从管理员到远程客户端,电子标签的分布情况

3、和其本身携带的信息,都可以完全实时、准确地反映在信息系统中,使得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多变的现场做出判断。为积极响应“十二五”期间rfid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抓住新机遇的重要方向,本系统拓展rfid技术在涉车和涉物的应用,促进rfid系统涉人的综合应用。地铁乘客精细化信息管理系统着力于构建基于rfid应用的综合信息识别、采集、传输与信息应用服务,建立实时、动态、可追溯的信息管理系统体系。关键词:轨道交通,乘客,无线射频识别,信息管理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raffic congestion of big cities h

4、as get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ffic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us more convenient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in major cities launched a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network of rail transportation is a mode

5、rn social objective demand for urban transport. since 1863 the worlds first underground railway in london ,the formal oper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with its convenient, fast, comfortable, large volume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has been quickly developed. urban rail transit has become the w

6、orlds major megacities popularity of a way of transportation.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service object, and is a services system which provides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but now rely on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systems as the core, the terminal station and ca

7、r show for the media to provide passenger data to the traditional one-way passenger information service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passenger and operator of two-way information exchange.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is a non-contac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

8、echnolog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life and so on various areas,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fid uses non-contact two-way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m of radio frequency so as to realize th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he collected inf

9、ormation data is transmitted through wireless remote. compared to the current widely used bar code technology, through radio frequency signal rfid can enable users to identify the target object automatically, without visible light source, the card reader can implement operations from an arbitrary di

10、rection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range. it is penetra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ght pollution, short read distance and the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use rfi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to abandon the process of various issues, from the administrator

11、 to the remote client-side distribution, electronic tags and carries its own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can be ful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ed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enables the system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to judge the changing scene.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twelve-five, in the wider

12、application of important direction rfid seizes new opportunities, this system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cars and things, and promote the rfid system integrate application of related people. subway passeng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cus 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hi

13、ch based on rfi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ransmission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and establish a real-time, dynamic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rail , passenger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

14、n management 目录摘要1abstract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41.1.1 射频识别技术发展41.1.2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41.1.3 rfid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51.2 rfid技术应用研究现状51.2.1更加精确的定位追踪功能51.2.2更加可视化的管理功能51.2.3更大容量的存储载体61.2.4更远距离的扫描功能61.3本章小结6第二章rfid系统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72.1 系统需求分析72.2 基于rfid系统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72.2.1 实时掌握乘客精确的换乘信息72.2.2 实时掌握付费区内乘客的分布信息82.2.3 实时

15、掌握车厢内的乘客的分布信息82.3系统软件设计82.4触发器设计92.5 本章小结9第三章 系统软件的实现103.1开发技术及工具103.2数据库访问技术103.3系统安全技术103.4功能模块的实现113.4.1登录模块113.4.2进站管理模块113.4.3出站管理模块113.5本章小结11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126.1本文总结126.2展望12参考文献13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逐渐成熟,射频识别系统的体积逐渐缩小,射频识别技

16、术从而进入实用化的阶段。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并自动采集到计算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是ic卡,但其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较为理想的是阅读器与一个数据载体之间的数据传输与能量供应采用非接触式的技术,其中射频识别技术较为突出。射频识别技术近十年来在我国获得高度重视。射频卡是将几个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里,然后完成与读写器的通信。芯片上用eeprom来存储识别码和其他数据。eeprom容量从几比特到几万比特。芯片外围只需链接电池和天线,可以作为乘客身份识别的标识卡。与ic卡同期或早期的技术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尤其是可

17、识别运动目标等特点。“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于2006年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科技研究发展计划。信息产业部确定“十一五”期间的六大专项工程中一项就是基于rfid的总和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该项工程主要是在商贸、铁路等领域推广应用基于rfid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响应“十二五”期间rfid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抓住新机遇,本系统研究rfid技术在涉车和涉物的应用,促进rfid系统涉人的应用。地铁乘客精细化信息管理系统着力于构建基于rfid应用的综合信息识别、采集、传输与信息应用服务,建立实时、动态、可追溯的信息管理系统体系。1.1.2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下,自1956年我国

18、第一次推出了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之后,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高峰。但是我国轨道交通业起步较晚,技术较落后,所以轨道交通业一直是中外合作或者是全部外资模式,这样就促使国内交通轨道建设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以及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建设快速化、制式多样化、线路网络化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交通状况一直不断恶化,所以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在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轨道交通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业在过去十年内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发展,北上广深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超过了1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列车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19、,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上海地铁工作日平均客流超过800万人次,而随着人们对地铁这一交通工具的认识不断加深,管理水平和运营设施的不断提高,预计工作日平均客流将超过850万人次。据统计,地铁在早高峰时1小时内通过的客流为全日客流的17%至20%,3小时内能通过全日客流的31%,为确保大客流的运营和治安的保障,现有系统主要是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全数字联网,在更多细节和信息为可视化管理提供可能性,保障地铁车站、车厢的治安环境的保障需要,但无法了解车站内精确的乘客分布信息,仍具有一定的隐患。1.1.3 rfid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rfid在轨道交通领域也称为查询应答器,最早是由瑞典铁路提出,后于

20、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使用。后来德国、荷兰、日本、法国等都相继采用了这种查询应答器方式作为信息传送方式,在多年的应用后,最终构成了查询应答器的框架技术数据。rfid也是复杂环境下进行人员定位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地铁站,可以实现对地铁站内、售票窗口、检票通道和候车厅内人员的位置跟踪和人身的安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避免由于环境嘈杂导致的信息传递缓慢。rfid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了大范围的准确人员监控,利用成熟的can总线/r485线数据传输组网系统连接人员定位基站、阅读。人员定位管理软件集成于地铁站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用于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并通过人员定位实时反映出受监控人员的位置,在需要时可以

21、通过无线系统下发指令给终端进行人员管理。后台数据库主要用于收集并储存从阅读器中上传的数据,用于数据参考和提供给定位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中继设备用于实现阅读器数据上传,使用485线组网的阅读器最长走线距离大概在1000m,需要通过中继设备上传数据,避免距离太远导致数据丢失。阅读器主要用于电子标签数据的接收、筛选并上传数据至后台数据库。国外部分铁路运营公司已经采用rfid技术的票制,英国伦敦发行的oyster交通卡1 2可以作为电子钱包,旅客可以往卡内存入现金,也可以存入票中,如旅行票等。1998年日本铁路引入rfid技术的afc系统,发行了suica卡3,做到“即触即走”、自助充值等功能。1.

22、2 rfid技术应用研究现状1.2.1更加精确的定位追踪功能rfid具有基于rfid系统的定位追踪功能应用于井下人员的定位系统,通过上位机界面中的电子地图进行查询检测,实现人员考勤及安全保障功能,当有紧急事故发生时可以进行有效救护,该系统还有利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生产调度,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本系统还可联动门禁系统考勤、巡更,从而实现区域定位、各区域进出时间的统计、警报进入非授权区等。1.2.2更加可视化的管理功能利用rfid进行信息管理,摒弃了对人员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从管理员到远程客户端,电子标签的分布情况和其本身携带的信息,都可以完全准确地反映在信息系统中,并且使得系统能够

23、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变化多变的现场做出判断。在基于rfid系统的家长接送系统中,家长通过在多媒体身份识别终端机上核对学生的身份,从而准确地完成学生的接送移交,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到家长的手机上。1.2.3更大容量的存储载体rfid的信息存储载体是电子芯片,相比传统的人工记录和条形码技术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并针对产品的多样和个性化需求进行不同设计。比如,对监狱在押人员的管理一直是监狱管理人员困恼的难题,而rfid 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监狱在押人员的位置和路径,并通过系统记录信息,对人员进行跟踪回放其运动路线,掌握详细路线和时间。1.2.4更远距离的扫描功能rfid的信息存储载体是电子芯片,相比传统的人工记

24、录和条形码技术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并针对产品的多样和个性化需求进行不同设计。动物的电子标签安装有四种方法:项圈、耳标示、药丸式和可注射式。相比电子标签可距离阅读器在一米外读出数据,条形码耳牌完全不适用于动物识别管理,因为需要将其在较近距离内对准阅读器才能识别。所以采用能远距离扫描的电子标签对分散饲养和集中饲养的牲畜,运往世界各地的动物都能够很大地提高管理员的跟踪能力。1.3本章小结本系统拓展rfid技术在涉车和涉物的应用,促进rfid系统涉人的综合应用。地铁乘客精细化信息管理系统着力于构建基于rfid应用的综合信息识别、采集、传输与信息应用服务,建立实时、动态、可追溯的信息管理系统体系。本章主

25、要介绍了rfid技术在轨道交通业的应用情况以及rfid系统应用的研究现状。rfid具有更加可视化的管理功能、更大容量的存储载体、更远距离的扫描功能。第二章rfid系统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2.1 系统需求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地铁公交大多采用“定点发车、两头卡点”的简单运营模式。由于地铁信息的匮乏,运营计划的制定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乘客流数据的匮乏,造成运营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地铁信息的匮乏,造成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性变化反应滞后,地铁客流信息采集可以完成地铁运行所需的客流信息和公交运行数据的采集,从而合理地安排发车时间及间隔、执行行车计划、编制行车时

26、刻表、提供决策依据等等。rfid系统运用先进的定位导航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整个地铁系统中,实现对在行地铁的全程跟踪,获得地铁运行情况的实时信息和乘客信息,指导地铁运营部门进行线路规划和对地铁的实时安全和调度管理,并向乘客发布实时地铁信息。从整体上提高了地铁运营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为乘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基于rfid系统的多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应用于上下车乘客人数的统计,克服了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无法进行实时监测,无法自动分析图像数据的缺点。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rfid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送

27、融合至地铁乘客业务管理系统,改善了地铁乘客业务管理流程,促进地铁乘客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及信息化。该系统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为上游管理人员及下游乘客提供方便统一网上的通知功能及常规信息系统具有的用户权限管理、数据查询、统计管理等功能;(2)提高地铁乘客业务管理效率:及时接收乘客动态通知,自动生成乘客出行动向;借助rfid系统快速准确完成乘客监控,借助rfid系统快速准确进行乘客盘点,提高盘点作业质量;(3 )能够给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乘客信息;(4)提高乘客查询的准确性;(5)乘客量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系统能自动提示警示;(6)人流管理,提高地铁站空间利用率; (7)具有常规信息系统中

28、的用户权限管理、统计管理、数据查询等功能。2.2 基于rfid系统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乘客,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对乘客的服务质量越来越注重。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业正在以车辆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向以服务乘客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方向发展。乘客信息系统(简称 pis)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商管理员运用成熟可靠的现代网络技术、显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将指定的信息于指定的时间显示给指定的人群。通过在地铁建立动态的乘客信息显示网络,可让身处地下空间的乘客始终能保持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充分体现以为乘客服务为宗旨的理念4。2.2.1 实时掌握乘客精确的换乘信息现有的自动售

29、票系统只能掌握乘客出站及入站的情况,但是无法精确地掌握乘客的换乘信息。实时掌握乘客精确的换乘信息不仅能为现有运营线的客运量的统计提供依据,更为本系统的各功能模块提供基础数据。基于rfid系统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对乘客的线路选择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rfid系统可以准确高效地为乘客的出行以及换乘的方式、线路和车次等提供咨询服务,如上海虹桥站通过分布在枢纽内的76块显示屏,向乘客实时提站内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行班状态、换乘线路以及各区路况等信息。在以先进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综合客运枢纽内,对出行和换乘提示下的线路选择进行研究,有利于管理员了解乘客的状态和规律,管理地铁站运输系统,提高其运输效率。

30、实时提示信息能够减少乘客直觉上的等车时间5-6。 另外,hickman 和 wilson7总结了三条影响实时提示信息的因素和规律,车辆行驶时间具有变化特性;由于交通网络处于不确定动态中,车辆行驶时间即具有随机性;换乘线路中车辆衔接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在本车站选择线路及车辆存在不定性。然而,不仅信息准确度对乘客出行状态有影响,而且乘客本身的状态和习惯也有影响。从心理学角度,习惯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自动化的一系列固定的行为 7,而偏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可供选择的事物下进行排序和组合。例如,当乘客对某种出行方式习惯时,提示信息将对其出行模式选择行为产生较小的影响 8-9。2.2.2 实时

31、掌握付费区内乘客的分布信息现有系统对于基础客流数据的统计主要通过自动售票系统获得,但无法实时掌握付费区内乘客的分布信息。特别是在地铁高峰时段,无法掌握车站,如站厅、通道、站台等地方乘客的分布情况,易诱发如窄道和自动扶梯处的踩踏事故等情况。2.2.3 实时掌握车厢内的乘客的分布信息由于现有系统无法掌握乘客精确的换乘信息,导致站台内等候列车的乘客成正态分布,影响地铁运营管理的安全性和和乘客的舒适性。因此,利用rfid技术并结合对大数据的统计,本系统可以计算出某个乘客在某个车站下车的概率,为在站台候车的乘客提供更精确的候车提示。2.3系统软件设计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乘客两

32、类用户,各类用户根据其不同的业务处理及决策信息需求具有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户登录系统后系统将根据用户的类型及其所具有的权限转入相应的操作界面,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权限的用户的操作需求。用户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层,系统能通过逻辑层屏蔽一些危险,使得系统更具安全性,而逻辑层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多台算机上同时运行,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其网络功能,系统本身的运算负荷减轻。基于上述优点,本系统的软件架构选用三层幵发架构。其按驱动模式可划分为:陈述层驱动模式、数据驱动模式和隔离层驱动模式10。陈述层驱动模式:先设计陈述层,根据表示层,数据层展开,由于是围绕表示层设计的,业务层的完成较为简单,表示层的功能较容易实现,一般

33、只需sql查询即可,变化较少。但是数据库完全是为实现表示层而设计的,其缺乏考虑数据库角度,故设计性能相应较低。数据层驱动模式:先设计数据层,再设计表示层,最后根据展开业务层。由于都是围绕数据库设计的,因此表示层的功能不易实现,开发人员常常会修改数据库的设计,这样更改会导致数据冗余和非标准化,使数据库违反设计规则,影响数据库的设计。同时,由于对更改数据库的顾忌,在满足用户需求时更改表示层也会受到限制。隔离层驱动模式:数据层与表示层分开设计,两者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开发。表示层设计主要考虑与用户的交互影响,数据层设计主要从数据库角度进行设计,所有的业务转换在业务层完成,数据层和表示层可根据需求做相应的

34、调整时不会相互之间产生影响或发生冲突。隔离驱动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具有可以很好地提高程序的扩展性,同时便于系统的维护。因此,本软件设计采用三层隔离模式,系统软件的界面设计与系统数据库设计分幵同时进行,然后在通过业务逻辑层实现转换,从而实现系统软件。2.4触发器设计触发器是的存储过程特殊,但触发过程存储过程又明显不同:触发器的调用不通过exec命令,而是在某个指令事件执行时调用。触发器除了具有一般存储过程特征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触发器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同步,进行同步更新;触发器可自动进行,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动激活;触发器可实现数据库的管理;触发器可实现复杂的安全检索。触发器包括update、

35、delete、inser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11。delete触发器:用于限制用户从数据表中将数据删除,当触发delete触发器时,数据库将被删的记录转移到另一个特殊的表中。例如当用户删除表中客户信息时,必须将该消息发送给dba,以便dba知道该客户信息被删除的时间。update触发器:当数据表中的记录更新时,update触发器被触发执行。update触发器综合了delete触发器和insert触发器的技术, delete触发器使用deleted表,insert触发器使用inserted表,而update触发器同时使用这两个表。update操作实际上分为两步:先删除现有的数据,然后再插入新的数

36、据。例如:在使用update触发器时,当乘客数量发生更新时,根据deleted表中的乘客id从乘客的库存安全表中获取相应乘客的安全库存值,触发器将从inserted表中获取的乘客流的更新与乘客的安全值对比。insert触发器:当向数据表插入数据时,insert触发器被触发,新的数据插入到触发器表和inserted表中。inserted表是一个逻辑表,其允许用户引用inserted表中的数据,且保存了和触发器表完全一致的记录。触发器可以给正在插入的数据添加数据,如添加日期、用户名等,还可以用来修改操作数据库中其它的表。例如:在使用insert触发器时,当storerecord插入一条消息记录时,

37、乘客的数量记录存储在触发器所创建的inserted表和storerecord表中,这个值可以从这个inserted表中取出,触发器根据这个值会自动更新相应乘客的库存数量。2.5 本章小结本章对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系统分析完成系统功能设计,此外还分析了系统的软件流程及软件开发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与设计了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关系模型及数据库的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第三章 系统软件的实现3.1开发技术及工具本研究系统软件的开发主要使用asp.net技术。asp.net是一种基于web应用程序所创建的编程模型,运行时可以用于创建动态web页。运行时需

38、要在web服务器的环境中,例如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在服务器上执行程序时按照服务浏览器指示。asp.net与静态html不同的是,asp.net是先在服务器上执行,后产生结果的。页面设计完成后,程序员将其存储在web服务器上,存储后的asp.net页面被看成是一套指令,其描述如何创建一个html页面,服务器端程序将会用纯标记来创建一个可以读懂并能呈现的客户端浏览器页面。由于呈现后的输出是纯标记,所以能够读懂任何浏览器都;两个文件.aspx和.cs构成一个asp.net应用程序,.cs文件存储逻辑应用程序和.aspx文件存储页面代码

39、很好地将页面代码与和应用程序分开。asp.net是.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其页面可以利用此框架所提供的所有服务,包括连网、数据访问以及其他服务,asp.net因此可以创建丰富的web应用程序,方便快捷地构建应用程序的构建块,从而能更加集中精力进行应用程序的管理。基于asp.net的以上优势,本系统的信息系统的开发选择asp.net技术,其还具有方便快捷部署软件的三层架构。.net平台的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工具选用,以及选用c#作为编程语言,c#是微软为.net平台做的开发语言,提供.net最丰富的基本类库资源,且开发方式快捷,同

40、时具有c和c+的控制能力。3.2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库的访问是系统软件的开发中最主要的内容。本研究使用ado.net组件访问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和数据操作的完全分离操作,为系统软件开发数据库的访问方式方便快捷的。基于.net框架的数据访问组件ado.net可以使用.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sql server .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ole db.net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odbc .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oracle .net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等。这些提供程序可以满足各种数据源要求,包括中间层的业务对象。为了实现数据访问

41、和操作的分离,ado.net提供了两种组件:.net data provider和dataset。dataset对象提供了一个与数据源无关的数据表示方式,.net dataprovider含有4个对象: datareader 、connection、command 和data adapter13。3.3系统安全技术系统的安全技术研究作为信息系统开发考虑的关键问题,不仅要防止信息被窃取,还需要将应用程序的隐私信息得以保护,而且还要抵制非法用户进行恶意攻击。因此,系统软件的开发时,需要着重了解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从而选用安全合理的系统安全技术。本文系统软件的开发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系统的安全性:(1)

42、 当使用session记录用户来登录页面时,初始化时使用session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登录成功,如果用户还没有成功登录,则网页将被重新转为登录页面,以防止系统内部页面被非法用户非法访问。(2) 用户通过网络方式登录时,用户登录系统的关键性信息是密码,若以明文的形式将密码传输至服务器,则密码极易被窃取,这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数据库数据加密解密的方法对敏感信息加密,然后再将信息存储到库中,然而加密后的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即使被黑客窃取也是不可读,用户信息得以保护。(3) xml语法结构,简单易懂,开发应用程序时常会将一些有关应用程序的关键信息配置在web.config文件中。若以明码方式存储

43、这些关键信息,则可能成为非法窃取的突破口,从而造成着极大的危险。因此,对web.config文件中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本系统使用configurationsection类在软件开发中进行加密解密,以提高访问数据库的安全性。3.4功能模块的实现本系统包括管理员、乘客及地铁站三类用户,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后具有不同的功能,管理员及乘客通过网络登录访问系统获取所需的地铁乘客流信息。本节主要阐述管理员用户登录后的乘客管理、进站管理、出站管理模块的实现。3.4.1登录模块通过网络访问系统,用户在统一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然后选择用户登录系统类型,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类型及其具有的不同权限显

44、示出不同的功能界面。3.4.2进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进站通知管理子模块和进站管理子模块两块。(1) 进站通知管理子模块包括:进站计划查询界面、进站通知接收处理界面、进站通知查询界面。进站通知接收处理界面显示乘客的进站通知,且通过此界面可链接至某一具体的进站通知的接收处理界面,且在接收处理界面可完成进站通知的接收处理;在进站计划查询界面可查询并获取进站计划明细及状态,进站计划的明细主要反映乘客安排信息及rfid上传的乘客确认信息;进站通知查询界面提供进站通知状态及其明细信息。(2) 进站管理子模块包括:进站审核界面、进站查询界面。进站审核界面显示己接收处理但未进站的进站通知,通过此界面链接至选中的

45、某一具体的进站审核界面,乘客的计划进站数量与rfid上传的实际进站数量显示于此界面,在此界面可完成进站审核,即生成进站并更新对应的进站通知状态;进站单查询界面提供进站及其明细信息的查询。3.4.3出站管理模块出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出站管理子模块和出站通知管理子模块。(1) 出站管理子模块包括:出站审核界面、出站查询界面。已接收处理但未出站的出站通知显示在出站审核界面,通过此界面链接至某一具体出站审核界面,计划乘客出站数量与rfid上的实际出站数量便会显示于此界面,在此界面即可完成出站审核,出站查询界面提供出站及其明细状态的查询。(2) 出站通知管理:出站计划查询界面、出站通知接收处理界面、出站通知查询界面。出站通知接收处理界面显示未被处理的出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