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5H12O,它的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如图,它的 紫外吸收光谱在200 nm以上没有吸收,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 解从分子式C5H12O,求得不饱和度为零,故未知物应为饱和脂肪族化合物。 未知物的红外光谱是在 CCI4溶液中测定的,样品的 CC14稀溶液的红外光谱在 3640CM1处有1尖峰,这是游离O H基的特征吸收峰。样品的 CCI4浓溶液在 3360cm,处有1宽峰,但当溶液稀释后复又消失,说明存在着分子间氢键。 未知物核磁共振谱中S 4. 1处的宽峰,经重水交换后消失。上述事实确定,未知 物分子中存在着羟基。 未知物核磁共振谱中S 0.9处的单峰,积分值相当3
2、个质子,可看成是连在 同一碳原子上的3个甲基。S 3.2处的单峰,积分值相当2个质子,对应1个亚 甲基,看来该次甲基在分子中位于特丁基和羟基之间。 质谱中从分子离子峰失去质量31 (-CH2OH)部分而形成基峰m/e57的事 实为上述看法提供了证据,因此,未知物的结构是 CH3 H3C CCH2OH CH3 根据这一结构式,未知物质谱中的主要碎片离子得到了如下解释。 CH 3 CH3 + CH2=OH H3C - CCH2OH + H3C_c+ m/e31 -2H ch 3 m/e88 CH3 m/e57 -CH3 m/e73 -ch3 -h m/e29 CH3C=CH2 m/e41 2、某未
3、知物,它的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如图,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在 210nm以上没有吸收,确定此未知物。 解在未知物的质谱图中最高质荷比131处有1个丰度很小的峰,应为分子离 子峰,即未知物的分子量为131。由于分子量为奇数,所以未知物分子含奇数个 氮原子。根据未知物的光谱数据亚无伯或仲胺、腈、酞胺、硝基化合物或杂芳环 化合物的特征,可假定氮原子以叔胺形式存在。 红外光谱中在1748 cm-1处有一强羰基吸收带,在1235 cm-1附近有1典型的 宽强C O C伸缩振动吸收带,可见未知物分子中含有酯基。1040 cm-1处的吸 收带则进一步指出未知物可能是伯醇乙酸酯。 核磁共振谱中S 1.95处
4、的单峰(3H),相当1个甲基。从它的化学位移来看, 很可能与羰基相邻。对于这一点,质谱中,m/e43的碎片离子(CH3C=O)提供了有 力的证据。在核磁共振谱中有 2个等面积(2H)的三重峰,并且它们的裂距相等, 相当于AAXX系统。有理由认为它们是2个相连的亚甲一CH2 CH2,其中去屏 蔽较大的亚甲基与酯基上的氧原子相连。 CH2 CH2 CH3 至此,可知未知物具有下述的部分结构: CH3 - CH3N ,正好核磁共振谱中S 2. 20处的单峰(6H ),相当于2个连到氮原子 O 一 CH2 CH 2一 0 一 C CH3 从分子量减去这一部分,剩下的质量数是 44,仅足以组成1个最简单
5、的叔胺基 上的甲基。因此,未知物的结构为 CH3 O O C CH3 此外,质谱中的基峰m /e 58是胺的特征碎片离子峰,它是由氮原子的B位上的 碳碳键断裂而生成的。结合其它光谱信息,可定出这个碎片为 CH2 CH3 CH3 3、待鉴定的化合物(I )和(II)它们的分子式均为 C8H12O4。它们的质谱、红 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见图。也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I)入max223nm, S 4100; (II)入max219nm,S 2300,试确定这两个化合物。 未之物(I)的质谱 未之物(II)质谱 化合物(I)的红外光谱 fit ft fem 化合物(II)的红外光谱 解由于未知
6、物(1)和(II)的分子式均为 C8H12O4,所以它们的不饱和度也 都是3,因此它们均不含有苯环。(I)和(II)的红外光谱呈现烯烃特征吸收, 未知物(I): 3080cm-1, (u =c-h), 1650cm-1( u =c-c) 未知物(II): :3060cm-1 (u =c-h), 1645cm-1 (u =c-c) 与此同时两者的红外光谱在1730cm-1以及11501300 cm-1之间均具有很强的吸 收带,说明(I)和(II)的分子中均具有酯基; (I)的核磁共振谱在S 6.8处有1单峰,(II)在S 6.2处也有1单峰,它们的 积分值均相当2个质子。显然,它们都是受到去屏蔽
7、作用影响的等同的烯烃质子。 另外,(I)和(II)在S 4. 2处的四重峰以及在S 1.25处的三重峰,此两峰的总积分 值均相当10个质子,可解释为是2个连到酯基上的乙基。因此(I)和(II)分子中均 存在2个酯基。这一点,与它们分子式中都含有4个氧原子的事实一致。 COOEt COOEt 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几何异构体顺丁烯二酸二乙酯(马来酸二乙酯)和反丁烯二酸二乙酯(富马酸 二乙酯)与上述分析结果一致。现在需要确定化合物()和(II)分别相当于其中的哪 一个。 COOEt 丿 EtOOC 反丁烯二酸二乙酯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所提供的信息,上述问题可以得到完满解决。由于富马酸二乙 酯分子的共平面
8、性很好,在立体化学上它属于反式结构。而在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中,由于2个乙酯基在空间的相互作用,因而降低了分子的共平面性,使共轭作 用受到影响,从而使紫外吸收波长变短。 有关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如下: 化合物 入max 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219 2300 反丁烯二酸二乙酯 223 4100 未知物(I) 223 4100 未知物(II) 219 2300 可见,未知物(I)是富马酸二乙酯,未知物(II)是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4、某未知物 C11H16的UV、IR 1H NMR、MS谱图及13C NMR数据如下,推 导未知物结构。 20 5M 4ft0 MS(E3) inii 0-0 0 S 6
9、 4 P空#妄 IB 41 Et U 1 1 1 J05 I JV, L ,1 4t) 60 帥 100 120 140 (60 I XU 200 A/tun 未知物碳谱数据 序号 S c (ppm) 碳原子个数 序号 S c (ppm) 碳原子个数 1 143.0 1 6 32.0 1 2 128.5 2 7 31.5 1 3 128.0 2 8 22.5 1 4 125.5 1 9 10.0 1 5 36.0 1 解1.从分子式C11H16,计算不饱和度= 4; 2.结构式推导 UV: 240275 nm吸收带具有精细结构,表明化合物为芳烃; IR : 695、740 cm-1表明分子中含
10、有单取代苯环; MS : m/z 148为分子离子峰,其合理丢失一个碎片,得到m/z 91的苄基离子; 13C NMR :在(4010) ppm的高场区有5个sp3杂化碳原子; 1H NMR :积分高度比表明分子中有1个CH3和4个- CH2-,其中(1.41.2) ppm为2个CH2的重叠峰; 因此,此化合物应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 C5H11的烷基。 1H NMR谱中各峰裂分情况分析,取代基为正戊基,即化合物的结构为: 2 CH2CH2CH2CH2CH3 3.指认(各谱数据的归属) UV :入 max208nm (苯环 E2带),265nm (苯环 B带)。 IR (cm-1): 3080,
11、3030 (苯环的 u ch),2970,2865 (烷基的 u ch),1600, 1500 (苯环骨架),740,690 (苯环 3 ch,单取代),1375 (CH3的 3 ch),1450 (CH2的CH3 3 ch)。 1H NMR 和 13C NMR : 结构单元 F 苯歼 1234 7.15 7.25 7J5 1431 拐 128.5125 出 a p X 否 2.6 L6 1 .3 13 CH3 0.9 36 32.0 31.5 22*510 MS:主要的离子峰可由以下反应得到: * I- c 各谱数据与结构均相符,可以确定未知物是正戊基苯。 5、某未知物的IR 1H NMR、
12、MS谱图及13C NMR数据如下,紫外光谱在210 nm 以上无吸收峰,推导其结构。 未知物碳谱数据 30002000) 600J200 W v/cm MS 解(1)分子式的推导 序号 S c(ppm) 碳原子个数 序号 S c(ppm) 碳原子个数 1 204.0 1 5 32.0 1 2 119.0 1 6 21.7 1 3 78.0 1 7 12.0 P 1 4 54.5 1 10.0 1 MS:分子离子峰为m/z125,根据氮律,未知物分子中含有奇数个氮原子; 13C NMR :分子中由7个碳原子; 1H NMR :各质子的积分高度比从低场到高场为1:226,以其中9.50 ppml
13、个质子作基准,可算出分子的总氢数为11。 IR: 1730 cm-1强峰结合氢谱中9.5 ppm峰和碳谱中204ppm峰,可知分子中 含有一个CHO; 由相对分子量 125 12X 7 1 X 11 16X 1 = 14,即分子含有1个N原子, 所以分子式为C7H11NO。 (2) 计算不饱和度3 (该分子式为合理的分子式) (3) 结构式推导 IR: 2250 cm-1有1个小而尖的峰,可确定分子中含一个 R CN基团; 13C NMR : 119 ppm处有一个季碳信号; UV: 210 nm以上没有吸收峰,说明腈基与醛基是不相连的。 1H NMR: H数 峰型 结构单元 6 单峰 Cf
14、C CHs 2 2 多重峰 卜对称 多重峰丿 CH2 CH2 (A2B2系统) 1 单峰 CHO 可能组合的结构有: ch3 d Pb 4 H3C-(p-CH2-CH2-CHO CN A J I b t H3C一 CHjClCN CHO 计算两种结构中各烷基 C原子的化学位移值,并与实例值比较: abc A J7.4 34$ 28.S 2A.I 卄鼻tft B 心9 34.0 5C.5 2L6 L2.D K.0 54-3 2L7 从计算值与测定值的比较,可知未知物的正确结构式应为B。 (4) 各谱数据的归属: IR: 2900CRY1 为CH3、CH2 的 u ch, 1730 cm-1 为醛
15、基的 u c=o, 2700 cm-1 为醛基的 u ch, 1450 cm1 为CH3,CH2的 S ch , 2250 cm1 为 u c三n。 1H NMR : S h /ppm CH H3CCCHI 讎CN 9.50 MS :各碎片离子峰为:m/z96 为(M CHO)+, m/z69 为(M CHO HCN)+, CH3 C= ch2 J+ 基峰 m/z55为ch2, m/z41 为 H3Cc=CH2。 UV: 210 nm以上没有吸收峰,说明腈基与醛基是不相连的,也与结构式相符。 从氢谱的高场到低场分别有 CH3(三重峰)、CH3(三重峰)、CH2(多重峰),仔细研究 OC-CHB
16、r 严為 O-CCHjBr ni 2 16(5 149 COCHBrCH.CH?1- Uhl 12 1 空二 CHj CH 0 C OCHCH ZCH?卞 U1Z 115 15、某未知化合物的质谱、 式推测其结构 C6HiiO2Br,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如图,分子式根据元素分析 。 J/PPtn CHmCH:CK CHBrCHCH- 解质谱图中有几处m/z相差两个质量单位、强度几乎相等的成对的峰,这是 因为样品分子含有Br,Br的两种同位素79Br和81Br,天然丰度比约为1:1的缘 故。最高质量端的一对峰中,m/z为194的质量数与实验式C6HiiO2Br的质量一 致,说明该峰为分子离子
17、峰,分子式即是C6HiiO2Br。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化合物 的不饱和度为1。 氢谱上共有五组峰,谱线强度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222:2,这五组峰所代表 的质子数既是3、2、2、2、2。最高场的S h = 1.25ppm的三重峰与最低场S h = 4.5ppm的四重峰裂距相等,可见化合物结构中含有CH3CH2O单元。由于只有一 个甲基,不可能有支链,而且Br只能连接在另一端的端基上。S h为2.25、2.50、 3.50ppm的三组亚甲基峰依次排列,分别呈现多重峰、三重峰、三重峰,这是因 相互偶合造成的谱线裂分,其中低场的CH2与Br相连,说明这是一个 CH3CH2CH2Br结构单元。 综合以上分
18、析,连结三个结构单兀,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及S C、S H如下所示。 -CH2 Br CH3 CH2 O II OC CH2 -CH2 S c/ ppm 14.3 60.5 173.232.5 28 32.8 S c/ ppm 1.25 4.5 2.50 2.25 3.50 验证结构, 红外光谱上, 1300-1000cm_1的二个强吸收带是酯基的v-o-c,高 波数的Vs较低波数的V吸收强度大,吸收带宽。3000cm-1以上无吸收带,表明 该化合物是饱和酯类化合物。 质谱图上,m/z194的分子离子峰和m/z196的(M+2)同位素峰,其强度很弱, 说明分子离子峰不稳,极易断裂。m/z149 :
19、 M OCH2CH3 ; m/z121 : M CH3CH2OCO; m/z88:麦氏重排,M CH2CHBr; m/z41,基峰, BrCH 2CH2CH 2HBr都一一 一符合,因此结构式是正确的。 + OH I C O OCH2CH3 16未知化合物的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紫外光谱:乙醇溶剂中 2max= 220nm(log & =4.08), 2max=287nm(log & =4.36)。根据这些光谱,推测其结 构。 解质谱上高质量端m/Z为146的峰,从它与相邻低质量离子峰的关系可知它 可能为分子离子峰。m/Z为打7的7 M+1 )峰 相对于分子离子峰苴强度为10.81
20、%, m/z为148的(M+2 )峰,强度为*0.73%。根据分子量与同位素峰的相对强度从 Beynon表中可以查出分子式 C10H10O的(M+1)为10.65%, (M+2)为0.75%,与已 知的谱图数据最为接近。从C10H10O可以算出不饱和度为6,因此该未知物可能 是芳香族化合物。 红外光谱:3090cm-1处的中等强度的吸收带是 vch。1600cm-1、1575cm1以 及1495 cm-1处的较强吸收带是苯环的骨架振动 v=c。740cm-1和690cm-1的较强 带是苯环的外面&ch,结合20001660cm_1的&ch倍频峰,表明该化合物是单取 代苯。 1670cm1的强吸
21、收带表明未知物结构中含有羰基, 波数较低,可能是共轭羰 基。31003000cm1除苯环的 vch以外,还有不饱和碳氢伸缩振动吸收带。 1620cm,吸收带可能是v=c,因与其他双键共轭,使吸收带向低波数移动。970cm-1 强吸收带为面外(=ch,表明双键上有反式二取代。 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三组峰,自高场至低场为单峰、双峰和多重峰,谱线强 度比3:1:6。高场 歯=2.25ppm归属于甲基质子,低场 咅=7.57.2ppm归属于苯 环上的五个质子和一个烯键质子。歯=6.67、6.50ppm的双峰由谱线强度可知为 一个质子的贡献,两峰间隔0.17ppm,而低场多重峰中 出=7.47、7.30p
22、pm的两 峰相隔也是0.17ppm,因此这四个峰形成AB型谱形。测量所用NMR波谱仪是 100MHz的,所以裂距为17Hz,由此可推断双键上一定是反式二取代。 综合以上的分析,该未知物所含的结构单元有: O CH 3 用质谱验证: CH=CH 一 c2h2 m/z 77 亚稳离子m*81.0,因81.0 1032 131 证明了 m/z131的离子裂解为 m/z103的 甲基不可能与一元取代苯连结,因为那样会使结构闭合。如果CH3与烯相 连,那么甲基的&应在1.91.6ppm,与氢谱不符,予以否定。CH3与羰基相连, 甲基的 靳应在2.62.1ppm,与氢谱(出=2.25ppm)相符。 紫外光
23、谱: 亦ax = 220nm(log & =4.08)为n n 跃迁的K吸收带,表明分子 结构中存在共轭双键;治ax= 287nm(log & =4.36)为苯环的吸收带,表明苯环与 双键有共轭关系。因此未知物的结构为: 离子。质谱图上都有上述的碎片离子峰,因此结构式是正确的 17某一未知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10SO3。已测定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在环己烷 中测定)、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如图,试确定该未知化合物。 解由分子式C8H10SO3知道其不饱和度为4。因此,未知物可能具有1个苯环。 红外光谱中在31003000cm-1之间有一弱吸收带为u ch。在16001450 cm-1 之间有三个
24、吸收带是由苯核骨架振动所引起的。而820 cm-1和770 cm-1处的两个 吸收带为S ch (面外)这些都说明未知物存在着对位二取代苯环。对于这一点,我 们可以从下列光谱数据得到佐证。 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在265nm处( 465),说明未知物存在着苯环共轭体 系。核磁共振谱在S 7.50处有1个四重峰,积分值指出具有4个质子,它们构成 AAHB系统。但表面上类似一个 AB四重峰,因为J邻J对。并且四个峰的强度 按弱,强,强,弱对称分布,这明确地指出未知物具有1个对位二取代苯环。 又在核磁共振谱中在S 2.4处的单峰,积分值指出具有3个质子,这可能是 连在苯环上的甲基。而在较低场的S 3.
25、7处还有一个单峰,积分值指出具有 3个 质子,很可能是连接1个氧原子的甲基。 从红外光谱中又可以得知氧和硫原子可能以磺酸酯基的形式存在,因为在 1370 cm1,和1190cm1处有2个强的吸收带,这是由一 SO2 基的伸缩振动而 引起的。而在1000 cm-1处的强吸收带则是由cO伸缩振动引起的。 到此,可以指出未知物具有下述的碎片结构:H3c _, OMe, SO2 这些碎片的总和正好等于分子式,并且可以组合成如下三种结构式: 甲基化学位移讣算ffi b SO2-OCF3 a CH3 b O-SO-OCH$ 0朮 a 24 I b 4.0 a 2A b 3.S SO2 CH3 但在红外光谱
26、中观察到的1370 cm-1和1190cm-1处的吸收比文献中作为亚砜 的数值(1320cm-1和1150 cm-1)偏高,因此可以排除式(II),也可以排除式(III ),因 为它含有一个亚硫酸酯基而不存在一SO2 一基,所以未知物的结构为式(I),即 对甲基苯磺酸甲酯。 18某一未知化合物,其分子式为 C13H16O4。已测定它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如图,试确该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1 T*1 f 1 f T I 11 I | I II 1 1 | I 罰 0353(J0250200 A (irrti) 解从分子式C13H16O4知道其不饱和度为6,因此未知物可能是芳香化
27、合物。 对于这一点,很容易从如下的光谱中得到证实。 红外光谱中在31003020cm,处有一弱吸收带u ch ,在1600和1500 cm-1处的两个吸收带是由苯核骨架振动引起的。 而730和700 cm-1处的两个中强吸收 带为S ch(面外)。这些都说明未知物分子中存在着 1个单取代苯环。 在核磁共振谱中S 7.25处的宽单峰,通过积分值指出具有 5个质子,也说 明分子中存在着1个单取代苯环。 在红外光谱中1740cm-1附近的强吸收带,说明未知物存在羰基。而在 1220cm1和1030 cm-1附近的两个吸收带,是由于 COC伸缩振动所引起的。 上述三个吸收带表示有非共轭的酯存在。从紫外
28、吸收光谱数据入max260nm(& 215),证实芳环没有与酯基共扼。因为一般C6H5 R( R是烷基)的入max都在260nrn 附近。 在S 1. 15处的三重峰,偶合常数为J= 7Hz,通过积分值指出具有6个质子, 这说明是两个甲基。而在S 4.1处的四重峰,偶合常数J = 7 Hz,通过积分值指 出其具有4个质子,这应该是与上述S 1.15处的2个甲基分别相连的2个亚甲基, 即两个CH3CH2。由于它们的化学位移稍偏低场,所以它们可能分别与氧原子 相连,即分子中存在着2个一OCH2CH3。在S 4.45处的单峰,积分值指出具有 1个质子,这说明是1个次甲基,并且它邻近没有氢原子。到此,
29、我们可以指出 未知物具有下列的碎片结构: O II C OCH2CH3 O II C OCH 2CH3 CH 这些碎片的总和正好等于未知物的分子式,并且它们只有一种连结方式, w Ze C OCH2CH3 O A coch2ch3 即未知物的结构式 19某一未知物,已测定它的质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如图,也测了它的紫 外吸收光谱数据入max ( EtOH) 250nm,log & 4.14,试确定该未知物的结构。 4 叫 L一-r LT- 血 阳 7( Hb &D 120CM) 100 -u.df 1 7.02 -a-a* izacM+ 2 C.81 M+ 2心胳 m趴20 解先分析一下质谱
30、中分子离子峰的同位素相对丰度,以决定它的分子式。根 据未知物的 M= 126.M+l=7.02%,M+2 =0.81%,可以从Beynon表中找出有关 式子,然后排除含有奇数个N原子的式子余下的式子有: M +1 M+2 C5H6N2O2 6.34 0.57 C5H10N4 7.09 0.22 C6H6O3 6.70 0.79 C6H10N2O 7.45 0.44 其中C6H6O3的M+2与未知物的M+2最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是未知物的分 子式。 在红外光谱中除了在800cm-1处的强吸收带以外在1587和1479 cm-1处有两 个吸收带,在3106 cm-1处还有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带,这些都
31、表明未知物具有 芳香性。 紫外吸收光谱在250nm处的强吸收带,暗示化合物分子中有 1个与芳香环 共扼的发色基团。核磁共振在低场末端的特征图型表示有某种类型的芳环存在。 再有在红外光谱中1730cm-1处的羰基吸收带,这个羰基很可能与上述的共轭 发色基团有关。如果估计是正确的,则这个共轭的羰基发色基团应该是酯基。因 为共轭酮基的羰基吸收带通常出现在较低频区,并且在紫外吸收光谱中也看不到 波长较长的共轭酮基吸收带。 此外,在红外光谱中在14201110 cm1之间有不少强的吸收带,其中包括酯 基的COC伸缩振动吸收带。 在未知物的质谱中基峰m/e95相当于从分子离子丢掉质量31的碎片,这正 好是
32、1个甲酯的特征断裂。 I I Ar C CH3 II : O 95 I 质量95的组成必须是C4H3O-C =0,因此可以认为这个芳香环是属于呋喃环。 到这里,可以指出未知物的结构式为: OOCH 3 未知物的核磁共振谱与这个结构式一致。我们看到的核磁共振谱是由三组分 离的环上质子峰,以及在S 3.81处的甲基质子的单峰组成。在低场的三组峰分别 代表5, 3和4位上的质子。由于受到取代基酯基的去屏蔽作用的影响,使它们都 向低场位移。这三组多重峰的裂分关系是上述结构的很好见证。3,4,5位上的质 子组成具有三个偶合常数的 AM X系统。5位上的质子不但与4位上的质子偶合 (J5牛2Hz),而且也
33、与3位上的质子偶合(J5,3=1Hz),因此5位上的质子显示出两个 双峰,图 2 -18(1)。 斓TV V -VAY J5,3J5,3J3,5J3,54,5J4,5 同样,3位上的质子与4位上的质子偶合(J3,4 = 3.5Hz),也与5位上的质子偶 合(J3,5=1Hz),所以3位上的质子的信号是“双线的双线”,见图2 -184(11)。 4位上的质子与3位上的质子偶合(J4,3= 3. 5Hz),也与5位上的质子偶合(J4,5 =2Hz),因此4位上的质子也显示出“双线的双线”见图2 -184(III)。 这样,上述未知物的结构式满意地解释了它的核磁共振谱。 20某一蓝色染料,其质谱M+
34、为474.2324,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滋共 振谱见图,试确定该染料。 解由于M+为47.2324,我们假定误差为土 0.006,小数部分应该在0.2264 0.2384的范围,从Bey non表可以找出C32H30N2O2作为未知物的分子式。从分子 式知道,不饱和度为19。因此,蓝色染料肯定是芳香族化合物。 在红外光谱中的1580cm-1处有一强吸收带,它是蒽醌结构的特征吸收带。 而在1610 cm-1处有一弱吸收带,据有关文献报道,一般蒽醌染料的母核羰基的吸收带都在1680 cm-1附近,只有胺基和羟基取代的蒽醌为例外,如 1,4-二胺基 蒽醌的母核羰基的吸收在1610 cm-1处。因此,未知物可能是1,4-二胺基取代的 蒽醌染料。 这一点可以从紫外吸收光谱得到证实,因为一般胺基取代蒽醌的紫外吸收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图书的业务智能分析考核试卷
- 现代流行音乐演唱技巧考核试卷
- 装配工具维保合同
- 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考核试卷
- 绢纺厂的生产质量控制与标准化考核试卷
- 水产品加工设备智能化改造与投资回报分析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的分子束外延技术考核试卷
- 煤炭洗选技术与环保效率考核试卷
- 电子专业音频接口考核试卷
- 绝缘材料老化与寿命评估考核试卷
- 一例盆腔脏器脱垂全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
- 快手账号转让合同范例
- 高空作业车专项施工方案全套资料
- YY/T 0314-2021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
- 2022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年产11万吨聚丙烯合成工艺设计
- 幼儿园教学课件《神奇的色彩女王 》课件
- 信息不对称论文
- 话剧《林黛玉进贾府》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pt课件
- 《电力工程》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