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升非遗生命力,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当前,越来越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认识与关注, 逐 渐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尤其是从文化产业论的视角 来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型的文化业态进行融合, 深入研究, 促进传统文化的产业的转型, 对其生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问题的提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 人的关注,当前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非常丰富和多样 化,比如国外的学者 Michelet Divers 与 Laurier Turgeon 就以 海地雅克梅尔作为探讨的对象,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重 建、社区发展、经济增长以
2、及吸引游客旅游等方面的作用。国内 的学者厉无畏也从景观化、 故事性、 艺术性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 资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提高文化符号利用率, 研究 不同地区本地的文化品牌含义, 花费了很多的篇幅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开发方法 ?c 利用策略进行探讨。王慧敏则从非物质文化 遗产创意转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学者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话题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这种现象再一次 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稀缺性、 独特性以及文化差异性 的显著特征,使其成为了转型和发展的重要资本,在此基础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潜力的挖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也存在一
3、些问题亟待思考, 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 如何融入到现代文化的产业链当中?促进其发展应用的作用机 制又是什么?结合当前覆盖人们生活生产各方面的网络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产业融合与转化的发 展路径是什么?转化的成果需要通过什么模式进行评估?这些 问题在当前还没能得到有效的解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与当前新型的文化业态相融合,掌握融合的内在发展机制,使其赋予更多的符合当代发展的条件,才能开拓出有效发展的渠道。文化业态是是文化企业在应对外部环 境、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企业竞争的过程中,调整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企业运营形态,促进发展形成的业态,在新型社会 环境下,其注入了互联网和数
4、字技术等多种现代化科技,并与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相结合。 在新旧结合的前提下,人们需要将非 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型文化业态进行融合,才能开创出全新的投 入、运行和产出体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新型的文化业态 后准入的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后的“创造、 生产、传播、传递、消费”的文化产业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 型文化业态融合后涉及到的所有主体输出。要确保整个体系的融合得到良好的运转,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 促进传统文 化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协调各项利益机制和融合机 制动态性的工作。2.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新型文化业态, 确保传统文化产业转 型的动因分析2.1 来自文化产
5、业本身发展上的需求 我国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 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而文化产 业也有其独特的性质, 也就是从原有的低端向高端方向进行转型 与发展,要实现相关的目标就要求文化发展必须结合网络信息化 技术的推动,进一步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早在三年前,我国国家 总理李克强就在国务院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 +”的概念, 进一步融合了互联网与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 也因此催生出新的 发展形态,其内容广泛覆盖在信息传输、创意设计、休闲娱乐等 多方面领域, 这些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条件与 契机。 互联网无疑构建出了新的文化产业生态链,
6、并在信息技术 不断的发展下持续创新,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明确了其发展定 位。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网络作为平台,在创意资本、文化资本 以及社会资本等多个方面都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同 时将其不断延伸到影视、动漫、音乐甚至游戏等更多的领域上, 开拓了更多的商业契机,并在创意设计、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等 方面为各个环节增添了价值,形成有效的价值链。总之,要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就离不开其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跨界融 合,积极转变过去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实现传统文化产业 的转型和发展, 才能不断优化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结构, 并逐渐 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主要的优势资本和增长要素。2.2
7、 来自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备的差异性与消费者对求新求 异的文化需求有直接的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符号, 要满足当前多样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文化产品的消费更倾向于差 异性消费。 在推广的过程中还要遵循差异性的原则, 确保不同产 品间文化符号的差异,提高其社会市场的竞争力。所以,当前在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包括文化差异提取有价 值的文化资本等内容, 比如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原 创性与独一无二的特性, 同时也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 点,那么这些就是重要的经济价值增长点, 也是最能体现文化差 异性的资源, 是实现传统文化产业转型的
8、资本与潜质。 要实现传 统文化产业的转型, 就要充分了解当下消费者的喜好, 从原有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丰富的差异化价值, 为消费者提供与其需 求相符的异质与异地非物质遗产文化。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备的体验性特征还能满足消费 者参与融入的需求, 不难发现,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同民 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下衍生出来的集体性创作成果, 是经过世世代 代流传的劳动结晶,反映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文风俗与发展水平。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不特定性特征, 这就给不同的消费者 群体提供强烈的参与性, 从这一方面进行解读就会发现, 非物质 文化遗产体验性特点与文化消费本质是可以实现契合的。再者,要提高非
9、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就必须和新型文化业态 相融合,为消费者提供在文化多样性和快捷性上的需求。如今, 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背 景下对丰富人们文化精神生活发挥重大作用, 而经济市场上也有 很多领域已经借助电商平台来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进一步 加速了互联网的发展, 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 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播与发展拓宽的出路。互联网是具备极强兼容性的主流平 台,有着非常大的融合空间, 能够实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个 领域发展目标, 形成新型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业态, 所以两者的融 合必须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平台, 并在不断稳定文化消费群体, 满 足更多消费者在
10、文化上的便捷性与多样化需求。2.3 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广播、电视与互联网也实现了广泛覆盖和深入应用的 目标,与过去相比,人们信息化交流途径越来越多元,如果非物 质文化遗产没能及时提升其生命力, 那么其在公众当中就会被逐 渐遗忘甚至消失。 在有关学者对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 究中提出了四种模式,分别是政府供养、补贴传承人模式;教育 传承模式;原生态保护模式以及旅游模式,学者们均认为,有针 对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 展提供更好的文化氛围与空间, 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新 的生存发展方向,但这正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问
11、题。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另一种生存模式, 比如在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所提及的“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 ?A 上,合理利 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 民族特色和市场潜 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这就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在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形式的组合、 不同类型的划分以及出路的转化,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了 开发价值后进入到大格局中实现转型, 并在日益重视对其的保护 氛围与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当前,我国还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 而原有的 继承者老龄化严重, 甚至面临死
12、亡和无法传承的困境。 网络时代 下就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积极应用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价值来改 善当前存在的传承问题, 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有价值 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比如利用互联网的市场商 业环境, 吸引广大网民的注意力, 激发其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 产而促进消费行为, 营造出良好和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消费者 之间沟通的氛围, 创建文化产品定制、 文化产品购买的全新平台,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新的产品与形式展现, 全面提高其在市场 上的价值和产生的效益,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2.4 来自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激励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 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还 需
13、要国家大力的鼓励与支持。比如 2009 年 9 月,国务院就发布 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这个时期需要开展的八项有关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 还有 2012 年 2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有所指示, 其中提出了 “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壮大出版发行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的要求。还有 2014 年 3 月,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的相关条例中也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指示, 即依托丰厚文化 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 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 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提升非遗生命力,促进传统文
14、化产业转型发展的策略3.1 构建科学的准入评估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融入商业经营 模式和形态, 那么就要更注重其使用价值而不是仅仅注重存在的 价值。在转型发展的同时,需要有科学的风险评估作保障,其中 就包含文化内涵丧失风险、 传承机理干扰风险、 文化环境破坏风 险。有学者对其开展的调查中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 文化产业转型评估至少要包括 7 个一级指标、 20 个二级指标和 30 个观测点指标,其中的一级指标就从不同地区的投资环境、 渠道、智力资源、品牌形象、市场开发、市场竞争力、产业预期 效果等方面设定相应的指标。 这充分表明当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等传
15、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从思想和行为上都有越来越高的重 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要达到提高其发展生命力的重要目标, 就必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型文化业态得到快速有效的融合, 并有科学合理的 准入评估指标体系辅助。3.2 协调各个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中必然会涉及到多方的利益主 体,这主要表现在和新型文化业态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系统 工程上,比如工程参与的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甚至消 费者、文化行业以及继承人等多方的利益。各方的需求不同,在 协调其利益关系上就要区别对待, 比如文化企业更注重产品与服 务的销量; 政府注重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 统文化转型过程中所能带动的就业率提升情况等; 继承人注重的 是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和民族自豪感; 消费者注重的是从参与过 程中得到多样化的符合自身需求的文化体验。3.3 形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产业链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实现从资源到产品、 从产品到市场的价 值增值过程, 其内涵与精髓要在各个文化产业链的环节中有所体 现,并以创意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技术资本 等作为表现形式, 最终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最大化。 而非 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发展中最大的创意源, 在转型与发展的 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源所表现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历 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适用采购交易协议典范版
- 中企2025年度海外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合同2篇
- 2025年全新款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河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购销合同2篇
- 2024年高效物流服务合同-商品车运输专篇3篇
- 2024年蟹塘承包养殖与生态农业示范合同3篇
- 2024年酒店项目转让合同
- 2024年道路运输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合同
- 2024年药房特需药品采购协议3篇
- 2024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合同3篇
- GB/T 13914-2013冲压件尺寸公差
- BB/T 0045-2021纸浆模塑制品工业品包装
- 《信息检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连退生产过程操作优化-质量预报监测及诊断
- 梅毒专题知识培训
- 小说阅读抓住矛盾冲突参考资料课件
- 简约企业报刊报纸设计排版word模板
-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登记表
- 大班科学活动 有害的噪音
- 建筑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 鱼骨图PPT模板精品教案00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