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_第1页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_第2页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_第3页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_第4页
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实践方 式。从“学校管理”到“学校治理”不仅是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 的转换, 也不仅是学校管理权限和职能的重新分配, 其所蕴含的 是学校自身变革与主动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是要求从学校发 展定位的系统思考、 发展策略的科学设计和办学资源的系统整合 来协调推进。 学生是学校教育变革的必然指向, 学生立场是现代 学校治理的基本立场。为此,我校从校情出发,通过推进学校治 理能力现代化, 践行“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办学价值取 向。一、准确定位、 合理规划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 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

2、学校注重自我诊断和反思、 自我设 计和完善,这就需要对学校发展现实问题的系统思考和学校发展 定位的准确把握。1. 梳理发展优势和问题瓶颈 发挥优势,发现阻碍学校发展的问题和瓶颈是学校治理现代 化的首要条件。 近年来, 我校以“提升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和谐发 展的综合校力”为目标, 厘清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整体发展 路径,并从多方面入手,提升综合“校力”。例如,通过完善学 校发展规划,提升学校发展的驱动力;明晰学校办学核心价值, 提升学校发展的向心力; 加强“关爱”教育, 提高学校发展的思 想力;推进“E校园”项目研究,提升学校发展的创新力;优化 英语特色课程,提升学校发展的竞争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3、提 升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发展的持续力; 完善学校管理, 提升学校发展的保障力。 综合“校力”的建设和 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 良好基础。 但我们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紧密性不强; 优秀师资对实现让优质 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辐射度不足; 学校品牌和特色项目的建设对 实现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影响力不够等。2. 完善学校发展理念 基于对现代教育的理解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 我们初步形 成了“关爱 ?合作,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关爱 ?合作”是一种对人的充分尊重、信任以及利他即利 己而形成的凝聚

4、力。关爱是生活的基础,合作是成长的阶梯,二 者统一于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中。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尊爱自 我、关爱学生、敬业奉献”, 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一种“教学相长” 的合作关系。我校通过创设“实践、体验、感悟”的平台,让学 生在“尊重平等、互助关爱、协作共生”的氛围中,丰富“关爱 自我、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体验,并内化为 爱的行为。我校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 文化和行为文化, 促进师生在“关爱、 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实现 优质、和谐的发展。“关爱、合作”根基于校情是前提,“和谐发展”是办学追求,最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3. 确立发展定位和策略我校自 20世纪

5、80 年代确立了中心校的地位, 其间积淀的优 良办学传统、 优美物质环境和优秀师资队伍为学校的优质发展创 造了条件。 为了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个学生, 学校坚持“问题 导向、育人为本、聚焦内涵、创新发展,统筹协调”的原则,确 立了学校发展的三大策略。( 1)突出人文引领,谋求学校发展 的人文化。 学校弘扬关爱合作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认同, 营造关爱 合作的文化氛围, 让学校各领域充满人文意蕴, 增强学校发展的 软实力。( 2)以技术谋求学校发展的信息化。学校充分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促 进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内涵发展。(3)突出质量追求,谋

6、求学校的优质发展。 按照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标准, 学校在提升学校综合“校力”的基础上,聚焦学校核心竞争力、 教师核心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努力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 学生,让学校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质品牌学 校。二、科学设计、 优化重点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优化重点,让学校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争取更大的发展 空间,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 是我校践行“让优质教育惠及 每个学生”的关键。基于我校实际,学校课程、师资队伍和办学 品牌成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1. 课程建设,锚定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向心力 为了让优质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我校聚焦育人目标, 构建了

7、 “一二三四五六”的课程发展框架。 “一”是将课程价值作为贯 穿学校课程建设的主线, 我校坚持“育人为本”, 遵循“适宜发 展”的课程理念,通过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让每个学生知识 适宜增长、素养适宜提升、潜能适宜开发。“二”是发挥教与学 的能动性, 践行教与学的共育共生。 “三”是对基础型、 拓展型、 探究型三类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分类指导, 使之成为实现育人 目标的载体。“四”是构建以“四个关爱”(关爱自我、关爱他 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框架,使之成 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支撑。 “五”是以“五大关键事件” (一 年级的入学入团、二年级的入队、三年级的十岁生日、四年级的

8、 心灵洗礼、五年级的毕业典礼)为抓手,切实关注学生快乐、健 康成长。“六”是创建以“六大板块”(快乐动态、快乐成长、 快乐活动、快乐学习、快乐心声、收获快乐)为基本内容,集记 录、展示、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 163学生成长 E档”,推 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创新。2. 队伍建设,增强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辐射力 学校聚焦教师核心素养, 围绕打造“学科品牌教师群、 年级 骨干教师链、整体优化教师面”的目标,以“三名”(名教师、 名团队、名学科)工程建设为载体,从“能勤奋教书育人,能规 范教书育人, 能智慧教书育人”三个维度, 渐进发展教师的育德 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实践中,我选准结合点,打

9、造连心 链,提升团队向心力, 推进“师徒结对、 伙伴合作、 名师工作室” 为主要形式的“三级连心链”建设。同时,我们找准着力点,打 造人才链,推进“学科管理骨干、 学科研究骨干、 骨干后备人选” 为主要对象的“三级人才链”建设。此外,我们瞄准突破点,优 化生态链,推进“影子式、负载式、导师式”为主要形式的“生 态链”建设,促进骨干教师人才的“裂变”和青年(干部)后备 人才的“聚变”,实现学校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 3. 品 牌建设,提升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影响力我校以“ E”校园建设为抓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构 建 e 空间、发展 e 社团、研究 e 课堂等,增强学校办学品牌和特 色项目

10、的影响力。e 空间展现了学校让科技引领梦想,用信息技术( Electronics )支撑学校发展的工作构想。在实践中,我们通 过架“桥”铺“路”, 优化“信息化”校园环境; 通过推“波” 助“澜”,课题支撑项目发展;通过开“渠”引“水”,优化现 代化师资队伍;借助乘“风”破“浪”,培育“ IT ”小能人。此 外,我们利用多个信息技术相关立项课题, 引导教师们从“数字 导学、数字导行、数字导研、数字导炼、数字导评”五个维度, 用信息技术支撑起学生的全面发展。e 课堂是学校开发的优质英语( English )学科和信息技术 支撑下的 e 课程。学校借助英语优质学科, 带动其他学科的优质 发展。e课

11、堂有三大特点:着眼课程知识体系,横向、纵向串联, 结构化推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把握学生认知重点和难点,情 景化演绎;多方位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团队型发展。学校的教 研聚焦合作学习, 探索因材施教的最优化, 努力让个性化学习绽 放在数字课堂。e 社团则突破时空,借助各种学生娱乐( Entertainment ) 社团活动,从科技、艺术、体育三方面建?0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例如,我们以创客 +创新系列项目开发为 抓手,从“巧手创趣”“奇思创意”“太空创想”“智创未来” 四个领域提高学生的科技与创新素养。 为了培养未来 e 智星, 学 校与复旦大学、 上海外国语学院、 上海市科协基

12、金会等八家单位 联手开展和实施 e 智星培养计划。e 空间、 e 社团和 e 课堂的建设和发展,提升让优质教育惠 及每个学生的影响力,实现学校所追求的优质公平。三、优化整合、 统筹协调是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 学校治理现代化,要求学校形成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善治 共治、协调推进的治理体系, 实现从外控到内控、 从被动到主动、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物质建设到文化引领的转变。1. 重心下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我校将“管理有格、管理有序、管理有方、管理有效”作为 现代学校治理的基本保证, 努力营造科学性和人文性协调发展的 管理文化。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目标的达成, 关键在于 全

13、体教职员工的执行力。 为此, 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将管理重心 下移:一是构建学校执行体系,保障学校组织的健康运作。二是 实现分工、 协作的流程有效运转, 以责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运 作。三是坚持学校管理的人本性。 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师个人发展 和学校实现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目标相统一, 产生新的内 驱力和推动力, 进而成为自觉行为, 形成以“追求卓越”为精神 支柱的学校执行文化。 四是建立监督与评估体系。 学校内部的检 查、评比与学校外部的监督、评估相结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 矛盾和问题,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行为。2. 整合资源,形成多元参与的共治格局 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传统学校管理方式的超

14、越, 其突出 特征是多元参与的共治体系。 首先, 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管理委员 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功能, 拓展学校与家长的交流、 合作渠道, 依托并整合社区资源, 形成学校、 家长与社区的“三位一体”良 性共营机制,增强“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为目标的凝聚 力。其次,我们利用集团化办学资源, 借助教育学院的优质资源, 定期调查、了解需求,以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增强让 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的适切性。此外我们努力开拓办学资源, 包括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 与英国及澳大利亚学校、 国内学校的 结对发展优势,通过互动合作,多维共营,努力“站上市舞台, 唱响国际歌”,让优质教育更好地惠及每个学生。3. 文化凝聚,提升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