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客户通用检验标准规范_第1页
B类客户通用检验标准规范_第2页
B类客户通用检验标准规范_第3页
B类客户通用检验标准规范_第4页
B类客户通用检验标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IP0008-2009B类客户手机结构件通用检验标准The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organic of customer B版本:A0File Version:A0生效日期: 2009-07-23Effective date: 2009-07-23目录Menu1 、使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定义3.1 不良缺陷定义3.2 手机测量面定义3.3 缺陷代码对照表4 、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5 、本标准抽样计划6、装配检验7、喷涂件检验7.1 喷涂件外观检验7.2 附着力测试7.3 耐磨性测试7.4 耐醇性测试7.

2、5 硬度测试7.6 耐化妆品测试7.7 耐手汗测试7.8 温度冲击测试7.9 尺寸控制7.10 超声、注塑、热熔螺母拉力、扭力测试7.11 3EMI 导电漆测试7.12 耐电压测试8 、丝印检验8.1 丝印外观检验8.2 附着力测试8.3 耐磨性测试8.4 耐醇性测试9、外饰电镀件检验9.1 电镀件外观检验9.2 附着力测试9.3 耐磨性测试9.4 耐醇性测试10、产品包装要求11 、检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 适用范围QA 可靠性试验等各个本标准主要用于我司 B 类客户手机结构件检验,并且用于指导手机试生产、 阶段。2、引用标准GB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3、定义3.1 不良缺

3、陷定义 点缺陷 颗粒 积漆 阴影 桔纹 透底 鱼眼 多喷 剥落 毛絮 色差 光泽不良 手印 异色点 多胶点 缩水亮斑 硬划痕 细划痕 飞边熔接线翘曲 顶白 /顶凸 填充不足银条 流纹 烧焦 边拖花 破裂 龟裂 浇口 搭桥补伤 油渍 气泡 凹坑 彩虹现象 透明度差 拉白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4、。 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 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 由于壁厚不均匀, 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没有深

5、度的划痕。 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料 废边。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 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 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叫做熔接线。 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 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

6、缘的擦伤。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在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在导电胶的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着,但下面胶没有连着而出现空洞 的现象。对导电胶上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 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指透明区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拉力大于顶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3.2 手机测量面的定义I 测量面: 暴露在外,且正常使

7、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镜片的非信息显示区 键盘、翻盖前壳、主机面的正面II 测量面: 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及手机配件的外表面,如翻盖 前壳、翻盖后壳、主机面、电池盖、天线的外表面,及其它手机配件如充电器、 耳机等的外观面。III 测量面: 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装卸电池或SIM 卡时可看到的内表面,如后壳上被电池盖住的面或电池盖的内表面;IV 测量面: 只有在拆卸手机时才能看到的零件表面。3.3 缺陷代码对照表 缺陷代码对照表见下表:代码 code名称description代码 code名称descriptionN数目 quantityD直径 (mm) diam

8、eter (mm)L长度 (mm) length (mm)H深度 (mm) height (mm)W宽度 (mm) width (mm)DS距离 (mm) distance (mm)S面积( mm2) square (mm)4、 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的规则如下:4.1 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 300mm 350mm;4.2 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 15s ;4.3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 45;4.4 照明 : 40W 双支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 ;4.5 视力:检验员裸视力在 1.0 以上。5、 本标准抽样计划按 GB 2828.1-2003抽取

9、样本数即 : CRI AQL=0 ; MAJ AQL=0.65 ; MIN AQL=1.5 。表中各项缺陷均按其程度在所对应行后方框中打“”标示其类别缺陷级别定义Cri: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允收标准 AQL StandardMaj:产品存在以下六种缺陷,为主要缺陷抽样水平:COS.IL= DIM.IL=S-21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Cri: 0.02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Maj: 0.43 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Min: 1.03 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 物品外观缺陷检查条件4 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5 结构及外观方面存在让一般顾客难以接受 的严

10、重缺陷Min: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6、装配检验 手机装配的检验项目如下:6.1 检查各外观件的质量符合要求;6.2 翻盖前壳与后壳之间主机面与主机底的间隙均匀、且小于0.15 mm, 段差均匀且小于 0.15MM;6.3 后壳与电池盖之间的间隙均匀,且小于0.20mm,段差均匀且小于 0.20mm;6.4 装饰件的装配位置端正, 要求无翘曲及松动, 且与前壳(上盖)之间的间隙、 段差均匀且小于 0.20mm。6.5 辅料型号正确且符合规格要求;所贴位置正确、无翘起、无明显偏移、溢胶等不良;7、喷漆件检验7.1 喷漆件外观检验 单位: mm缺陷 分类表面分类缺陷描述缺陷级别Ac

11、cMinMajccri线缺陷IIIL=6W=0.1N=4XL=68W10W0.1N=1X点状 缺陷I 异色点L8W0.1N=1XD=0.2N=4XD0.40.5N=1XII 同色点D=0.25N=4XD=0.40.5N=1XD0.5N=1X装配后 完全不 可见X装配后 可见但 对外观 影响较 小X装配后 可见但 对外观 影响较 大或影 响装配XIII尖利,有 造成伤 害的可 能X色差III1 色号差别E1X丝印 不良0III文字边缘粗糙,气泡,空洞,残缺(可辨认)非标志区X文字边缘粗糙,气泡,空洞,残缺(不可辨认)非标志区X文字边缘粗糙,气汽,空洞,残缺(标志区)X错误或缺少丝印X偏移 shi

12、ft 0.3mmX0.3MM偏移 shift1.0mmX偏移 shift 1mmX喷涂 剥落0III不允许有剥落X裂纹 断裂0III不允许裂纹断裂X7.2 附着力测试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 15 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 1010个1mm1mm小网格, 每一条划线22应深及油漆的底层; 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 用粘附力 350 g/cm2400g/cm 2的胶带(3M 600 号胶纸或等同) 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 验;结果判定: 要求附着力 3B 时为合格。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

13、同试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7.3 耐磨性测试用专用的 NORMAN RC耐A磨测试仪及专用的纸带且脱落总面积在5 15之间;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11/16 inch wide 6 或 8 inch diameter),施加 175g的载荷,带动纸带在样本表面磨擦 200 个循

14、环。 结果判定:试验完成后以油漆不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7.4 耐醇性测试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 99.5 ),包在专用的 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 为 1cm2),以 40次 / 分钟 60次 / 分钟的速度 ,20mm左右的行程 , 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 100个循环。 结果判定 : 试验完成后以油漆不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7.5 硬度测试用1H铅笔(三菱或中华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 ( 施加的载荷为 500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 ,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 5mm长,共划5条, 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15、。结果判定: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划破面漆) ,当有 1 条以下时为合格。 注:因为喷漆件的硬度不光与油漆本身有关, 与塑料底材也有关, 所以当碰到确实无法达到本硬度标准时,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处理7.6 耐化妆品测试 先用棉布将产品表面擦拭干净,将凡士林护手霜(或SPF8的防晒霜)涂在产品表面上后,将产品放在恒温箱内(温度设定在 60 2 ,湿度设定在为 90%2%), 保持 24h 后将产品取出,用棉布 将化妆品擦拭干净。检查产品外观,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耐磨性。结果判定:产品表面无异常 , 附着力和耐磨性测试合格。 注: 此项测试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确认是否需要进行。7.7 耐手汗测

16、试 将汗液浸泡后的无纺布贴在产品表面上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4h后,将产品表面的汗液擦拭干净,检查油漆的外观,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耐磨性。 结果判定:产品表面无异常,附着力和耐磨性测试合格。注1:汗液的成份为氨水 1.07% ,氯化钠 0.48%,水 98.45%。 注2:此项测试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确认是否需要进行。7.8 温度冲击试验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先在 -30 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 30分钟 ,在 5min内将温度切换 到 +80 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 30分钟 ,共做 24个循环( 24 h )。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的外 观,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耐磨性。结果判定

17、:产品表面无异常,附着力和耐磨性测试合格。7.9 尺寸控制 按图纸,测量设计工程师和 QE工程师要求关键尺寸7.10 超声、注塑、热熔螺母扭力和拉力螺母扭力要达到 1.5kgf.cm 以上 , 拉力在 8kgf.cm 以上。7.11 EMI 导电漆的标准 任何连通的两点 导电漆电阻不大于1?(或根据客户需求);附着性达到3B以上。7.12 耐电压测试 用不导通测试仪器检测真空电镀产品表面镀层 .结果判定 :8000V 不击穿真空电镀产品表面镀层为合格 .8、丝印检验8.1 丝印外观检验 丝印件外观标准执行 7.1 ;8.2 附着力测试用锋利刀片 (刀锋角度为 15 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 10

18、10个1mm1mm小网格, 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 用粘附力 350 g/cm2400g/cm2的胶带 (3M 600号胶纸或等同) 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 2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 要求附着力 3B 时为合格。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5 15之间;15 35之间;35 65之间;65。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8.3 耐磨性测试 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 (橡皮型号: LER902K),施加 500g的载荷,以 40次/分钟 60次/分钟的速度, 以 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磨擦50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