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_第1页
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_第2页
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_第3页
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_第4页
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 曾经,一位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以“我最”为题写一 篇作文,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一一上学。 上学,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把书扔进锅里,用小火煮上一 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 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炉,烧成灰,最后为 它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份真实资料,在我为之痛心、震惊的 同时,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今天, 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 毋庸置疑,当今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吃的是有营养的食 品,穿的是高档的服装,玩的是现代化的玩具,如众星捧月般的 “小皇帝”。他们理应

2、受到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一一有营养的、先 进的、最利于他们成长的教育,即促使和引领学生灵动鲜活的生 命自主地成长,使其完美的人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自然地发 展与完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处于激烈、残酷的竞争时代,加之教育管理部门为选拔人 才、体现其政绩应运而生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于是,社会、学 校乃至家庭便纵容或迎合了这种功利式教育。他们关注的往往只 是学校的升学率,两眼紧紧盯着的也仅是孩子的成绩,以为只要 孩子学习好,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而把各种存在于学生身上的隐 性或外显的不和谐因素,女口:任性、自私、蛮不讲理、骄傲自大、 意志薄弱等,统统忽略不计了。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不缺少德育的国家。但

3、是,去看看我们 的课堂,不得不令人深思: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 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 “纯而又纯”的教育。学生犹如一只空空的美德袋, 任由教师往 内倾注“品种繁多”的道德,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缺少民主 选择的权利,缺少自主的合作探究和积极的实践体验。孩子们所 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遭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 学无法真正触及孩子们的真实内心。 于是乎,造就了许许多多在 课堂上和在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 由此可见,学生任性了,自私了,并不意外,这是情理之 中的事;学生把读书看成最讨厌的事,也不足为怪,这也是必然 的结果。 只是啊,作

4、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思品教师,在看到这样的现 象之后,内心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难道我们的品德教育只能这 样了吗? 抛开浮躁,静下心来,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凝视着 那一行行足以振奋人心的话语“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 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 到身心全顾的”,它让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 社会生活,实施开放教育,实行“教育无痕”的对话,才能焕 发学生活力,不断健全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伴随着知 识的获得,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作为一一 个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 随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快乐而真诚 地生活,去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5、 耳旁不由回响起熟悉的旋律:“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 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面对具有独特个 体和完整生命的学生,我该拿什么,奉献给我所热爱着的至真至 纯的学生啊?此时,陶行知先生以那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 以及他为倡导并实践他那伟大的教育思想而践行的一桩桩、一件 件教育轶事,都令我耳目一新,都令我为之感动,给了我深深地 教育与无穷的启示。 启示一:以“爱”为钥匙开启学生心灵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 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这“营养”,毋庸置 疑,就是爱一一教师对学生无私而高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 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6、。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 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则小故事也给了我许多启发:一根粗粗的铁棒不管怎样 使劲地击打也敲不开一把锁。 这时钥匙来了,小小的身子轻轻扭 动一下,锁就开了。铁棒很奇怪,钥匙说“我最了解它的心。” 老师的爱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锁的那把钥匙! 怎样实施师爱?陶先生有言云:“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 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 刻觉得是和小孩儿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 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这句话告诉我,老师想要 走入孩子的心灵,首先要变成孩子,具备和孩子一样的童真、童 趣和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 以孩子的心灵来感受

7、 这个世界,与孩子同欢乐共烦恼,产生与孩子能“和谐共振”的 情感,唯有此,才能叩开学生的情感闸门。 情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心理成分,情能激思,情 能启智,学生的思维需要情感来滋养。当老师带着真情走近学生, 做到“以趣激情、以情引情、以境生情”,情感与学生真正产生 共鸣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敞开心扉接纳老师,珍视课堂上所体 会到的真实感受,在一次又一次愉快的游戏中、有趣的实验中、 会心的微笑中,获得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提升 自己的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身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启示二:以“对话”为载体实现顺畅沟通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 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

8、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 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递给他: “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 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 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 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 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 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 “你已认 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老先生,不愧为一代教育大师,今天,当我们在为“对 话”不断探索、埋头研究时,恕不知,他

9、早已把“对话”这一教 育理念阐释地如此透彻,运用地如此自如,令我不禁感叹:噢, 原来教育可以这么做! 这个看似“古老”的故事,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给了我 许多常新的启迪:作为教育活动的“对话”,它是一种沟通,是 一种合作,更是一种交往,意味着互动、民主和平等。陶老先生 轻轻蹲下身来,以平视的目光、平等的语言、亲近的心态与学生 “对话”,真正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 话,淡化了教育痕迹,那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话语霸权者,是裁判,是保 姆。学生就是静听、静观、静思,是一个被动的生命。课堂上教 师是表演者,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研究课堂教学就

10、是研究 教,就是看教师的表演,学生这个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体则在教 师以及教研人员的视野中消失。 新课程不再是独白的文本 , 而是对话的文本。对话式教学就 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参与者,一个合作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 师要从话语霸权中解放出来, 从裁判和保姆的角色中退出来, 把 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自己的生命 实现“教育无痕”的对话,首先要营造一个开放融合的交 往空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与书本对话,与 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包括与自己对话(意即自我教育、自我 反省) , 使学生身心自由舒展,说真话、吐真言。“朋友,我想 对你说”正是学了手拉手,交朋友后提供给学生的这样 一

11、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意在引导学生对自己、 对同伴在交友活动 中的表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 这样,把学生的认识活动置于 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时空当中, 给他们一个自我转化、 自我提升 的空间。 学生于自由自在的“留言”中, 加深了对友谊的更深层 次的认识,有助于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与自我调整,提高自学、 自练、自评的能力。 启示三:以“生活”为沃土培植道德幼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 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教育是为了生活, 离开了生活的改进, 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 去关 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 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 从社会生活中吸取 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深信,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有人说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那无疑就是承认 了离开水也可以游泳一样。“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让学生的道德幼苗根植于生活的沃土 之中,学生的道德生命才能生动、完满。 生活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因此,要“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