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教育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仙游县教育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仙游县教育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仙游县教育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仙游县教育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仙游县教育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2012年9月27日)我县教育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以“办好让仙游百万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以“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为保障,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将我县教育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如下:一、着力优化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稳妥推进中小学资源整合布局

2、调整,先后撤并基层完小12所、高年级24所,改扩建中小学校7所,异地新建完中1所,合并12所中小学为6所九年制寄宿制学校,2所学校实现校园置换,枫亭镇分设两个中心小学工作顺利完成。二是大力实施城区和城镇中心区中小学扩容工程,城区中小学办学扩容改造完成学校搬迁、新建、新布点学校8所。友谊学校完成整体搬迁,现代中学、鲤南中心小学、鲤中幼儿园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东中心小学迁建、县特殊教育学校迁建、教育组团等城区教育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制定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城区学校扩容

3、建设、新区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全县55所公办初级中学(含完职中初中部)、154所完小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至目前已有40所中小学通过市级评估验收。今年我县将分两期进行标准化学校创建。第一期拟创建标准化小学学校43所(含2011年因设备未到暂缓验收的20所),中学11所。各校正在积极筹备中,普教仪器、体音美设施设备等已经通过招投标公示,申请统一采购,并将于10月接受评估验收。第二期再申报标准化学校创建小学86所,中学23所。现已对拟申报学校的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统计,编制采购目录,争取于12月底接受验收,并实现80%以上的达标率。四是显

4、著提高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水平,大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5366.11多万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学设备设施建设:采购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等基础设施,实施“农远”项目,在全县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开通光纤,在部分完小开通adsl上网,仙游一中、实验小学等10所中小学实现“班班通”,创建43个校园“绿色网室”,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逐年提高;添置图书及相关设备,改造建设图书馆、阅览室,18所学校图书馆通过“省级示范图书馆”验收,走在全省、全市前列;购买教学仪器、实验设施和体音美器材,增添课桌椅、粉刷校舍教室,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更加优美。五是多方筹措资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07年

5、以来,争取上级拨补专项资金20516万元,争取乡镇(街道)、村居群众和社会各界筹资捐款5600多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舍维修加固改造、高中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实施并完成,存量d级危房全面消除,152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我县校安工程2009-2011年规划重建校舍共计152幢,重建面积21.93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26321万元。至目前,累计已到位资金21446.09万元,其中:省级及以上专项补助资金15401.6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6044.46万元、学校自筹及社会捐赠资金168万元;已竣工项目93个(含2009年13个项目

6、),竣工面积12.3032万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设项目57个,施工面积9.1768万平方米;1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近期可动工(城东中心小学综合楼4000平方米),一个项目正在预算审计(郊尾东湖小学综合楼500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2.3063亿元。部分学校校门、围墙、校路、操场、厕所等办学设施项目得到新建、改建、扩建,校园面积得到扩大,运动跑道、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等运动设施得到改善,校园绿化、水泥硬化面积不断增加。二、着力优化教育结构,教育问题有效突破一是优质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瓶颈初步突破。高中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潜力和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新创省级达标校2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

7、3.69%,高中达标校招生数占全县总数的73%。城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乡镇独立中心幼儿园设置被摆上了议事日程,鲤中幼儿园于春季学期正式开园,郊尾、度尾中心园新建工程已投入使用,坝下中心园与溪东小学置换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游洋中心园、龙华中心园综合楼正在装修,第二实验幼儿园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成为我县第一所省级示范园;学前教育由一年向两年、三年积极迈进,民办园办学行为得到不断规范,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迁址扩建成为现实;5-15周岁残疾儿少全面筛查和鉴定,三类残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得到重视和保障。二是职业教育和各类成人教育滞后状况得以扭转。仙游县职教中心、莆田

8、市工艺美术集团、福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县、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先后挂牌成立,仙游职专跨入国家级重点职校行列,华侨职专创建省级重点职校顺利通过初评,职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企业用工培训工作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终身教育积极开展,扫盲工作扎实推进,自学考试、电大学习和网络教育等成人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三是教育历史遗留问题逐步破解。教职工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聘用合同制教师养老金补缴得到切实保障,待进编教师工资和自收自支幼师进编、工资标准核定以及养老保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山区教师津补贴制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岗位补贴提高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县进修学校教研员人事工资关系等得到理顺,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改革扎

9、实推进,公民办学校教师的流转方式、人事管理更趋合理有序,学校教师和工勤人员、临时用工管理得到不断规范。全县所有学校债务全面严格清理核实、锁定,1.2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得到化解,学校发展包袱切实减轻。三、着力优化师资队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一是师资结构、素质进一步优化。着力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方阵。先后公开招考中小学教师878名,与免试推荐攻读教育硕士的本科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53名,组织超编学科教师参加转岗培训45名,组织教师开展支挂教工作500多人次;依托福建省中小学远程培训网络对全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选送近千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推选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

10、对象24人,省级特级教师5人,省、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43人,评选县级学科带头人126人,骨干教师277人;引进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对全县学校校级班子和校级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评并作适当调整、交流。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中小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扎实开展“百校帮百校”活动和城区学校“小片区”管理工作,开展支教帮扶和挂教培训工作,今年城区达标中学教师到农村中学支教2人,农村、山区超编学校的教师到城镇达标校、示范校、实验校挂教培训176人,其中中学41人,小学135人。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全面铺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织开展校长论坛,建立片区教研活动制度,探索建立学校、教

11、师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一批课改成果在省、市交流、推广,课改理念在全县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者中逐步确立。我县被市教育局推举参加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并作经验交流,郊尾中心团队教研典型做法在人民教育上宣传推广,其教科研团队代表被作为封面人物刊发。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创建省素质教育先进校2所、市素质教育优秀校18所、县素质教育合格校248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先后突破3000人、4000人大关、4500人、5000人大关,2011本科上线人数达5077人(不含高职单招),比2006年增加1138人,提高30个百分点;2012年我县高考再创新辉煌:一是全县上本一人数达1327人,比2011年增加14

12、5人,增长率达12.27%;本一上线率达16.3%,比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县被清华北大录取的考生6人;其中,仙游一中朱林同学以690分的成绩摘取全市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仅以一分之差居全省第二。二是本科上线总人数达5239人(不含高职单招),比2011年增加162人,增长率达3.19%;本科上线率达64.35%,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全县各科类专科以上上线总数达7923人,占报考总人数的97.32%。四、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成果普惠百姓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两免一补”、中职学生补助、低保普通高中学生补助等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2

13、007年以来共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教科书35500万元,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780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2000万元,为城乡低保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210万元,每年受惠学生20多万人。对全县学校贫困学生、留守孩子、外来工子女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电子档案,20000多名留守孩子、900多名外来工子女全部安排就学。组织开展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几年来推荐736位我县高校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共申请助学放贷金额410.33万元。发挥县经常性助学联合会作用,近年来举行较大规模的助学活动近60场次,发动社会各界捐款600多万元,受助学生计5000多人。我县助学工作“五档案三机制”

14、的创新做法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看福建仙游“结对助学”如何将“保障民生”落到实处为题宣传推广。社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有效解决,教育收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效显著,招生、考试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教育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得到清理和规范,公共教育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五、存在的问题一是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生源不断向城区集中,城区生源暴增、农村生源日益减少。“择校风”、“家教风”、“补课风”屡禁不止,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城区学校倾斜,导致城乡教

15、育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从而造成城区学校学生人满为患,校舍仪器等硬件设施紧缺,教师负担加重,而农村学校教学资源闲置,师多生少的现象日益严重。二是师资配置不均衡。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体、音、美教师不足,设备不全,课时安排不足,必要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而农村中学的物理、化学、外语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老师课时负担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年龄老化严重。三是教师流动失衡,由于生活待遇和发展空间悬殊,农村优秀教师逐渐往城区流动,造成农村师资力量日益薄弱。三是办学条件不均衡。近年来,一部分城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有了

16、明显的改善,但农村小学条件依然十分落后,条件简陋,教室破旧,缺少教学辅助设施和运动场地。四是教育投入不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尚待健全,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明显不足。六、下一步工作思路:1、继续优化结构,大力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科学编制全县中小学布局规划,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化高中阶段教育、提升特殊教育;不断调整盘活教育资源,加快城镇中心区中小学扩容改造和城区、经济开发区新布点学校建设,持续提高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水平,大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

17、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实验设施和“班班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和课程资源,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积极为广大师生特别是农村学校师生构建教与学的管理和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力度,有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2、坚持人才强教,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优化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师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

18、抓手,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着眼于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规范教师编制管理,招聘补充和调整配置师资,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教师新编制标准,全面开展幼儿教师编制核定工作,继续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及时补充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继续招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逐步解决师资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等问题;要着眼于专业成长和整体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深入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持续加强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3、持续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并坚持在安排教育经费时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捐资办学积极性,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专项补助资金,整合税改转移支付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校舍维修建设资金、中小学校安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