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作者:huling 提纲: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经济特征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剖析不良贷款的成因,从而更好地寻找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增量的良策。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分析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改革,国有、集体企业在计划经济中所形成的企业产权归属、经营管理理念、市场经营意识、银企资金运用等存在问题的暴露 (二)金融体制不健全,信贷资金投放过于集中于单一所有制形式,信贷资金结构在经济宏观形势变化时未进行及时、合理的调

2、整 (三)银行经营理念上过分强调规模、计划经营以及银行的人情贷款和违规经营 (四)社会信用状况欠佳,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银行债务 (五)贷款行为的关联者基于利益与成本的比较而作出的行为选择 1、借款人以获得和使用贷款为目的 2、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以最低的成本争取最大限度的贷款资源 3、贷款银行交易行为的利益驱使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措施 (一) 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和化解不良贷款存量 1、成立专门机构,实行“集中管理,分帐核算,分类清收,专职处置,单独考核”的办法 2、实行“锁定基数,制定目标,一户一策,协调关系,落实责任”的办法 3、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清收和转化 4、通过资本市场处置 (

3、二)按现有贷款和新增贷款的流动性将贷款划分为非周转性贷款和周转性贷款两类,明确界定贷款责任 (三)强化银行内部控制机制,防止和化解新增不良贷款 1、转变观念,突出资金安全在信贷工作中的重要性 2、结构调整,开创多元化的信贷格局体系 3、强化管理,严格实行贷款审议与决策分离制度 4、拓展精品,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四)加强信用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五)强化银监会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效果 【摘要】: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经济特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结构分析,指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信用状况和贷款行为的关联者基于利益与成本的比较而作

4、出的行为选择是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累积和前清后积的原因,提出了化解和防范不良贷款存量和增量的对策措施,即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和化解不良贷款存量;按贷款的周转性特点分为两类贷款,明确界定贷款责任;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防止和化解新增不良贷款;加强信用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银监会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效果。 【关键词】: 不良贷款存量增量逃废债监管 【正文】: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取得资金收益的主要途径,而贷款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中最具传统和占据比重最大的资产业务。贷款资产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本身竞争实力的大小,而且还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赢利能力乃至生存发

5、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经济特征,笔者认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信用状况及贷款行为的关联者基于利益与成本的比较而作出的行为选择,是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累积和前清后积的原因。剖析不良贷款的成因,能很好地认清不良贷款现状,从而更好地寻找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防范、控制不良贷款增量的良策。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包括信贷不良资产、抵贷资产和其他非信贷不良资产,其中,信贷不良资产占90%以上。信贷不良资产即不良贷款是指银行贷款投放到期后,企业不能还本付息,造成信贷资产的风险。虽然1999年国家从四大国有

6、商业银行中剥离了14000亿元不良资产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有相当大的不良资产滞留在国有商业银行,其不良贷款比率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线。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3年6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00万亿元,比年初减少8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9%,比年初下降4.02%;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7亿元,比年初减少57亿元,不良贷款率9.34%,比年初下降3.51%。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有所下降,但是,在短期内按照现有的“零星”处置不良贷款方法,不可能降低不良贷款的占比,却仍有可能使其上升,比如,贷款“借新还旧”中较大的比

7、重就是隐性不良贷款。 根据抽样调查,2002年末某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按照“一逾两呆”口径,三项不良贷款占比20.30%;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划分,后三类不良贷款占比26.05%。另外,还存在大量隐性不良贷款,如,年末欠息企业贷款余额451亿元,其中,反映形态为正常贷款的154.65亿元;有不良贷款的客户贷款总额中,尚有形态为正常贷款53.67亿元;列入清户对象的客户中,贷款形态为正常贷款48.41亿元。这部分隐性不良贷款有随时释放风险的可能,属于有问题贷款,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分析 以国有商业银行某行资产为例: 1、不良贷款的占比(见

8、表1)。据统计,该辖区1997年企业开始改制到2001年,完成了1408家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企业由于包袱重在转制过程中造成对金融资产的大量冲击,1998年不良贷款占比为24.74%,到1999年不良贷款达到顶峰,年末不良贷款余额高达332.21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37.13%。2001年是该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确定的信贷资产质量攻坚年,适时调整了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调整信贷结构,在实现增量最优化的同时加大清收、核销力度,该年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6.30%,2002年又下降到20.30%。 表1 某行19982002年不良贷款情况:(亿元) 年 份 项 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9、 2001年 2002年 贷款余额 728.65 894.73 1007.56 1112.24 1390.3 不良贷款余额 180.27 332.21 294.51 292.52 282.23 占比(%) 24.74 37.13 2923 26.30 20.30 2、不良贷款的企业性质分布(见表2)。从企业性质角度分析,国有企业不良贷款为146.76亿元,贷款余额为751.84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19.52%,占全部不良贷款合计的比重为52%;集体企业不良贷款为97.93亿元,贷款余额为412.51亿元,不良比率为23.74%,占全部不良贷款合计比重为34.7%;股份制企业不良贷款为32.63

10、亿元,贷款余额为183.12亿元,不良比率为18%,占全部不良贷款合计的比重为11.56%;三资企业、私营个体性质的企业和其他性质的企业不良率与全部不良贷款合计的比重分别为9.43%、7.15%、12.87%和0.5%、0.04%、1.2%。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和集体这两类性质的企业。不同所有制间分布不均状况,说明了该类型性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和运营体制本身缺陷,为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调整贷款投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表2不良贷款按企业性质分布:(亿元) 性 质 项 目 国 有 集 体 股 份 制 三 资 私 营 其 他 合计 贷款余额 751.84 412.51 183.12 14.95 1.54

11、 26.34 1390.3 不良贷款 146.76 97.93 32.63 1.41 0.11 3.39 282.23 占不良贷款总额的比(%) 52 34.7 11.56 0.5 0.04 1.2 占贷款余额的比(%) 19.52 23.74 18 9.43 7.15 12.87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不良贷款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产物 从以上不良贷款结构分析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年代,银行未实行商业化,未能进行企业化经营,银行的信贷资金未商品化,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依靠专业分工和带有某种行政色彩的划分来联系的,银行信贷资金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分配和管理,绝大部分投向国有和集体企业,并被企

12、业作为铺底资金在使用,银行贷款几乎是国家财政资金的一种替代和补充,结果是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低效率和企业信用意识观念的淡薄。进入市场经济后,经济体制的转轨带来了体制内部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将占主导地位的国有、集体企业推向改革的最前沿,国有、集体企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换历程,许多问题“捂得了一时,捂不了一世”,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中固有的问题暴露无遗,企业产权归属不明确、经营管理理念陈旧、市场经营意识淡薄、吃大锅饭思想等种种原因,使得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难以为继,无力还债,企业的破产、倒闭直接将风险传导、转移、累积至银行,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高不良贷款率状况。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

13、款的绝大部分是在计划体制下,银行为保持国有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替国家承担的一项成本。 (二)不良贷款是金融体制矛盾的突出反映 银行信贷资金投放过分强调规模、计划经营,观念上认为,只要企业性质是国有、集体,不论其经营效益状况如何,均给予贷款支持,且信贷资金结构未随着经济宏观形势的变化而作合理的调整,认为信贷资金结构的调整会导致规模收缩、市场份额下降,资产风险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营管理理念未更新,因此,在经济矛盾爆发时,金融内部体制问题也就暴露无遗。 1、政策因素:银行通过财政资金置换的贷款到期后转为逾期贷款;民融非法金融机构取缔后将贷款转给各家银行;原来由上级行发放的贷款实行属地管理后成为不良。

14、 2、自身因素: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经营管理机制,贷款操作不规范,贷后管理薄弱,对改制企业的信息掌握滞后;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事前防范少,事后处理多;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的问题;银行违规经营现象严重,人情贷款、银行“三产”贷款、行政命令贷款等,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 (三)不良贷款是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的结果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加入wto的需要,国有、集体企业纷纷进行改制,企业高比例债务就成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国有企业的负债主要表现为对国有银行的债务,逃废银行债务客观上成了国企改革中不可避免的事,企业借改革之机,利

15、用破产、兼并、股份制改造、分立、出售、租赁等形式,“金蝉脱壳”,致使银行债务被悬空。于是,逃废银行债务就成了国有商业银行高比例呆坏帐贷款和银企信用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公报,截止2000年末,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及交行五家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确认,有逃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2%。在逃废债企业中,国有企业22296户,占逃废债企业总数的69%,逃废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1273亿元;非国有企业9844户,占逃废债企业总数的31%,逃废金融机构贷款本息578亿元。直接导致国

16、有商业银行高不良贷款率的形成。企业逃废债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行为或者银行行为,而是我国的信用制度出了问题。 (四)不良贷款是贷款行为的关联者基于利益与成本的比较而作出的行为选择的结果 1、借款人以获得和使用贷款为目的 借款人由于获得和使用贷款的成本较低,所以对于获得贷款资源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即使要花点费用,但与获得贷款以后的巨大利益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何况对借款企业的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来说,又不涉及个人损失,相反还可以据此捞取某些实惠,如博得“能人”称号,获得一些奖励等;又可以据此联络感情。因此,借得到贷款才是“硬道理”。借款人获得第一笔贷款后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周转使用的贷款额度,且随着生

17、产经营的扩大,贷款额度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只要借款人具有足够的短期清偿能力,则还贷压力就趋于无形。为了争取贷款,借款人会充分利用贷款信息的不对称性所带来的巨大优势,通过各种关系游说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财政和审计部门、贷款银行的存款大户、贷款银行的信贷人员与贷款决策人以及上级行等,目的是尽可能多和快地获得贷款。 2、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以最低的成本争取最大限度的贷款资源 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后者是前者的派出机构,而且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更加密切一点。因此,更多的时候,为下属企业向银行争取贷款就更直接,这已成为它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地方政府为本地区企业争取贷款的动机主要有

18、:(1)做大做强企业,促进本地经济发展;(2)维持企业生存,保持当地社会安定;(3)争取中长期项目投资和贷款,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人来说,借款的投入客观上能促进任期内的企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安定,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获得的政绩可以为今后的工作调动和晋升打下基础。因此,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及其领导人在贷款行为中,是属于利益很大、成本很小的关联者。 3、贷款银行交易行为的利益驱使 从银行的放贷意愿看,贷款的发放可以分为被动发放和主动发放两类。被动发放的贷款是银行等客上门求贷和被迫之下违心发放的贷款,即银行在某种压力下不得不贷款,或

19、是银行及其贷款管理人员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反复权衡利弊后发放出去的,这里面包含了与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借款人等求贷者以及上级行的多方博弈,这种博弈行为和实质是各种交易行为。这时,银行发放贷款有风险,甚至风险很大;但也有利益,而且利益很可观。银行能得到的主要利益:一是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二是获得地方政府的肯定,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好评及社会的认可,银行主要负责人个人地位得到提高;三是存款的增长和中间业务的拓展;四是因地方政府的保护,可在审计中得到某种照顾;五是贷款的发放客观上延续了企业的生存时间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解脱贷款的初次发放责任留下了足够的时间。至

20、于贷款的沉淀和损失则是今后的事,况且还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可以推托。因此,即使是被动发放的贷款,对于贷款银行及其负责人来说,也是短期利益大于短期成本。 银行的主动贷款行为来源于银行利益意识和风险意识。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开发区、保税区的实行,“全民经商”之风刮遍全国,有的银行认为与其贷款让别人获利,还不如放给自己使用,于是大办“三产企业”,大量贷款放给自办的“三产企业”以及与“三产企业”有业务关联的企业。由于这些“三产企业”普遍缺乏应有的经商能力,因此往往利用贷款上的便利,与合伙商分成获利,从而导致了风险极大的违规并帐贷款。90年代末,银行出于效益和风险的考虑,贷款奉行“三大一强”战略,将大

21、量贷款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按揭、上市公司和黄金客户,贷款迅速向资产质量好的地区、经济活跃的大中城市、垄断行业和大企业集中,这对于在一定时期内提高新增贷款投放质量、改善贷款总体质量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贷款过于集中,蕴涵着新一轮的贷款风险。 银行基层行处的行长作为支行的最高行政首长,拥有很大的人权、财权和物权,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其中一环,也是银行间激烈竞争和完成上级行考核指标压力的直接承受者。行长为了处理好与地方党政及其各方面的关系,赢得银行间竞争和完成任期考核指标,基于贷款行为本利不对称的原因和短期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进行“合理”选择,必要时会倾向于发放一些风险相对较大的贷

22、款。首先由于贷款利息是银行主要的财务收入,对完成年度财务指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大量发放新贷款,扩张贷款规模成为行长的必然选择,这时如没有较好的贷款客户,就会放宽条件和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其次,如果遇到风险很大的贷款或超越权限贷款,但又不得不放时,行长一方面会充分利用对上级行贷款信息上的优势,另一方面陪同地方党政领导、企业主管部门领导和借款人一道向上级行争取项目和贷款。 贷款行为的关联者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争取获得贷款或发放贷款,银行贷款就这样作为“等价物”被交换,其中有部分就导致不良贷款。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措施 (一)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和化解不良贷款存量 1、对现有的不良贷款

23、存量,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应成立专门机构,实行“集中管理,分帐核算,分类清收,专职处置,单独考核”的办法。(1)集中管理。由地区级分行成立风险资产经营管理专门机构,将辖属各支行的不良贷款集中,进行统一管理;(2)分帐核算。集中管理的不良贷款的贷款责任仍由原贷款行承担,按不良贷款所属支行建立帐务进行核算;(3)分类清收。对全部不良贷款进行调查摸底,逐户分析,根据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划分为市场变化型、政府干扰型、历史包袱型、管理不力型、诚信败坏型等类型,一户一策进行清收;(4)专职处置。对分类排队的不良贷款落实专人进行处置,并按处置方式实行动态管理,对照全年处置任务目标要求,制定处置计划表,月中

24、及时记载处置进展情况,月末汇总分析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和末按计划进度完成的原因。发现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调整处置方案,负责该处置方式的管理人员立即跟上,相应调整各自计划表,并予以关注,一环扣一环,牢牢掌握;(5)单独考核。上级行对辖属各支行不良贷款存量的清收、转化和处置实行单项考核,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营性费用和工资性费用,设立专项不良贷款考核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压控不良贷款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即清收处置的实绩不受该行整体经营业绩考核的影响,单独实行考核。 2、实行“锁定基数,制定目标,一户一策,协调关系,落实责任”的办法。(1)锁定基数。对不良贷款全面摸底后进行基数锁定。即锁定余额、锁定户名、锁定措施、

25、锁定责任人。(2)制定目标。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各项工作目标:不良贷款减少户数;不良贷款年度控制余额,余额下降额度;全年清收、转化金额;呆帐核销金额;以物抵贷金额;处置金额等。(3)一户一策。对不良贷款企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将其划分为破产清算、陷入困境、转制重组、起死回生、恶意逃债等类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4)协调关系。加强与政府、财专、评估、法院、拍卖行、产权交易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信息,加快清收、转化和处置变现进度。(5)落实责任。上级行根据对不良贷款的分类排队,将责任落实到支行,支行再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清收人员,明确划分不良贷款清收、转化

26、、处置过程中有关人员的责任。 3、积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清收和转化。对存量不良贷款除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清收、转化和处置方案外,还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1)对于建设项目已经销售,但借款人仍未按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本息,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指定专人限期清收,直至依法起诉,按照法律程序,强制收回贷款本息;(2)对于持有资产、股权、债权或经营权,但拒不履行还款计划的企业,运用法律手段收回其抵押物或相应的资产、股权、债权或经营权;(3)对其中产权、债权清楚的抵押物或借款人的债权、股权、经营权,可委托当地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经双方协商后收回,并经上级行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公开拍卖、处置;(4)对非法转移资金

27、或资产的借款企业,要进行跟踪追索,特别是对转向异地开发的企业,要逐户核查,对其积欠的贷款本息进行诉讼保全;(5)对于保证贷款,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要依法追索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3、通过资本市场处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的特点、银行混业经营的可能以及国家财力支持等情况,可考虑运用资本市场手段处置不良贷款。(1)贷款重组。贷款重组实际是贷款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债权债务重组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恶化,无力偿还到期贷款本息,贷款银行按照与借款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做出部分权益让步,同意修改还款条件。(2)不良贷款出售。将不良贷款债权的实物资产整体估价后在市场上公开拍卖出售,充分发挥

28、市场上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让更多的能人参与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3)债权转换股权。随着国家收购兼并政策的开放,外资以及民营企业将会逐步进入对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而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股权的流动性要强于债权的流动。通过将债权转换成股权,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地通过资本运作,运用资本市场实现信贷退出。(4)不良贷款证券化。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有选择性地购买银行的不良贷款,运用债务重组、超额担保和信用增级等手段,发行以未来收益为支撑的债券,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二)按贷款的周转性特点分为两类贷款,明确界定贷款责任 按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是否具有周转性的特点,将贷款划分为非周转性贷款和周

29、转性贷款两类。非周转性贷款是指对贷款客户或贷款项目来说,贷款收回后不再发放的贷款,如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以及对某一企业法人的临时性贷款等,这类贷款的责任为永久责任制;周转性贷款是指对某一贷款客户来说,贷款收回后再发放的贷款,如流动资金贷款、循环贷款、授信贷款等。非周转性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后,可以明确界定并追究与该笔贷款相关的贷款人员的责任;名义上正常贷款的周转性贷款是否是实质上的不良贷款,应由贷款人员离任审计时的审计结果来确认。离任贷款人员是指离任的主管信贷员、客户经理和贷款银行主要负责人。离任贷款人员对离任审计结果确认的周转性不良贷款负责,接任人员则对前离任审计结果确认为正

30、常贷款的周转性贷款的质量负责。不论是周转性贷款还是非周转性贷款、正常贷款还是不良贷款,现任贷款管理人员都要对所管的贷款的周转发放和不良贷款的清收负全责,决不能“新官不理旧帐”。 (三)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防止和化解新增不良贷款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不良贷款的存量处理和增量防范是相辅相成的。存量和增量在时间序列上是可以转化的,存量是增量累积的结果。存量处理虽属不良贷款的事后补救,但它使有问题的贷款得以处理,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增量

31、防范属于不良贷款的事前规避,它能保证银行新增贷款的保值增值,实现银行资产的保全。国有商业银行要防止和化解新增不良贷款,必须从内部控制机制上入手,从思想、组织、人员、方法、职责及奖惩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体系。 1、转变观念,突出资金安全在信贷工作中的重要性 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因为思想观念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取向。商业化的银行经营体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一改过去仅重视贷款规模、轻视贷款安全的状况,变为效益与安全并重。要制定一系列加强信贷管理、实施市场退出、控制降低不良贷款的规定和办法,对信贷人员加强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强化贷款安全及风险

32、考核的监督、约束机制,增强资金风险意识在每个信贷员心中的重要性,使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成为每个信贷人员的自觉行为。 2、调整结构,开创多元化的信贷格局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经营稳定、效益良好,银行贷款的本息就有保障,否则就会受损。国有商业银行历史上形成的资金分配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面临着资金结构调整的问题。银行的经济效益归根结底取决于资金所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即资金的投向对银行资金本息的收回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也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只有使银行资金进入效益相对较高、经济

33、发展前景良好的经济“体”,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才能落到实处。银行信贷人员要积极主动营销,大力拓展优质贷款市场,实现信贷市场由单一的国有企业向多种所有制转变、资金流向由短期向中长期转变,创造多元化的信贷新格局。 3、强化管理,严格实行贷款审议与决策分离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要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必须强化信贷管理,建立和完善贷款的审议与决策分离制度。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授信决策机制,包括设立审贷委员会,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授信。行长不得担任审贷委员会的成员。审贷委员会审议表决应当遵循集体审议、明确发表意见、多数同意通过的原则,全部意见应当记录存档。被审贷委员会两次

34、否决的贷款申请半年内不得提交审贷委员会审议。”(注1)对大的、重点工程项目贷款、超过审批权限贷款、经过决策程序贷款,要通过审贷委员会审议,并在审批表中联合签名,改变目前行长担任审贷委员会成员,贷款与否由行长说了算的现象。 4、加强监控,优化新增贷款质量 各级信贷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制度,设立贷款监测检查岗,基层支行要配备足够专职贷后检查人员,对新发放的贷款逐日逐笔实施监测检查,按月通报,实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将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通报,预防不良贷款的产生。 5、拓展精品,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积极做好信贷市场分析和论证,调整经营思路,确立行

35、业、客户、产品等方面的市场目标,严把新增信贷资源配置关。在行业目标上,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电力、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产业、垄断行业、信息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重点高校、医疗卫生等非生产流通领域产业;在客户目标上,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实力、管理规范、改制较彻底的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优秀上市公司和优秀系统大户,产权明晰、产品和产业有竞争力、信誉好、效益高、发展前景较好的民营、私营、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有行业垄断优势、现金流量大、收入稳定的非生产流通领域客户和aa-级以上的优质客户;在信贷产品目标上,控制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加大项目贷款投放力度,积极发展非传统的贷款类信贷业务品种,拓展精品贷款,对国家限制产业、经营前景不佳的企业实施信贷退出,严格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掌握贷款发放,降低不良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