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信号交叉口分方向流量观测实验 浮动车法路段车流量观测实验 地点车速观测实验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 地点车速观测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地点车速在交通管理控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等方面的 应用和地点车速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课堂内容的理解。 2. 通过实验,掌握人工测速和激光测速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学会正确使用激 光测速仪。 3. 通过地点车速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 掌握地点车速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分布规律。 4. 本实验课是交通工程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实验增强学生认识交通现象, 解决交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验要求 1. 在教师的指
2、导下,认真设计调查方案,尤其确保调查表格的科学合理,明确每 一名观测同学的任务。 2. 实地调查时,观测地点选择要合理, 最好避开交叉口信号控制和公交站台的影响。 观测路段两端要有明确标记。 3. 选择观测车辆是要做到抽样的无偏性,保证抽样随机,同时满足最小样本量的 要求。 4. 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时,除了完成速度频率分布表、速度频率分布曲线和累积频 率曲线,还需计算百分位车速、车速平均值和标准差。 5. 试验过程也是对交通现象的认知过程,要观察分析各种车辆车速的变化特征。 在试验中应注意保护仪器,注意安全。此外,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守纪律、交通规则,保 证交通安全。 三、实验仪器设备 卷尺,秒表
3、,欧测利警用激光测速仪( LTI20-20 Ultralyte Compact ),记录板等。 使用激光测速仪时注意:禁止用激光测速仪瞄准太阳。因为可能会损坏眼睛,永 久性损坏激光发射器。 防止激光测速仪受到震动和掉地。 测速仪是精密仪器, 受损后, 轻者影响观测精度,重者无法使用。 四、实验原理 1. 人工观测 人工观测法实际上是实测车辆通过某一微小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车辆匀速通过该 路段时,则这一平均速度即为通过该路段内任一断面处的地点速度。因此,此法只需在 拟测地点附近选择一个小路段并量测其长度l(m),然后实测通过该路段车辆所需时间 t(s)值,即可计算速度值。 v =- 3.6(km
4、/h) t 测量路段越短越能保证车辆通过的匀速条件,但由于车辆通过时间过短时,测时误 差会加大,因此建议测量路段长度应以使通过时间为23s为宜,最短也应在1s以上 不同车速时间为2.5s的测定路段长度表1 车速(km/h) 30 40 50 60 路段长度(m) 20.8 27.8 34.7 41.7 2. 激光测速 激光测速仪是采用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即电磁波,其速度为30万公里/秒), 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记录该时间差,来确定 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激光测速是通过发射激光束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由特定时间 间隔的激光测距,取得在该时间段内被测车辆的移
5、动距离,从而取得该被测车辆的移动 速度。激光测速原理见图1,由于常常不等于零,存在余弦效应,故激光测速仪所测 得的车速要比实际车速低。当-=0时,误差最小;越大,测速越低。 图1激光测速原理 为减少余弦效应,应使观测车辆和仪器的夹角尽可能小,也就是尽量把测速仪设置 在靠近车道的路边。此外,观测车辆越远离测速仪,所测速度越接近真实速度。一般, 激光测速仪距观测车辆的横向距离 10m以内,距观测车辆的纵向距离100m左右,能获 得较满意的测量结果,这时误差很小,不用修正。 激光测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该激光光束基本为射线,故测速距离相对于雷达测速有效距离远,可测 1000m夕卜; (2)
6、测速探测所需时间 0.3 秒,精度为 2公里/小时,目标量程为 15-1000 米, 量程: 320 公里 / 小时; (3)鉴于激光测速的原理,激光光束必须要瞄准垂直与激光光束的平面反射点, 又由于被测车辆距离太远、且处于移动状态,或者车体平面不大,而导致激光测速成功 率低、难度大,特别是执勤警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很易疲劳。 (4)由于存在余弦效应,故激光测速仪所测得的车速要比实际车速低。 (5)鉴于激光测速的原理,激光测速器不可能具备在运动中使用,只能在静止状 态下应用;因此,激光测速仪不能称之为“流动电子警察”。 五、实验步骤 1. 确定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应根据调查目的进行选择,一般应考虑
7、以下各方面: ( 1 )一般速度调查时应选择视野条件好的道路直线段,并应选在无特殊交通标志, 交通信号、无公交站台和不受道路交叉影响的道路区间部分; (2)当为确定信号控制而调查速度时,调查地点应选在控制对象范围内,并应选 择不受其他信号影响的地点: (3)当为判断交通措施效果而进行事前、事后调查时,事前事后调查应选择同一 位置; (4)对事故多发地点进行调查时,应调查进入该区时的速度,调查地点应不受其 他因素影响。 另夕为使调查结果不受调查本身的影响,在选择调查地点时,还应注意测量仪器及 观测人员应不吸引驾驶人员注意,并且不引起群众的围观。 2. 选择调查时间 ( 1 )选择与调查目的相对应
8、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时段,应避开交通异常时间, 如节假日及天气恶劣的时间; (2)为制定交通鼓励措施和检验交通改善措施效果应选择高峰小时的时段; (3)研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相互影响时,应选择二者都较大的时段; (4)事前、事后调查应选择相同的时段。 3. 调查抽样与样本量的确定 道路上车辆数量大,不可能全部观测,只能从中抽取部分车辆 (样本)进行观测,据 以推算车流总体的车速。 (1)抽样的无偏性,保证抽样的随机性。 对各种车型的抽样率应基本控制在与其在车流中的混入率一致; 选取速度的区间无根本差别,所有条件应一致; 样本应相互独立,当车流为一车队行进时,应选择头一辆的车速,而跟随的车速
9、在没有超车的情况下,按前一辆车速行驶,其速度受到限制,没有代表性。 为了保证推算精度,应确定所需最小的样本量 (2)最小样本量 按统计原理可由下式确定: RK2 n =i E丿 E速度观测值得允许误差(km/h) K置信水平系数 置信水平系数K值表,见教材 表4-6 ;样本标准差(T值表,见教材 表4-7。 根据速度调查的精度要求,认为调查总样本数量不应少于150辆,其中单一车种不 应少于50辆。且测速时段不宜过短,一般应在 1h以上。 4. 选择调查方法 (1)人工测定法:在拟测地点附近选择一个小路段,划线标记起终点断面,并量 测其长度;然后观测员用秒表观测任意车辆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然后
10、计算地点速度 值。车辆通过起终点断面可用前轮压线作为标准,也可用汽车前保险杠过线为标准。为 使测量记录方便、迅速,可事先准备如下记录表格。人工测速方法简单易行,但进行长 时间观测较困难。 (2)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常用测速仪有雷达测速仪和激光测速仪。策速方法 非常简单方便,只要将测速仪器瞄准运行车辆,即能读出车辆的瞬时车速。 (3) 车辆感应器测速:使用车辆感应器测量交通量时,可通过电磁感应或超声波 反射原理,同时感知车辆通过的距离和时间,从而计算车辆通过速度。可与交通量调查 同时进行,便于研究交通量与通过速度的关系,能较准确的测出地点速度,并且能作长 时间连续调查。但当故障车或事故车停留在
11、感应器上时,车速记录会出现异常。此外感 应器设备复杂,费用也高,只能在城市或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使用。 此外还有录像法、摄影法、航测法等,因价格高使用尚不普遍。 5. 调查表格设计 人工法地点车速调查记录表表1 调查时间: 年_月_日时 时 星期 调查地点: 观测人员天气 序号 车型 t1 t2 t = 1 t2 v=%t 1 2 3 n 激光测速法地点车速调查记录表表2 调查时间: 年_月_日时 时 星期 调查地点: 观测人员天气 序号 车型 车速v 序号 车型 车速v 1 n+1 2 n+2 3 n+3 n 2n 6.观测人员安排 (1)人工测速法人员分工:1人在起点断面挥手示意车辆到达,2人
12、在终点断面, 其中1人同起点观测员同步用秒表观测通过起终点断面的时间, 1人记录数据,测20 个数据,测完交给后三位同学。每组测量数据不少于 60个。 (2)激光测速法人员分工:1人使用激光测速仪瞄准车辆并测定速度, 另一人读数 并记录于表格中,测完12个数据后换后两位同学。每组测量数据不少于 60个。 7. 实地观测 实地观测前要校正激光测速仪,使其正常工作。 8. 数据资料整理分析 由上述测定方法测得的地点速度数据,常作以下分析处理: 1)绘制速度分布表与分布图 将实测数据按一定间隔分组,凡位于同一组的速度值为该分组的中值速度,然后求 各组车速数量及频率,将其列表即为速度分布表,见表 3。
13、 地点车速分布表表3 组 号 速度范围 中位速 度Vi 观测车辆 频数fi 观测车辆频率 fi/ 刀 fi (% 累计观测车 辆频数刀fi 累计观测车辆频率 E( fi/ 刀 fi )( % Vi2 X fi Vi X fi 1 20.5 27.5 24 2 3.3 2 3.3 1152 48 2 27.5 34.5 31 5 8.3 7 11.6 4805 155 3 34.5 41.5 38 8 13.3 15 24.9 11552 304 4 41.5 48.5 45 9 15 24 39.9 18225 405 5 48.5 55.5 52 11 18.4 35 58.3 29744
14、572 6 55.5 62.5 59 9 15 44 74.3 31329 531 7 62.5 69.5 66 9 15 53 89.3 39204 594 8 69.5 76.5 73 5 8.3 58 96.6 26645 365 9 76.5 83.5 80 1 1.7 59 98.3 6400 80 10 83.5 90.5 87 1 1.7 60 100 7569 87 合 计 60 100 176625 3141 速度均值=52.4km/h 速度标准差=14.1km/h 表中组距(每组的速度范围)采用下式计算: R H N 式中,R 极差,R - Vmax _ vmin N分组数
15、,N -13.22 lg n 根据速度分布表可绘制地点车速频率分布图和累计频率分布曲线,见下图 车速分布频率直方图 速度频率分布曲线 速度(km/h) 累计频率曲线 率频计累 2)特定地点车速 (2)百分位车速 在速度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图上,与纵坐标上累加百分数相应的车速称百分位车速。 85%位车速 它表示所观测到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具有这种速度值或者在这个速度以下, 只 有15%的车辆速度高于此值。在交通管理上常用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最高车速限制标 准。也就是说,超过这种速度行驶时,经常缺乏安全性。 50%位车速(常称中位车速) 它表示在该车速以下行驶的车辆数等于在该车速以上行驶的车辆数,又称为中值速 度,当速度频率分布曲线完全对称时,中位速度则与平均点速度相等。 15 %位车速 它表示在该车速及低于该车速行驶的车辆数占被观测车总数的15%。常用此车速作 为观测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压器租赁服务3篇
- 供水合同规定供水工程合同3篇
- 充电站数据分析协议3篇
- 企业服务专业合同2篇
- 纸制品行业绿色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电力仪表的数字孪生模型考核试卷
- 胶合板生产场所的应急预案制定考核试卷
-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品牌建设考核试卷
- 2025-2026年研究和试验开展的核心技术概览
- 2025汽车购买合同简单版协议书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教师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 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
- 真空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 (完整版)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