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_第1页
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_第2页
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_第3页
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_第4页
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类书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全波,男,山东阳信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献学(敦煌学)研究。a study of encyclopedias knowledge diffusion functions摘 要:类书是知识主义扩张的结果,反过来,类书又是知识传播的工具,是古人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通往博学的捷径;类书的知识性与古人所追求的博学多闻不谋而合,故其广为士大夫、读书人所接受与喜爱,并被应用到蒙学教育、科举考试乃至日常生活中成为知识传播的助推器。关

2、键词:类书;知识;传播abstract: encyclopedia was the product of knowledge socialist expansions. meanwhile encyclopedia was knowledge diffusion tool and shortcut for accumulating knowledge and broadening horizons. encyclopedias knowledg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ders aim to promoting profound learning, so it

3、was accepted and favored by readers. it was also widely applied to enlightening educa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daily life, which became to the boost motor of knowledge diffusions.key word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diffusion类书是古籍中辑录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资料汇编。类书始于皇览,历代皆有编纂,据赵含坤先生中国

4、类书统计,中国古代所编纂的类书达1600余种(包括存疑的125种)。1陈垣先生做过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其中类书类的总页数为227739页,占整个四库全书总页数的9.94%,占四库子部所有图书总页数的40.35%。226-34胡道静先生中国古代的类书言:“封建王朝大规模地编辑类书,首先意在夸耀王朝的文治之盛,以及某些帝王企图借此以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319四库全书总目则载:“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遗文旧事,往往托以得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诸编,残玑断璧,至捃拾不穷,要不可谓之无补也。”41141毋庸赘言,类书之编纂尤其是官修类书之编纂与历代帝王之政治谋略不无关系,而类书保存文

5、献的功能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类书为何能够历千年而不衰,流传遍及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且广为士大夫、读书人所接受与喜爱呢?甚至在部分学者直斥类书为腐烂剽窃之书的同时,类书为何还是大量的存在、流传呢?这或许就需要我们考察类书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在古人的视野里,类书绝不仅仅是“宜皇王之省览”的资料汇编,也不仅仅是专供诗词创作、辑佚校勘之用的“獭祭鱼”,它更是童蒙的教材、士子的参考书、农牧商贾的万宝全书,是古人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通往博学的捷径。一、两汉以来,尤其是六朝时代,士大夫、读书人的学术兴趣发生了的巨大变化,两汉独尊的经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导致原先附庸在经学之下的各种力量开始得到了释放

6、的机会,文学开始自觉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史学亦摆脱了经学的桎梏独立发展起来,玄学之风更是深入人心高唱不断,加之佛教的迅猛发展,道教的不甘示弱,于是乎,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罗宗强先生言:“随着大一统政权的崩坏,经学中衰。儒学权威地位下降的同时,诸子思想便重新活跃起来。”527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6177在这个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人们对于学术的取向是多元的、多样的,士大夫、读书人不再以考经证义为尚,反而纷纷以博学通达为高,以玄风玄谈博学思辨为美,以

7、了解、熟知、出入三教为标榜,以文采、史识为境界,于是,一个崇尚博学多闻的知识主义时代悄然来临了。文心雕龙明诗第六载:“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749陈松雄先生齐梁丽辞衡论又载:“学者博识子史,忽礼乐之是非,文士广搜前言,昧经教之宗旨。但务多学广识,因书立功,缉事比类,持刀以割膏腴,用旧博古,操斧以伐山林。宋之颜、谢,承其流而扬波,齐之任、王,变其本而加厉。梁代文苑,推引最深,沈、刘逞博瞻之学,引事无谬,徐、庾展俊迈之才,用旧合机,工如良匠之度木,美比驺奭之雕龙,达意切情之作,处处能见,出身入化之篇,时时或闻。驯至一事不知,或承之羞,一语无据

8、,自觉其陋。非典故无以成章,非博物不足称美。”8114-115可见,六朝时代,学者竞相追求博学广识,真可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一语无据,自觉其陋,而“征事”、“策事”之风的盛行,更是这种追求博学的知识主义的集中体现。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九庚部华阳博议下载:“六代文人之学,有征事,有策事。征者共举一物,各疏见闻,多者为胜,如孝标对被、王摛夺簟之类是也。策者暗举所知,令人射复,中者为优,如沈约得三,刘显失一之类是也。齐梁之交此风特盛,亦犹晋之清言。” 9523为了能够在“征事”、“策事”中占尽先机,文人学士不自觉的抄撮、抄撰出众多类书性质的资料汇编,以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如颜延之纂要、沈约袖中

9、记、朱澹远语对等。10而此举却带来了类书的兴盛,中国类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随之而来。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言:“类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一知识主义的结果。”11459诚然,葛先生的分析是很准确的,类书的产生就是知识主义的结果,是古人面对越来越浩瀚的经籍探索出来的通往博学多闻的捷径。类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排比详瞻,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军事科技、学校礼仪、服食器用、草木鸟兽等皆搜罗裒辑,且分门别类的排列组合,这对于追求博闻强识的士大夫、读书人来说,可谓是及时雨;士大夫、读书人对于博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以博学为核心的知识主义的扩张也是无终止的,这无形中又刺激并塑造了类书的编纂模式、体

10、例,类书从最初的辑录事类,发展到辑录故事、典故、诗文、词语,从单纯的事类类书发展到事文并举,类书的取材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山包海汇,以至六合之内,靡所不载。修文殿御览的编纂既是沿着这种思路来的,以天地为疆域,极尽广博之能事。太平御览卷六百一文部十七著书上引三国典略曰:“陛下听览余日,眷言缃素,究兰台之籍,穷策府之文,以为观书贵博,博而贵要,省日兼功,期于易简。放天地之数,为五十五部;象乾坤之策,成三百六十卷。”122706-2707其后的类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更是如此,力图将天下万事万物纳入其中,天、地、人、事、物皆可在类书里找到自己的位次,当这种以博学为核心的知识主义的扩张到

11、一定的程度,类书就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包容万物的知识系统,官修大型类书尤其如此,而那些私纂中小型类书照样无法摆脱这个模式的影响,自觉不自觉的构建起一个个或大、或小、或综合、或专门的知识系统。二、类书是知识主义扩张的结果,但是类书编纂出来之后又成为知识传播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初学记是唐玄宗敕令张说、徐坚等人编纂的一部极为经典且对后世影响极深的类书。大唐新语卷九载:“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诏以初学记为名。”13137以前我们或许认为初学记仅仅是“宜皇王之

12、省览”的资料汇编,主要是供检索征引,防止遗忘,但是通过上文的记载,我们可以肯定此初学记编纂完成之后,无疑是作为唐玄宗诸子学习“缀文”的教材来使用的,初学记的使用频率必然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检索征引、阅读浏览,也就是说,初学记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一步,甚至此初学记部分内容,使用者也就是唐玄宗的诸子是要背诵、熟记于心的。此外,初学记所教授的也并不是“缀文”的理论、方法,而是大量的新奇壮丽的次第相连的辞藻典故,这就意味着初学记不是教授“缀文”之方法而是在灌输知识、传播知识,企图通过大量典故、事对、诗文的背诵、记忆来实现“缀文”的“易见成就”。新五代史卷五十五刘岳传载:“宰相冯道世本田家,状貌质野

13、,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赞与岳在其后,道行数反顾,赞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尔。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故岳举以诮道。”14632孙光宪北梦琐言之诙谐所累载:“宰相冯道,形神庸陋,一旦为丞相,士人多窃笑之。刘岳与任赞偶语,见道行而复顾。赞曰:新相回顾何也?岳曰:定是忘持兔园册来。道之乡人在朝者,闻之告道,道因授岳秘书监,任赞授散骑常侍。北中村墅多以兔园册教童蒙,以是讥之。然兔园册乃徐庾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也。”15349-350吕思勉先生在比较了古人对兔园册的各种评价后说:“士大夫之取此书,初盖以共对策之用,后则所重者惟在其俪语而不在其训注

14、,盖有录其辞而删其注者,故其卷帙止三之一;若写作巾箱本,则并可藏之怀袖间矣。”16776我们这里关注的要点不是兔园册的“鄙朴”与否?我们关注的是兔园册一样成为了童蒙的教材,成为了传播知识的工具,且“北中村墅多以兔园册教童蒙”。其实,类书在古代被用作童蒙教材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因为类书知识量大且排列组合有序,比较易于记诵;类书与童蒙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供阅读浏览、检索征引,在古代以背诵、记忆为主的教育方法之下,部分被用作教材的类书很显然是需要背诵、记忆的,所以作为教材的类书与童蒙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并不是偶尔使用。1900年,敦煌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藏经洞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献,

15、其中就有不少魏晋至唐宋代间的类书文献,据王三庆先生敦煌类书统计,敦煌写卷中的类书或部分接近类书的书抄,凡113卷号,可归纳为6体43种,如修文殿御览、励忠节钞、语对、籯金、兔园策府、类林、事林、新集文词九经抄、应机抄、勤读书抄等。17149这些敦煌类书中很大一部分如籯金、类林、新集文词九经抄就是作为中古时期敦煌地区学郎学习知识的教材,在这些写卷的背面以及空白处留下的大量的学郎诗、杂写、杂画就是明证。三、类书不仅是童蒙学习知识的教材,更是科举考试中士子们开拓视野、积累知识的必备参考书。自隋唐以来,科举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重要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试策、策论要求士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有尽可能宽的知识

16、面,但历代积累下来的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根本是读不尽的;聪明的读书人发现了类书既博且精的特点,执简驭繁,类书渐渐成为读书人开拓视野、考取功名的必备。四库全书总目之源流至论提要即载:“宋自神宗罢诗赋,用策论取士,以博综古今,参考典制相尙,而又苦其浩瀚,不可猝穷,于是类事之家,往往排比联贯,荟萃成书,以供场屋采掇之用。”41151李果事物纪原序又载:“正统甲子岁,余忝试京闱,获睹事物纪原一帙于书舍中,乃今祭酒江右颐庵胡先生之所传,南平赵弼先生之所删订者也。余怟而易之以金以归,不啻怀瑾握瑜,检阅殆偏,学者苟能熟读潜玩,溯流寻源,则涉猎酬对,泛应曲当,无所不可矣。此颐庵所以珍重,而后学所当为至宝

17、。”181-2由李果对事物纪原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士子们对类书的珍视,而李果对事物纪原的评价是“学者苟能熟读潜玩,溯流寻源,则涉猎酬对,泛应曲当,无所不可矣”,可见类书确实有利于扩大读书人的知识面,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多知前贤圣哲事迹,多闻君臣邦家美政。科举类书的编纂者多是文坛领袖、学问博洽的人物,如吕祖谦、王应麟,他们为了便于自己以及后学的学习、使用,搜罗裒辑,用功甚勤,编纂出的科举类书质量也较为可靠,着实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学术的发展。四库全书总目之历代制度详说提要载:“考祖谦年谱不载此书,盖采辑事类以备答策,本家塾私课之本,其后转相传录,遂以付梓。”41148四库全书总目之玉海提要云

18、:“宋自绍圣置宏辞科,大观改辞学兼茂科,至绍兴而定为博学宏辞之名,重立试格。于是南宋一代通儒硕学多由是出,最号得人。而应麟尤为博洽。其作此书,即为词科应用而设。故胪列条目,率巨典鸿章。其采录故实,亦皆吉祥善事,与他类书体例迥殊。”41151宋代科举类书的繁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宋代编纂的科举类书知识性、学术性皆比较好,永嘉八面锋、锦绣万花谷、古今事文类聚、记纂渊海、群书会元截江网、山堂考索、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翰苑新书等相继涌现出来,对于读书人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皆有积极作用。当时的学者对于类书的期许也是比较高的,认为类书是通向博学的路径。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序载:“人不通今古如面墙而立,

19、虽欲开心明目其道无由也。”191-2古今事文类聚序载:“考古订今亦必资记问之博,使有一书之未读,一物之不知,则将见群疑塞胸,无说可祛,万事博手,无术可应,此其患在学力之未充,而亦记问空疏之过也。”201很显然,在古代学者眼中,“通古今”最便捷的工具是类书,“记问之博”所凭借的也是既博且广的类书。吕祖谦、王应麟等学者编纂类书的初衷是利用类书以类相从的特点,将同类知识集合在一起,既便于阅读记忆,又便于考察研究,这无形中也达到了传播、普及知识,提高读者素养的目的,但是后来编纂的部分类书,急功近利,专意于科举考试,甚至是单纯为了考试而编纂类书,这无疑脱离了类书编纂的本真,于是类书成为古今学者所批评的目

20、标。四库全书总目之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提要载:“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设,故有璧水群英待问之名。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立意发端、稽古伟议、法祖嘉猷、时文警段、绮语骈珠、当今猷策、生意收结等七子目。二曰故事源流,又分经传格言、皇朝典章、历代事实、先正建议、文集菁华等五子目。大抵当日时文活套,不足以资考证。”41162针对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四库馆臣进一步批评道:“前有淳祐乙巳建安陈子和序,亦极俚陋。南宋待太学之礼最重,而当时相率诵习者乃此剽窃腐烂之书,其亦大非养士之意矣。”41162朱熹在答吕伯恭的书信中亦曾说过:“近见建阳印一小册,名精骑,云出于贤者之手,不知是否?此书流传

21、,恐误后生辈,读书愈不成片段也。虽是学文,恐亦当就全篇中考其节目关键。又诸家之格辄不同,左右采获,文势反戾,亦恐不能完粹耳。”211145朱熹与四库馆臣对类书的批评、担忧不无道理,依靠类书作出来的文章,绝对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绝对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也自然选不出真才实学,但是透过他们的批评、担忧,我们更发现古时的士子们对于类书的依赖太甚,那么,读书人为何如此离不开类书呢?归根究底,是类书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四、宋元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富裕起来的农牧商贾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逐渐增加,但他们更需要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实用知识,如耕种树艺、行旅常识、阴阳星

22、数,养生去病等,于是类书编纂者开始依据传统类书,删减增损,编纂出通俗实用类书以满足农牧商贾的需求,类书也逐渐由士大夫、读书人的知识读物发展成普通百姓的生活指南、日用手册,书贾、商贩见有利可图,开始大量刊布日用类书并成为一个潮流。天下四民利用便览五车拔锦序曰:“天文地理,人纪国法,文修武备,与夫冠婚丧祭之仪,阴阳术数之学,悉皆分门定类,若纲在纪,诚天下四民利用便观。”225-7刻全补天下便用文林妙锦万宝全书序曰:“书林刘氏双松集成万宝全书,上下古今载记悉备。凡阴阳星数之奥,物理人事之机,交际之柬仪,壶闱之教戒,但有益于民生使用者,皆兼收而并采之。又且摘粹而拔龙,删繁而就简,分别门类,井井可观。一

23、展玩之余,诚有如锦绣之布于金谷,万宝之兴于名山,昭曜耳目,资益身心,其有利于天下也。”235-6日用类书通过其文本向农牧商贾传播、普及知识,这就将知识传播的接受面大大的拓宽了,日用类书的知识内容涵盖到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为农牧商贾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指导。三台万用正宗卷三十八农桑门载:“夫垦耕者,农功之第一义也。垦除荒也,耕犁也,凡垦辟荒地者,春曰燎荒,如平原草莱深者,至春烧荒趁地气通,润草芽,欲发根荄桑脆易为开垦。夏曰掩青,夏日草茂时开谓之掩青,可当草粪,但根须壮,籍强牛乃可,莫若春日为上。”24414三台万用正宗卷三十七牧养门载:“养马法。陶朱公曰:子欲速富富五牲,五牲之中,惟马为贵。马者

24、,火畜也,其性恶湿,利居高燥,忌作房于午位,日夜馁饲,中春放淫,顺其性也,季春必啖,恐其退也,盛夏必浸,恐伤于暑,冬季必温,恐伤于寒,啖以猪脂,及大胆汁煮粥,则肥。”24323三台万用正宗卷二十一商旅门载:“至于客途艰苦,亦当具布其言,巴蜀山川险阻,更防出没之苗蛮;山东陆路平夷,尤慎凶强之响马;山西陕西崎岖之路,辽东口外凶险之方;黄河有溜洪之险,闽广有峻岭之难;两广有食虫之毒,又兼瘴气之灾。”24340日用类书实现了生产、生活知识的系统化,他将四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所能遭遇到的问题全部聚合在一起,且提供了解决之道,应急之方,在没有现代化联络工具的古代,四民百姓所能接触到的世界毕竟是有限的,他们所能

25、得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而日用类书这个知识宝库,就给四民百姓提供了一个窗口;日用类书的流传极广,版本众多,不断有新刊、新刻本出现。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对其搜集到66种版本万宝全书的出版时间做了列表,其中万历二十四年至四十二年之间,共有16个版本的万宝全书被刊刻出来,此外还有6个没有明确刊刻时间的万历本。2587如此多的刊刻版本出现,只能说明市场需求量是十分的大,进一步则展现了日用类书的流传之广,如此众多的日用类书流散在民间,这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该是多么巨大,反过来,民众为何也乐于接受日用类书呢?无疑还是因为它的强大的知识功能,所谓一册在手,万事不求人。五、任何一部优秀的类书

26、都是一个时代知识的总结,宇宙的、国家的、历史的、动物的、植物的乃至日常生活的知识都被网罗搜辑,且分门别类,清晰而整齐的排列组合在一起,一展卷,天下万事万物尽在于此,这就为古人积累知识、开拓视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正因如此,肴馔经史,渔猎子集的类书才被士大夫、读书人所重视、认可,并不断编纂新的类书以实现类书的新陈代谢。其实,任何书籍都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但是为什么类书值得我们如此关注呢?其一,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更为强大,类书把凌乱的知识点编织成网,且有序的排列组合,最为便利、便捷;其二,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常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很多时候只知道类书是“宜皇王之省览”的资料汇编,是诗文创作时备检索征引的“獭祭鱼”,是辑佚校勘所得的“残玑断璧”,好像类书是志大才疏之人,装点门面,无甚大用,我们却忘记了类书其实还是童蒙的教材,士子的参考书,农牧商贾的万宝全书;也就是说,类书与古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古人的世界里,类书离他们很近,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疏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