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源满井游记学习要点满井游记学习要点一自读课文:首先粗略阅读原文,熟悉文章内容,并在自己感到生疏的字、词、句下面做出标记,借 助于工具书和参看课文下边的注释,为生字注音,为生词释义,将全文译成较通顺的现代汉语。关于满井:明清两朝,满井是北京近邻的一个风景区,这个井的形状,明人王季重的游满井记 说:“一亭函井,其规五尺,四洼而中满,故名。”嘉庆一统志说:“井经五尺余,清泉涌出,冬夏不竭。好事者凿栏以束之,水常浮起。散漫四溢。”关于作者及“公安派”袁宏道,明朝人。他是明代后期反对文学复古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 代表人物有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的籍
2、贯是湖广公安, 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人。他们的文学主张主要有如下几 点:一是反对承袭,主张通变。认为文学应该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认为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三是推重民间小说,提倡通俗文学。思考:1、细读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麦田浅鬣寸许。”体会作者是如何以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描绘满井春色的。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因此上面这段描写满井自然景物的文字,即为全文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文字里,景物写得自然清新、优美动人,这和作者使用大量新鲜贴切、生 动形象的比喻是分不开的。如作者以“脱笼之鹄”为喻抒写自己自由奔放的情怀,此可谓由物生情,缘情状物。总之
3、,通过一连串恰当的比喻, 借助于简洁、准确的文字(“微”、“始”、“乍”、“新”、“将”、“浅”等),作者突出了满井初春景物的特点,也从中巧妙地抒发了郊 游的喜悦。2、本文题为满井游记,顾名思义,文章是写作者去京郊满井这个地方游览观光的 所见所感。此处早春景色处处宜人,然而最具特色之处,不能不说还在于“满井”这口不同 于一般的井,可是文中似乎无一字正面写井,对此应作如何理解?其实,文中所写的“满井”,是北京东北郊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 名胜。它之所以吸引众多游客,主要在于有这样一口非同寻常的井:水面往往高于井边,井中是个水泉。作者到此一游,照理说,无论如何也应写一写这口井,这个
4、认识是正确的。然 而我们再仔细体会就可以看到,本文虽为游记,并非单纯记实之作, 它还是要通过写景有所寄托,即文章结尾所说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一结尾,使这 篇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带上了哲理的色彩。文中,为了抒发作者春游郊野心胸豁然开朗的感受,就一方面以“余寒犹厉”,“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城居生活作反衬;另一方面,放开 笔墨逐层展开对最能表现满井春色的种种景物的描绘,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富有议论抒情色彩的结尾。这样看来, 它仍不失为一篇选材精当,布局严谨的成熟之作,是否花费较多笔墨写井,就不一定那么重要了。满井游记学习要点二本文作者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他向来近山水,
5、弃尘世, 不喜官场应酬。袁宏道的作品语言清新明快,内容多描写封建士大夫阶级的闲适生活,部分篇章反映了民间疾苦, 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同学们阅读此文后便会有所启示。自读课文,首先结合注释仔细疏通文字,把握课文大意。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段写满井春色。第三段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学习本文,思考问题。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共四个方面。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 鬣寸许。山好、水好、万物美好。2、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纳出什么样的感受,来表现了他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6、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文中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4、本文作者写春光中的人物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什么?泉而茗者,蜃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5、“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 “春”的信息?修辞方法:排比(泉而茗者,蜃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借代(呷浪之鳞,“鳞”代指“鱼”);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 “春”的信息。测试1、下列加红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飞沙走砾(le)b、脱笼之鹄(hu)c、鲜妍明媚(yen)汗流狭背(ji a) 高柳夹堤(di) 呷浪之鳞(ji a) 土膏微润(g b)2、选出
7、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a、余寒犹厉(我)b、呷浪之鳞(吸而饮)c、汗出狭背(湿遍)d、麦苗浅鬣寸许(左右)土膏微润(肥沃)天稍和(暖和)游人尚未盛(茂盛)柔梢披风(披挂)曝沙之鸟(晒)波色乍明(始)泉而茗者(茶,这里作动词,煮茶)冻风时作(起)d、曝沙之鸟(bco)3、选出对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比喻)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对偶)c、泉而茗者,蜃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排比)d、呷浪之鳞(比喻)4、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c、择其善者而从之d、泉而茗者5
8、、下列句子中“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不以为然b、悠然自得c、娟然如拭d、满目萧然参考答案解析1、b解析:对生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一要注意书下的注释, 二要勤查字典,多记忆,多积累, 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a中“砾”应该读 l i ; c中“呷”应该读xi & ; d中“曝”应该读pu。2、b解析:对文言实词的识记,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二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a中“余”是残留的、剩余的意思;c中“盛”是“多”的意思;d中“披”是“分、分散”的意思。3、d解析: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辨别。d项中的“鳞”在这里代指鱼,这句话采用的是借代的 修辞方法。4、cd解析:对文言虚词的识记,要注意平时的积
9、累。a句中“而”表示并列,b句中“而”表示转折,cd两句中“而”表示顺承。5、a解析:a句中的“然”是代词,这,这样;bcd中的“然”都是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 的样子”。中考解析1、按拼音填写汉字。a、未百步(zhe)返 b、若脱笼之(hu)c、麦田浅(lie)寸许 d、髻(hum) 始掠解析:这几个汉字字形不易掌握,担不妨借助“辙” zhe与“辄”有相同的形旁,进行记忆,“鬣”、“髻”、“鬟”者防目同的部首“第”,其意义都与“毛发”有关。答案:a、辄 b、鹄 c、鬣 d、鬟2、下面划分节奏正确的一句是()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山峦为晴雪/所洗。c、然/徒步/则汗
10、出狭背。d、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解析:节奏划分可分为两种类型:(1 )以音节划分。这种适合于诗词的划分。(2 )以意义单位为标准划分,一般是以短语为主。这类适用于文言文语句划分。b句中的“为晴雪所洗”为偏正短语,何况“山峦”为主语,应与谓语划分。c句中“则”后应停顿。d中“郊 田之外”、“未始无春”均为短语,不能划开。答案:a3、对加红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天稍和(暖和)b、呷浪之鳞(鱼鳞)c、土膏(肥料)微润d、柔梢披(分散)风波色乍(突然)明娟然(美好的样子)如拭汗出狭(湿遍)背冻风时作(起)解析:对词语的解释一定要把握住“准确” 一词。“乍”应为“开始”,“鳞”是运用了
11、借代手法,应代指鱼。“膏”应为“肥沃”,形容词,不应解释为名词“肥料”答案:d课外拓展健若没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读袁宏道满井游记袁宏道(1568 1610)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针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字摹句拟,制造震鼎伪班的风气,他大声疾呼:创作要充分发挥自己个性,不要从人脚跟,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小修诗序)他把死学古人的做法斥之为“粪里嚼渣”、“顺口接屁”、“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与张幼宇书)。他强调文学要“真”,要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要从“假人假言”,也就是从“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中解放出来。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的文
12、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这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满井游记可算其代表作,我们试对此文作一粗浅分析。燕地寒, 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名为“游记”,下笔不写游,而写不得游,宕开一笔,背面傅粉。以“出不得” ,引起人 们对出游的关注。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笔锋一转,进入
13、游记实写。交代了时间:廿二日,地点:满井。满井系北京东北郊的地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该地有一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简捷而准确地点明游记的时间地点后,作者便由远及近,由面及点,层次分明地记游: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鹃。这是满井鸟瞰。只用十二个字,就凝练、洒脱、富于感情色彩地把春景勾勒出来。即景生情,初睹春光的作者感到自己像笼子中飞出来的天鹅。寥寥数语,完成了面的描绘, 即移步换形,以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东鳞西爪地点染满井的秀丽风光: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11面
14、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始写水;继写山;后写田野。三组优美的特写镜头,勾魂摄魄地凸现了早春二月独有的特点。作者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真切观察,抓住了最能体现早春生机盎然特点的景物:河面浮冰刚刚溶化;山峦积雪刚刚消融;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另一方面,借助于遣词用字的高度技巧,突出这些景物的个性,加重早春色彩。“冰皮始解”,一个“始”字,使时间性更加鲜明,柳条将舒未舒也是早春的特点,不会是暮春的景物。 这些特征性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氯,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 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作者意犹未尽,更给这些景物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使之可感、可触
15、、可信: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境、 出匣宝剑;座座青山秀丽得好像晨妆少女。正写侧写并用,辞采藻饰渲染,“如剥蕉心,愈剥愈出,明媚秀丽的满井如在目前。唐朝张彦远论画体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便符合这种艺术辩证法。他不是把满井春景纤毫毕露地一一罗列,而是攫取最具典型性的事物,“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勰语)。只用山、水、田野三个点,与“一望空阔”的面结合,便尽形尽致地 写活了初春的满井。良辰美景,令作者如“脱笼之鹄”。随后,作者写出了移情入景的神来之笔: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
16、气。真是珠排字字圆!袁宏道的山水游记善于把人的感情与景物水乳交融,此文则采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 这就是黑格尔讲的:“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物里。”(美学)清代江混彦冲画柳燕诗说的: “柳叶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本无质不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服堂诗录)以有形状无形,曲径通幽。满井游记中“毛羽鳞鬣”的“喜气”,曲折、巧妙而韵味十足地表 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欣慕喜悦之情。这也是一种夸饰手法。王充论衡感虚说:“瓠艺鼓瑟,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以生物的反映极写音乐的魅力;“曝沙之鸟,呷浪之鳞”的喜气,更显出春光的和煦。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古代散文家常有意无意地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散文如折光镜,映出作者,映出时代。袁宏道清新俊逸的山水游记恰如他任性而发、狂放不羁的为人。他把做官看作是“湖物入笼中”,“世人莫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述内)满井游记是他晚年之作,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其时,他在礼部作官,虽然官务清闲,不像当吴中县令时“苦瘦 苦忙”、“进退狼狈”,但污浊的官场仍使他尝尽百暖百寒、乍阴乍阳的人间恶趣。“春在溪头芥菜花”,当他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耐火材料在石油化工行业的防爆措施考核试卷
- 安徽省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汽车销售租赁合同
- 2025合同违约中预期利益损失赔偿的探讨
- 2025年农业合作社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工程合同模板(标准版)
- 2025建筑材料供应商购销合同模板
- 202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服装制造业)范文
- 全自动容量稀释配标仪校准规范
- 合同书终止协议书范例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八大专题知识复习提纲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200题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健康教育技能试题及答案
- 机车车辆试题及答案
- 地理澳大利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常用施工规定和技术要求1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健合集团笔试在线测评题
-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三国演义》竞赛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