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刘禹锡)【诗句介绍】描写秋天的诗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出自秋词 ,由 刘禹锡创作。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 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 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 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 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 之歌。【诗句出处原文】秋词作者: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注释】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 条空寂,这里指景象
2、凄凉。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春朝(zhg):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碧霄:青天。秋词。【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诗句赏析】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 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 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 把诗人的 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比柳宗元大一
3、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 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 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 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 人云亦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 情到碧霄。(秋词二首)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 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 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 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 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
4、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 此为乐。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 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 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 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 对现实失望,对前途 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 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
5、针对这种寂寥之 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 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 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 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 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 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 “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更多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请关注“”的 相关栏目。()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 为补充。其一赞秋气
6、,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 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 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 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 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 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 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 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 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 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
7、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 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 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 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 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其一)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 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 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 吟,把那缕缕的
8、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 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 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 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 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 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 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 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 最为充
9、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 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 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 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 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 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 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 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 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 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艺术学院《英语阅读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数学试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外国语大学《生物医药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四史”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大众健美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浅谈
- 医疗设备维保服务合同
- 截桩工程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工程劳务作业分包合同
- 井控安全培训-课件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第九章-区域环境规划
-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汪晓赞)1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DB65T4622-2022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技术规范
- 喷口送风计算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3套含答案)
- 毕业设计(论文)-ZJ-600型罗茨真空泵设计
- 浅谈河北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及引发的灾害
- 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
- 2023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