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前后期变化-文档_第1页
王粲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前后期变化-文档_第2页
王粲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前后期变化-文档_第3页
王粲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前后期变化-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粲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前后期变化王粲的作品以建安十三年为界 ,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 比 较前后阶段的作品 , 王粲的诗歌创作形成了前后期不同的风格特 色。前期寄人篱下 , 怀才不遇 , 多哀伤、沉郁之情 , 诗风苍凉悲慨。 后期政治上深得重用 , 尽展才华 , 心情乐观开朗 , 诗风慷慨豪壮。1. 前期苍凉悲慨王粲本为名公之后 , 一代名儒蔡邕曾倒屣相待 , 其自我期许 亦很高。他在投归曹操之前 , 经历了残酷的战乱 , 避难荆州时又因 貌丑而受到刘表的冷遇 , 客居荆州时期正是王粲风华正茂的青年 时期,才华横溢而不受重用 , 长期沉沦下僚 , 致使王粲长怀忧愁苦 闷之情、思乡怀归之绪。孤独

2、、愤懑、忧伤集于心头 , 故前期文 学作品风格苍凉悲慨。七哀诗是王粲诗歌的代表作 , 方树东在昭昧麟言中 称赞说:“ ( 七哀诗 )苍凉悲慨 , 才力豪健 , 陈思而下 , 一人而 已。”世界上最美丽的曲子往往是悲曲 , 悲音之所以有震撼力 , 是因为感之深 , 故能发之深。悲音所激发出来的是对人生的深沉 感慨和情感反思 , 从而感悟人生本体的意义“建安时代的战乱一 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机会 , 激发起士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 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 , 朝不虑夕 , 给士人带来了岁月不居、 人生无 常的深沉叹息。”王粲前期诗歌“苍凉悲慨” , 这种诗风与其伤 感的心态密切相关。汉末动乱 , 洛

3、阳和长安是受害最深的两大中 心, 刚成年的王粲亲身经历了洛阳、 长安残破颠覆的全过程 , 其心 灵的创伤可想而知。 后来王粲依附刘表基本上处于“怀利器而无 所施用”的状态 , 现实环境与个人志向的严重冲突 , 郁积了他强 烈的愤慨不平和痛苦失望。 “独夜不能寐 , 摄衣起抚琴” , “羁旅 无终极 , 忧思壮难任” ( 七哀诗 ), 由民生之哀而派生出的对 生命意义的追求只能停留在佐时思治的理想层面 , 这使王粲增添 了羁旅之愁、 思乡之忧以及白首无为的凄怆 , “冀王道之一平兮 , 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 , 畏井渫之莫食。 ”(登楼赋 ) 一方面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作为宇宙过客的悲哀

4、; 另一方面 , 动乱 的社会现实与严酷的生存条件使得诗人无法也不可能去实现其 襟抱 , 以弥补人生短暂所带来的遗憾。此种悲哀多少含蕴着一种 更为深刻的对动乱不平的社会的批判与谴责 ! “悟彼下泉人 , 喟 然伤心肝” , 王粲此时的忧叹和愤懑已经由一己的苦闷扩展到深 沉而广泛的现实忧患和普遍的生存危机之中。王粲的文学创作开拓了悲情主题。继宋玉以后 , 王粲又一次 扩展了抒悲主题。出于对现实的切身体悟 , 他从宋玉的悲秋、嗟 卑引发出了思乡、生死、迟暮到乱离、家国忧患等以个体着眼而 又缘于社会关怀的主题。在渐尚通脱的时代精神下 , 王粲诗赋再 现了世俗人生的悲欢哀乐 , 使诗歌的思想、情感更加

5、生命化、本 能化。其悲情的主题既有传统的济世、功业荣名意识 , 又扩展到 对个体人生意义的焦虑和对普遍生存状态的关怀使主题更加深 刻。此外,王粲在荆州时的其他作品亦倾向于抒情 , 如四言送别 诗赠蔡子笃“风流云散 ,一别如雨。人生实难 , 愿其弗与”飘 渺凄婉 , 充满了人生无常之悲 ; 思亲为潘文则作“形景尸立 , 魂爽飞沉。思若流波,情似坻颓”,哀情切切。可以说,生活 流离加上政治失意 , 使得王粲投曹前心情郁结 , 故其这一时期的 诗文创作情辞丰沛 , 体现出了以情见长的鲜明特点。“国家不幸诗家幸 , 赋到沧桑句便工” (赵翼题遗山诗 ), 社会的动乱和个人的遭遇对王粲来可以说是不幸的

6、, 然而正是这 种不幸造就了王粲诗歌颇高的艺术成就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 苦难成就了王粲文学创作前期的辉煌。“伤感是暂时的刺激 , 悲 哀是长期的积蓄 , 故一轻一重 , 诗里表现悲哀是伟大的 , 诗里表现 伤感是浮浅的。”正是这些真挚的悲情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 才 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2.后期慷慨豪壮建安文人深处忧患之中 , 然而却没有沉沦。相反, 动乱的社会 和民生的疾苦更激发他们投身政治的热情。他们“慷慨以任气 , 磊落以使材” , 谱写了许多壮美的篇章。王粲投曹后 , 政治地位获 得较大的提高。他对曹氏集团心存感激 , 不仅积极从军征战 , 而且 在邺下文人群体的同题创作

7、活动中表现得十分活跃。顾农先生 王粲论认为 : “作为一个文学家 , 王粲的成就主要在前期 , 亦 即他投奔曹操之前在荆州依附刘表政治上比较失意的那个阶段 , 而后期则几乎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 ”俞绍初先生在建 安七子集的序言中对王粲后期的作品也颇有微词 : “归附曹操 后, 王粲的政治地位起了变化 , 他常与邺下文人诗赋唱和 ,写出了 不少公宴、游览、述征、赠答一类的作品。这些作品 , 就其现实 意义和艺术表现而言 , 比不上前期的深刻有力”确实 , 王粲在投 身邺下后 , 精神上有所寄托 , 并过上了相对安稳与悠游的生活 , 其 先前作品中那种鲜明而悲凄的情感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 他的兴趣 点转向了注重在诗文中表现艺术技巧 , 其前期以情纬文的创作倾 向在相对雍容贵显的生活中逐渐淡敛隐退。 上述学者认为王粲后 期作品不如前期的立论基点 , 正在此处。的确, 我们阅读王粲前后期的作品 , 发现他的文学创作面貌 有了显著的不同 , “这种改变 , 主要表现为他的忧患意识减少了 , 对功名的追求意识增多了。表现社会忧患的作品 , 王粲的后期几 乎没有写过。”前期的苍凉悲慨不见了 , 代之以的是慷慨豪情。 他创作了大量追求功名 , 建功立业的诗赋 , 如从军行等 ; 也写 了许多赞颂曹操武略和奉和应制的篇章 , 如公宴诗 、杂诗、 白鹤赋、柳赋、寡妇赋等等。王粲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