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设备校准规范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9/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1.gif)
![测量设备校准规范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9/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2.gif)
![测量设备校准规范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9/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3.gif)
![测量设备校准规范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9/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4.gif)
![测量设备校准规范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19/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6edb6d86-d893-4a47-85a7-7da61a93d7e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量设备校准规范 文件编号:XGGLZ-JZ弭-17 版次/修订号:1/0 主责部门: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 1目的 为保证公司范围内测量设备校准的准确及有效,为公司校准工作提 供依据制定本校准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新安装、使用中和修理后测量设备的校准。 3术语和定义 3.1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 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校准所复现的量 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2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3.3相对标准偏差: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4引用文件 4.1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4
2、.2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4.3 GBT/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5职责 5.1计检中心(自动化公司)负责公司测量设备校准规范的统一管 理。 5.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校准规范的修订。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 D型电动操作器校准规范 6.1.1计量特性 6.1.1.1准确度等级:1.5级 6.1.1.2 输入信号:(420) mADC 6.1.1.3供电电源:220VAC 6.1.2校准条件 6.1.2.1 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 C,相对湿度w 90%RH或满 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1.2.2校准设备 a. 标准电流表:1块,0.2级
3、 b. 信号发生器:1台 c. 信号灯:2个, 6.1.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型结构完好无损,标志(名称、编号、规格型号、精度等 级、生产厂、出厂日期等)应完整。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连接牢固,按钮无卡滞现象。 6.1.3.2校准程序 a. 按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 操作器 信号发生器 b. 示值误差校准:改变信号源,使输入电流为4mA 12mA 20mA 输入指示表应指示在0% 50% 100%处,并进行正发向校准。 c. 偏差校准:自动/手动开关置手动位置,按下“开”钮,SD1灯亮, 按下“关”钮,SD2灯亮。 6.1.4校准结果的表达 6.
4、1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42 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5校准间隔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24个月; 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C类不得超
5、过36个月。 6.2 Q型电动操作器校准规范 6.2.1计量特性 6.2.1.1 输入信号:(1 5) VD(M( 420) mADC 6.2.1.2负载电阻:(250750)欧姆 6.2.1.3 供电电源:24VA( 5% 6.2.1.4 准确度等级:1.5级 6.2.2校准条件 6.2.2.1 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 C,相对湿度w 90%RH或满 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2.2.2校准设备 a. 标准直流电流表:1块,0.2级 b. 数字电压表:1台,0.2级 c. 信号发生器:1台 d. 标准精密电阻:25001个,0.05级 e. 供电电源:24VAC 1台 623校准项目及
6、方法 62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型结构完好无损,铭牌齐全;无影响视示值的缺陷,仪表 倾斜无机械声响。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连接牢固,按钮无卡滞现象。 6.2.3.2校准程序 a. 按仪表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 b. 输入指示误差校准:自动/手动转换开关至自动位置调节信号发生 器,使输入电压为Vi=5V,此时输入指针(红色)指示100淞;再次调节 信号发生器使输入电压 Vi=1V,输入指针应在0%处。 c. 给定值指示误差校准:自动/手动开关置手动处,拨动给定拨轮, 测量给定电压(给定指示单元板320A 这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电压)。 给定值为5V,给定指针(黑色)应指示10
7、0%处,给定值为1V时,指针 指示在0%处。 d. “校正”试验:给定指示单元中,测量/校正开关置校正位置,输 入和给定指针应同指50%处,否则调整仪表 W3电位器。 e. 输出偏差校准:自动/手动开关置手动位置,拨动给定拨轮,输出 值分别为1V、2V、3V、4V、5V时,输出指示表指针应在 0% 25% 50% 75% 100%t,输出电流表为 4mA 8 mA 12 mA 16 mA 20 mA,如有 偏差进行调整。 6.2.4校准结果的表达 62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
8、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24.2 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2.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 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应以舍入以 后的数据为准。 6.2.5校准间隔 6.2.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4个月;需随 6.2.5.2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C类 不得超过36个月。 6.3 X射线荧光光谱仪校准方法 6.3.1计量特性 校准范围如下表: 成份 校验范围(%
9、 TFe 20.00 72.00 SiO2 1.00 20.00 MnO 0.009 4.00 P 0.005 5.00 S 0.0004 3.00 CaO 0.20 15.00 MgO 0.15 5.00 AI2O3 0.02 5.00 TiO2 0.004 5.00 632校准条件 6.321校准环境 环境温度:(2028) 士 2C。 相对湿度:W 75%RH 6.3.2.2校准设备 标准物质:采用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钢铁成份分析国家一级、 二级标准物质,其不确定度均小于示值误差的1/3。 6.3.3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3.3.1外观与通电检查 a.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
10、号、制造厂名、制造计量器具 许可证标志及编号、制造日期和仪器的编号。 b. 仪器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 c. 仪器的各紧固件和电缆接插件均应紧固,插接良好。各功能键应 完好,工作正常。 d. 仪器的指示表盘刻度及字体要清晰,数字显示完整。 6.3.3.2重复性校准 a.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通电预热,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校准项目:Fe、Si、Ca Mg b. 根据不同的含量范围选择标准物质,重复测定6次,按式(1) 计算标准偏差 (1) n2 仁(Xi X) 式中:x 标准偏差,% ; n测定次数(一般n=7); Xi 第i次测量值,% ; Xn次测量算术平均值,% ; c.
11、计算出的标准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般只校准以下四项元素 =1 儿糸 标准偏差() TFe 0.15 SiO2 0.08 CaO 0.06 MgO 0.07 634校准结果表达 测定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符合723,则认为仪器工作条件符合 要求,否则需要调整仪器工作条件,重新校准。 6.3.5校准周期 6.3.5.1每12个月校准一次 635.2 仪器如经搬动、修理或发现测量结果有疑问时,可适当缩 短校准间隔及时校准。 6.4安全栅校准规范 6.4.1计量特性 6.4.1.1准确度等级:0.5级。 6.4.1.2 供电电压:24V DG 6.4.1.3 输出信号:(4 20)mA (1 5)V。
12、6.4.1.4 输入电流:(4-20)mA。 6.4.1.5 防爆类型、级别:(:b) II CT6b 642校准条件 6.421环境条件 a. 环境温度(25+5) C ;相对湿度90%R(不结露)。 b. 安全栅所处环境应无影响输出稳定的机械振动及强磁场等。 6.422标准及配套设备 a. 综合误差 选用的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所组成的校准装置,其综合误差不应大 于被校安全栅基本误差的1/3。 b. 标准器 数字多用表 不低于0.1级; 电阻箱0.02级; 校验仪0.1级。 c. 配套设备:电源箱,提供24V DC电源。 6.4.3校准项目及方法 6.4.3.1 外观检查 安全栅铭牌完整清晰,
13、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等技术指标。 其零部件应完整无损,无机械损伤现象。不允许有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 的缺陷。 6.4.3.2基本误差的校准 a. 按说明书正确接线(这里只给出系统图,按需选用)。 b. 新购进仪表需通电预热30分钟。 c. 通过改变输入端的电流值,上行程时依次输入4.000mA、8.000mA 12.000mA 16.000mA 20.000mA 分别读取标准表测量的安全栅的输出 电压值(或输出电流值),下行程时输入信号由大向小进行,记录并检查 各点值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零点量程有误差,需进行调整,然后重新校 准至合格,正向和反向需各作一次。 d. 输入端最高开路电压不大于3
14、5V。 e. 输入端最大短路电流不大于35mA 6.4.4校准结果的表达 6.4.4.1仪表校准时要进行误差计算,计算出误差后与允许误差比 较。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输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I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4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6.443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4.4.4正确填写校准记录。 6.4.5校准间隔 6.4.5.1 一般A类
15、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4个月。 6.4.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5操作器校准规范 6.5.1计量特性 6.5.1.1允许误差:小于士 0.5%F.S 1.2显示范围:-19999999,小数点位置可设定 6.5.1.3显示范围:-19999999,小数点位置可设定。 6.5.1.4 显示分辨率:1/10000 6.5.1.5调节输入信号类型:电压、电流 6.5.1.6 电流操作输出:4mA20mA 0mA- 10mA 0mAr20mA直流电 流输出 6.5.1.7通过设定选择,负载能力大于600Q ;
16、输出分辨力:1/1000 6.5.1.8继电器操作输出:触点容量 220VAC 3A 6.5.1.9 电源电压:24VDC 220VAC 12VDC 6.5.2校准条件 6.5.2.1 环境条件:工作温度:(050)C,相对湿度:W 90%RH 6.5.2.2校准设备 a. 直流电位差计:1台,0.05级 b. 电阻箱:1台0.05级 c. 校验仪:1台,0.1级 6.5.3校准项目及方法 6.5.3.1 外观检查 a. 智能后备操作器外形结构完好无损,型号、规格、编号、生产厂、 出厂日期等铭牌标志齐全。 b. 操作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应连接牢靠,外部接线端子 应标记清晰,按键灵活。
17、c. 操作器显示字迹清晰,无叠字缺笔现象。 6.532校准程序 a. 根据所校准操作器的输入信号类型,按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通 电预热30分钟。 b. 测量/反馈和调节输入零点和满刻度校准,用于修正输入信号的误 差和对执行器的反馈信号进行校准。 c. 示值误差的校准:按照说明书在输入端用校验仪加上相应的信号 后,显示表头应显示对应的示值。 6.5.4校准结果的表达 6.5.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5.4.2 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
18、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5.4.3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5.5校准间隔 6.5.5.1 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4个月。 6.5.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6测硫仪校准规范 6.6.1计量特性 6.6.1.1校准范围如下表: =1 儿糸 校验范围(% S 0 20.00 6.6.2校准条件 6.6.2.1校准环境 a.
19、 环境温度:(2028) 士 2C。 b. 相对湿度:w 75%RH 6.6.3校准设备 6.6.3.1标准物质 采用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钢铁成份分析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 质,其不确定度均小于示值误差的1/3。 6.6.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6.4.1 外观与通电检查 a.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制造计量器具 许可证标志及编号、制造日期和仪器的编号。 b. 仪器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 c. 仪器的各紧固件和电缆接插件均应紧固,插接良好。各功能键应 完好,工作正常。 d. 仪器的指示表盘刻度及字体要清晰,数字显示完整。 664.2 重复性校准 a. 按
20、仪器使用说明书通电预热,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校准项目:全硫S 6次,按式(1) (1) b. 根据不同的含量范围选择标准物质,重复测定 计算标准偏差。 Z (Xi X2 、V 、x二, n -1 式中:x标准偏差,% ; n测定次数(一般n=7); Xi 第i次测量值,% ; c. 计算出的标准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S含量范围() 相对标准偏差() V 1.00 0.08 1.00 2.00 0.10 2.00 4.00 0.12 4.00 0.15 d. 校准结果表达 测定各元素的标准偏差符合7.2.3,则认为仪器工作条件符合要求, 否则需要调整仪器工作条件,重新校准。 6.6.5校准周
21、期 6.6.5.1 每12个月校准一次。 6.6.5.2 仪器如经搬动、修理或发现测量结果有疑问时,可适当缩 短校准间隔及时校准。 6.7磁浮筒液位计校准规范 6.7.1计量特性 6.7.1.1 测量准确度:士 1.5% 6.7.1.2 输出电流:4mA- 20mA 6.7.1.3 供电电源:24VDC 6.7.2校准条件 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 C,相对湿度w 90%RH或满足使用说 明书的要求。 6.7.3校准设备 6.7.3.1直流电流表:1台,0.2级 6.7.3.2电阻箱:1台0.02级 6.7.4校准项目及方法 6.7.4.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铭牌标志齐全。
22、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板连接牢靠。 6.7.4.2校准程序 a. 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 b. 利用电阻箱接入模块输入端,加 24V电源,串入0.2级电流表, 将传感器总阻值按(0, 25, 50, 75, 100) %等分,然后分别测出(4, 8, 12, 16, 20) mA电流值,其误差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6.7.4.3校准结果的表达 a. 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b. 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如初校 不合格
23、,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c.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 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应以舍 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7.5校准间隔 6.7.5.1 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4个月;需随 6.7.5.2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C类 不得超过36个月。 6.8电动调节蝶阀校准规范 6.8.1计量特性 681.1 基本误差:士 1.5% 6.8.1.2 电源:AC220V 50Hz 6.8.1.3 输入信号:DC (420)mA DC(15)V (信号线用屏
24、蔽线) 6.8.1.4 输出信号:DC(420)mA 6.8.1.5 防护等级:相当IP55 6.8.1.6 隔爆标志:ExdH BT4带手柄 6.8.2校准条件 6.8.2.1 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C,相对湿度w 90%RH或 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8.2.2可弓选择的校准设备 a. 信号发生器 b. 标准电流表 电压表2块 不低于0.2级 c. 数字多用表/校验仪 不低于0.2级;一般指具有直流标准电流、 标准电压、毫伏输出和测量功能的数字多用表 6.8.3校准项目及方法 6.8.3.1 外观检查 a. 电动调节蝶阀外形结构完好无损,型号、规格、编号、生产厂、 出厂日期等铭牌
25、标志齐全。 b. 电动调节蝶阀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应连接牢靠,外部接 线端子应标记清晰。 c. 电动调节蝶阀应动作灵活,阀位指针标记清晰,便于读数。 6.832校准程序 a. 按照说明书正确接线 b. 先输入对应零位的电流或电压值(4mA或 1V),输出电流应为(4mA 或IV)、阀门行程为0,如果有偏差通过调零旋钮进行调整。 c. 再输入对应满量程的电流或电压值(20mA或 5V),输出电流应为 (20mA或 5V)、阀门行程为100%如果有偏差通过量程旋钮进行调整。 d. 按照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至零点和量程满足要求。 e. 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布5个校准点(包括零点和量程)输入相对应
26、信号,记录输出电流和阀门行程,并进行误差计算。 6.8.4校准结果的表达 6.8.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8.4.2 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8.4.3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8.5校准间隔 6.8.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7、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4个月;需随 6.8.5.2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C类 不得超过36个月 6.9电动执行器(机构)校准规范 6.9.1计量特性 6.9.1.1 基本误差:士( 0.5 2.5%) 6.9.1.2 输出信号:(420) mAD(或 (010) mADC 6.9.1.3 输出:(090)C(角度范围),(01025) mm(直线行 程) 6.9.1.4 行程时间:25s士 5s 6.9.2校准条件 6.9.2.1 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C,相对湿度w 90%RH或 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9.2.2可供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28、如下 a. 数字多用表/校验仪 不低于0.1级; 一般指具有直流标准电流、标准电压、毫伏输出和测量功能的数字 多用表。 b. 标准直流电流表 c. 信号发生器 6.9.3校准项目及方法 6.9.3.1 外观检查 计量单位及制造厂名(或商标)应完整清晰;不得有影响计量性能 的缺陷。 6.9.3.2校准程序 a. 按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 相线 220V 输出 执行器机构 控制 零线 b. 在满量程范围内均选5个校准点,应包括上、下限在内 c. 校准方法 c1.接上电源,将自动/手动开关打到手动位置。 c2.拉出并摇动手摇柄,使输出轴在使用下限位置。 c3.调整使校验仪显示为4mADC c4.摇动手
29、柄使输出轴在使用上限位置。 c5.调整使校验仪显示20 mADC c6.合上K1应能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或上、下行程运动。 c7.合上K2应能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或上、下行程运动。 c8.负载能力检查:按执行器对应型号应能带动相当力矩的负载进行 动作。 6.9.4校准结果的表达 6.9.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经校准合格的在校准记录中填写合格,并贴合格标识;不合格的修 理后再校准,若不能满足要求,做降级或报废处理。 6.942 仪表校准时,
30、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943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9.5校准间隔 6.9.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C类校准间隔不超过 24个月;需随 6.9.5.2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C类 不得超过36个月。 6.10电容式物位变送器校准规范 6.10.1计量特性 6.10.1.1 电源: (12 36V) DC. 6.10.1.2 输入范围: (10
31、4000)pf 6.10.1.3 输出信号: (4 20)mA DC 6.10.1.4 线性度: 0. 5% 6.10.1.5 负载电阻( ):(Vs 12)/0.02 其中Vs为电源电压 6.10.1.6温度影响:满量程的1%/50C 6.10.1.7 电源变化影响:最大 0.2% (电源电压从1250V变化) 6.10.1.8 负载影响:0.2%(24V电源) 6.10.2校准条件 6.10.2.1 环境条件:温度:(-20+80) C相对湿度W 90%RH 6.10.2.2可供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 a. 直流电流表一台不低于0.2级; b. 数字多用表/校验仪 不低于0.2级; 6
32、.10.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0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铭牌标志齐全,按键开关灵活自如。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板连接牢靠。 c. 仪表显示字迹清晰。 6.10.3.2 校准程序 a. 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 b. 采用两点标定法校准。首先选择一个低物位点,这一点可以是零 点,也可以是高于零点的某一点。把已知物位值,通过LED表头上的3 个按键,写入变送器;再将物位升高到一个高点(这一点与低点距离大 于满量程的2/3即可),同样方法将这个已知物位值写入变送器。这样就 完成了变送器的标定工作。 c. 零点标定:按“设置”键,显示 PRSS或F-r)按“移位”键进入
33、密码设置界面将显示值调为 0001此数为进入现场标定界面的密码。按 “设置”键no-1显示:即第一点标定。按“移位”键,此时显示出上一 次第一点标定时的值,通过“移位”和“增加”键将显示值设置为当前 实际液位对应的值。再按“设置”键显示 SRU询问是否保存。此步也可 按“设置”键退出第一点标定。按“移位”键进行第一次确认后显示: SRU2此步也可按“设置”键退出第一点标定。再按“增加”键第二次确 认后,显示: 此时进入第一点自动标定状态,直至显示:OH为止, 第一点标定完成,这期间必须保证实际液位不变化,否则不能保证测量 准确。 d. 量程标定:按“设置”键no-2显示:即第二点标定。按“移位
34、” 键,此时显示出上一次第二点标定时的值,通过“移位”和“增加”键 将显示值设置为当前实际液位对应的值。再按“设置”键显示SRU1询问 是否保存。此步也可按“设置”键退出第二点标定。按“移位”键进行 第一次确认后显示:SRU2此步也可按“设置” 键退出第二点标定。再 按“增加”键第二次确认后,显示: 此时进入第二点自动标定状态, 直至显示:OH为止,第二点标定完成,这期间必须保证实际液位不变化, 否则不能保证测量准确。需要说明的是并不需要第二点液位高于第一点, 但为了保证测量精度,两点间距离应尽量大,并且两点都必须经过准确 标定。按“设置”键显示:0000完成标定过程,进入测量状态。 6.10
35、.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0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0.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0.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0.5校准间隔 6.10.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
36、0.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1电子式调节阀校准规范 6.11.1计量特性 6.11.1.1 基本误差:士 1.5% 6.11.1.2 电源:AC220V 50Hz 6.11.1.3 输入信号:DC( 420)mA DC (15)V (信号线用屏蔽 线) 6.11.1.4 输出信号:DC( 4 20)mA 6.11.1.5 防护等级:相当IP55 6.11.1.6 隔爆标志:Exd II BT4带手柄 6.11.2校准条件 6.11.2.1环境条件:一般温度(035) C,相对湿度w 90%RH或满 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1
37、1.2.2可供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 a. 直流电流表电压表 不低于0.2级; b. 数字多用表/校验仪 不低于0.2级;一般指具有直流标准电流、 标准电压、毫伏输出和测量功能的数字多用表。 c. 信号发生器 6.11.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1.3.1 外观检查 6.11.3.1电子式调节阀外形结构完好无损,型号、规格、编号、生 产厂、出厂日期等铭牌标志齐全。 6.11.3.2电子式调节阀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应连接牢靠, 外部接线端子应标记清晰。 6.11.3.3 电子式调节阀应动作灵活,无卡涩,阀位指针标记清晰, 便于读数。 6.11.3.2校准程序 a. 按照说明书正确接线 b
38、. 零点及量程调整 b1.先输入对应零位的电流或电压值(4mA或1V),输出电流应为(4mA 或1V)、阀门行程为0,如果有偏差通过调零旋钮进行调整。 b2.再输入对应满量程的电流或电压值(20mA或 5V),输出电流应为 (20mA或 5V)、阀门行程为100%如果有偏差通过量程旋钮进行调整。 b3.按照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至零点和量程满足要求。 b4.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布5个校准点(包括零点和量程)输入相对应 信号,记录输出电流和阀门行程,并进行误差计算 6.11.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1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
39、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1.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1.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1.5校准间隔 6.11.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1.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2分配器校准规范 6.12.1计量特
40、性 6.12.1.1 基本误差(准确度):士 0.50% 6.12.1.2 供电电源:24VD( 10% 6.12.1.3消耗功率:一入二出型二入二出型信号隔离器的消耗功率: 2.5W 6.12.1.4 输入信号:(4 20)mA DQ 6.12.1.5 输出信号:(4 20)mA DC(第一路),(4 20)mA DC(第 二路) 6.12.2校准条件 6.122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40) C相对湿度:(10%- 85% RH 6.12.2.2可供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 a. 24V直流稳压电源:1台 b. 电阻箱:1台0.02级 c. 校验仪:1台,0.1级;一般指具有直流标准
41、电流、标准电压、毫 伏输出和测量功能的数字多用表。 6.12.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2.3.1 外观检查 a. 分配器外形结构完好无损,型号、规格、编号、生产厂、出厂日 期等铭牌标志齐全。 b. 分配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应连接牢靠,外部接线端子 应标记清晰。 6.12.3.2 校准程序 a. 根据被校准分配器的输入信号类型,按照图一对仪表进行接线, 正确接线,通电预热30分钟。 b. 在仪表的面板上标有零点调节旋钮“ZERO和满度调节旋钮“ SPAN 两种调节旋钮,对于一入二出型仪表有两个, ZERO1和SPAN1对应第一 路输出,ZERO2和 SPAN2寸应第二路输出。 c. 校验
42、仪输入信号为20mA调节第一路满度调整旋钮 SPAN1使第 一路输出信号为20mA校验仪输入信号为4mA调节第一路零点调整旋 钮ZERO1使第一路输出信号为4mA反复调校,直到满足仪表的准确度 为止。 d. 按照5.2.3的方法,对第二路的零点和满度进行调校,使其满足 仪表的准确度 图一 第第 路路 +输-+输- 岀岀 入 信 号 图一 6.12.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2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三丨允许误差丨 6.12.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
43、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2.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2.5校准间隔 6.12.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2.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3浮球式液位计校准规范 6.13.1计量特性 6.13.1.1 测量范围:0用户量程 6.13.1.2 显示基本误差:1% 6.13.1.3 输出信号:(
44、4 20)mA 6.13.2校准条件 6.13.2.1 环境条件:温度:(-3570)C 相对湿度w 90%RH 6.13.2.2校准设备:直流电流表:1台,0.2级 6.13.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3.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铭牌标志齐全。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板连接牢靠。 6.13.3.2 校准程序 a. 将浮子置于0米处,输出应为4mA如不符调整测量板R215,R220 电位器。 b. 将浮子置于量程处,输出应为20mA如不符调整测量板 R212电 位器。 6.13.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3.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
45、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3.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3.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3.5校准间隔 6.13.5.1 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3.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46、 6.14浮球式液位控制器校准规范 6.14.1计量特性 6.14.1.1 基本误差:士 1.5% 6.14.1.2 输出干簧触点 6.14.1.3 电源电压:24VDC 6.14.2校准条件 6.14.2.1 环境条件:工作温度:(535)C,相对湿度:W 85%RH 无外界磁场干扰和明显振动活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14.2.2校准设备 a. 标准电流表:(020) mADC 1块0.2 级 b. 24VDC电源:1台 c. 米尺:1个(分度值1mm 6.14.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4.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无损,铭牌标志齐全。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件
47、应连接牢靠。 c. 外部接线端子应标记清晰,浮球上下滑动灵活。 d. 显示仪表字迹清晰,无叠字缺笔现象。 6.14.3.2、校准程序 a.按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通电预热 30分钟。 - - + b.基本误差的校准:用米尺规定测量长度,固定好限位,校正传感 器的零点和量程,将浮球置于“零位”处,为常开点,再将浮球置于满 “量程”处,输出干簧触点为常闭点,如此反复几次,调试即可完毕。 6.14.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4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4.
48、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4.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4.5校准间隔 6.14.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4.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5浮子液位变送器校准规范 6.15.1计量特性 6.15.1.1 允许误差:士 10.0mm 6.15.1.2
49、回差:士 10.0mm 6.15.1.3 输出信号:(4 20)mADC 6.15.1.4 负载电阻:250Q (不包括导线电阻200Q ) 6.15.1.5 供电电源:24VDC 220VAC 50Hz; 6.15.2校准条件 6.15.2.1 环境条件:温度:(-4060) C 相对湿度w 90%RH或满 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15.2.2校准设备:直流电流表一台不低于0.2级 6.15.3校准项目及方法 6.15.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铭牌标志齐全。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板连接牢靠。 6.15.3.2 校准程序 a. 将仪表正确安装,连接好线路,通电
50、。将传感器上捆扎浮子包装 去掉,向上移动浮子,显示仪所显示值应与浮子向上移动的距离相吻合. b. 示值误差的校准:当浮子至下挡圈出,输出信号应为 4mA当浮 子移动至测量范围上限时,输出信号应为 20mA如果信号不准可重复调 整调零调满电位器,直至满意为止。 6.15.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5.4.1 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5.4.2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
51、.1543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 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 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5.5校准间隔 6.15.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5.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6电子轨道衡校准规范 6.16.1计量特性 6.16.1.1 称量范围:1t -200t 6.16.1.2 重量单位:t 6.16.1.3 校准分度值:分度值 e= 50kg。 6.16.1.5 最大允许误差:士 150kg。 6.1
52、6.2校准条件 6.16.2.1 秤上无堆积物,雨雪大风天气严禁校准。 6.16.2.2 使用溯源到公司皿级轨道衡的检衡车,以检衡车数据为 标准值。 6.16.2.3 接地线要牢固可靠,接地电阻小于 4Q。 6.16.3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6.3.1 检查秤体有无支卡现象,限位间隙是否合适。 6.16.3.2 零点与零点跟踪:校准前应先将衡器置零,有自动零点 跟踪功能的应先解除自动跟踪。 偏载误差、重复性和鉴别力 a. 重复性误差 将检衡车推置在轨道衡的同一称量位置,连续测量3次,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差应不大于、50kg。 b. 偏载误差 将检衡车推置轨道衡上的前中后位置进行数具测量,测量
53、结果的误 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 c. 鉴别力 在测偏载测试和作重复性实验时,将 1.4e的砝码放置在轨道衡上, 原来的示值应改变。 6.16.4校准结果的表达 误差=示值标准值。 校准完毕后,按要求填写校准记录。 6.16.5校准间隔 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 6.17静压式液位计校准规范 6.17.1计量特性 6.17.1.1 测量准确度:士 0.5 % 6.17.1.2 电源电压:(12 36)VDC 6.17.1.3 测量介质:水及弱腐蚀介质 6.17.1.4 输出信号:(4 20)mADC 6.17.1.5 负载:50X( V-13)其中V为电源电压 6.17.2校准条
54、件 6.17.2.1 环境条件:(-20 C50)C相对湿度W 90%RH或满足 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17.2.2可供选择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如下 a. 直流电位差计:1台,0.05级 b. 校验仪:不低于0.1级 6.17.3校准项目以及方法 6.17.3.1 外观检查 a.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铭牌标志齐全。 b.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插接板连接牢靠。 6.1732校准项目及方法 a. 接线:将仪表正确安装,连接好线路,通电。 b. 示值误差的校准:当液位在零位时,液位显示仪应为零,如有误 差应调整零点电位器;当液位在满度时,液位显示仪应为满量程,如有 误差应调整量程电位器。其误差应符
55、合规定要求。 6.17.4校准结果的表达 6.17.4.1误差计算 允许误差= (仪表输出上限仪表输出下限)X准确度等级 /100 仪表的误差二示值-理论显示值 仪表的回差=|上行程示值-下行程示值| 仪表的回差允许误差丨 6.17.4.2 仪表校准时,先不进行调整,进行初校并记录有关数据。 如初校不合格,进行调整直至校准合格后,再次记录有关数据。 6.17.4.3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 留的位数应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 格应以舍入以后的数据为准。 6.17.5校准间隔 6.17.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
56、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7.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8开方器校准规范 6.18.1计量特性 6.18.1.1 准确度等级:0.5级 6.18.1.2基本参数:输出信号为(15) V直流电压,或(420) mA直流电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为: u出=2 (k 入-1 ) 1/2+1.2 6.18.1.3 电源:24V DC 6.18.1.4小信号切除:输入电压V1.040V时,输出信号被切除 输入电压1.040V时,仪表有正常输出 6.18.2校准条件 6.18.2.1环境温度:(0-50) C 环境湿度:不大于85
57、%RH 6.18.2.2 校准设备: a. 数字多用表/校验仪 不低于0.1级; 一般指具有直流标准电流、标准电压、毫伏输出和测量功能的数字 多用表。 b. 稳压电源一台,双刀双掷开关一个 6.18.3校准项目以及方法 6.18.3.1 外观检查: 6.18.3.1.1 仪表外形结构完好,铭牌标志齐全。 6.18.3.1.2 仪表内部电子器件无松动。 6.18.3.2 电平调整,接通24VDC电源,将校验仪正端接 EB测量端 子负笔接0V检测端子,调整电位器 W1,使集成稳压A6输出为10V。 6.18.3.3 仪表零点调整(输出1V) 输入信号V入=0,调整电位器 W2使输出电压V出=1V
58、6.18.3.4 起振点和满量程调整 将小信号切除关掉,即 V对电平为0V,按图一(R=250接线,将 开关搬到输入侧调整特稳携式校验仪使输入为5V,然后再将开关搬到输 出侧,调整满量程电位器 W4使输出5V,然后再调整低端,同上将输入 为1.16V,调整起振点电位器 W3使输出为1.8V,将上述高低端两点反复 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18.3.5小信号切除调整 输入信号由零缓慢增加,输出值由1V突变到某值,再将信号缓慢减 小,输出值突变到某值,调整电位器 W5使输出电压在1.020-1.040之间 切除。 6.1836 仪表基本误差校验 开方器基本运算式为Vo=2( k入-1)1/2
59、+1根据这个基本运算式可 得出下表,按此表校准,基本误差不应超过士 20mV V 入(V) 1.040 1.16 1.36 1.640 2.00 2.44 2.96 3.56 4.24 5.00 0 0 0 0 0 0 0 0 V 出(V) 1.400 1.80 2.20 2.600 3.00 3.40 3.80 4.20 4.60 5.00 0 0 0 0 0 0 0 0 I出 5.600 7.20 8.80 10.40 12.0 13.6 15.2 16.8 18.4 20.0 (mA 0 0 0 0 0 0 0 0 0 输出%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0、 允许 40mV 20mV士 0.5%) 误差 ( 10% ) 6.18.4校准结果的表达 在读取标准值、被检值及误差计算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应 以舍入误差小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10为限。判定仪表是否合格应以舍入 以后的数据为准。 6.18.5校准间隔 6.18.5.1 一般A类校准间隔不超过12个月,B C类校准间隔不超 过24个月; 6.18.5.2需随主体设备检修进行校准,A类不得超过24个月,B类、 C类不得超过36个月。 6.19拉速表校准规范 6.19.1计量特性 6.19.1.1 测量范围:05m 6.19.1.2 准确度等级:0.5级 6.19.1.3 输入信号: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艺设计中的材质与质感现代办公空间应用案例
-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 现代网络编程语言的性能优化探讨
- 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5 童年在游戏中成长》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Unit 4 Position Lesson 1 The Magic Show(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3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
- 7 小书包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16大家一起来合作-团结合作快乐多(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自动和计算)
- 土方转运方案
- (11.3.1)-10.3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 JJF(纺织)064-2013织物防钻绒性试验仪(摩擦法)校准规范
- GB/T 21797-2008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28天重复剂量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
- 园区保安巡逻岗标准作业规程
- SJG 112-2022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高清最新版
- 旅游文本的翻译课件
- 最全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189张课件
- 申论详解(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