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0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0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0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雁门太守行》研讨课教案_10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行”的文体。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4、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1.教师讲解诗歌的大意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重点:了解诗歌的内容和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引入雁门太守行(2)了解文体“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3)简介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

2、,后人因称李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4)写作背景在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这首诗的背景是唐王朝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长期战争。二、朗读、赏析1、听朗读录音。2、自由朗读。3、读诗韵:读准字音和节奏。明确: 1-2句“紧张 壮烈” 3-6句“凝重 悲壮” 7-8句“

3、坚定 豪迈”4、解诗意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5、悟诗情:理解诗意(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请学生回答: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学生讨论)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角声

4、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诗的最后两句:运用典故,点明主旨,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地政治立场,即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感。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振奋人心的战歌。6、品诗言:感受形象美 (1)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 来形容什么?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 来形容局势的危急。(2)简要赏析“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的妙处。

5、 “开”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与“摧”字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红旗“半卷”是为乘夜偷袭敌营。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5)齐读全诗,用“我喜欢 ,因为 ”句式说话。教师点拨品

6、析角度,学生相互交流并试说。示例: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因为它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修辞角度)又如: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因为“压”字,一字传神,形象的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守军将士处境的困难。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关键词)又如 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因为它勾画出这样的图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 (内容)三、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2、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四、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