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叙事的民族_第1页
作为叙事的民族_第2页
作为叙事的民族_第3页
作为叙事的民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为叙事的民族 在解构民族主义特别是本质主义的民族认同方面, 最具代表 性的后殖民理论家就是的霍米巴巴。本文主要以巴巴为核心讨 论后殖民对于民族认同解构的相关话语。 一、民族认同的矛盾与分裂 巴巴反对本质主义的民族观念,他否认有文化本真性的存 在。巴巴指出民族本身就是一种叙述, 正像叙述的不可靠性一样, 民族也充满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巴巴在他所编文集民族与 叙事的导言里写道:“民族就象叙述一样,在神话时代往往就 失去了自己的起源, 因此只有用思想之眼才能全部意识到它们的 范围。这样一种民族或叙事的形象似乎看起来是难以想象地浪漫 化、并且极具隐喻特性, 但正是从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的那些传 统中

2、,西方才诞生了作为强有力的历史观念的民族。 它是这样一 种观念:它的文化的强迫性冲动把作为一个象征力量的民族进行 了难以置信 ( 几乎不可能 )的整合。这并不是要否定为民族主义话 语所做的努力: 把民族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民族进步叙事、 自我 产生的自恋的叙事,人民(Volk)的原始礼物的叙事生产出来。” 巴巴在这段话里明确表达了类似安德森的对于民族作为建构产 物的看法: 民族并不是一个具有真正历史起源的社会实体, 而只 是一种浪漫化的、 隐喻性的叙事下的形象建构。 安德森的理论当 然包括了对于本质主义民族观念的拒斥, 不过,安德森还是过于 相信民族想象认同建构的有效性, 而且安德森并没有讨论这

3、种想 象共同体的内部具体运作状况即“如何想象”、 怎样叙事的 问题,更没有揭示出其中的混杂与矛盾乃至于颠覆因素即没 有看到建构行动中的“共同”因素, 只是通过对他性差异的统合 性叙事以确认自我同一性的过程,而巴巴对于这些问题的考察 (当然,是侧重于从“叙事”而非“想象”建构的角度) 最终导致 了对于民族认同叙事的后殖民协商、置换 (dislocate) 和解构。 而民族认同的矛盾与分裂大致体现在民族叙事的地理疆域、 话语手段、隐喻表征等诸多方面。 巴巴认为“西方民族有其难以捉摸却又无所不在的一面”, 它是“一种贴近文化地缘 (locality) 的生活经验”, 所谓地缘主 要是“时间感引起的周

4、边问题, 并不是以历史感为其依归, 是一 种比共同体更复杂, 比社会更符号化, 比国意义更 丰富的生活形式, 不像祖国那么爱国, 不像国家理性那么坦率直 接,比意识形态还不客观,又不像人民专政那么单一,论接近中 央比不上个别公民, 谈整体又胜过主体, 除了教化还有精神动力, 能呈现文化差异与认同, 允许掺搭 (hybrid) 的程度超过任何用等 第或二元区分来解释社会冲突的看法。 ”民族的这种地缘经验认 同在巴巴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与大杂烩: 地理意识上在共同 体、社会和国家之间游离,内在精神上将国家理性、意识形态、 人民专政相互混杂它充分展现了差异化的各种要素,在这 里,二元论的等级观念被

5、混杂彻底取代。 民族的建构还依赖于一定的话语叙述, 而语言本身又是充满 含混和不确定性, 因此民族及其叙述话语不可避免地具有“雅努 斯式” (janus faced) 的双重面相。 “通过叙事性话语来研究民 族不仅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其语言和修辞上, 它的目的还在于改变 概念性的对象本身。 如果有问题的文本性封闭对民族文化的 整体性提出质疑的话, 那么它的积极价值便在于展现那种广 泛的播撒,通过这一过程来建构与民族生活相关联的意义和象征 场。” 民族还要通过隐喻的标识来加以建构, 在某种意义上说, 是 文化想象出了民族、领土、民族身份等概念的具体意义,而这些 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 民族是被文化建构

6、起来的, 而文化景观与 表征的选择与设计则具体扮演着塑造与争夺民族身份的角色。 有 人曾对此作出解释:“对这种共同体的想象是一个集体的 ( 或者 主体间的 ) 文化过程。通过对成员及外来者的表征来创造一个民 族,这种表征则是通过撰写虚构的故事和历史, 创作风景画和静 物画,设计游行和庆典完成的。 这种想象致力于通过确定使其成 为一个共同体的事物来建立集体的存在: 抽绎出民族性格, 确定 关键的历史时刻或重要地点 ( 就英国性 Englishness 而言,我们 可能想到的是斗牛犬 the Bulldog breed 或者是英 格兰期待每个男子汉负起他的责任或者这片绿色的令人愉 悦的土地 ) 。

7、”但是这种统一的文化景观却是是人为设置的, 它的背后掩盖了被建构起来的民族内部的从地理到文化精神上 的诸多差异。 二、民族叙事:表演性解构训导性 民族、“民族性” (nationhood) 是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叙事 和话语的刻写与传播才得以将自身明晰地表达出来的。 本质化的 民族认同往往意味着确信一种没有矛盾、 没有罅隙的透明、 平滑 的民族话语。这种民族话语在时间上坚持历时的、线性的观点, 将民族视作古今一贯的进步性的统一体; 在空间上, 则将民族指 认为具有完整结构的文化地理上同质性 (homogeneity) 连续体。 而巴巴强调在建构国家民族的统一化叙事的过程中, 必然在空间 与时间上出现内部的矛盾分化,这里就存在着训导的 (pedagogical) 与演练的 (performative) 的两个民族叙事策略之 间的冲突, 后者对前者构成了解构。 前者指民族主义国家对于民 族所属人民的教育与规训实践, 其宗旨是要达到民族认同的历史 目标,它代表着一种权力的操作; 而后者则是人民对于民族主义 训导的反映、表现、偏离乃至解构。实际上,民族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