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设计_第1页
光缆线路设计_第2页
光缆线路设计_第3页
光缆线路设计_第4页
光缆线路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PGW 及 ADSS 光缆线路设计 李叔昆 编 2012年 12月 目录 一、光纤通信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 光纤类型 4. 光纤的传输特性 5. 光纤的标准 二、OPGV光缆复合架空地线设计 1. 特点 2. 结构及分类 3. 地线与OPG的分流 4.OPG幽力学计算 5.OPG幽防震设计 6.OPG幽配盘计算 7.OPG幽金具 8. 进入机房导引光缆 9.OPG幽造价 三、ADSS全介质自承式光缆线路设计 1. 特点 2. 结构 3. 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附表 4. 标准及设计技术规定 5.Adss 光缆设计要点 、光纤通信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光

2、纤通信是以 光为载波 ,以光纤为传输介质 的通信方式。波长约 0.8 1.8 卩 m,频率约 300 THz。(T 1012) 光纤的材料:绝缘的石英( SiO2) 光纤通信的优点 : a) 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b) 损耗小,中继距离长; c) 质量轻,体积小; d) 不受各种电磁场的干扰; e) 保密性能好,无法窃听; f) 节约金属材料,石英( SiO2) 地球上广泛分布,用不完。 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 电 d 光 号 发 发 源 射 射 光缆线路 电信号输 入 光 d 电 1fc- 信 接 接 佰 收 收 光信光信 号输号输 电信号输出 光纤通信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

3、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光纤的类型 光纤类型分多膜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膜光纤:容量小,适用于短距离系统。 单模光纤:容量大,适用于长距离系统。工程中基本上用单模光 纤。 4. 光纤的传输特性 1)光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后,要产生 损耗和畸变(失真)。 2)产生信号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光纤中存在 色散。(由于不同成分 光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 3)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损耗限制了系统传输 的距离,色散限制了系统传输的容量 4)损耗的最低理论极限为 0.149db/km 。 5. 光纤的标准 1) 制定光纤标准的国际组织有: 国际电信联盟( ITU T) 国际电工委员会(

4、 IEC) 2) 主要的标准有 a)G.652:单模光纤,波长1.31卩m,衰耗为0.35,用于一般长 度的线路,价格低。目前,世界上已敷设的光纤中,有 90采用这种 光纤。 对于要求速率很高,距离很长的系统,采用 G652Bt纤的光缆。 b) G.655: 单模光纤,色散低,衰耗为 0.22,频带宽,传输 距离大于400km有利于发展。但价格贵1/3。 c) 设计规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5、DL/T 788-2001 二、OPGW-缆复合架空地线设计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s 1. 特点 (1)防雷与通信(信号)合一; (2)可靠性高; (3)节省施工费; (4)不易被盗。 2. 结构及分类 OPGW缆是将光纤置于架空地线中,防雷和通信功能合二为一的 复合地线。 OPGV的基本结构由含光纤的缆芯(光单元)和绞合的金属线材 (铝包钢线ACS或铝合金线AA)组成。其中,光纤提供了传输通道, 钢成分主要提供了机械强度,铝成分则主要承载短路电流。 OPGV的外层为铝包钢或铝合金线,要求单股直径 不小于3.0mm 以减少

6、雷击断股。 OPGW 最外层绞向采用 右旋。 型号表示: OPGWC12B15067 ;20.8 符号说明:C-中心管式,S-层绞式; 12- B1- 50 67 20.8- 光缆芯数;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光缆总截面(mm2 ; 额定拉断力(kN); 短路容量(kAS) OPGW勺结构型式见下图: 铝合金线 铝包钢线 铝管 中心加强件 光单元 图1铝管+层绞塑管的OPGW结构图2 铝合金线 光单元 铝包钢线 图3层绞不锈钢管的 OPGW Zopgw OPGW阻抗(Q /km); Zk 两平行地线(OPGV与另一根地线)间的互感阻抗 ( Q /km ); ( 2)原始数据参考表 1.OPGW阻

7、抗见表四。 2. 镀锌钢绞线阻抗见表三。 3. 铝包钢绞线阻抗见表二。 4. 良导体地线的阻抗见表一。 5. 两平行地线(OPGV与另一根地线)间的互感阻抗见后。 3)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分配 在一般计算中,常把母线短路电流视作终端塔上第一档 地线的短路电流。实际上在终端塔的第一档线路地线中,仍 有少部分电流流经大地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根据清华大学 软件计算的成果,流经第一档地线的电流仅占短路电流的 70 %(线路长度为25km时),如果将线路视为无限长时,流 经第一档地线的短路电流将占绝大部分。线路长度从 0-200km时,流经第一档地线的短路电流在7090%之间。 我们在计算中,为了留有足够

8、的余地,建议取流经第一 档地线的短路电流占短路电流的 95%。即有 5%的短路电流 经大地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 (4) OPGW的短路容量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讨论稿)中规定: OPGW 的短路容量为:流过 OPGWB路电流的平方乘以短路电流持续时间。 对于高可靠线路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取 0.26 0.3 秒;一般线路取 0.5 秒。 广东电网公司光纤符合架空地线设计深度和技术规定 中建议: 500kV 线路取 0.25 秒; 220kV 线路取 0.30 秒; 110kV线路按两端变电所保护切除时间来校验。 本文建议220110kV线路应根据系统短路电流大小、工程的重 要性,在

9、0.250.30秒中选择。 短路容量:一般 . . 2 另一根地线为GJ-35GJ-50者,短路容量在30kAS以下; 另一根地线为 GJ-70GJ-80/GJ-100者,短路容量在30kA2S 以上。 不同材料地线与OPG1E合时分流系数(供参考): 钢绞线27-20 % 铝包钢(40-20 %导电率)49-45 % 良导体 52-63 % OPGW73-80 % OPGW51-55 % OPGW 48-37 % (5 ) OPGW 分流地线的热稳定 a)分流地线应满足机械强度和热稳定的要求 热稳定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程计算 地线最小截面 Sg IgV te /c 式中 Ig 流过接地线的

10、短路电流,安; Te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秒; C常数。取值如下: 钢芯铝线120 钢绞线70 铝包钢绞线: 20% IACS 73 27%IACS 80 30%IACS 83 35%IACS 89 40%IACS 95 b)计算 OPGW 与分流地线中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时,要考虑 流经大地中的分流。一般按510%估计。 c) 从抗雷击的观点选择 OPGW 的分流地线 雷击对 OPGW 的影响 ( 1 )热效应引起的断芯: 雷电流通过地线引起瞬间发热, 雷电流很大,达 120200kA, 但通过时间很短,几十微秒 内,雷电冲击电压波波头时间 1.2 微秒,波尾 50 微秒,当 雷电流幅值取200k

11、A时,热容量仅为2 kA2S。故雷电流虽 大,但持续时间很短,对 OPGW 的热稳定不造成影响。 (2)雷击冲击断芯:由于雷电流大,作用时间短,它具 有强大的电磁冲击效应, 致使 OPGW 或分流地线发生断股、 断芯。 在目前 OPGW 的运行记录中, 雷击断股的事故发生得 最多,而由短路电流造成 OPGW 事故却尚无报道。 试验和运行经验证明:材料股径的抗雷击性能与其直 径成正比与其导电率成反比。 故应尽量选用 20% IACS 的铝 包钢线,少用或不用 30% IACS 及以上的铝包钢线。 必须说明,为了增加 OPGW 抗短路电流的能力,要求 有较大的铝截面;为了抗雷击又要求不能有较大的铝

12、截面, 这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在工程中应因地制宜选择一个合适 的平衡点(短路电流与雷击) 。 (6) OPGW 及分流地线的接地 OPGW 及分流地线在杆塔上都应可靠接地,不能利用连接金具 作接地。 ( 5)计算举例 1)已知参数:以前短路电流计算为例,选择地线及OPG 号如下: OPGVffi号:初选 OPGW-C-12B1 -65( 53.9,35.1 ) 由表四查得 OPGW的交流电阻为 0.99x1.25=1.24 (Q /km )。电抗与铝包钢接近,查表二得电抗为0.763+0.43 = 1.193 (Q /km )。故 opgw 的阻抗为:1.24+j1.193 (Q /km )

13、。 铝包钢地线: JLB30A-55 由表二查得铝包钢的交流电阻为1.34 ( Q /km )。电 抗为 0.769+0.58 = 1.349 ( Q /km)。故铝包钢的阻抗为: 1.34+j1.349( Q /km)。 两平行地线间的互感阻抗查得为0.05+j0.328( Q /km )。 2 )分流系数计算: 将已知数代人下公式 lopgw/ld =( Zd- Zk ) / (Zopgw-Zk) =(1.34+j1.349-0.05-j0.328) / (1.24+j1.193 -0.05-j0.328 ) =(1.29+j1.021) / (1.19+j0.865 ) =1.645 /

14、 38.4 /1.471 / 36 将 1.645+1.471 = 3.116 作分母,得 OPGW 中的电流占 %1.645/3.116= 0.528 铝包钢地线中的电流占 % 1.471/3.116= 0.472 3)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分配: 如前所述,流经第一档地线的短路电流占短路电流的 95 流经两根地线(一根地线+ 一根OPGW的单相接地短 路电流为 21.64x0.95= 20.558 kA 按上述分流系数,则 地线中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为 20.558x0.472 = 9.7kA ; OPGW 中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为 20.558x0.528 = 10.85 kA 。 4) OPGW

15、短路容量 10.85 2x0.3 = 35.3 kA 2S 与选择的 OPGWS路容量 35.1 接近。 5) 地线的热稳定校验 ( DL/T62 1 1 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P.21 ) 热稳定要求的截面=(9700/100 ) xV0.3 = 53.1 mrm 选用导电率为30%(标准铜)截面为 55mm勺铝包 钢绞线。 4. OPGW力学计算 1、对OPGWfi要求 a) OPGW勺弧垂应尽量与另一根地线一致; b) OPGW勺最大拉力,不能超过杆塔设计地线支架的最大拉力; c) OPGW在档距中间、在15无风时与导线间的距离应满足 S= 0.012L+1 。 2、OPGW安全系

16、数和平均应力 a)安全系数宜取3.24.0,应大于导线; b)平均应力按破坏应力的1625%, 般20%。 3、OPGW的拉力弧垂计算 OPG的拉力弧垂计算与架空线路相同。 OPG的塑性伸长的处理,也 可用降温法,降低10C OPG的设计气象条件与线路本体相同。 5.O PGW的防震设计 1、OPG防震原理与必要性与架空地线相同。 2、光缆的防震措施有防震锤及螺旋阻尼器(防震鞭)。 a)防震锤:防振锤是一种调节频率减振器,对于大直径导线, 具有非常有效的防振效果。其基本原理是动态吸收能量。通常情况下, 调频率减振器都有一个特定的频率特征范围。 常用用于轻冰区,安装 必须配予护线条。 防震锤安装

17、个数: 个数 +档距 光缆直径 、 1 2 3 12mm 300 300600 600900 12 d 350 351700 7011000 22 防振锤安装距离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L1=0.4 x D x( T/M ) 1/2 (mm); L2=0.7L1 ; L3=L4=L5=0.6L1 其中:D光缆外径(mm); T年平均运行张力(N); M光缆的单位重量(g/mm); 注意事项: (1)根据计算,若防振锤计算安装位置落在内绞丝上,则不必 加装护线条,直接安装即可。 (2)如果防振锤计算安装位置落在 OPGW光缆上,则需加装护 线条,且注意护线条末端距离内绞丝末端至少50-80mm。 (

18、3)如果防振锤计算安装位置落在外绞丝上,则直接安装在内 绞丝上,且防振锤中心距离外绞丝末端为50-80mm。 计算举例:OPGW-C-12B1-40(54 , 13.9) 某工程防振锤安装距离如下表: 耐张段 杆塔号 代表档 距 防振锤安装距离(m L1 12 L3 L4 N1-N3 294 0.68 0.48 0.41 0.41 N3-N4 288 0.68 0.48 0.41 0.41 N4-N7 314 0.68 0.48 0.41 0.41 N7-N8 285 0.68 0.48 0.41 0.41 N8-N17 515 0.65 0.45 0.39 0.39 b)螺旋阻尼器(防震鞭)

19、:防振鞭(螺旋防振器)是目前常用的 一种冲击型减振器,防振鞭对小缆径的输电线路和光纤线路的高频率 振动的减振非常有效。防振鞭通过与线缆的撞击来消散振动能量,进 而达到减弱线路振动的效果。这种类型的减振器对于小直径的导线防 振非常有效,它的减振效果取决与防振鞭与导线之间质量和频率之间 的关系。重冰区光缆线路的特点是冰风荷载大、材料消耗多。对重冰 区的有效防振措施是采用螺旋防振器。 (1)重冰区防振措施 由于防振锤在冰层较厚的情况下会存在防振失效,另外,由于 在不均匀脱冰时常伴有脱冰跳跃现象, 因此采用螺旋减振器。对于线 路的舞动、跳跃可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2)采用防振鞭时的防振方案 防振鞭(

20、螺旋防振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冲击型减振器,由 耐冲击、抗老化的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螺旋防振器由夹紧段和减振 段组成,夹紧段紧握住光缆,通过减振段与光缆的撞击来消散振动能 量,进而达到减弱线路微风振动的效果。 (3)型号选择: 螺旋减振器的选型主要考虑光缆外径, 看光缆与减振器减振段的 撞击结果能否使振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具体选择型号参见下表: 型号 适用缆径 (mm) 夹紧段长 (mm) 总长(mm) 重量(kg) FTL 1170 130 8.30-11.70 250 1300 0.28 FTL 1430 135 11.71-14.30 250 1350 0.30 FTL 1930 16

21、7 14.31-19.30 330 1670 0.66 (4)螺旋减振器的数量确定 根据线路档距来确定: 当Om档距w 250m时,安装6根(即金具每侧安装3根) 当250mx档距w 500m时,安装10根(即金具每侧安装5根) 当500mK档距w 750m时,安装16根(即金具每侧安装8根) 当750mK档距w 1000m时,安装24根(即金具每侧安装12根) (5)安装方法 安装方法(具体形式见附图) 螺旋减振器在耐张线夹或悬垂线夹上安装位置都相同,一般第一 根防振鞭装在距内绞丝末端150mn处,第二根装在距第一根防振鞭末 端150mn处。这种方法为串连安装;也可以并联安装即两根叠在一起,

22、 两种安装方法效果一样。 _= .A i. - f r - ! W F J L 一一 1 S L 11 11 . 4U 1 6.O PGW勺配盘(长度)计算 OPGW配盘是设计环节中的关键部分,决定了每盘 OPG的长度。 配盘与光纤接头的安排有直接关系,还决定了 OPGW勺安装区间,必要 时,甚至还应规定布放的方向。 1、配盘原则 配盘应服从线路的耐张段,为减少光纤接头,两个相邻的较小耐 张段可以合并。应根据线路资料或现场勘察,尽量避免在水稻田、沼 泽、水塘、山顶、深谷等不利地形处接头。应尽量选择交通便利、能 方便地获取公用设施的地点安排接头。 当线路中有二个及以上的90 转角或四个以上45转

23、角时,应尽量分盘,在这些转角塔上安排接头 2、单盘长度(盘长) 在平原地区,单盘35kn是较佳的选择,如在地形较复杂的山区, 应尽量控制在3km盘长左右,以一个施工队可以在一天内放完为宜。 OPG单盘长度还取决于绞合单线的单丝直径,这是因为绞线机上的工 作盘具上能容纳的单线长度是有限的。当遇有超长耐张段或最大单盘 长度不能满足耐张段要求时,一种处理方法是在保持原有铝钢比、直 径、截面的前提下,把单丝直径减小(为保证避雷性能,直径减小是 有限度的)改为多层铠装。 3、配盘长度计算 根据相关制造商的经验和有关工程的实际检验表明,配盘长度可 按一下公式计算: DL=L A+3H+h+2B dl:配盘

24、长度(m ; L:线路长度(m); A:长度预留系数:平原:1.021.03 ;丘陵:1.031.04 ;山区: 1.06 1.08 ; H:光缆输入端杆塔高度; h:光缆输出端杆塔高度; B:牵引预留长度:通常取610m 当完整的线路配盘以后,是不能轻易变化的。施工时,应按盘号 安装在指定的区间,而OPG供应商只能按正公差长度生产。 7.O PGW的金具 1、OPG金具配置 OPG必须采用专用的预绞式金具。 耐张金具的额定破坏强度和握着力均大于 95%RTS在此张力下, 金具与OPG不允许有相对滑移。耐张金具预绞丝的内径与光缆外径是 直接相关的,应重视光缆的外径公差,金具预绞丝的内径应尽量按

25、OPGW 外径负公差配置。 悬垂(不包括悬垂耐张)金具对光缆的握着力(水平方向滑动负 荷)一般为1020%RTS 2、金具的设计安全系数 金具的安全系数应符合送电线路相应设计规程的要求。 对于一般线路,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2.5 断线、断联情况1.5 对于大跨越线路,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下列数值 : 运行情况3.0 断线情况2.0 验算情况1.5 3、悬垂金具串 悬垂金具串用来将 OPGV吊挂于直线杆塔上,应采用预绞丝型悬 垂线夹。 悬垂金具串必须满足荷载的要求和线路设计对短路电流的要求 4、耐张金具串 耐张金具串用来承受OPGW张力,将OPGV连接至耐张

26、杆塔上,一 般采用预绞丝型耐张线夹。 耐张金具串必须满足荷载的要求和线路设计对短路电流的要求。 5、防振锤 防振锤用来控制由风引起的 OPGW的微风振动。 防振锤本身不得产生对OPG造成损害的应力集中,在OPGWL的 安装位置应使用护线条。 6、接地引线 OPGV应可靠接地,有分流要求的另一根地线也应可靠接地。 OPGW悬垂串和耐张串均需有接地引线,接地引线与 OPGWO杆塔 均应有良好牢固的机械和电气联接。 OPG接入变电站构架时,OPGV与变电站构架顶端的接地网连接点 之间应用接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线截面积与OPGW截面积相同。另外, 在OPGW接续盒与构架顶端的接地点之间适当位置间, 将O

27、PGW与变电 站构架横向金属平台构件接地网连接点或变电站内地面接地网连接 点之间用接地线可靠连接,保证 OPGV与变电站接地网有可靠的第二 接地点,接地线截面与OPG截面相同。 7、接头盒和引下线 OPG接头盒应便于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和维护,且易于熔接操 作。 线路中的接头盒应安装在指定塔上,并安装在离地面7m以上的位 置,防止兽类鸟类或人为的破坏。 变电站构架侧的接头盒宜安装在构 架支柱上 ,安装位置应宜于运行人员操作, 其与站内带电设备之间的 距离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OPG別下线宜沿铁塔两侧分别引下,至铁塔导线下横担后才合并 引下。引下线沿其长度宜每隔1.5至2m安装一个卡具将光

28、缆固定在 铁塔上。 OPG別下线在弯曲处的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厂家提供的数值。 8、余缆架 余缆架要求便于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和维护。 余缆架的最小盘绕直径不应小于 OPG厂家提供的数值。 9、光缆配线架(ODF 用于光缆进局后光缆分纤与FC/PC单芯光纤的连接与分配,用适 配器对光路进行配线及调度。其技术要求应符合YD/T 778-1999光 纤配线架相关规定。 引入光缆进入机架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 15倍。光缆 光纤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光纤、 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37.5mm 8.进入机房导引光缆 1、导引光缆选型 厂站进

29、出线构架的OPGW终端盒至通信机房 ODF架的导引光缆宜 选用全非金属/阻燃/耐啮蚀松套层绞式管道光缆,有特殊要求时也可 以采用单层铠装结构的管道光缆,结构型式和非金属相似。 2、导引光缆结构 全非金属/阻燃/耐啮蚀松套层绞式管道光缆结构如图 9.2所示: 图 7 导引光缆结构图 注: 光缆介质中心加强件:用玻纤增强塑料(FRP制作的具有高抗 拉强度的绝缘棒体,其拉伸杨氏模量不低于 50Gpa弯曲杨氏模量不 低于45Gpa延伸率不小于2%在光缆的制造长度内,不允许有接头。 光纤:其要求见附录2及附录3。 松套管:由高弹性热塑料材料制造的松套缓冲管内含有多根光 纤,管内充满阻水复合物,具有很高的

30、防水防潮性能。 填充件:由高弹性热塑料材料制造,其颜色应与松套管区分开 来,并能替代缆芯中的松套管。 松套管和填充件单层绞合在中心加强 件周围。 缆芯阻水:采用膨胀材料防止缆芯纵向水侵入。 绕包缆芯:绞合后的缆芯用防潮带绕包扎紧,进一步加强光缆 的防潮性能。 内护套:用聚乙烯挤压而成,紧包光缆光纤 光缆加强件:是扭矩平衡光缆加强件,用高模量、负膨胀系数 芳纶丝螺旋绕绞在内护套上而成, 相邻芳纶绞合方向应相反, 最外层 应右旋。其杨氏模量不低于90Gpa在光缆的制造长度内,每束芳纶 不允许有接头。 外护套:采用阻燃/耐啮蚀聚乙烯材料。 3、导引光缆的敷设 非金属导引光缆宜置于半硬塑料套(PE或P

31、VC材质)内,敷设 厂站内电缆沟电缆托架上,为避免错位应每隔2m左右固定一次,并 保证光缆的静态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 20倍光缆直径,施工过程中的 动态弯曲半径不小于 15倍光缆直径。 9. OPGW的造价 OPGW造价与光纤芯数和短路容量有关。一般1224芯,短路容 量在30kXt以内,35万/km。 三、ADSS全介质自承式光缆线路 设计 ( 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 1. 特点 ADS光缆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型式,一般是附挂在现有的输电线路 杆塔上,不停电施工。ADS光缆是用绝缘的芳纶纱将光纤包裹在中间。 它具有:

32、重量轻; 弹性模量高,档距501200m 负的膨胀系数; 有防弹能力; 不受雷击; 电力线事故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造价低等特点。 2. 结构 光缆的结构应依据跨距、弧垂、气象条件、空间电位和其它性能 要求等进行严格的设计。 “圆”形ADSS光缆结构为被覆内垫层的缆芯外或中心管外均匀 缠绕芳纶纱,然后被覆黑色聚烯烃护套,其结构如图2(a)、(b)所示 (a)层绞式 (b) 中心管式 外护套2-外护套2 芳纶纱3 内垫层 4 松套管5 填充复合物6 中心加强件7 光纤 3. 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1)电场、污秽环境对ADS有影响。选用耐电腐蚀ADSS如PE或 AT型耐电痕聚乙烯外护套者。 2 )在已建

33、成杆塔上附挂 ADSS光缆时,要验算构件的强度和杆 塔的稳定性。挂点应设在塔身节点附近。要防止在风偏时与铁塔之间 的磨损。 3)ADSS光缆在杆塔上的位置,尽量远离带电导线,降低其 空间定位(ADSS光缆的外层护套分A、B两级,A级空间电位不大 于12Kv; B级空间电位不大于24kV),减小电腐蚀的影响。 4)ADSS在选型时,其规格与使用档距有关。 ADSS档距与型号参考表 序号 光缆规格(24芯以下) 参考档距(m) 1 ADSS PE(AT) mB1(nB4) 3kN 100 2 ADSS PE(AT) mB1(nB4) 5kN 200 3 ADSS PE(AT) mB1(nB4) 7

34、kN 300 4 ADSS PE(AT) mB1(nB4) 9kN 400 5 ADSS PE(AT) mB1(nB4) 11kN 500 6 ADSS PE(AT) mB1(nB4) 12kN 600 7 ADSS PE(AT) mB1(nB4) 14kN 700 8 ADSS PE(AT) mB1(nB4) 16kN 800 9 ADSS PE(AT) mB1(nB4) 18kN 900 10 ADSS PE(AT) mB1(nB4) 20kN 1000 4. 标准及设计技术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同步数字系列 (SDH )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 定 DL/T 540

35、4-2007 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832-2003 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88-2001 5. ADSS光缆设计要点 1. ADSS 光缆的设计安全系数 应大于 2.5,宜大于导线的设计安全 系数。一般宜取3.24.0。 2. ADSS光缆的平均运行应力一般宜取破坏应力(RTS.)的18 20。应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 3. ADSS光缆的塑性伸长较小,可不计及。 4. 在杆塔上附挂ADSS光缆时,要验算构件的强度和杆塔的稳定 性。特别是在已建线路上。 挂点应设在塔身节点附近。要防止 在风偏时与铁塔之间的磨损。 5.

36、 ADSS 光缆为纯塑光缆,在选择时要提高抗环境污染、电腐蚀 和小动物啃咬的能力。 宜选用 AT 型耐电痕护套材料的 ADSS 光缆。如 ADSS-PE(AT)-mB1(nB4)-5kN (见附表)。 6. ADSS 光缆在杆塔上的位置,尽量远离带电导线,降低其空间 定位( ADSS 光缆的外层护套分 A、B 两级, A 级空间电位不 大于12Kv; B级空间电位不大于24kV),减小电腐蚀的影响。 7. 由于ADSS光缆的弹性系数较大,要注意外力作用下的弹性伸 长。特别在大风和覆冰时对交叉跨越物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并防止ADSS光缆与导线之间的鞭击。 8. 重冰区的ADSS光缆,其交叉跨越

37、与对地距离要有足够裕度。 避免在覆冰后不能满足要求。 9. ADSS在选型时,其规格与使用档距有关。见附表。 10. ADSS光缆可以跨越电力线。 11. ADSS光缆对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表 被跨越物名称 最小净空距离 (m) 备注 距铁路轨顶 7.5 距公路、市区道路路面 6.0 距一般道路路面 5.5 其他一般地区距地面的距离 3.0 距通航河流桅杆顶点 1.0 在最高航行水位时 距不通航河流水面距离 2.0 在百年一遇水位时 距房屋屋顶 1.5 跨越平房屋顶2.0m 距建筑物的平行间距 2.0 最大风偏下净空距离 与其他通信线交叉跨越相互间的 距离 0.6 距郊区树木的距离(平行、垂直

38、) 2.0 (市区垂直间 距) 1.0 (市区平行间 距) 1.25 高农作物地段 4.5 跨越66220kV电力线(地线) 1.0 跨越66220kV电力线(导线) 2.0 跨越35kV电力线 2.0 跨越310kV电力线 2.0 跨越3kV以下电力线 1.25 跨越低压用户线 0.6 注:所有设计气象条件均应满足表中要求。 典型OPGWS特性参数表续表3) 7-OpGW外径 D (mm 项目 DK 13.5 13.5DW 14.5 14.5DW 15.5 15.5DW 16 16 17.5 17.5 14.2 14.2 13.2 12.2 12.2 13.2 OPG年平均运行张力 25%R

39、TS OPG最大允许拉力(短时) 60%RTS OPG最大允许拉力(长期) 40%RTS OPGV不接头的制造长度 5km/盘 OPG结构形式 松套不锈钢管层绞式 短路电流容量(12t) (kA2 s) (40 C最高容许温度)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 250 300 350 允许短路电流1(kA) (0.5s , 40C最高容许温 度) 8.94 10.95 12.65 14.14 15.49 16.73 17.8 9 20.0 22.3 6 24.4 9 26.4 6 典型OPGW编号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40、 A46 A47 注:供货商供货时应提供OPGV的承载截面积、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最高容许温度、直流电阻、最大使用张力(短时和长期) 最小弯曲半径(静态和动态)等参数。 (资料性附录)G.652B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ITU G.652 (03/2003)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模场直径 波长 1310 nm 标称值范围 8.6 9.5 卩 m 容差 0.7 卩 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 卩 m 容差 1卩m 同心度误差 最大 0.8 卩 m 包层不圆度 最大 2.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 1260 宏弯损耗 半径 30mm 圈数 100 在1625nm最大值 0.50dB 承

41、受应力 最大 0.69GPa 色度色散系数 最小零色散波长入min 1300nm 最大零色散波长入max 1324nm 零色散波长最大斜率Smax 2 0.093ps/nm .km 未成缆光纤PMD 最大 注 光缆属性 衰减系数 在1310 nm最大值 0.4dB/km 在1550nm最大值 0.35dB/km 在1625nm最大值 0.4dB/km PMD M 20段光缆 Q 0.01% 最大PMD 1/2 0.2ps/(km) 注:如果对于特定的光缆结构已经知道能支持对光缆PME要求的最大 PMD系数,贝U可以由成缆者来规定可选用的最大 PMD系数。 (资料性附录)G.652D光纤的主要技

42、术指标-ITU G.652 (03/2003)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模场直径 波长 1310 nm 标称值范围 8.6 9.5 卩 m 容差 0.7 卩 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 卩 m 容差 1卩m 同心度误差 最大 0.8 卩 m 包层不圆度 最大 2.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 1260 宏弯损耗 半径 30mm 圈数 100 在1625nm最大值 0.50dB 承受应力 最大 0.69GPa 色度色散系数 最小零色散波长入min 1300nm 最大零色散波长入max 1324nm 零色散波长最大斜率S0max 2 0.093ps/nm .km 未成缆光纤PMD 最大 注

43、1 光缆属性 衰减系数 1310 nm 1625nm 最大值 0.4dB/km (注 2) 在1383nn 3nm最大值 注3 在1550nm最大值 0.3dB/km PMD M 20段光缆 Q 0.01% 最大PMD 0.2ps/(km) 1/2 注1如果对于特定的光缆结构已经知道能支持对光缆PMD要求的最 大PMD系数,则可以由成缆者来规定可选用的最大PMD系数。 注2:波长区域扩展到1260nm时导入的瑞利散射会增加 0.07dB/km(相 对于1310nm,光纤的截止波长应不超过 1250nm 注3: 1383 3nm处的抽验平均衰减值不大于在按照IEC 60793-2-50 中规定,

44、经氢气老化试验后单模光纤在1383nm的衰减规定值。 (资料性附录)G.655B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ITU G.655 (03/2003)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模场直径 波长 1550nm 标称值范围 8 11m 容差 0.7 i 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 i m 容差 1 i m 同心度误差 最大 0.8 i m 包层不圆度 最大 2.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 1450 宏弯损耗 半径 30mm 圈数 100 在1625nm最大值 0.50dB 承受应力 最大 0.69GPa C波段色散特性 波长范围:15301565nm 入 min D3 = 9.38/V p p 大地电

45、阻率(Q/cm),当缺乏电阻率时,可近似取 D3= 1000m Dm 两地线间的平均距离(m)。 110kV185系列导线取4.5m 240系列导线取5.5m 220kV轻冰区单回路取6.0m 双回路 取7.2m 重冰区单回路 取9.0m 500kV 轻冰区单回路 取22m 代人上式得两地线间的互感阻抗近似值: 110kV 185系列导线 Zm = 0.05+j 0.34 Q /km 240系列导线 Zm = 0.05+j 0.328 Q /km 220kV 轻冰区单回路 Zm= 0.05+j 0.322 Q /km 双回路 Zm= 0.05+j 0.31 Q /km 重冰区单回路 Zm =

46、0.05+j 0.297 Q /km 500kV 轻冰区单回路 Zm= 0.05+j 0.235 Q /km Dm o地线 D3 表二 铝包钢绞线的阻抗 绞线 截面 交流电阻(Q /km) 外电抗 (Q /km) 内电抗 (Q /km) 20% IACS 23% 27% 30% 35% 40% 35 3.24 2.86 2.43 0.784 1.10 45 2.41 2.12 1.81 1.63 0.775 0.78 50 2.25 1.99 1.69 1.52 1.30 1.14 0.773 0.67 55 1.98 1.74 1.48 1.34 1.15 1.00 0.769 0.58 6

47、5 1.65 1.49 1.24 1.12 0.959 0.84 0.763 0.43 70 1.56 1.38 1.17 1.06 0.907 0.794 0.761 0.38 80 1.40 1.24 -1.05 0.95 0.813 0.713 0.758 028 95 1.17 1.03 0.88 0.793 0.678 0.595 0.752 0.18 100 1.11 0.979 0.83 0.751 0.643 0.563 0.750 0.13 120 0.922 0.815 0.69 0.625 0.535 0.469 0.744 0.08 150 0.755 0.667 0.57 0.5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