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四川省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2021级高一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回答下列各题1. 文字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2.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依次为 ( )A. 光球日冕色球 B. 色球光球日冕C. 日冕色球光球 D. 光球色球日冕3. 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 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B. 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C. 产生磁暴现象 D. 世界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答案】1. B 2.

2、 D 3.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天体系统,太阳大气层结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题详解】题目中提到地月系和太阳系,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所以B选项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题详解】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依次为光球色球日冕,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3题详解】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世界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008年10月7日,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并与地球大气层摩擦后燃烧,但没有对地球造成破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 小行星2008TC3原来位于()A. 太阳系外 B.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 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 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5. 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因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大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几乎相同太阳活动不够稳定 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A. B. C. D. 【答案】4. B 5. D【

4、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八大行星,地球上存在生活的条件,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4题详解】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5题详解】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因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大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几乎相同,太阳活动比较稳定,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

5、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6.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 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C. 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 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岩石圈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D对。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A错。地面以下, 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B错。C错。【考点定位】

6、岩石圈范围,地球内部圈层。7.2014年9月27日,日本中部著名景点御岳山突然火山爆发,波及范围至少有3公里,一度造成当时在山顶附近等地的超过250名登山客受困,7人被火山灰掩埋。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地壳 C. 下地幔 D. 软流层【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岩浆来自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

7、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 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A. 增强 B. 增强 C. 增强 D. 增强9.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A. 白天强,夜晚弱 B. 白天强,夜晚弱C. 白天强,夜晚弱 D. 白天强,夜晚弱【答案】8. A 9. C【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

8、知识分析答题。【8题详解】由图可知,为云层反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反射。发生雾霾天时,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云层的反射作用加强,能见度变差,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9题详解】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0.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 a、b、c、dB. a、b、d、cC. b、a、d、cD. c、b、a、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

9、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判断,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图中形成风的三种力,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向、风速。b为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影响风向(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不影响风速。d为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不影响风向,减小风速。c为风向。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读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1.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B. C. D. 12. 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乙处气温比甲处高C. 处气压比

10、处高 D. 处气压比乙地高【答案】11. B 12. 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等压面的判断,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1题详解】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甲处高于乙处,则判断甲处盛行下沉气流,而乙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有甲流向乙;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分布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乙流向甲,故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2题详解】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差异形成温度的差异,但是在夏季冬季、白天和夜晚它们的温度状况是相反的,故甲有可能是海洋也有可能

11、是陆地,故A不符合题意;乙地等压面下凹故大气为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故B正确;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气压大,故C不符合题意;高空气压低于近地面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等压面中气压高低的判断。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等压面凹下,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低。13.关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 高气压带由空气下沉而成C. 盛行西风是由极地高压吹出来的气流 D. 赤道低气压带

12、北邻东北信风带【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高压吹出来的气流,C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4.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 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 甲处气温比丙处低15. 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 气流比较湿润 B. 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 乙处高压的形成与气流有关16. 若此图表示亚洲

13、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 气流较气流湿润 D. 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答案】14. B 15. D 16. B【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同一地区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气压丙小于甲,故A不符合题意;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故甲气压低于乙,甲处气温比乙处高,故B正确;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故丙气压高于丁,故C不符合题意;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

14、的增加温度降低,故甲处气温比丙处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三圈环流中的气压带和风带。在低纬度环流中,是东北信风带,炎热干燥;甲为赤道低压,为上升气流,给赤道地区带来丰富降水,CB错;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空气下沉形成的。故答案选D项。【16题详解】在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中,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海洋上是高压,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陆上为低压,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由图示可知,近地面风从乙地吹向甲地,因此乙为海洋,甲为陆地,A错;乙处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地气流从近地面海洋吹向陆地,空气湿润;地气流代表近地面到高空,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热力

15、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名师点睛】本题借助一幅图,考查了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三大知识点,根据图示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应高于乙;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同时,垂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低纬环流中,则乙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气压带是由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进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断右偏,在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下沉而形成的。夏季,亚欧大陆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此时乙处为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该题目很基础,但综合性强,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下图为“某月

16、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 上述“某月”是 ()A. 1月 B. 4月C. 7月 D. 10月18. 该月份甲地盛行 ()A. 东南风 B. 东北风C. 西南风 D. 西北风19.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 B. 低温少雨C. 温和多雨 D. 炎热干燥【答案】17. C 18. A 19. D【解析】试题分析:【17题详解】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一月份南移、七月份北移。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的规律,可知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则“某月”最可能是7月。【18题详解】由图知,甲地该月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吹东南风。【19题详解】乙地

17、大约位于38N大陆西岸,此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考点定位: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点位于30N附近B. 乙点位于30NC. 是冷性气流D. 盛行西南风【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甲地盛行下沉气流,说明甲地位于30N附近,故A项正确,B项错误;气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说明是暖性气流,故C项错误;盛行东北风,故D项错误。21.有关气压带、风带正确的叙述是()A.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因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B.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

18、膨胀上升形成的C. 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气压带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热力因素形成的,如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另一种是由动力因素形成的,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大气分子的不断聚集重力下沉而形成的特殊的热高压;再如副极地低压带,它是由于极地东风与中纬度的盛行西风相对运动辐合抬升而成。所以,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降水,多为晴朗天气;而在低压控制下

19、,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降水,多为阴雨天气。所以选项D正确。在大气环流的风带中,近地面的风向受高、低压的影响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成,而在高空,均为西风,所以中纬度近地面和高空均为西风,C错误。22.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黄河站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全球风带的分布。北极受极地东风影响,北半球为东北风。23.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 B.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C. 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 D. 地形起伏

20、状况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会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季风的成因之一,故不符合题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北半球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故正确;地形起伏只会造成海拔不同的近地面的气压不同,不会造成全球的气压不同,也不会切断气压带了,故不符合题意,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

21、题。24. 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 1月、西北风 B. 7月、西北风C. 1月、东南风 D. 7月、东南风25. 有关M点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图中此时的M点处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D. 图中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点处季风的源地【答案】24. A 25.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季风环流的基础知识,需要结合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24题详解】图示亚洲大陆形成高压中心,为1月份,由图可以看出M风向为西北风,

22、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5题详解】南亚季风的原因是两个: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原因),而M在东亚地区,故不符合题意;M在东亚地区,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故正确;冬季我国在M风的影响下大部分地区是寒冷干燥的天气,故不符合题意;M在东亚地区,此时大陆形

23、成的是亚洲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不符合题意,结合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根据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6. 根据地震波横波(S)与纵波(P)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外核物质接近液体状态的主要依据是( )A. S、P波波速明显增加B. SP波波速明显下降C. S波波速突降,P波完全消失D. P波波速突降,S波完全消失27. 图中C、D代表地球内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界面,下列有关C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代表古登堡界面B. 位于地下2900千米C. 地震波通过时传播速度增加D. 地震波通过时传播速度减慢【答案】26. D 27. C【解析】【26题详解】地震波中

24、的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根据D处横波波速突降甚至消失可以推测该处物质接近液体状态,选D。【27题详解】C界面为地震波进入地内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的第一个层面,大约位于地下33千米处,在此位置,纵波、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据此选C。【点睛】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

25、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完成下列各题。28.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闪焰”发生于光球层 B. “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C. CME发生于色球层 D. 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29. 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是A. 20052006年 B. 20062007年C. 20072008年 D. 20082009年30. “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A. 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 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 国内有线电视信号中断 D. 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答案】28

26、. B 29. B 30. B【解析】【28题详解】根据材料,连续爆发两次“闪焰”指的是太阳耀斑活动, “闪焰”发生于色球层,A错。CME是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B对。CME发生于日冕层,C错。 CME发生地温度约200万,远高于“闪焰”发生地,D错。【29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是20062007年,B对。A、C、D错。【30题详解】“闪焰”是太阳爆发的耀斑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使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对。我国北方不在极圈范围内,没有极光现象,A错。太阳活动不影响

27、有线电话通话,C错。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是黑子活动影响,D错。【点睛】“闪焰”指的是太阳耀斑活动, “闪焰”发生于色球层。CME是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耀斑活动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使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二、综合题。3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八颗行星中,A表示_,C表示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_ _,呈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性和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炽热的“火球” B变为寒冷的“冰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2)自西向东逆近圆共面(3)A(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解析】【详解】(1)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B排在第二位,是金星; D是火星。按结构特征,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它们都属类地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