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诺日朗》教案1_第1页
《晨昏诺日朗》教案1_第2页
《晨昏诺日朗》教案1_第3页
《晨昏诺日朗》教案1_第4页
《晨昏诺日朗》教案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晨昏诺日朗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2、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对自然景物美有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从 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修辞技巧等方面入手深入赏析本文,学习并借鉴文章的表达技巧, 体会文章壮丽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古筝曲高山流水录音带; 2、学生:预习并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文在文意理解方面难度不大, 学生基本上也能抓住相关的语句、 语段进行鉴赏,因此,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

2、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小组交流,扩大学生的阅 读成果,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 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将这种合作探讨深入下去,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我们沐浴在江南柔美的风光里,享受着江南秀美的一切, 正如郁达夫笔下江南的冬景让我们痴醉,然而,自然拥有着广博的胸怀,它的一切不仅仅只 是秀美,它同样兼容着壮阔与雄伟,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晨昏诺日朗,一起来欣赏赵 丽宏笔下壮丽的西部风光。 板书课题、作者。 (二八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并

3、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了作者几次观赏诺日朗的 景象?(投影给出) 2、提问交流。 明确: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作者三次观赏诺日朗的景象,即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 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以及诺日朗瀑布的源头海子。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三)、品味研读: 1、自读品味: 在作者所描绘的这几次诺日朗景象的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次?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选择 你最喜欢的画面,读一读,品一品,并评一评,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展示出诺日朗景观的。 要求:(1 )、抓住相关语段反复阅读; (2 )、任选一幅画面进行赏析; (3)、在文中圈点勾画,并在文中空白处写下阅读感受。(投影给出)

4、(设计目的: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确保每位学生积极阅读,使下一环节的小组讨论落到 实处,并通过有效的默读思考,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合作借鉴: 学生小组学习,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共同研讨。 要求:(1 )、可以就你所选择的画面自由寻找学习伙伴(2-4人一组) (2 )、小组充分交流,保留交流结果,并推荐小组代表准备做小组总结发言。(投影给出) (设计目的: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分享阅读成果,形成学生间的积极对话, 以拓 展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努力将探究推进深入。) 3、师生共同赏析: (1 )、请选择欣赏第一部分内容即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的小

5、组代表发言,进行班级交流, 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 要求:小组代表首先朗读所要分析句子,然后进行分析,最后班级齐读。(投影给出) 如: A :“路旁的树林里突然飘出流水的声音。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 遥远的地方飘过来。 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继而入狂风卷 过树林时发出的呼啸; 很快,这声响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路边的丛林中 正奔跑着千军万马, 人马的嘶鸣和呐喊从林谷中冲天而起,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 色中的整个山林” 这一语段中连用了四个比喻,将水声比喻为“叹息”、“急雨”、“狂风” 和“千军万马”

6、,并照应了四个动词:“飘”、“打”、“卷”、“奔跑”,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 细腻地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距诺日朗瀑布 也越来越近了。 B : “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 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 这一语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用“流”、“跌入”、“垂挂”、“飞扬”四个动词写出了远观诺日 朗瀑布的特点。“流” 一般是用在较平坦的地方, 准确地写出了瀑布起源时水流较缓的特点, 而“跌入” 一词则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突遇峭壁时猛然由缓而急,汹涌直下的雄浑景象,

7、 让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用笔的精妙! (2 )、交流第二部分内容即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 要求:同(1 )。 如: A :“瀑布后面的群山此刻还隐隐约约藏在飘忽的云雾之中,千丝万缕的水帘仿佛是从云 雾中喷涌倾泻出来, 又像是从地底下腾空而起的无数条白龙,龙头已经钻进云雾, 龙身和龙 尾却留在空中,一刻不停拍打着悬崖峭壁” 这一语段中,将瀑布比作白龙,并用动词“喷 涌倾泻”、“腾空而起”、“钻”、“拍打”以及修饰语“无数条”、“一刻不停”形象生动地将晨 雾中远观时诺日朗瀑布的壮阔、神奇动态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B :“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 荡,洋洋洒

8、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这一语段中,“巨 大的豁口”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瀑布奔流而下的形态自然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 “汹涌而下,浩浩荡荡, 洋洋洒洒,一落千丈”一系列的修饰语又将仰观时诺日朗瀑布气势 磅礴、雄浑博大的特点揭示无余。 C :“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站在著名的大龙湫瀑布跟前,产生的联 想是在看一条巨龙被钉在崖壁上挣扎。此时,却是群龙飞舞,自由之水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 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使人的灵魂为之战栗。”将诺日朗瀑布与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 相比较,突出诺日朗瀑布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点。动词“钉”强调了大龙湫瀑布水与崖

9、壁紧密结合,致使水流紧贴崖壁“挣扎”的特点,而与此相比,诺日朗是“自由”的,水从 崖顶临空而下,其壮阔的气势自然不言而喻。 D: “奔泻的瀑布中,闪射出千万道金红色的光芒,这是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飘忽的 水雾又把这些光芒糅合在一起,缤纷迷眩地飞扬、升腾,形成一种神话般的气氛 ”写出 了在朝霞中远观时诺日朗神奇、迷幻,如入仙境般的迷人色彩。 (3 )、交流第三部分内容即海子。 要求:同(1 )。 如: “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这正是大瀑布的跳台”“翡翠”突出了海子极 为平静的特点,而“跳台”又暗示着雄浑的瀑布,在这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诺日朗在这平静 中孕育着激情这一深刻内涵。 (

10、4 )、教师就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的观察角度等方面对全文做出总结。 (设计目的:这是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读、品、评、说的方法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并以读贯穿全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交流时起到积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引导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达到文本研习的目的。) (四)、再读体悟: 教师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请一生朗读全文。 要求:(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意境; (2 )、其他同学合上书,闭上眼,静静地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你所见到的诺日朗画面, 再次感悟课文壮丽的意境。 (设计目的:通过美美地读、听课文,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 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五)、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借鉴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大家口头介绍一处你曾 经游览过或观察过的自然景观。 师生交流。 (设计目的:“情动而辞发”,把握学生审美情趣高涨的契机,引导学生“发”,将学生的审 美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去,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 (1 )、将口头表达形成文字。 要求:200字左右,并要求同桌交换批阅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