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村镇体系-说明书10-_第1页
牟平村镇体系-说明书10-_第2页
牟平村镇体系-说明书10-_第3页
牟平村镇体系-说明书10-_第4页
牟平村镇体系-说明书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烟台市牟平区村镇体系规划说明书目 录前言31 规划基础41.1 规划目的与意义41.2 规划原则与依据51.3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61.4 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72 现状评价82.1 现状概况82.2 相关规划82.3 综合评价143 案例分析163.1 国外村镇体系规划理论研究163.2 国外村镇体系规划案例研究213.3 国内村镇体系规划案例研究233.4 省内村庄合并规划实践274 总体战略294.1 发展目标294.2 发展理念294.3 发展定位304.4 发展策略325 发展规划345.1 人口发展规划345.2 产业发展规划426 村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496.1 乡镇发展评价49

2、6.2 村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516.3 村镇体系规划517 村庄布局规划577.1 村庄发展现状分析577.2 迁村并点的原则与标准607.3 村庄布点体系与合并规划思路617.4 远期村庄合并规划627.5 村庄合并规划节约建设用地测算757.6 规划实施对策778 设施配置与专项规划788.1综合交通规划788.2 服务设施规划798.3 生态环境规划898.4 综合防灾规划938.5 旅游发展规划978.6 历史保护规划998.7 基础设施规划1009 空间管制规划1079.1 空间管制标准1079.2 空间管制范围1089.3 空间管制要求1109.4 空间管制协调11110 近期建设

3、规划11210.1 近期行动策略11210.2近期重大建设项目11211实施政策与措施建议11411.1 实施政策11411.2 措施建议11611.3 行政区划调整建议119附录:1201 牟平区村镇体系图纸目录一览表120前言2009年2月28日召开了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姜大明省长提出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每年新建农房75万户,力争达到100万户;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8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每年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用五年时间使全省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基本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4、工作措施是:“搞好三个规划、完善五项政策、把握五个原则”。三个规划即:、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根据当地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抓紧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区位、规模和空间布局,合理确定要撤并的村庄和搬迁时序,为农房建设改造工作提供依据。、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农房集中建设改造详细规划。在此大背景下,2009年7月中旬,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受烟台市牟平区规划局委托,承担了烟台市牟平区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1 规划基础1.1 规划目的与意义1.1.1 国家层面、2004-2009年,连续6年中央

5、一号文件聚焦三农,2006年建设部出台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在全国各地开展区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乡规划、村庄规划纳入规划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中国政体改革的步骤逐渐清晰,呈现出“上下联动”之势。对“上”而言,有关部委的整合正积极而稳步推动,迈向“大部制”;对“下”而言,广大农村地区也在构思着一场重大变革村庄合并,许多省份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

6、,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保民生、促增长的决策部署,民生工程是加大投入的重点之一。1.1.2 省域层面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地方村庄规模小、数量多也成为制约农村加快发展的瓶颈。如河南省1亿多人,共有4.8万个村,江苏省7000多万人,只有2万个村,而山东省9000多万人,却有8万个行政村,平均每个行政村的人口规模约800人。“十五”期间,全省行政村共减少了6162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村庄合并的潜力还很大,居住向小城镇集中已是大势所趋。2009年2月13日,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

7、:“启动农村住房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综合运用规划、土地和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和帮助农民新建改建住房,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2009年2月28日,召开了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姜大明省长提出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每年新建农房75万户,力争达到100万户;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8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每年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用五年时间使全省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基本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作措施是:“搞好三个规划、完善五项政策、把握五个原则”。三个规划即:县域村镇

8、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和农房集中建设改造详细规划。1.1.3 市域层面2009年3月9日,烟台市建设局下发了关于提报全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重点项目的紧急通知,显示出了市委市政府对合村并居及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的高度重视。1.2 规划原则与依据1.2.1 规划原则、政府主导和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集约发展原则、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原则、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面整治村庄环境、不断完善政策体系1.2.2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50445-2008 )(2008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9、2006年)、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1997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2008年)、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2009年)、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年)、烟台市牟平城区分区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金山新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

10、年)、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水道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年)1.3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1.3.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烟台市牟平区行政辖区,总面积:1511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47.2万人区划: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共591个行政村。1.3.2 规划期限基期:2009年;近期:2009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1.4 规划思路与技术

11、路线1.4.1 规划思路、承上启下,城乡融合;、突出重点,注重操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村镇体系规划与村庄合并规划结合;、多方合作,均衡利益,共谋发展;1.4.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四位一体、三级进深、双管齐下、汇总归一四位一体半岛都市带规划、烟台市总体规划、烟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烟台市城市专项规划;三级进深:第一级牟平区; 第二级十个镇、三个街道办事处第三级行政村双管齐下:空间管制和政策措施汇总归一:村镇体系规划1212 现状评价2.1 现状概况牟平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东经12109-12156,北纬3704-3730。东邻文登市,南接乳山市,西与海阳市、栖霞市、福山区、莱山区接壤,北

12、濒黄海。东西长69km ,南北宽40km,全区总面积1511.45平方千米,区域形状近似平行四边形。现辖姜格庄、龙泉、大窑、玉林店、莒格庄、水道、高陵、观水、王格庄、武林10镇,宁海、文化、养马岛3个街道办事处,共591个自然村,总人口47.23万人。农业人口约占80%,非农业人口约占20%。牟平1995年撤县设区,成为烟台市区五个行政辖区之一。牟平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养马岛,自然风景区昆嵛山,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2.2 相关规划2.2.1 烟台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港口带动战略:建设大型港口,发展临港产业,积极承接外来产业辐射,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 集聚

13、发展战略:突出北部滨海城市带建设,为承接外来产业辐射、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保障。 中心强化战略:促进烟台制造业集群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烟台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能力和中心服务职能。、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以芝罘滨海地带为中心,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形成“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海围城绕,城岛相映,融山、城、海、岛于一体”的城市格局。以天然河流、山体和永久性绿带分隔,形成芝罘、莱山、开发区、福山、牟平、八角等六大组团,构成多组团、多核心的滨海带状组团城市结构。、烟台定位区域性中心城市。烟台,处黄海之滨、扼渤海门户,沟通黄渤海,对接东北亚,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球化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

14、体化趋势推动下,烟台将成为联通环渤海、对接东北亚前沿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2.2.2 牟平区分区规划、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西至辛安河,东到东外环路,北到烟威高速路,南到南外环路,规划可建设用地64.12平方公里。、职能定位按照烟台市总体规划的规定:牟平城区是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工业主导产业应为食品、机械制造、纺织、电子电器等,体现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职能,积极实施以日韩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国际化战略。城市的发展目标为:“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海滨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规划范围内可建设用地64.12平方公里, 可容纳居住人口54万人,人均规划建设用地118.7平方米。按照烟台市总体规划的规定

15、:牟平城区到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5平方公里。、规划结构:牟平城区(烟威高速路以南)共划分四个片区:老城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韩国工业园。2.2.3 烟台市牟平金山新区总体规划、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建设融山、海、林、城、河五位一体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新区。、产业定位产业定位-现代制造业、海滨旅游业、特色生态农业。金山新区既是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一部分,更是半岛海滨旅游度假区的一部分。因此,在项目选择上,应坚持工业和旅游业平行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引进生态型、无污染的工业项目,厂区应建设成低密度、高绿化率的花园式生态工业园。禁止布置有较大污染的工业项目,注重节约土地及资源

16、,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规模规划可建设用地52.6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建设区(酒馆):13.2平方公里。、规划结构根据工业园的用地形态以及周围环境,规划结构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组团之间利用山体、林地等生态廊道分隔,共划分三个组团:东(酒馆)组团(占地13.2平方公里)、中组团(占地9.8平方公里)、西组团(占地29.6平方公里)。由南向北划分六个层面:自然山体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沿海防护林沙滩大海。2.2.4 乡镇总体规划、高陵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城市性质:牟平区西郊的以工贸为主导,温泉旅游、生态社区为特色的中心镇。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总人口5.95万人,镇区1.3

17、万人,城镇化水平21.8%;到2020年,规划总人口6.0万人,镇区2.0万人,城镇化水平33.3%。 空间结构:高陵镇镇域空间结构为“两片七村”式。两片,即东部高陵片区和西部院格庄片区;七村,即院格庄、崖前、后山、徐村、下雨村、上潘家庄、马家疃七个中心村;其余村庄为基层村。镇区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总体规划确定为三大部分,即北部工业区,东部城镇新区,西部城镇老区。 发展方向:以现状为基础,南控、中优、北扩。、观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城市性质:牟平区西南部的苹果产销基地,烟台市重要的红色旅游和山水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城镇规模:到2010年,规划总人口5.7万人,镇区1.0万人,城镇

18、化水平17.5;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5.8万人,镇区2.5万人,城镇化水平43。 空间结构:镇域经济分区为“一城、三片、三点”的结局。一城,即观水镇区工贸经济发展中心;三片,即崖地工业小区、埠西头仓储物流小区、半城工贸小区;三点,即鹊山自然保护区、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辽上水库休闲观光区三处风景旅游经济发展点。镇区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分为七大部分,即西部工业区、中部行政办公区和居住新区、北部商贸物流区和搬迁安置居住区、东部的商住老区和文教区。 发展方向:以现状为基础,重点向西发展,北部控制,东部和南部完善。、姜格庄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城市性质:烟台市牟平区东部以居住、工贸和

19、滨海旅游为主的城市新区。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全镇总人口4.3万人,驻地1.2万人,城镇化水平28;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4.5万人,驻地2.0万人,城镇化水平44。 空间结构:镇域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三区、三团、三村”式。三区,即镇域北部滨海旅游发展区、中部工贸商住发展区和南部山林生态保育区;三团,即中部的姜格庄镇驻地组团,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心,西部的上庄旅游商住组团和东部的北头工业商住组团;三村,即松岚后、东埝、酒馆三个中心村;其余为基层居民点。驻地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形成工业区、西部居住新区、东部居住新区、居住老区、办公区、商业区、文教区、商贸物流区八大部分。

20、 发展方向:以现状为基础,重点向西发展,南部控制,东部和北部完善,中部优化。向西重点发展工业区和生活新区,东部完善生活老区,北部适当建设商贸物流区,中部重点提升改造文教卫生和商业区。适当增添公共绿地,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莒格庄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城市性质:牟平区东南部以农贸为基础、山水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小城镇。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总人口1.9万人,驻地0.6万人,城镇化水平31.6;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1.8万人,驻地1万人,城镇化水平56。 空间结构:镇域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镇两区四点”式,一镇,即莒格庄镇驻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心;两区即

21、镇域北部的昆嵛山南麓山水旅游区及镇域南部的高效农业发展区;四点即曲家口、瓦善、宋家口、张皮四个中心村。驻地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形成蒿口居住区、西莒格庄居住区、行政办公区、文教区、商贸市场区、工业园区这六大部分。 发展方向:以现状为基础,近期加强老驻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驻地市场建设。远期向驻地以西发展规模工业园区,使驻地工业产生规模效应。同时改善驻地原居住区的居住面貌,适当增添公共绿地,改善居住环境,并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龙泉镇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总人口2.9万人,镇区1.1万人,城镇化水平37.9;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3.2万

22、人,镇区2.0万人,城镇化水平62.5。 空间结构:镇域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镇二区五村”式。一镇,即龙泉镇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生活、文化中心,是以发展温泉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小城镇,镇区以温泉洗浴、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主,镇区南部龙泉水库以北发展休闲度假村;二区即镇域北部的观光农业区和南部的山水旅游区;五村,即星石泊、大苇子、东店子、六甲村、东殿后五个中心村。、水道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城市性质:牟平区南部的工矿(金矿开采和冶炼、农副产品加工)服务型生态重镇。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总人口3.35万人,驻地1.1万人,城镇化水平32.8%;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3.4万人,

23、驻地2.0万人,城镇化水平58.8%。 空间结构:镇域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镇六区六村”式,一镇,即水道镇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中心;六区即镇域北部的樱桃种植区,西部的大理石分布开采区、果品储藏加工工业区,中部的钠长石分布开采区,东部的奶牛养殖业发展区和黄金分布开采区;六村,即前刘家夼、韩家夼、东石桥、徐家寨、南台、岔河六个中心村。镇区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分为三大部分,南部为工贸发展区,西部为商住老区,北部为城镇新区。 发展方向:以现状为基础,东西控制、南北发展。规划重点向南建设工贸物流区,北部建设城镇生活新区,改造西部商住老区,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王格庄镇总体规划(200

24、82020) 城市性质:牟平区南部的以发展石材工业和山区生态旅游为主的小城镇。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总人口1.9万人,驻地0.5万人,城镇化水平26.3;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1.8万人,驻地0.8万人,城镇化水平44.4。 空间结构:镇域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镇三村”式。一镇,即王格庄镇驻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心。三村即即镇域北部的磨山庄村,以轿顶山生态旅游为主;西部的清泉埠村,以山区休闲度假为主;南部的松椒村,以花岗岩开采、加工为主。规划后驻地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形成商住老区、居住新区、行政办公区、文教区、商贸区、工业园区这六大部分。 发展方向:以现状为基础,近

25、期加强现驻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远期向驻地河东发展规模工业园区,使驻地工业产生规模效应。原驻地石材加工工业搬迁至南部松椒中心村,驻地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同时改善驻地原居住区的居住面貌,适当增添公共绿地,改善居住环境,并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玉林店镇总体规划(20082020) 城市性质:牟平区中部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山水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小城镇。 城镇规模:到2013年,规划总人口1.8万人,镇区0.6万人,城镇化水平33;到2020年,规划全镇总人口1.7万人,镇区1.0万人,城镇化水平59。 空间结构:镇域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镇四村”式,一镇,即玉林店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

26、化中心;四村,即尺坎、北红石头、孙格庄、西柳庄四个中心村。镇区规划结构为集中式布局,分为八大部分,自南向北分别为文教区、南部工业园区、商住老区、商贸区、居住新区、行政办公区、北部工业园区、北部居住老区。 发展方向:城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西发展,北部控制,东部和南部完善。2.3 综合评价2.3.1 发展优势、大量的土地资源相对于烟台其他四个城区而言,牟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牟平区总面积1511平方公里,占烟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尤其是滨海一线地区,拥有大量的发展空间。、丰富的旅游资源素有“南山北海”之称的牟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昆嵛山、养马岛、龙泉温泉,尤其是长达60公里的黄金海岸

27、线,具备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潜质。、优美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是牟平生态环境的写照。南有森林公园和果林涵养带,北有蓝色海岸线,中间湖泊、河流和大片的森林、绿地,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良好的工业基础牟平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食品、黄金化工、轻工、纺织服务、机械六大支柱产业,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1亿元,增长17.7%,拥有5家上市公司,企业上市数量在全省县市区中居首位。随着城市战略定位的根本性调整,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牟平凭借自身的优势,用超前的战略规划和全新的战略手段承接高科技、休闲度假和新兴制造业的跳跃式

28、集聚,完全可以一跃成为烟台新战略的重要支撑点。2.3.2 面临挑战、转变观念的挑战作为一个“县城”区,长期以来基本是按照顺其自然的方式发展,在烟台新的一轮发展中,传统的、封闭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显得不合时宜。转变观念、开阔视野、主动出击,否则很有可能措施良机。、基础薄弱的挑战牟平的产业技术含量低,产业关联性不强,经济规模有限,产业基础很薄弱。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将面临资金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的挑战,极易开发出低端的、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产品。、城市功能的挑战牟平区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功能不完善,既缺少优美居住区,也缺少大规模的现代商业中心和市民活动场所,在这种背景下发展高端产业将面临挑战。2

29、.3.3 区域机会、占据两个科技高地牟平西部连接烟台大学城,东临威海大学城,是两个城市高端人才的聚集区,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优势,对于牟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极其有利。、共享两个休闲市场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拥有900多万人口的烟台和威海两市的gdp和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休闲和体验旅游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将成为城市居民经常性的消费行为。在休闲旅游的黄金时期,地处烟威一小时旅游圈交汇点上,拥有山、海、湖、河、泉、岛等综合旅游资源的牟平,如果能整体规划、主动发展,完全能够成为半岛休闲旅游的重要板块。、担纲城乡统筹示范牟平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示范主题:发展农业循

30、环经济)和山东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重点是:推动城乡产业融合改革),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担纲起城乡统筹的样板。3 案例分析认真借鉴国内外村镇体系规划和设计的经验与教训,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及和村镇体系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1 国外村镇体系规划理论研究3.1.1 城镇规划视野中的村镇规划研究、正确处理村镇扩张与保护优质耕地的关系。村镇分布于乡村地域,或城市边缘地区,村镇规划人员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村镇扩张与保护高质量农田的矛盾。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地的非农化控制。如美国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并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区划政策、土地征用权政

31、策、发展许可证等多项措施来控制农地非农化趋势,以防止对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造成损害。英国伦敦郡通过实施“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政府收购土地建成“绿化隔离带”,以便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另外,在进行村镇交通规划时,通常让公路绕过集镇和村庄,车辆利用旁道进入;当进行旁道设计时,则要考虑如何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对良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合理遴选有发展潜力的村镇区位。在进行村镇规划时,要考虑哪些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并确定它们可能的扩张方向。如在英国一直推行市镇政策,鼓励发展市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当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市镇时,主要

32、依据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是公共交通枢纽,是否可以获得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厂等基本的社会服务。因为,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才能够发展成为地方服务中心,才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当然,这种可供开发成市镇的地方是有限的。印度等国则从家庭的经济特征和方式等角度,来考虑村镇及区域的服务供应与利用问题,借助中心地理论的思想,规划了一种等级服务中心的村落布局模式,这样既保证了乡村服务系统的效率,又兼顾了居民群体的独立居住。、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村镇规划追求的重要目标。发达国家大多已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更加注重提高城镇生活质量和运行效率,以及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发达国家的规划

33、师们在进行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保存周围的环境及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资源,以便使村镇的布局与其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等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和功能相适应,减少小城镇和村庄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澳大利亚还将水源地、湿地和生态脆弱地区列为禁止建设的区域,通过实施空间开发管制,较好地保护了战略资源和生态环境。图1 英国村庄布局航拍图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是村镇规划中面临的又一个共性问题。随着小城镇人口的增长,提供清洁的饮用水,保护土壤的卫生,均有赖于污水的处理。因此,合理安排居民点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英国,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是由地方政府与中央

34、政府共同负担的;而在美国,政府要求开发商承担这笔费用。、强调居民参与村镇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发达国家村镇规划的基本模式。规划师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当地的居民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调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收集和掌握信息,以便规划能更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3.1.2 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村镇发展研究在发展经济学中,村镇发展即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则近似于乡村发展。乡村发展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乡村景观与聚落演化、土地利用与保护、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农民脱贫与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等。归纳起来,聚落集中化、土地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

35、市民化、城乡一体化成为乡村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村镇建设中的聚落集中化与土地集约化。聚落集中是指广大乡村的人口、工业向中心镇、中心村聚集,同时通过合并、迁移而进行收缩和重组。传统村庄一般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同质性强、生活方式传统等特点。许多村庄分散建房,户均占地面积大;在乡村人口减少和向城镇迁移的情况下,空心村数量增加,土地闲置现象突出。实行迁村并点,推进聚落集中,既有利于降低村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供给成本,又有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就及时进行町(镇)村合并,仅19501955年,村的数量就从8357个锐减至2506个,减少约70%。由于迁村并点和聚

36、落集中,村镇居民对土地的占用减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得以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又规划实施了旨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此外,村镇合并与行政区划调整、宅基地置换与土地流转等也是研讨的重要内容。、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发展。工业的集聚是小城镇发展的主动力。农村中小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通过产业集聚来促进人口集中和小城镇发展,进而实现“以企兴镇、以镇聚企、镇企共荣”的良性循环,是许多国家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成功之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村镇空间结构重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伴随城市扩展及城乡人口流动和转移,村庄人口不断减少,农场经营规

37、模扩大。一方面,空心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城中村问题日渐突显。这些都迫切需要对村镇的空间结构进行重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显露生机。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城乡差别显著缩小。加之城乡之间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促使大量城市人口和企业从拥挤的大都市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以寻求高质量的社区生活、更低的经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无公害的环境。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都市区范围内的小城镇更是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扭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开展了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培育农民创业精神,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新村运动,

38、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及农村人口无序流动等问题,使韩国经济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片面工业化战略,将大量资金投放于城市地区,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陷入了城市崛起而乡村凋敝的困境;或因“过度城市化”而导致大量失地又失业的农民聚居城市,形成“贫民窟”现象。经过反思之后,才开始重视农业变革与乡村的综合开发,重视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3.1.3 地理空间视野中的村镇体系研究地理空间视野中的村镇体系研究侧重于小城镇和村庄的空间分布、地域结构演变及其空间组合关系等方面。、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聚落地理学家大多关注村镇形成的基本条件

39、、分布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注重探讨村镇结构形态向城市结构形态演进的动态过程、动力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效应。、农村增长中心的培育与村镇体系建设。受中心地理论及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原理的影响,地理学家们借鉴城市增长中心构建的思路,通过聚落层次及增长和服务中心的辨识,提出农村增长中心的培育计划与发展政策。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弗里德曼曾经提出,在具有广大农村的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农村都市(agripolitan),形成强有力的农村中心。这样,既可避免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的各种弊病,又能使农村就近接受城市辐射,农民就近享受城市文明,农业及早推行“工厂化”生产和经营。

40、农村增长中心培育计划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与我国近年来提出的“重点镇、中心村”构建思路不谋而合。事实上,“重点镇、中心村”的构建过程,也就是村镇体系的建设过程。20世纪5070年代,为了缩小城乡差别,搞活乡村经济,英国政府实施了中心村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加强中心村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住宅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建设,改善乡村生活和就业环境,促进乡村人口集中。、大城市郊区卫星城镇的建立与村镇体系的重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首先将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发展成“卫星城镇”方案。1924年,美国正式提出将建设郊区卫星城镇作为改造大都市的办法之一。起初,

41、卫星城镇多为大都市居住区,又称“卧城”。后来,改进为“母子城”,以“母城”为主体,但“子城”相对独立,有的发展成为某种专业城镇,如电影城、大学城、科学城、工业城等。私人汽车普及到家庭后,更多的中产阶层远离市区,迁往宁静优美的郊外居住。工厂、企业由于受市区地价昂贵、发展空间有限的约束,也纷纷搬迁到市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城郊再次大规模扩展,形成了包括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卫星城镇在内的大都市区。郊区卫星城镇的建设,既疏散了中心城区过密的人口和工业企业,改善了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又防止了城市中心的继续扩大,缩小了城乡差距,还促进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及其村镇体系的重构。3.1.4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村镇

42、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研究从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调查入手,摸清小城镇和村庄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方法、实施途径及配套政策,成为村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实践任务。在宏观尺度上,多以环境可承受能力和环境得以改善为前提来作为判定村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在微观层面上,则以居民的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和福利状况等的提高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在英国,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村镇设计:、分别从空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及交通能源、建筑能源、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等方面考察村镇社区的发展状况;、强化地方社区的独立性和综合功能,如保证村镇居民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服

43、务尽可能在当地得到满足,强调公共场所使用的多样性、道路使用的多功能性;、采用人群的混合居住、土地与空间的混合使用,促进村镇功能的混合,以便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提供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住宅、工作机会、服务及开放空间;、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村镇社区的设计与决策。此外,发达国家还将节能、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有机农产品、生物多样性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村镇可持续发展之中。3.2 国外村镇体系规划案例研究3.2.1 韩国的新村运动政府推动的韩国模式这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典型模式,最根本的特征是政府推动。韩国“新村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

44、初期,为韩国“新村运动”初期。政府设计了多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工程,让各地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需要的项目,政府免费向各村发放一定数目的水泥和钢筋支持这些项目。第二阶段是1973年到1999年。政府开始对不同情况的乡村进行分类指导。全国的乡村分为三类,分别是基础村、自助村和自立村。韩国“新村运动”的内容是改良土壤,疏通河道,改善村镇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业收入。发展乡村工业、畜牧业和农副业,鼓励和指导农民采用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等先进技术,指定生产标准,组织集体耕作,建设标准住宅,修建简易供水、通讯和沼气等生活福利设施。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韩国“新村运动”又进入了新的阶

45、段。由运动初期的政府提倡、督导,带有很强的“官办”性质的运动,变成了目前的完全由全民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并且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2004年韩国“新村运动”提出了“一厂一村”的新的建设形式。“新村运动”的具体做法实行“分类指导、规划先行,针对建设”。政府的物质援助只针对自助村和自立村。在调查的基础上,帮助搞村镇建设规划,推荐了种标准住宅图纸,道路桥梁建设由政府派技术人员指导。“新村运动”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如改善房、屋顶、厕所,修筑围墙、公路、公用洗衣场,改良作物、蔬果、蓄禽品种等。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

46、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流通业,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3.2.2 日本的造村运动中介组织推动的日本模式这是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农协组织推动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重振农村经济为目标的新村建设运动,在中介组织农协推动下开始启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一是在国土整治中建设新农村。日本利用五次大规模的全国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计划,完成了新农村的建设。主要包括推行农田整备围海造田,统一规划和鼓励住房集中建设等。特别是农田整备方面,日本政府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成效显著。二是培育农业生产和工业多元产业形态。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是推行了“一村一品”。三是注重市政公建基础设施

47、建设。“新农村建设”成就一是消除了城乡差别。由于日本政府注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因此从生产与生活的基础设施方面看,农村与城市没有任何差别。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为非农产业开拓了农村市场,刺激了农村多元化的消费。3.2.3 美国的新农村城市化带动的美国模式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工业化国家,解决农村问题的典型模式是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发展。其主要做法一是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实施“宅地法”,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二是以“罗斯福新政”实施为起点,美国全面调整农业政策,以消除农业生产过剩和稳定农场主收益。在经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后,美国政府采取了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支持政策

48、,促使农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三是以农村城市化带动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新农村的建设成就是实行了家庭农场为主的比例提高。经过经济大危机以后,美国的农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过剩得以根本解决,农场主的收益得到了保障,农产品的价格有所回升,大大的提高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美国农村和农业人口转移基本结束,美国以步入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行列之中。3.3 国内村镇体系规划案例研究3.3.1 上海“一城九镇”试点及新型村镇体系构想为了探索上海国际大都市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新路子,进一步推动

49、郊区“三个集中”,为郊区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示范,“十五”期间上海启动了“一城九镇”试点城镇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坚持借鉴国际经验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各试点城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强调了与体现当地特色相融合,对具有历史风貌的特色小镇加强保护,住宅设计和标准也体现了适合农民居住的多样化需求。、坚持规划先行和有序建设相统一提出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建筑”的建设原则,坚持市政基础设施先行,住宅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并举,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景观风貌建设。据统计,截止2005年7月底,松江新城等8个试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规划总量的50%以上,市政道路完成规划总量的56%

50、,公共绿地完成规划总量的50%,公共设施完成规划总量的38%,住宅完成规划总量的36%。、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既注意结合各自城镇的实际,塑造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又注意明确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和产业发展导向,突显专业化特色。还重视统筹城镇生活区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形成了与市级工业园区建设联动发展,就近依托市级支柱产业发展城镇经济,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城镇功能经济等多种联动发展模式。、坚持政策推动与开发机制创新相衔接为了推进试点城镇建设,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市有关委办局分别制订了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规定了若干政策,如建设用地“计划单列、批次供地”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产

51、业发展政策、人口引入政策、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与此同时,还创新了“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机制。各试点城镇先后建立了城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土地一级市场的开发,具体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 经营性的用地全部进入二级市场,实行公开招标,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的参与。上海新型村镇体系规划建设构想21世纪上海村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抓住上海大都市区郊区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契机,以逐步完善上海 “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居民新村”的新型城镇体系为目标,构建“空间结构有序、环境亲切宜人、生活富足舒适、邻里融洽和睦、配套服务齐全、组织管理完

52、善”的村镇网络体系,推进上海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上海新型村镇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采用非均均衡发展模式,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土地集约中加速新型村镇体系建设。、要从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开展村镇规划与设计、加快城郊新型合作居住社区的试点建设、在村镇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继续抓好行政区划调整,适应新型村镇体系重组的需要、强化政府对村镇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管理3.3.2 莱芜的城乡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着重解决城乡发展中人口、用地、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社会服务、空间管制等八个方面的一体化,并制定一系列

53、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莱芜市域村庄布点规划规划形成“城区城镇农村社区(中心村)居民点(基层村)”的四级城乡居民点布局结构。城镇规划建设区之外为农村地区,规划中心村91个,基层村359个,规划控制发展型村庄有361个、功能定位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城乡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形成发展演变:一心多点主城辅城多点主辅城扩张四个功能区组团大城市;由单中心到多中心集聚,由点到面的城市扩张过程。图2 莱芜城市形成发展模式分析 乡镇:从无序蔓延走向集结发展改变城镇沿过境交通“两层皮”式蔓延的线性空间形态,代之以依托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主要交通线

54、,以组团方式跳跃式“集结”发展,并通过绿色屏障和规模的设置,来控制推进的秩序。按照地域功能单元的划分,对远期城镇进行整合。规划茶业口镇、大王庄北部并入雪野旅游区,和庄乡并入苗山镇,大王庄镇南部并入寨里镇,方下镇并入莱城城区,颜庄镇并入钢城城区。 村庄:从分散建设走向集约整合市域内现有村庄呈散点建设,土地使用不够集约,整体空间布局无序,村庄建设用地与耕地的分散,难以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建设,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建设也难以形成规模化集中配建,规划通过合村并点进行集约整合发展。 图3 城市地区村庄发展模式图 图4 农村地区村庄发展模式图 城乡:从均质分布走向网络型城镇群莱芜市城乡空间结构形成“城区中心镇

55、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结构体系。通过综合交通体系的连结,建设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网络化构造的城市群体 图5 城乡空间结构示意图、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居民点等级体系:根据各城镇和乡村的职能特点及其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把所有城镇和乡村分为5个等级,即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农村居民点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的对象:农村居民点。经过对地缘上靠拢或相近的行政村进行整合,除城区村、镇区村外的740个行政村整合为564个居民点,并分为“中心村基层村一般居民点”三级。 中心村选择标准参考原有的管区设置;发展条件好,交通便利;与镇区和其它中心村有合理的间距,服务半径适宜;具有发展潜力

56、和优势,有适宜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如小学、集市)与基础设施基础(如供水)。 基层村确定标准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尚可;两个或以上小型村距离较近,有条件组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村;具有特定意义必须保留的村庄,如历史文化名村。 一般居民点确定标准规模不大,距离中心村与基层村较远的村庄。近期保留,控制其发展,逐步引导居民向中心村或城镇集中居住。经整合后,规划中心村90个,基层村175个,一般居民点299个。、农村社区的组建依托中心村组建农村社区,即以中心村为社区中心,辐射带动服务于周围基层村与一般居民点。规划90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有1处中心村,若干个基层村和一般居民点。3.4 省内村庄合并规划实践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些地方以提升农村形象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大力实行村庄合并和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