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考前心理辅导资料._第1页
初三考前心理辅导资料._第2页
初三考前心理辅导资料._第3页
初三考前心理辅导资料._第4页
初三考前心理辅导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前心理调节前言:正确认识考试考试是学生的工作和职责。考试是一种双项选择 ,你选择了它,别人再通过它来 选择你!考试是一面镜子,照出老师的辛苦、乐趣,照出自身的不足和缺点,照出考生 要用一桶水来考出一碗水的历程。考试是一块路标 ,通过它考出你的未来。只有认识了考试,才能对付考试。考试是一个过程,考试的心理自然贯彻于整个的考试过程中,它包括: 千姿百态的考前心理;酸甜苦辣的考时心态和充满喜怒哀乐的考后心理三个部分。一、考前一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考试前的各种行为状态:考前逍遥一为将来自己的考试成绩创造说法;泰然处之一稳健自如的学习方法,形成知识积累的良性循环;考前焦虑症一看不 进书,经常发呆走神,

2、食不甘味;夜晚睡觉也是梦幻连连。考前心理涉及:临考前的心 理焦虑及其调整、考前的复习和记忆准备状态、熟悉考场。1、考试焦虑是由考试这件事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它会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所 以才会有发呆记不进去的状态;它会干扰原有知识的回忆过程,一紧张脑袋里空空如也;它能瓦解 整个思维过程,平时拥有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以及概括的能力在此时竟会发 挥不出来。当然,考试焦虑还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等等。怎样克服考试焦虑 ?(1挑战消极评价。我们知道,假如某个人在期待某一事件或结果的出现,那么这种期待可能会促使这一事件或结果的出现。以事例说明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认真分析自己的想法,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

3、和解除这些消极评价。例 这次考试我预感会失败”我怕考试失败”等的焦虑。(2放松脱敏。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的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方法:在 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全身肌肉由脚开始,先紧张(10秒-放松交替练习, 逐渐到头(面。(3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做 呼吸放松”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肺想象成一个吹胀 的气球,持续6-7秒钟,再从嘴里缓慢地呼出来。连续做 5-6个。(4虚构脱敏”法。逐条列出引起你为考试焦虑的各种情境,然后通过放松练习一一把它消除。2、熟悉考场。大家都有体会,在自己的教室里考试比较亲切自然,心理很安详, 发挥也正常。可是,大型考试都讲究回避原则:考生要集中在固

4、定地点编号,由专人来 监考。大多数考生都得面临新的考试环境和参考伙伴,如何适应新的考场是关系到 正常发挥的大事。所以,熟悉考场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把陌生的考场定位在自己过去熟悉的学习环境里 ,能够让自己心境轻松地 去迎考。第二可以让你第二天不必手忙脚乱地打听考场在哪里。熟悉考场的技巧。 如果座位是临窗的,可以想象考试时光线明亮,通风透气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中间,想 象着众星捧月,独树一帜。前排也不差,想象着独占鳌头、高中就够了 ;后排也不必心虚,你可是真正的忘者殿后,最精彩的压轴就靠你了。尽量地鼓起自己 必胜的信心,尽量化不利的环境为熟悉有利的环境。这样你就可以不急不躁地答题 了。3、临考前的注意

5、:忌开夜车”保证休息、考中一一酸甜苦辣1、如入无人之境。积极地准备应试。拥有一份宁静的心境参加考试,将考试看成表现自己的好时 机。这需要抓住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机会,让自己融入那种环境中;不断排除因难 题带来的紧张,做到积极的思考,冷静地分析,日积月累,练就出入无人之境的心理功 夫。2、挥汗如雨,心乱如麻。适应不了考场严肃紧张的气氛、几道不会做的题。此时,不要去想(解题的思路,欲速则不达。做 呼吸放松”进一步进行心理暗 示: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就会做”,这道题做不出来没关系,过一 会儿就能想出来”。3、四先四后,一快一慢”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先做熟悉题,后做陌生题;先做高

6、分题,后做低分题;先做同类型题,后做不同类型题。审题要慢,做题要快。4、重视第一选择。一般来说选择的第一个答案准确率较高。因为这时的思路最清晰,所受的干扰最少。一旦产生怀疑,必然会受干扰项的影 响,使选择变得越来越难。5、认清题型,对症下药。弄清题目的要求(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白留空白试卷。它反映一个人面临困难时的心理素质。保持卷面整洁,俗语说 美味不能装在一只邋遢的盘子里”。三、考后一一几人欢喜几人愁1、不要忙着对答案。2、虽然失败,我曾努力。漫漫人生路就是上下求索的过程,失败了一次并不是什 么大事,痛快接受、冷静分析、轻松谈论。使自己拥有应付如何一门考试的最佳心理状态3、榜上有名,春风得意。

7、 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健康的考试心态。考前营养与保健一年一度中考的来临,让每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都面临着一场大战。身体健 康、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正确面对考试;树立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能够 充分发挥水平。在迎战中考前,如何备战,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把衣食住行做好,如何以 完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状态、高昂的斗志进入考场,把多年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考卷 的正确答案,这对每一位考生家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学习负担的重压,学生的劳力体力消耗极大,适当的营养补充与调理对体力脑力的恢复、让学生保持充沛 的精力应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

8、键时期,本身需要的营养要求就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面临考试,大 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多。但有些家长为了增加考生的营养 ,盲目地为 他们进行大量药补、食补,却往往见效不大,甚至于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 吃好喝好,怎样去安排一日三餐,怎样安排夜宵?一句话,怎样吃才能保证最佳身体状态,保障中考顺利完成?首先我们要明白考生们复习任务繁重,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多, 但食欲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 好这个阶段的饮食营养,对保证学考生的身体健康和使大脑处于良好状态极为重 要。充足的营养是激发大脑功能的物质基础。一个营充足的人,精力

9、充沛,思维敏捷,可长时间地高效 工作。可见,给考生以合理的膳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复习考试期间营养如何做到 均衡合理呢?1、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考生在考试期间需要紧张的脑力劳动,其强度虽不及体力劳动,但由于脑组织90%的热能是由分解葡萄糖供给,而脑细胞中贮存的糖原很少,只够几分 利用,大量的能量要靠血液输送来的葡萄糖氧化供给,所以说,碳水化合物是脑力劳动 者经济而方便的热能来源。考生在平时的用餐中,最好一日三餐都能进食适量的主 食(米饭、面食,不要以为主食没有营养,而只是大鱼大肉才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红枣、桂圆、蜂蜜等。2、保证蛋白质和脂肪的供给。脑细

10、胞内氨基酸是合成神经介质儿茶酚胺和 5-羟色胺的前体物质,蛋白质营养 不良,可使大脑蛋白质量减少,个别氨基酸不足也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比如说赖氨酸 缺乏时可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失调。因此,考生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大豆蛋白赖氨酸含量 咼,对脑的营养有特别意义,蛋、奶、鱼等动物性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咼且易于利用 ,应 优先供给。比如说,考生早餐时可配点儿牛奶、鸡蛋、豆浆、豆腐脑、豆包等 ,午、 晚餐配点儿清蒸活鱼、酱牛肉、香菇炖鸡、脆皮豆腐等 ,而且应尽量用植物油炒菜,因为植物油中含较多的对脑细胞非常有益的必需脂肪酸,但用量不宜过多, 因考试期间正值为热的夏季,饮食宜清淡。脂肪是健脑的首

11、要物质,脂肪在发挥脑的 复杂,精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给脑提供优良丰富的脂肪,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神 经纤维髓鞘的形成,并保证它们的良好功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植物油、葵花子、南瓜子、花生、西瓜子、核桃、鱼、虾等。富含脑磷 脂的食物:如猪脑、羊脑、鸡脑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存在于鸡蛋黄、鸭蛋黄、 鹌鹑蛋黄、大豆及其制品中。3、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1钙(RDA为1000mg/d是保证脑持续工作的物质,钙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的正常状态,防治人陷入酸性易疲劳体制。充足的钙可促进骨和牙 齿的发育并抑制神经的异常兴奋。钙严重不足可导致性情暴躁,多动,抗病力下降,注 意力不集中,智力发育迟

12、缓甚至弱智。(2B族维生素是智力活动的助手,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B6,叶酸等,它是蛋白质的助手,严重不足时,会引起精神障碍,易烦躁,思想不集中,难以保持精神安定,易可引发心脏,皮 肤或粘膜疾患。(3维生素C(RNI为100mg/d是使脑敏锐的必要物质,维生素C可使脑细胞结构 坚固,在清除脑细胞结构的松弛与紧张状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使身体的代谢机能旺 盛,充足的维生素C可使大脑功能灵活,敏锐,并能提高智商。(4维生素A类是促使脑发达的物质,维生素A可促进皮肤及粘膜的形成,使眼球 的功能旺盛,促进大脑,骨的发育。严重不足时,易发生夜盲症等眼球疾患,亦可导致智 力低下,考生应注意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和水果。(5维生素E是保持脑细胞活力的物质,维生素E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治脑内产生过氧化脂肪,并可预防脑疲劳,严重不足时,会引起各类型的智能 障碍,所以考生应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品:植物油、坚果、豆类以及绿叶蔬菜。4、多喝水,考生每日每千克体重的需水量为 40ml。每天要保证1500-2000m I 的摄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