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全国卷1探究动能定理有详细答案_第1页
(完整版)高考全国卷1探究动能定理有详细答案_第2页
(完整版)高考全国卷1探究动能定理有详细答案_第3页
(完整版)高考全国卷1探究动能定理有详细答案_第4页
(完整版)高考全国卷1探究动能定理有详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全国卷1探究动能定理有详细答案基础呈现夯基固源手朋联动旱取精华实雜原理图实脸视频截图L总本要求I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2. 实验原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 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 速度v,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变化与功的关系.3. 实验器材56条相同规格的橡皮筋、小车 (前面带小钩)、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铁钉、毫 米刻度尺等.4. 实验步骤(1) 垫高长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一一做功W. 用

2、两条橡皮筋拉小车一一做功2W. 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一一做功3W.(3) 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4) 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 v和W绘制 W v或W v2、W v3图象,直到明确得出 W和v的关系.5. 实验结论物体速度v与外力做功 W间的关系为 W* v2.L力法规徘1. 数据处理(1) 求小车的速度:利用纸带上点迹均匀的一段测出两点间的距离x,则v = T(其中T为打点周期).(2) 实验数据处理在坐标纸上画出 W v和W v2图象(W以一根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 ).根据图象得出 W OC v2.2. 误差分析(1) 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 W与橡皮

3、筋的条数不成正比.(2) 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3) 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3. 注意事项(1) 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在纸带上的点是否均匀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2) 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3) 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 出具体数值.(4) 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5) 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并且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考点透析-通法悟道典硼突破训烁超悟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i那:二(2014高考天津卷)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

4、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 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 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 .(2) 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 (填字母代号).A .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 .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C 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 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3) 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

5、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 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 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方法:(4) 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填字母代号).A 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 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 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 .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解析(1)实验要处理纸带测速度,需要刻度尺,要分析动能的变化,必须要测出小车 的质量,因此还需要天平.(2) 实验中调节定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

6、平行,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如果不平行,细绳的拉力在垂直于木板的方向上就有分力,改变了摩擦力就 不能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D正确.(3) 在所挂钩码个数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以增大小车的质量,即 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如果用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发现拉力做的功总比小车动能的增量 大,原因可能是阻力未被完全平衡掉,因此拉力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大小车动能,一部分用来 克服阻力做功;也可能是小车做加速运动,因此细绳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重力做 的功大于细绳的拉力做的功,即大于小车动能的增量,C、D项正确.答案(1)刻度尺、

7、天平(包括砝码)D(3) 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4)CDja组突破丨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合力的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他通过成倍增加位移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方法如下: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保持小车(带遮光条)和重物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 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时要求小车都由静止释放.仃T遮光杂自f?创p p 1 I 1 1ITiFTjn io 20T艺(1) 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 =cm.(2) 如果每次实验时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 s,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

8、来反映合力的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则所作图象关系是时才能符合实B . s t2 D . st2验要求.A . s tC. s t 1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 .A 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 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C .必须保证小车由静止状态开始释放解析:(1)由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知,示数为:10 mm + 0.05 X 15 mm= 1.075 cm.(2) 由题意可知,该同学是通过成倍改变位移来改变做功的,设小车所受的合力为F,对1 d1小车,有Fs = m - 2,即有sxp,则D正确.(3) 由(2)可知,公式中的F是指小车所受到的合力,而且在整

9、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在该实验中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同理可知,重物与小车质量的大小关系也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若小车释放速度不为0,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选项C正确.A .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 .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2)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0、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单位:cn人卩” “5,53*J1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不需要将钩码挂在小车上,选项A错误;为减小系统误差,应选

10、用精密的仪器进行实验,选项 B错误;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选项 C正确.(2)由题中纸带可知,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答案:(1)C(2)0.653218.59 5.53 X 10m/s= 0.653 m/s.2X 0.13 测量小物块 Q与平板P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 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 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称出物块 Q的质量m; 测量出轨道 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 的长度h; 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 Q落地处标

11、记其落地点 D; 重复步骤,共做 10次; 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1)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i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C 的距离s.(i )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 EkC=,(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 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v )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尸.(2) 回答下列问题:(i )实验步骤的目的是(i )已知实验测得的M直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可能是(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解析:(1)( i )At 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EkB= mgR. ?其他的C D s(i )Cf D过

12、程中,物块 Q做平抛运动,则 vc = tC厂=2贝V EkC = -mV,g(1) BtC过程中,对物块 Q只有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mgs2Wf= (EkC EkB) = mgR 厶山.Wf f = _L_ = R _sL mg mg L 4hL.(2) ( i )因每次落点总不同,偶然误差较大,所以取多个落点的圆心位置测量可能地减小实验误差.(iv )根据f=(iFn得尸tCD2 mgS C= 4h .S是为了尽(ii)实验原理中只有 P对Q的摩擦力做负功,实际还有其他阻力做负功使系统机械能减 小,因此测量的Wf应比真实值大,即测得的值偏大,其他阻力有空气阻力、圆弧轨

13、道阻力、 接缝B处阻力等.答案:(1)( i )mgR ( i )Q4s (i )mgR瞬(V )R 盖 (2)( i )减小实验误差(i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处不平滑等)数据处理和步骤改进逍黑 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 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1) 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 运动.(2) 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 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 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 0.1 s的相邻计数点

14、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 受拉力为0.2 N,小车的质量为 0.2 kg.Li4BpDgFCf * ; !w5_021 60 ciii *二=: 28.61 pib3 氯 M cmf皿 尊*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A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0 B0 C0 D0 E0 FW/J0.043 20.057 20.073 40.091 5AEk/J0.043 00.057 00.073 40.090 7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A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3) 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X 103 kg ,实验时该组同

15、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kg(g取9.8 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解析(1)若已平衡摩擦力,则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从纸带上的O点到F点,W= F -OF = 0.2 X 0.557 5 J= 0.111 5 J,打F点时速度EG 0.667 7 0.457 5vf= 2t =02m/s= 1.051 m/s1 2 1 2AEk= MvF = X 0.2 X 1.0512 J0.110 5 J.AC 0.286 1 0.155 00.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VB=- =m/s= 0.655 5 m/s,所以小车的加vf vb 1.051 0.655 54X 0.1速

16、度 a=m/s2 0.99 m/s2.4T小车所受的拉力 F= (m+ m)(g a),所以盘中砝码的质量m= m0=g-a芒為7.7X 10 3 kg- o.。15 kg.答案(1)匀速直线(或匀速)(2)0.111 50. 110 5(3)0.015I题组突破4. “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Wo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o、3Wo、4Wo,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1)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A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VB 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条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C 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D .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大速度vm和橡皮筋做的功 W,依次作出 W- vm、W- vim、Wvm、W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将点迹清楚的某点记为零点,顺次选取一系列点,分别测量这些点到零点之间的距离X,计算出它们与零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02= v2 v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F,小车的质量为 m,然后建立Av2 x坐标系,通过描点法得到的图象是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如图乙所示,则这条直线的斜率的意义为 . (填写表达式) 若测出小车质量为 0.4 kg,结

18、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N.12F Vm、W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Fx = 2m Av2,所以理论上 Av2= _xx,Av2 x图象为过原 - Vm的图象,得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 图乙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 O点到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 OA = 5.65 cm, OB= 7.12 cm,OC = 8.78 cm, OD = 10.40 cm , OE= 11.91 cm.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vm =m/s.h Q b 丘什丨运功方向解析:(

19、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46 V交流电,A错;实验中应选取相同的橡皮筋,B错;小车应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C对;数据分析时,应作出不同的图象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D对.(2)由所给数据知BC= 8.78 cm 7.12 cm = 1.66 cm,最大速度vm =1.66 X 100.02m/s= 0.83m/s.答案:(1)CD(2)0.83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弹簧测力计,P为小桶(内有砂子),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 电源

20、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2Fm(2)结合图象可知2Fk= = 5 N/kg,所以 F= 1 N.2F答案:(1)-(2)16.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把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1) 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2) 平衡摩擦后,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

21、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3) 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橡皮筋 做的功10个间距的距离x(m)10个间距的时间T(s)小车获得 的速度Vn小车速度的平方v2第1次W0.2000.2第2次0.2800.2第3次0.3000.2第4次0.4000.2第5次0.4500.2(4)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 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 Wn ,请你根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解析:(1)计算小车速度需要测量纸带上的点的距离,要用刻度尺.小车匀速运动时,纸带上的点的间隔均匀.(3) 橡皮筋每增加一条,对

22、小车做的功就增加W.(4) 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横坐标表示功,利用描点法描出各组数据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曲线连线作出 V2 Wn图象,如图所示.! Te- m一 T 二 ,一 - z .t:lb 亠:=1:1.!1:.亠曙 -g=-g-IHK5 4 3 2BsaFH-脈-s_ fflwssnifl-in答案:(1)刻度尺(2)点距均匀4W、 5WHiittI(3)2W、3W、(4)v2图象见解析迁移创新开智明理離咼冥脸 拓展升华21. 本实验中虽然不需计算出橡皮筋每次做功的具体数值,但需计算出每次小车获得的速度,由于距离的测量存在一定误差,使得速度的大小不准确,在此可以安装速度传感器进行 实验.2. 本实验也可用钩码牵引小车完成,在小车上安装拉力传感器测出拉力的大小,再测出位移的大小,进而确定力做功的多少.3. 把长木板换成气垫导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