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抗旱总体应急预案_第1页
莒县抗旱总体应急预案_第2页
莒县抗旱总体应急预案_第3页
莒县抗旱总体应急预案_第4页
莒县抗旱总体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莒县抗旱总体应急预案莒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二一年六月 目 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12 基本情况22.1 自然地理概况22.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52.4 旱灾概况52.5 抗旱能力73指挥机构及职责83.1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83.2区、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133.3 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134预防和预警机制134.1预防预警信息134.2预防预警行动144.3预警支持系统165应急响应17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175.2级(特大干旱)应急响应185.3级(严重干旱)应急响应195.4级(中度干旱

2、)应急响应205.5级(轻度干旱)应急响应215.6应急响应措施225.7信息报送和处理245.8指挥和调度245.9抗旱减灾255.10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255.11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265.12信息发布265.13应急结束276保障措施276.1通信与信息保障27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286.3技术保障306.4宣传、培训和演习317 善后工作317.132救灾327.2 水毁工程修复327.3 灾后重建327.4抗旱工作评328.附则338.1预案管理与修订338.2预案解释部门338.3奖励与责任追究338.4 名词术语定义338.5预案实施时间35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做好干旱灾

3、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干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确保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饮水困难人员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抗旱条例(省预案无)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城县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山东省实施办法、山东省实施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干旱灾害包括:干旱缺水、供

4、水危机、因水资源紧张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以及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1.4 工作原则1.4.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抗旱现代化水平。1.4.2 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以属地为主的原则。1.4.3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乡供水安全、生态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1.4.4 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1.4.5 坚持依法抗旱,实行公众

5、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驻日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承担抗旱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1.4.6 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1.4.7 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基本情况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自然地理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西部,介于东经118度35分至119度06分,北纬35度20分至36度03分之间。东临五莲、东港,南

6、接莒南,西靠沂水、沂南,北与诸城接壤。全县南北长80余公里,东西宽30余公里,总面积19524平方公里。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综合地面坡降约110001800。四周山丘环绕,中部平原和洼地交接,大小山头450余座,大多呈南北走向,东有粱甫山、峤子山,海拔600米左右,西有洛山、浮来山,海拔200米有余,南有马亓山、老营顶,海拔都在600米左右,北有棋山、全华山等,海拔400米以上,天然形成四周高、中间低,南北狭长的长槽地形,沿沭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区。我县大部分水库、塘坝分布在四周山丘地区。2.1.2 水文气象莒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季温和,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7、。降水量年际变化显著,年内分布不均。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多为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北方冷高压势力逐渐衰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气温回升较快,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雨季一般集中在68月份,雨量集中,强度较大,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季气温降低,雨水减少,常有秋旱,有的年份亦发生秋涝。多年平均降雨量811.4mm,汛 期6、7、8、9四个月降水量达612.7mm,占全年降水量的75.5%,主汛期(7月16日至8月20日)降水量237.8mm,占全年降水量29.3%。最大降水量13586毫米,发生在1962年。最小降水量为3819毫米,发生在1983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6倍。莒县年

8、平均气温121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55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31摄氏度,无霜期183天左右,全年日照总时为2532小时左右。2.1.3 河流水系莒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五十余条,分属沭河水系、潍河水系和东南沿海水莒县属淮河流域,境内有沭河和潍河两大水系。东莞镇、库山乡及棋山镇十里沟村一带4.4平方公里属潍河水系,其余为沭河水系。潍河水系流域面积2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0;沭河水系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0。全县长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条,其中沭河有支流23条,潍河有支流1条。2.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日照市西部,东经11835119

9、06,北纬35193602,隶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日照市。东临日照市东港区、五莲县,西界沂水县、沂南县,北接诸城市,南毗莒南县。南北最大长距75.6公里,东西最大宽距37.4公里,面总积1952.42平方公里,总人口110.16万人,辖21个乡镇,1260个行政村。有汉、回、蒙、藏、壮、朝鲜等20多个民族。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3.68亿元,增长22.6%;农民人均纯收入6216元,增长9.8%。工业经济逆势上扬,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2亿元、利税22.5亿元,分别增长37.7%、32.8%和28.4%;

10、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到47户和44户,十大企业(集团)完成产值、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7%和40%;科技对经济支撑作用加大,新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家化工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7.2%。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莒县是山东省比较缺水的地区之一,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3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23亿M3,地下水资源量是2.2亿M3, 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4万M3/平方公里.年。经统计计算,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9mm,折合降水资源量15.42亿M3,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267.8mm,径流总量5.23亿M3,

11、全县入境水资源量1.2亿M3,其中沭河入境水资源量0.7亿M3,绣针河入境水资源量0.5亿M3;全县出境水资源量4.33亿M3,其中沭河出境水资源量是3.72亿M3,潍河出境水资源量0.61亿M3。现状条件下,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77 M3,亩均占有量572 M3。 2.4 旱灾概况2.4.1 干旱概况(1)干旱的时空分布、成因、特点县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一年中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最少,春秋两季的雨量合起来还不到夏季雨量的二分之一。往往出现冬春连旱、夏旱秋又旱的气候特点。干旱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没还造成农、牧、渔业减产,导致工业产值下降,副业生产减少,商贸交易受到影响,干旱使河流断流,对地下水

12、的补给减少,增加人畜饮水困难,树木枯死,土壤沙化,地下水位下降,对城市供水造成一定的影响。(2)干旱的演变趋势莒县干旱呈增长趋势,且发生频繁,持续时间长,旱灾程度逐步升级,造成的危害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根据资料统计, 1949年至1990年42年间,干旱年份20年,出现频次47.6%;1991年至2009年19年间,干旱年份占12年,出现频次达63%,且干旱同期增长趋势明显。旱情由农业生产受旱为主逐步向城乡生活、生产均易受干旱威胁方向发展。2.4.2 干旱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旱灾日照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历年来旱灾发生频繁,尤其进入21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13、旱灾已成为时间长、面积大、程度重、危害广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根据日照1991年至2008年19年的降水量资料统计,一般枯水年份8年,特枯年份7年,呈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性、地域性干旱突出和干旱周期长、旱灾影响广的特点。据初步统计,全县多年平均受旱面积180万亩,成灾面积年平均97万亩,年平均损失粮食0.97亿公斤,农业年均损失1.4亿元,工业年均损失2.3亿元,城乡饮水困难年均15.1万人,年平均投入抗旱劳力31.9万人。(2)典型干旱年旱灾影响和损失2002年,日照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夏秋连旱,全县降雨仅505.4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少38.1%

14、,是我县有降雨资料以来降雨量最少的年份。持续干旱使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到225万亩,其中重旱47万亩,绝产15万亩;因旱造成574个村34.7万人饮水困难,其中149个村8.14成人需用运输工具送水吃。五莲、岚山城县缺水日益严重,其中岚山6万多城县居民面临断水的危险。全县100余家企业因断水被迫限产或停产。全县水利工程蓄水仅1.15亿立方米,占总兴利库容的13.3%;3861座小型水库塘坝有2961座干枯,占总数的76.2%,50余条大小河流断流,8096眼机电井中有6807眼吊空或出水量不足,地下水源比正常年份平均下降23米。工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7.8亿元。2.5 抗旱能力2.5.1 抗旱

15、工程设施情况(1)地表水源工程目前日照共有各类蓄水工程3975座,总库容13.9亿立方米,总兴利库容8.65亿立方米;共有大小河道50余条,建小型拦河坝(闸)3914座,拦蓄水量能力0.16亿立方米;引提水工程1955处,装机容量46.79万千瓦,引提水能力0.25亿立方米/年。(2)地下水源工程全县现有机电井9167眼,其中配套5810眼,设计年供水能力2.34亿立方米。共有城县河道集中供水取水工程12处,设计年取水能力0.91亿立方米。2.5.2 抗旱非工程措施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由水利、气象、农业等部门共同实施的旱情紧急监测和采集系统,建立了以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为中心,各区

16、县抗旱机构为基础,乡镇抗旱组织相辅的旱情测报体系。目前全县已成立县乡级抗旱服务组织4个,抗旱专职服务人员40余人。送水机动车辆2台,大型机械6台套,发电机组3组,钻机3台,电测找水仪2套,主要灌溉设备82台套,抗旱浇地能力0.28(规划中2.8)万亩/天。3指挥机构及职责莒县人民政府设立县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区县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抗旱的日常管理和抗旱减灾应对工作。3.1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莒县人民政府设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县防指),负责组织领导全县的抗旱工作,其办事机构县防指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办)设在县水利局。3.1.1县防指组织机构县防指由县长任指挥

17、,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日照军分区司令员、县政府秘书长及分管副秘书长、县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县政府办公室、县水利局、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安监局、交通运输局、公路局、农业局、林业局、文广新局、卫生局、粮食局、气象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地震局、县联社、邮政局、日照供电公司、中石化山东日照石油分公司、日照移动公司、日照联通公司、中国电信日照分公司、中国人寿日照分公司、人保财险莒县分公司、各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3.1.2县防指职责负责领导、组织、监督、协调全县抗旱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有关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和

18、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命令,拟订全县防旱抗旱政策、制度、文件等,及时提出抗旱工作具体部署,组织制订实施全县抗旱预案和应急水量调度实施方案,配合做好水资源调度工作;及时掌握全县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控和调度全县水利设施水量,督促检查各地落实抗旱责任制,组织调配全县抗旱物资和队伍,负责县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和抗旱队伍建设,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3.1.3县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县抗旱重大事件活动的协调工作。县水利局:负责全县抗旱工程的行业管理;组织制定水资源应急预案;提供水情、旱情、灾情、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预报;做好抗旱水源调度;制定并监督实施全县抗旱措施及工

19、程的应急处理与修复计划;负责抗旱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城县抗旱工作。县发改委:负责抗旱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加固项目规划及建设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县经信委:负责归口抓好部门、单位、企业的抗旱救灾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抗旱、救灾物资调拨和供应;协调解决抗旱救灾期间的电力供应。县公安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旱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抗旱减灾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协助做好救灾通行工作,确保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畅通。县监察局:负责监督贯彻执行上级命令,查处抗旱违法违纪行为。 县民政局

20、:负责干旱灾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及时向县防指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原预案,省预案无)县财政局:负责全县抗旱应急工程、救灾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及时下拨资金并监督使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表彰、奖励抗旱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因抗旱救灾造成的人员工伤、医疗、失业审核审批及其他社会保障任务;组织安排灾区人员就业、安置等工作。)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配合城县应急供水预案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加强管辖城县供水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和应急供水工作;及时向县防指提供供水、用水信息。县交通局、县

21、公路局:负责协调组织公路设施等在建工程的抗旱减灾安全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责成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强行清除阻碍抗旱物资运输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协调组织运力,优先运送抗旱、防疫、救灾人员和物资、设备。县农业局:负责农业生产救灾和恢复工作;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培育推广应用耐旱品种;及时收集、整理和提供农业旱情信息;负责农用抗旱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县林业局:负责做好林区抗旱及国营林场、苗圃的救灾、生产恢复;提供全县林区及国营林场、苗圃旱情。县文广新局:负责组织指导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抗旱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按县防指要求及时报道旱情信息,跟踪报道抗旱救灾活动。向社会宣传抗旱救灾、抗灾自救知识。县卫生局:负责

22、灾区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向县防指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措施建议,组织调度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县安监局: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抗旱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工程设施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原预案。省预案只是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县联社:负责加强对灾区重要商品县场运行和供求形势的监控,负责协调抗旱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物资的组织、生活必需品的县场供应。援助物资的储运和分配。(原预案)县粮食局:负责所辖设施的安全;负责组织抢险救灾粮食的供应、调拨工作。县气象局:负责天气气

23、候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从气象角度对影响旱情的天气形势和降水、墒情等做出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适时组织实施人工降雨;及时向县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提供气象干旱及其他与抗旱有关的气象信息。县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动态的监测和分析预报,及时向县防指以及水库等水源工程管理单位通报有关震情,提供抗旱所需的地震监测资料,指导防震工作。县水文水资源监测局:负责抗旱期间雨情、水情、水质、水位、墒情的测报工作,搞好资料分析,并及时将监测结果报县防指。日照供电公司:负责所辖发电和输变电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抗旱救灾电力供应,尤其抢险救灾现场的电力供应。落实农业抗旱用电优惠政策。县邮政局、中国电信日照分公司、日照移动公司、

24、日照联通分公司:负责抗旱通讯联络网及抗旱预警系统的通讯安全与畅通,根据旱情需要,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落实上级对抗旱业务部门的有关优惠政策。(原预案。省预案只提及防汛方面的职能)中石化山东日照石油分公司:负责抗旱期间抗旱用油和抗旱减灾紧急用油的供应工作。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日照分公司、中保财险莒县分公司:负责灾后的保险理赔等工作。日照军分区:负责组织、协调驻军和武警部队参加抗旱减灾。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命令、指示,组织、协调驻军和武警部队参加重大抗旱减灾行动。(原预案。省预案为: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担负抗旱救灾及执行重大抗旱措施的任务。)各区县人民政府,日照经济开发区、

25、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下,负责辖区内的抗旱救灾工作。3.1.4县防办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上级防指的决定、调度命令及县委、县政府的指示;承办县防指的日常工作,组织全县抗旱工作,督促检查抗旱措施的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抗旱物资计划储备和使用管理工作,提出抗旱经费的分配使用建议计划;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县旱情、灾情和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必要时发布雨水情信息;负责组织主要河流、水库抗旱预案的编制、审查(省预案有);提出全县抗旱部署和决策意见,供县政府和县防指决策;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抗旱重大事故和表彰先进。3.2区、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区、县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6、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抗旱工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人民武装部及当地驻军负责人组成,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3.3 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有抗旱任务的部门、单位根据需要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针对重大旱灾,可以组建临时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应急处理工作(原预案)。4预防和预警机制4.1预防预警信息4.1.1气象水文信息气象、水文信息包括长期、中期、短期、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雨情、水情信息。(1)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干旱灾害性气象因素的监测和预报,尽可能延长预见期,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2)水文部门应加强对重点水利工

27、程水情、水源地水质、地下水水位等的测报工作,搞好资料分析,对重大水文灾害作出评估,并将结果及时报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3)气象、水文、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重、特大(建议删掉)干旱灾害性因素(降雨、气温、蒸发、土壤墒情等)的联合监测、会商和预报,尽可能延长预见期,对重大气象、水文、农业灾害作出评估,并及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4)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干旱灾害时,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提早预警,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4.1.2工程信息水利、城建等供水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乡供水情况、抗旱水源工程、城县供水工程运行和供水能力的调度分析,对供需水缺口做出预测,并将情况及时报本级防汛抗旱指挥

28、机构。(省预案无) 4.1.3 旱情信息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气象、水文、水利、城建、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及时向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雨情、水情、供水、墒情和农业旱情信息。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掌握水雨情变化、蓄水情况、农田土壤墒情和城乡供水情况,加强旱情监测,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受旱情况。遇旱情急剧发展时应及时加报。4.2预防预警行动4.2.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干旱灾害意识,做好抗大旱的思想准备。(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抗旱组织指挥机构

29、,落实抗旱责任人、抗旱队伍及预警措施,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对堤坝、水库、涵闸、泵站等各类蓄水、提水工程设施的加固、修复和改造,努力加大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抗旱总体应急预案、城县抗旱应急预案。研究制订特大干旱时期的应急供水方案、节水限供方案、水源调度方案和应急开源方案等,主动应对各类干旱。(原预案)(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抗旱物料和抗旱机具,合理配置。在抗旱重点地区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抗旱物料、抗旱机械、运水车辆,以应急需。(原来县预案内容,抗旱条例要求易旱地区县以上防指备料)(6)通信准备

30、。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抗旱通信专网、干旱的预警反馈系统完好和畅通。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站网和抗旱信息系统,确保雨情、水情、工情、旱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原来县预案内容,省预案没有该项内容)(7)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设施、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8)抗旱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抗旱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干旱和水源情况定期编制干旱影响评价报告。(原来县预案内容,省的预案没有该项内容)4.2.2干旱灾害预警(1)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预警防范措施。(2)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建立健

31、全旱情监测网络和干旱灾害统计队伍,随时掌握实时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加强抗旱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延。4.2.3供水危机预警当因供水水源紧张或被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等原因而出现大范围供水危机,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省预案为:因干旱引起的大范围供水危机,)由有关县、县(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向社会公布预警,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供水、用水的准备。4.2.4 干旱预警等级(

32、省预案无,参考东营预案)按照国家防总干旱评估标准,根据干旱缺水程度,将旱情划分为特大干旱、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四个等级,按惯例相应分为干旱级、级、级、级。4.2.5 干旱预警发布干旱预警信息由县(区)级以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具体的干旱预警等级确定和发布,适用范围根据具体的旱情而定,发布内容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干旱预警按照其等级,发布时使用不同的颜色,级干旱预警颜色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4.3预警支持系统4.3.1干旱风险图(1)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绘制本地区的干旱风

33、险图。以干旱风险图作为抗旱救灾决策的技术依据。(2)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以干旱风险图作为抗旱救灾决策的技术依据。4.3.2 抗旱预案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其成员单位编制的抗旱预案(包括城县抗旱预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报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经批准的抗旱预案,有关地区和部门必须执行。5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5.1.1按干旱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5.1.2进入紧急抗旱期,有关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跟踪雨情、水情、旱情、灾情和抗旱动态,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5.1.3县防指

34、负责大中型水库、重点河道等关系重大的水源、抗旱工程调度;其他水源、抗旱工程的调度由所属地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必要时,县防指直接调度。5.1.4干旱灾害发生后,在县人民政府和县防指领导下,由当地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旱救灾工作。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5.1.5干旱灾害发生后,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上报县防指。任何个人发现威胁供水安全的问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5.1.6对大面积发生的干旱灾害,或者干旱将影响到行政中心区域和重点工业及城

35、县生活用水的,在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区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报情况。5.1.7因干旱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等次生灾害,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5.2级(特大干旱)应急响应 5.2.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1)主城区因旱城县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3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或发生供水危机,城县生活、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2)2座以上县(区)发生严重干旱。因旱城区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20%30%,出现明显缺

36、水现象,城区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3)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80%以上;以及因旱造成农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高于60%。5.2.2 级响应行动(1)县防指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县长主持会商,有关县领导、防指成员、县直有关部门参加,做出抗旱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同时将情况上报省委、省政府、省防指,提请县委常委会听取汇报并做出部署。县政府视情况组成前线指挥部,现场组织指挥抗旱救灾工作。县防指密切监视水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旱情预测预报和重点水源工程调度,迅速派督导组、专家组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根据需要随时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

37、体滚动发布旱情,报导旱情及抗旱措施;立即通知建委、气象局、民政局、卫生局、交通局、公路局、石油公司、供电公司、通信等有关单位或协调驻军支援,为全社会抗旱减灾做好相关工作(原来县抗旱预案内容)。财政部门及时为抗旱救灾提供应急资金;县防办为灾区紧急调拨抗旱物资;铁路、交通、公路部门为抗旱物资运输提供运输保障,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卫生部门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县防指其它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做好相关工作。(2)相关区县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员部署抗旱工作;有关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靠前指挥。区县防指按照权限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合理调

38、配水源,组织和加强抗旱工作;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相关区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抗旱救灾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防指,并及时在当地媒体上发布旱情。民政部门及时救助灾民,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相关区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抗旱救灾工作。5.3级(严重干旱)应急响应5.3.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1)主城区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20%30%,出现明显缺水现象;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2)2个以上县(区)城发生中度干旱,城区供水量低于正常用水量的l0%2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

39、到较大影响;(3)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51%80%;以及因旱造成农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4l%60%。5.3.2级响应行动(1)县防指指挥主持会商,县防指成员单位参加,做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抗旱工作指导。将情况迅速上报县委、县政府和省防指。县防指按国家和山东省有关规定视情况宣布全县进入紧急干旱期,派工作组赴一线进行抗旱技术指导;情况严重时,提请县政府研究部署;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旱情、工情和工程蓄水的发展变化,及时报告旱情发展趋势,做好预测预报和重点水源工程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督导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抗旱;根据需要在县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旱情通报;立即通知建

40、委、气象局、民政局、卫生局、交通局、公路局、石油公司、供电公司、通信等有关单位或协调驻军支援,为全社会抗旱减灾做好相关工作(原来县抗旱预案内容)。财政部门及时为抗旱救灾提供应急资金;县防办为灾区紧急调拨抗旱物资;铁路、交通、公路部门为抗旱物资运输提供运输保障,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卫生部门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文广新局根据县防指要求,及时组织发布旱情通报和深入抗旱一线,宣传、收集抗旱信息。县防指其它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2)相关区县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部署抗旱工作;有关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靠前指挥

41、。区县防指按照权限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合理调配水源,组织和加强抗旱工作;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将抗旱救灾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防指,并及时在当地媒体上发布旱情。民政部门及时救助灾民,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相关区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抗旱救灾工作。5.4级(中度干旱)应急响应5.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1)城乡居民因水源供应而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一般工业生产因水资源紧张而受到影响。主城区供水量低于正常用水量的l0%2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2)某县(区)城区发生重度干旱或两个以上县(区)的城区发生轻度

42、干旱(因旱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5%10%); (3)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31%50%;以及因旱造成农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21%40%。5.4.2级响应行动(1)县防指指挥或常务副指挥主持会商,县防指有关成员参加,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县防指密切监视旱情和工程蓄水的发展变化,做好旱情预测预报,加强抗旱工作指导,及时派督导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抗旱,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和省防指;根据需要在县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旱情通报。财政部门及时为抗旱救灾提供应急资金;民政部门及时救助灾民,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其它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相关工作。(2)相

43、关区县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部署抗旱工作;有关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靠前指挥。区县防指按照权限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合理调配水源,组织和加强抗旱工作;密切监视水情、旱情发展变化;将抗旱救灾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防指,根据需要在媒体上发布旱情通报。民政部门及时救助灾民,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做好工作。5.5级(轻度干旱)应急响应5.5.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8.1.8城县轻度干旱, (1)城乡供水水源地因旱正常供水受到影响。城县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5%10%,出现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2)受旱区域作物受旱

44、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30%以下;以及因旱造成农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在20%以下。5.5.2级响应行动(1)县防指副指挥或县防办主任主持会商,县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做出相应工作安排。有关部门加强对旱情、水情的监测和预报;县防指派出专家组赴一线指导工作,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和各位指挥,并通报防指成员单位。(2)干旱灾害区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防指。5.6应急响应措施5.6.1干旱灾害县级以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按特大、严重、中度、轻度4个干旱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抗旱措施,并负责组织抗

45、旱工作。(1)特大干旱。a.强化地方行政首长抗旱目标责任制,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企业用水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b.指挥机构强化抗旱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加强会商,强化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管理,各有关部门按照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部署,协调联动,全面做好抗旱工作。c.启动相关抗旱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指挥机构备案。必要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启动各项特殊应急抗旱措施,如:应急开源、应急限水、应急调水、应急送水等。d.密切监测旱情、及时分析旱情变化发展趋势,密切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动态情况,及时分析旱情灾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适时向社会通报旱情信息。e.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46、支援抗旱救灾工作。f.加强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的宣传。(2)严重干旱。a.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和分析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通报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b.及时组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进行抗旱会商,研究部署抗旱工作。c.适时启动相关抗旱预案,并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d.督促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部门落实抗旱职责,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落实应急抗旱资金和抗旱物资。e.做好抗旱工作的宣传。 (3)中度干旱。a.加强旱情监测,密切注视旱情的发展情况,定期分析预测旱情变化趋势,及时通报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b.及时分析预测水量供求变化形势,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c.根据旱情

47、发展趋势,及时会商,动员部署抗旱工作。(4)轻度干旱。a.掌握旱情变化情况,做好旱情监测、预报工作。b. 及时分析了解社会各方面的用水需求。c. 做好抗旱水源的管理调度工作。5.6.2供水危机(1)当城县供水水源发生危机时立即启动城县抗旱应急预案,县抗旱指挥部加强对城县地表水、地下水等城县水源地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严格实施应急限水,合理调配有限的水源;采取各类措施应急调水,补充供水水源,协同水质检测部门,加强供水水质的监测,最大程度保证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用水安全。(2)针对供水危机出现的原因,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供水水源,使供水量和水质正常。5.7信息报送和处理5.7.1旱情、工情、灾情、供水

48、水源等抗旱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5.7.2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5.7.3属一般性旱情、工情、灾情,按分管权限,分别报送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处理。凡因灾情较重,按分管权限一时难以处理,需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经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同志审批后,可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5.7.4凡经本级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采用和发布的干旱灾害、工程供水等信息,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立即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5.7.5县防指接到特大、重大

49、的旱情、灾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县政府、省防指,并及时续报。5.8指挥和调度5.8.1出现干旱灾害后,事发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旱情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发展变化情况。5.8.2旱情发生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有关单位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5.8.3发生特重大干旱灾害后,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派出由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领导

50、,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前线指挥部。5.9抗旱减灾5.9.1出现干旱灾害或水源工程发生重大供水危急,事发地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5.9.2事发地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事件具体情况,按照预案立即提出紧急处置措施,供当地政府或上一级相关部门指挥决策。5.9.3事发地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迅速调集本辖区内的资源和力量,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或救援工作。专业抗旱服务组织加强和扩大服务内容及对象。5.9.4处置干旱灾害时,应按照职能分工,由防汛抗旱机构统一指挥,各单位或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

51、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5.10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5.10.1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中暑药品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5.10.2抗旱减灾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视情况作出决定。进入有疾病传染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施,撤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5.10.3出现干旱灾害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及时采取措施做好群众的吃水安全工作;对没有吃水保障的群众,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提供紧急供水、运水措施,妥善解决群众吃水,保证基本生活用水。

52、5.10.4事发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领导机构的指令,及时发布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域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5.10.5 出现干旱灾害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组织卫生部门加强受影响地区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必要时,事发地政府可紧急动员当地医疗机构在现场设立紧急救护所。5.11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5.11.1出现干旱灾害后,事发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根据干旱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报经当地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水源工程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进一步扩大。 5.11.2必要时可通过当地

53、人民政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抗旱减灾。5.12信息发布 5.12.1 抗旱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5.12.2 需要由省和县级发布的旱情及抗旱动态等,由县防指统一审核和发布;涉及干旱灾情的,由县防办会同民政局审核和发布;涉及部队的,由军分区审核。 5.12.3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举行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采访、组织报导等。 5.12.4地方信息发布:重点干旱灾区和发生局部干旱的地方,其旱情及抗旱动态等信息,由有关县(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核和发布;涉及干旱灾情的,由有关县(区)防办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和发布。5.1

54、3应急结束5.13.1当干旱灾害、极度缺水得到有效控制时,事发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视旱情,宣布结束紧急抗旱期。5.13.2依照有关紧急抗旱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抗旱期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并给予估算和补偿;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5.13.3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协助当地政府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尽可能减少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6保障措施6.1通信与信息保障6.1.1任何通信运营部门都有依法保障抗旱信息畅通的责任。 6.1.2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按照以公用通信网为主的原则,合理组建抗旱通信网络

55、,确保信息畅通。供水水源地及水库管理单位必须配备通信设施。 6.1.3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协调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按照抗旱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抗旱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抗旱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6.1.4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告旱情。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6.2.1现场救援和抗旱保障1、对重点易旱地区,应提前编制水源工程应急供水预案,以备干旱紧急情况启用;城县(区)应当建立应急供水机制,编制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2、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储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