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摘 要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意识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有重要的影响。经历漫长历程,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依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它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个体身心发展及众多的研究结果都一致赞同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人格塑造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1。可以说,性格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恰当,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方兴未艾,对此的研究经常见诸于报刊资料。许多研究发现,作为家庭教养的主要责任人父母的言语、语调、姿势或情绪的自然流露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及个性的形成。
2、但就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还未见系统考察。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的形成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考察。对此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培养挖掘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家庭教养因素,揭示一个规律性现象,并就如何改进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学生健全性格进行一些建议性探索。【关键词】大学生、 性格、 父母教养方式 Parenting styles on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 formationParental rearing styles of research is a subject of enduring family is the first living
3、 environment of people, it is a huge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ir parents rearing is appropriate for page water level of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parenting s
4、tyles in the ascendant, this research is often seen in newspapers and information. Man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as family education parenting language, tone, posture, or the natural expression of emotions will affect the child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formation. But Fami
5、ly Education character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no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In this study,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study of parenting styles on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the character of the system impact study. Discussion of this issue will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mining factor in charac
6、ter formation of family upbringing, revealing a regular phenomenon, and on how to improve parenting style to promote healthy students make some suggestions of character exploration.Key words :students, personality, parenting styles目 录1. 引言1.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概述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1.1.2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1.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及现状
7、研究1.2 性格概述1.2.1 关于性格的定义1.2.2 性格的测量及相关研究1.3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格形成的关系阐述1.4 问题提出及本研究意义1.4.1 问题提出1.4.2 本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2 早期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研究2.1 研究目的2.3 研究假设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3.2 研究工具3.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3.2.2 青年性格量表3.3 研究方式3.4 数据统计分析4 研究结果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分析4.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4.2 大学生性格的研究4.2.1 大学生性格的性别差异4.3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格的相关4.4 父
8、母教养方式与性格的回归分析5 分析与讨论5.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的基本状况研究5.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5.1.2 大学生性格的基本情况5.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研究6 研究不足与展望7 结论 参考文献附录1.引言人们对父母教养方式领域的研究源于对精神病和神经质患者病因的探讨,而后研究者们不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对非正常心理存在高相关,而且对正常人的健康人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现在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但还是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研究在仔细研读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与研究目的,期望在丰富该领域成果上作出细微的贡
9、献。1.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概述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家庭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第一环境,尤其对青年大学生早期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是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父母是家庭教养的主要实施者,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Darling一Steinberg,1993)2。Krohne 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一套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父母通过这种行为模式与子女进行互动1 。N. Darling、L. steinbe
10、rg(1993)把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一种家庭功能,认为存在四种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权威性的教养方式,专制性的教养方式,放纵性的教养方式及参与性的父母教养方式3。Baumrind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父母对儿童要求的数量与种类及父母对儿童表现出的行为的及时反馈 4。我国心理学者张文新把父母教养方式看成为父母抚养教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模式 4。陈陈则将父母教养方式解释为对父母多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即父母在教养子女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方式 5。吴新华则把父母教养方式看成为是父母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注重的是教养过程中父母采取的行为方式及其表现出的内在人格特质与教养过程中表现出的态
11、度 6。本研究采用N. Darling及L.steinberg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1.1.2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研究者们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此领域的研究始于国外,20世纪40年代,心理学家Symnods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支配-服从”和“拒绝-接受”两个维度,发现在支配性父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较顺从、被动等;在服从性父母教养方式下则表现出较强的攻击与独立性;在拒绝性父母教养方式长大的儿童表现出冷漠或情绪不稳等;在接受性父母教养方式长大的儿童一般有同情心且情绪稳定7。1960-1970期间,父母的教养方式一直是家庭环境和个体社会化研究十分关注的中介变量。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有很多,国
12、内依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划分结果也不尽相同。我国学者林磊(1995)以具体的父母教养行为为根据,划分了极端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严厉型、溺爱型五种父母教养方式 9。现在国内比较权威的划分类型是把其分为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及放任型和干涉型。1.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研究瑞典心理学者C. Perris等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最早被广泛应用,该量表由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及父母偏爱四个维度构成。考虑到本国国情,我国学者岳冬梅(1993)对C. Perris等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了系统修订,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10。Arrindell(1999)编
13、制了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而后,蒋奖等人(2009)修订了S-EMBU,编制了适用于我国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此问卷由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三个维度构成,共42个题项,采用4点计分,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父母在养育子女时给予孩子的温暖和理解越多,父母拒绝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在养育子女时父母经常采用拒绝的方式对待孩子,父母过度保护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父母在养育子女时经常以看管的方式对待孩子 11,此问卷也可使用于我国此领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我国所编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1.2 性格概述1.2.1 关于性格的定义性格一直是心理学上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性格的内
14、涵十分复杂,有伦理学的意义,也有社会学、法律学的意义等,它据统计,国外关于性格(人格)的定义已经达到了50多种,本研究只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进行界定: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质,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中。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最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人格特质词汇的研究者,而后不同研究者们对这些词汇进行因素分析得出“大三人格”“大五人格”“大七人格”等。本研究的人格概念是以特质理论的角度出发的。1.2.2 性格的测量及相关研究关于性格的测量及相关研究较多,性格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
15、或缺的考虑变量之一。刘根义(2000)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个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在男女性别子女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的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易造成子女情绪不稳定,反之有助于子女的情绪稳定【12】。 对性格的测量方法基本以问卷量表为主,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修订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CPIRC) 大五因子形容词量表调查性格特质;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卡特尔16PF测验等。我国学王登峰(2005)依据中国人人格结构模型,编制了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很好的反映了中国人人格量表中的结构内容【13】。考虑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拟采用青年性格问
16、卷(CPI)对大学生的性格进行测量。1.3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格形成的关系概述家庭是个体自出生后第一个生活场所,也是个体生活时间较长的环境。家庭教育承担着对个体良好性格培养的责任,父母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国外心理学者【14】很早就发现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恰当,那么对个体性格是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养方式不当,则会形成不良性格。国外心理卫生专家研究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可以影响个体人格的正常发展,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致使个体难以适应社会。国外很多研究发现,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可造成子女人格偏离,甚至导致人格障碍。国内很多研究者页同样对此领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同样发
17、现父母教养方式与性格之间存在一种微妙关系。钱铭怡与刘秀芬等学者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良好性格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黄悦勤 15等在对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进行关研究时发现,父母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人格偏离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因子与人格偏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1.4 问题提出及本研究意义1.4.1 对已有研究的书评及本研究的问题提出纵观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研究结果中共性与个性共存。共性即达成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各心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个性是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所表现出的特点有所不同;二是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大多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缺乏对大学生样本的研究。基于以往研究文献
18、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性格形成与发展。以往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多以儿童及中学生为主,但笔者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同样对对大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拟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性格形成中的影响作用。1.4.2 本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1、有利于揭示大学生性格形成中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影响作用,了解大学生性格差异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能够促进大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及改善大学生性格提供建设性的建议2、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家庭的和睦与
19、幸福,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宁与发展。2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研究2.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形成之间的关系,找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大学生性格缺陷的建设性意见并期望提出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主要途径。2.3 研究假设本研究以国内外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各心理因子关系研究文献的研读为基础,通过笔者的生活实践和所接触的若干个案,本研究提出四个假设。假设一: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假设二:大学生的性格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假设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父母教养
20、方式对大学生的性格形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学生访谈调查来探讨农村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性格的关系。3.1 研究对象采取随即抽样的方式从浙江省宁波大学1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其中男生89人,女生61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0.16岁,年龄范围在21-22岁。3.2 研究工具3.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本研究选用岳冬梅等人(1993)翻译和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共包括66个条目。其中包含父亲教养方式58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57个条目。整个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和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分别为:FF1父亲情感温暖、理
21、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4一一父亲偏爱被试;FF5父亲拒绝、否认;FF6父亲过度保护:MF1一一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2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MF5母亲偏爱被试。每个题目的选项均有l、2、3、4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四种情况(见附录A1)。3.2.2 青年性格量表采用美国心理学家高夫所编制的“加利弗尼亚心理测验表”(简称CPI )。经由国人翻译修订后定名为青年性格量表,该量表已被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包括18个维度,主要分为以下4个量表群: 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社会化、成熟度、责任心
22、和价值观;成就潜能和智能效率;个人生活态度和倾向性。测验使用0100的标准分(T 分),其中3565 分为平均分, 035 为低分, 65100 为高分(见附录A2)。3.3 实测过程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青年性格量表。将两份问卷订在一起,答题纸另发。调查前先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以50人为一组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实事求是完成对个人及其父母基本情况的调作采用SPSS17.O软件完成。3.4 研究结果与分析3.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对女生被试的情感温暖及理解显著高于男生被试,对男生被试的拒绝、否认显著高于女生被试;母亲
23、在这两个维度上对待男女生均无显著差异;父亲和母亲对男生被试的过分干涉 过分保护、惩罚与严厉均显著高于女生被试,而对女生被试的偏爱得分则显著高于男生。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得分情况(X2SD)因子 整体 男生 女生 F值 (n=150) (n=89) (n=61) F1 47.43 9.80 46.22 10.36 48.94 8.88 4.29*F2 18.49 5.29 19.48 5.71 17.67 4.79 6.67*F3 20.48 3.86 21.93 3.72 19.32 3.57 28.25*F4 7.91 4.21 6.96 4.62 8.67 3
24、.69 9.36*F5 9.50 2.94 10.21 3.05 8.93 2.73 10.79*F6 10.78 2.61 11.32 2.43 10.35 2.68 7.85*M1 48.52 9.25 49.60 9.05 47.65 9.36 2.44M2 35.24 6.14 37.39 5.96 33.50 5.73 24.38*M3 13.73 4.08 14.13 3.99 13.41 4.15 1.73M4 13.87 4.53 15.04 5.00 12.93 3.88 12.58*M5 7.85 4.06 6.94 4.51 8.583.51 9.24*4.2 大学生性格
25、的研究表2 大学生性格的性别比较(x)分量表 男生(n=89) 女生(n=61) t支配性 50.96 54.41 -4.546进取性 50.60 53.07 -2.783社交性 51.83 52.64 -1.041自在性 55.33 56.71 -1.556自承性 53.16 57.06 -4.943幸福感 51.15 52.95 -2.100责任感 52.28 53.26 -1.094社会化 54.60 54.82 -0.264自制力 54.50 55.16 -0.670宽容性 58.62 60.86 -2.644好印象 59.04 60.75 -1.570同众性 48.45 51.22
26、-2.593遵循成就 57.80 58.13 -0.323独立成就 56.16 57.54 -1.460精干性 50.72 53.46 -3.084心理性 55.01 57.11 -2.243灵活性 55.10 55.15 -0.047感情化 49.79 47.87 -0.394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性格中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在支配性、进取性、自承性、宽容性、 精干性因子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 差异到达P 0.01的显著性水平;在幸福感、同众性、心理性、感情化因子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 差异达到P 0.05的较显著水平。4.3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的相关研究表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
27、格的相关分析F1 F2 F3 F4 F5 F6 M1 M2 M3 M4 M5支配性 - 0.126 0.228 0.216 0.012 0.029 0.314 0.016 0.218 0.019 0.017 0.022进取性 0.232 -0.150 - 0.215 0.016 - 0226 0.036 0.142 0.033 -0.304- 0.129 0.017社交性 0.135 -0.132 0.040 0.014 -0.215 0.016 0.129 0.023 0.038 -0.140 0.317自在性 0.22 -0.117 - 0.318 0.117 0.013 0.126 0.
28、341 - 0.235 0.016 - 0.122 0.134自承性 0.030 0.023 0.024 0.122 0.015 0.119 0.134 -0.130- 0.105 0.038 0.121幸福感 0.399 -0.138 - 0.425 0.234 -0.133 0.321 0.129 - 0.131 -0.227- 0.324 0.215 责任感 0.216 0.028 0.022 0.026 0.027 0.029 0.26 0.026 0.119 0.029 0.025社会化 0.024 0.028 0.019 0.029 0.024 -0.125 0.120 0.026
29、 -0.212 0.030 0.129自制力 0.037 0.133 0.029 - 0.132 0.030 0.037 0.029 0.133 0.025 0.131 0.027宽容性 0.138 0.035 0.036 0.035 0.040 0.041 0.134 0.19 0.030 0.014 0.126好印象 0.325 0.041 0.031 0.016 0.312 0.019 0.181 0.032 0.030 0.019 0.280 同众性 -0.018 0.119 0.013 0.020 0.016 0.011 0.015 0.212 0.119 0.010 0.014遵循
30、成就 0.132 0.031 0.026 0.029 0.26 0.031 0.126 0.029 0.025 0.18 0.023独立成就 0.132 0.021 0.015 0.017 0.018 0.162 0.218 -0.116 0.010 0.33 0.036精干性 0.026 0.024 0.021 0.029 0.023 0.012 0.027 0.22 0.019 0.19 0.034心理性 0.025 0.035 0.023 0.026 0.028 0.25 0.026 00.33 0.027 0.28 0.035灵活性 0.044 -0.116 -0.127 0.026
31、-0.177 0.236 0.132 0.106 0.36 0.23 0.137感情化 0.011 -0.172 0.12 0.316 0.016 0.118 0.011 0.119 -0.312 0.240 0.029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与大学生性格量表的很多因子存在相关关系,例如,父母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性格量表上的幸福感、进取性、自在性、宽容性、好印象等因子都存在显著相关。而父母拒绝、否认、惩罚及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量表上的感情化、进取性、受支配、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3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
32、的回归分析为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的预测作用,分别以人格特征各维度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为预测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的偏爱、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能够有效地预测被试的幸福感、自在性、宽容性等,解释其 27%的变异;父亲的过度保护及父亲的偏爱能够有效地预测被试的责任感、独立成就、自制力等;母亲的拒绝、否认是大学生情感化、灵活性及社交性的有效预测指标,三者联合解释其 11%的变异;而父亲的惩罚、母亲的惩罚及严厉能显著预测被试的支配性特性,二者可以解释其 11%的变异,见表 4。表4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的回归分析因变量 进入方程变量 R2 R2 F t支配性 F2 0.03
33、0.03 7,.54 0.18 2.74 M4 0.10 0,09 14.01 0.13 2.83社交性 M2 0.13 0.09 15.45 0.29 2.41感情化 M3 0.18 0.02 34.20 0.18 2.50 灵活性 责任感 F4 0.20 0.02 18.40 0.17 2.63 独立成就 F6 0.04 0.04 17.20 0.19 2.40自制力 M5 0.08 0.08 19.45 0.19 2.92 幸福感 F1 0.03 0.03 7,.54 0.18 2.74自在性 M1 0.16 0.16 32.20 0.40 6.24宽容性 进取型 5 分析与讨论(一)青
34、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发现,父亲对女生的情感温暖 理解显著高于男生;父亲和母亲对男生的惩罚、严厉及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对女生的偏爱则显著高于男生,这与部分已有研究相一致。本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受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和认同的影响 其次,动机定向上存在差异 女生主要定向于人际关系领域,而男生主要定向于成就领域 此外,受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父母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男孩子身上,于是对他们的管教也相应的会有更多的负面态度和行为 但也有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无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所选取样本 社会文化 地区差异
35、 父母的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所致本研究还发现,父亲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干涉和母亲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干涉 过分保护 惩罚 严厉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这可能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代劳了子女的大部分行为,做父母的总是担心孩子不成熟 怕出事,不能 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于是对孩子照顾多 干涉多 过分限制和约束,对独生子女的要求也较高此外,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对独生子女寄予更高的希望,因此要求更高,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受到的惩罚也较多(二)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相关分析显示,母亲越偏爱子女,其子女可能越可能出现责任感不高、独立成就一般等现象;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越多,子女
36、情绪情感越稳定 更容易进行社会交往,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及宽容他人;相反,父母对子女的惩罚 严厉 过分干涉、保护,拒绝 否认越多,大学生越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孤独、不关心他人、幸福感低、自主性差、感情化等人格特征,重者有可能有精神质人格倾向。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母亲的偏爱能够有效地预测被试的责任感、独立成就等;父母的拒绝否认及过度保护也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自制力等的有效预测指标;而母亲的拒绝 否认,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情感温暖 理解能显著预测被试的幸福感、宽容性等。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大学时期的子女逐渐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增加了独立意识及反抗情绪,他们不喜欢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内心希望父母把
37、他们当作独立的成人来看待 这种情绪进入大学生时期表现尤为突出。作为大学阶段青少年的父母,应采取更多积极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6 研究不足与展望(1)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虽意义重大,但考虑到时间与地理位置,只调查了某一地区的被试群体,样本量不足,代表性减弱,因此本研究结论的普遍性还可以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今后的研究可以继续扩大样本,调查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群体。(2)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收集资料和数据,研究的深度不够。今后应注重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兼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可以相互补充。7 结论本研究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
38、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结论如下: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父亲对女生的情感温暖理解显著高于男生,对男生的拒绝否认显著高于女生,而母亲在这两个维度上对待男女生均无显著差异;父亲和母亲对男生的过分干涉 过分保护惩罚、严厉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对女生的偏爱则显著高于男生,2.大学生性格特征的情况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大学生性格的性别差异在支配性、进取性、自承性、宽容性、 精干性因子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 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在幸福感、同众性、心理性、感情化因子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 存在差异(P 0.05) 。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的关系研究本研究通过相关研究及
39、回归分析来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格形成中的影响作用。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与大学生性格量表的很多因子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多个维度对大学生性格特征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具体结果见表4.参考文献1 GuyR. Lefrancois.王志权,孟祥芝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83-384.1 Krohne H W. Erziehungsstilforschung: neuere theoretische Ans tze und empirische Befunde J. Zeitschrift f r P
40、dagogische Psychologie,1988: 157-172.2Darling,M&Stenger, 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487-496.3 Baumrind D Authoritarian versus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Adolesce-nce,1968,3:255-272.4张文新等.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5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
41、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6傅成仕,在农村初中生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D.硕士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7 Righy K, Slee PT. Bullying among Australion school children: reported behavior and attitude towards victims. Jour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7, 3.8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9岳冬梅,李鸣杲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10蒋奖,许燕等.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1.1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2刘根义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个性影响的研究,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 21(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AFP培训课件2022教学课件
- 旅途中的一见钟情
- 计量单位书写规范
- 教育行业股东大会
- CAD基础知识课件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 认知起道捣固作业的定义主要内容使用范围以及技术标准
-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表(民非)
- 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嵌入式系统基础
- 安全施工及应急措施方案
- 国际化学品安全告知卡(二甲胺)
- GB/T 17911-2018耐火纤维制品试验方法
- GB 16993-2021防止船舶封闭处所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 放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小学生安全教育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