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三级)技能操作试题汇总_第1页
汽车修理(三级)技能操作试题汇总_第2页
汽车修理(三级)技能操作试题汇总_第3页
汽车修理(三级)技能操作试题汇总_第4页
汽车修理(三级)技能操作试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级汽车修理工修理试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01)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工作单位试题名称:发动机曲轴形位误差检测(考核时间:20分钟) 考核要求:1 测量二道连杆轴和曲轴径的磨损,判断是否需要修磨,并确定修理尺寸;2测量曲轴弯曲变形;3判断曲轴可否继续使用。配分,评分标准序号作业项 目考核内容配分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曲轴支撑曲轴支撑位置,调 整的方法和调整 质量15支撑位置错误扣5分调整方法错误扣5分调整有误差扣5分2轴颈测量 并确定修 理尺寸测量轴颈,并判断 是否需磨修确定 修理尺寸40量具使用不规范扣5分测量具选择不对扣10分测量误差太大扣10分修理尺寸确定错误扣15分3测量曲轴弯曲测量曲轴轴

2、向圆 跳动,测量结果35测量方法不正确扣5分测量量具使用不当扣 5分测量结果错一处扣5分测量结果不对扣10分4结论判断曲轴可否继续使用5判断一处错误5分5安全文明生产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量具5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不安全生产此题为零分安全文明生产6分数合计100高级汽车维修工修理试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01)试题名称: 发动机曲轴形位误差检测(考核时间: 20 分钟)一、考核目的:1. 发动机曲轴是发动机的基础件, 其技术状况的好坏, 直接影响 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2. 曲轴形位误差检测, 主要是掌握曲轴形位误差的检测。 熟悉使 用的量具,检测点的选取,以及技术标准。二、考核要求:

3、1. 测量二道连杆轴和曲轴径的磨损,判断是否需要修磨,并确定 修理尺寸;2. 测量曲轴弯曲变形;3. 判断曲轴可否继续使用。三、工具、量具、辅料准备1、检验平板、V形铁1对,待检测曲轴1根;2、5075mm千分尺、75100mm千分尺、高度尺带磁力表座百分表、棉纱等。四、检测工艺及技术标准1、将待检曲轴清洗干净,用压缩气体吹干或用棉纱擦干;2、探伤检查:在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与曲柄的连接处撒上白 粉,然后用小锤或铜棒,敲击曲柄,检查有无裂纹;3、检测连杆轴颈磨损情况;1)将待检已磨损轴颈擦拭干净。2)选取外径千分尺并校对一下量具精度。3)选取测量位置:在被测量轴颈上取一截面,沿曲柄方向和垂直

4、 于曲柄方向分别测出最小直径与最大直径,并计算出圆度误差。4)再在同一轴径上沿轴线方向靠曲柄的位置分别取两点, 测量两 直径尺寸,并计算出该轴颈的圆柱度误差。5)在同一轴颈上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应不大于0.025mm对照标准确定所检测曲轴是否需磨修,其修理尺寸为多少。4、曲轴的弯曲变形检测:1)将曲轴前后两端主轴颈,在检验平板 V 型铁上支承住。2)用磁力座的百分表,测量前、后面两端主轴颈(支承轴颈)到 平板的高度是否一样,有误差时可用垫片调整 V型铁底面。3)将磁力座百分表移至曲轴中间主轴颈处(全支承)调整百分表测杆高低点,抵住轴颈表面,并预压1mm调整表盘使大指针对准“0”位。4) 旋转

5、曲轴一周百分表大针所指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曲 轴的径向圆跳动量,圆跳动量 1/2 即为该曲轴的弯曲度。5)确定该曲轴是否应进行校直。5、确定该曲轴可否继续使用五、辅导说明:1. 正确使用量具,熟悉检测方法和操作工艺。2. 测量点要选择正确并讲清楚选择的原则 。高级汽车修理工修理试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02)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工作单位试题名称:变速器壳体形位误差检测(考核时间:20分钟)考核要求:1检查变速器壳体的形位误差;2.判断变速器可否继续使用。配分,评分标准序号作业项目考核内容配分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探伤敲击探伤5未进行探伤检查扣5分2上平面平面度的检测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10检

6、测方法错误扣5分测量结果和结论错误扣 5分3一、二轴轴承轴 线与中轴承孔 轴线平行度检 测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平行度检测和检测结果20测量方法错误扣5分测量量具使用不当扣 5分测量结果不准确扣 5分平行度计算错误扣5分4前端面与一、二 轴轴承轴线在 高度上垂直度 检测一、二轴轴承孔轴线 调平,垂直度检测和 检测结果20一.二轴轴承及轴线的调整扣4分测量方法错误扣8分测量结果错误扣8分5一、二轴轴承孔 轴线与中间轴 轴孔轴线不平 行度检测将变速器壳侧躺或 支承调整平行度的 测量,一、二轴轴孔 轴线总平行度的计 算20侧躺调平方法错误扣 5分平行度检测方法错误扣 5分平行度计算错误扣5分不会测扣5

7、分6轴承孔磨损检测测量轴承外径检测孔的圆度圆柱度计算配合间隙20不会使用量具扣5分未检查轴承外径扣 5分孔的磨损位检查扣5分计算结果错误扣5分7安全文明生产正确使用工量具安全文明生产5不能正确使用工量具扣 5分不安全生产此题为 0分5分数合计100评分人:年 月 日 核分人:年 月 日高级汽车维修工修理试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02)试题名称:变速器壳的形位误差检测 (考核时间: 20分钟)一、考核的目的要求1. 变速器壳是变速器的基础件, 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 磨损或 裂纹等损伤。2. 对变速器壳的检验:就是为修理提供依据,保证修理质量,固必须 要求检验人员要熟悉工具的使用, 掌握变速

8、器壳的检验工艺和技术标 准。二、考核要求:1. 检测变速器壳的形位误差;2. 判断变速器壳可否继续使用;三、准备要求:1. 变速器壳一只;2. 外颈千分尺,大游标卡尺、塞尺、高度尺、直角尺、可调高度顶针 三个、检验平台等。四、操作工艺:1. 清洗、探伤:1)将变速器壳清洗干净,用压缩气吹干或用棉纱擦干。2)用敲击法凭声音判断是否有裂纹或撒白粉检测。2壳体变形检测:1)平面度检查:将变速器倒放在检验平台上,用塞尺检验壳体上平面的平面度误差。标准100mn长度上应不大于0.15mm前后端面的检测方法同上。2)各轴承孔轴线的平面度误差检测: 在一、二轴轴承孔中装上定心套穿上检验芯轴,在中间轴的前、后

9、轴承孔中装上定心套、穿上芯轴装到轴孔中,穿上标准倒当轴。 直接检测: 用外径千分尺、 或大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壳体前端两轴间 距离,再测后端两轴间距判断平行度误差。 间接检测: 用高度尺分别测量壳体前端检测心轴到平板的距离, 再 检测后端面检测心轴到平板的距离以判断平行度误差。 技术标准:平行度误差应不大于 0.10mm 将变速器壳侧放, 用三个可调高度顶钉和直角尺配合。 将变速器壳 上平面调到与直角尺贴合即上平面垂直于平板。 再将高度尺测量前后两端各心轴至平板的距离, 判断各轴的平行度 误差3)轴承座孔磨损的检测:先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承外径,再用量缸 表测轴承座孔内径,两尺寸之差,即为轴承与轴孔

10、的配合间隙。五、辅助说明:1. 通过对变速器壳的检测:了解变速器壳在使用中的工作条件,容 易损坏部位,以便了解所引起的故障。2. 检查端面与轴固定不易操作,所以采用平板、角尺、吻合法检测03)高级汽车修理工修理试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工作单位试题名称:后桥主减速器检修(考核时间:20分钟)考核要求:1、明确装配后桥主减速器;2、装备调整后主减速器符合技术要求。配分,评分标准序号作 业 项 目考核内容配 分评分标准扣分得分1分 解按正确分解工艺 操作10不正确使用工具扣5分:不安正确工艺手续扣5分机件乱放扣5分2检 验各机件探伤可检 查冗体技术状况 检测15机件损伤检验漏项

11、,扣5分 /项壳体技术状况检测不会扣5分/项3装 配 主 动 锥 齿 轮装配工艺,轴承 预紧度的检查与 调整方法调整质 量20装配工艺错误扣5分检查调整方法错误扣10分:调整不符合技术要求扣5分4装配被动锥齿轮及差速器装配工艺,预紧 度的检查与调整 方法调整质量被 动锥齿轮端面圆 跳动20装配工艺错误扣5分预紧度检查方法错误扣5分预紧度的调整质量错误扣5分端面园跳动检查判断错误 扣5分5主装配工艺,啮合装配工艺错误扣5分被动齿轮装配和啮合调整隙调 间及 合法 啮方和整卓里 痕调质 印的整33查 检 的痕J 印分合5 啮扣刖分合5 啮扣5扣 量啮分5分56安全文明生产规量55不分O朋分产7分 数

12、 合 计001高级汽车维修工修理试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03)试题名称: 后桥主减速器的检修 (考核时间: 20 分钟)一、考核目的:了解主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易损坏部位掌握主减速器的检测项目,检测工艺以及技术标准 。二、考核要求:1. 正确的装配调整后主减速器;2. 装配调整后主减速器符合技术标准。三、工具、量具辅料准备1. 待检修主减速器总成一个;2. 磁力座百分表、 弹簧秤、常用工具一套。 红丹油、润滑脂棉纱少许。四、操作工艺要点:1. 分解、清洗:1)按正确分解工艺依次取下主动轮轴承座,并分解主动轮,取下从 动轮及差速器组件、组件分解。2)将零件清洗干净,用压缩气体吹干或

13、擦干2. 检验1)外壳:主动轮轴承座、主动轮进行探伤检查,用敲击法2)检查各齿轮差速器十字轴、 各轴承, 工作面不得有任何性质麻点、剥落现象, 齿轮不得有阶梯性磨损,圆锥主从动轮齿面允许有细 微斑点,但其面积不大于齿面 25%,圆锥主动轮花键轴、花键不得有 严重磨损现象,轴头螺纹损坏不多于 2 牙。3)差速器壳体不得有裂纹现象, 行星齿轮、 半轴齿轮垫片接触面应光滑,半轴齿轮花键槽磨损减少 0.08mm,与差速器壳承孔配合间隙-0.013 +0.041mm4)壳体接合面要平整,平面误差不大于0.05mm油封密封圈应 完好无损不 得腐蚀、老化、断裂、严重磨损、唇口边应完整无损。3 组装、调试1)

14、 组装主动锥轮总成,首先装好主减器壳内主锥齿轮前支承轴 承,再组装主锥齿轮组件, 调整轴承轴向间隙,通过凸缘下端与前轴 承内套外端面间垫片,装上凸缘并锁紧螺母转动轴承座应灵活无卡 滞,用手振动凸缘应无轴向间隙感。将组装好的主动轮总成组件夹到虎台钳上, 先不装油封, 轴头螺 母先不锁止用弹簧秤移拉动凸缘的边缘其转动扭力应为0.981.98Nm。2) 组装差速器从动锥齿轮组件。 先在差速器壳内备好半轴齿轮垫片及半轴齿轮,再在十字轴上套装上行星齿轮及垫片,放到差速器壳内轴承孔中。 再套装上从动锥齿轮, 另一半差速器壳穿上锁紧螺栓, 按规定的扭 距紧固好。3) 组装主减速器总成 先将从动锥齿轮差速器组件装到主减速器壳内, 装好两轴承外套, 调整好,轴承盖,按规定扭距紧固好轴承盖并用锁片锁止。 调整从动锥齿轮轴承间隙,用专用工具拨动调整螺栓旋紧后回转 少许,转动从动锥齿轮应灵活无卡滞, 再用大螺丝刀左右撬动无轴向 间隙感。 安装主动齿轮组件,先对称紧固四个螺栓。 调整主从动锥齿轮啮合痕迹和啮合间隙,在从动锥齿轮上选定相 邻 120的三处,取 2 3 个轮齿,均匀涂上红丹油转动从动轮数圈 其痕迹应离小端24mm其长度不少于齿长60%齿高方向接触痕迹 不应小于齿高 50%距顶点齿根为 0.8 1.5mm 啮合间隙为 0.15 0.40mm。 调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