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文章 复习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概括阅读材料的内 容要点和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金点巧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是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写作意 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层次,人物形象 以及写作技巧的归纳。具体地说,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粗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总结文章中心的方法: 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运用简洁的语 言进行概括。 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或段的结尾 ,也有在段的中间。一般说,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启 下句
2、;段尾的中心句,就是总括句。 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一些文章的标题就表明了中心思想 。如背影。 另一类是没有直接写明中心思想的,需要读者分析概括。 方法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 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二、记叙文理解 1、寻找记叙要素,领悟环境描写 复习目标能正确分析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能领悟景物描写和社 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金点巧指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 果。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把握文章所叙的中心事件 ,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考题中常见 的是:归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环境,包括自然环
3、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山川、树 木花草、季节气象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其作用主要有: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城乡建 筑、风土人情、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描写。其作用主要是交代时代背景 、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必须抓住关键句,结 合故事情节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去分析。 2 2、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把握好记叙的顺序:顺叙、倒 叙、插叙。常考的是分析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插叙的内容是与中心思想有关的,往往是 带有回忆性的内容,其作用往往是起交代作 用,或补充说明与中心有关的内容,或者是 为下文作铺垫。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内容, 对插叙
4、部分进行概括。 3 3、记叙方法的作用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 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 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 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 做某些交代 三、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 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强调了+对象+特性 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
5、和思考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结合句子语 境境 四、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7)吸引读者、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五五、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象征、衬托衬托、对比对比、借景抒借景抒 情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抒情、 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先抑 后扬、以小见大后扬、以小见大 六、好处、效果类问答
6、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 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 用) 七、人称问题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 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 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 于叙事和议论。 八、某句话(段落)作用、好处类型的解读 首段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 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末段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 头,或兼而有之。 中间段 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
7、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 ,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九、关于鉴赏人物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 , 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十、写景作用: 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局甚至整 段的描写景物,那么,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 ,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 ,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 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 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反衬:
8、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 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十一、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 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 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 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 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 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一)、掌握说明文(一)、掌握说明文 的文体知识:的文体知识: 1、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 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2、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一事物区
9、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3、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举例子(2)、列数)、列数 字(字(3)作比较()作比较(4)、分)、分 类别(类别(5)打比方)打比方 (6)、下定义()、下定义(7)配图)配图 表(表(8)、作诠释()、作诠释(9)、摹)、摹 状貌状貌 (10)引用引用 4、说明要有顺序、说明要有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 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 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 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 说明的目
10、的和对象,可以以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 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 序序。 5、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 结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 式有:式有:(一一)总分式总分式 (二二)递进式等。递进式等。 6、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 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 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 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二)说明文答题技巧: 1、请简要说说本文说明、请简要说说本文说明 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 说
11、明对象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特征。 (划分层次,搞清说明对(划分层次,搞清说明对 象的特征,分点答题。象的特征,分点答题。) 2 2、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3 3、本段(或划线句)运用什么说明 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真切、 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 、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 象的什么。 (2)、分类别:条理清楚。)、分类别:条理清楚。 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 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 的什么。的什么。 (3)、打比方:生动、形象,)、打比方:生动、形象,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2、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什么。什么。 (4)、列数字:科学、)、列数字:科学、 准确、具体。准确、具体。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 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 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说明对)、作比较:说明对 象的特点突出。象的特点突出。 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 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 明对象的什么特点。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6)、下定义:科学、)、下定义:科学、 准确、精练、严密
13、。准确、精练、严密。 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 科学、准确、精练、严密科学、准确、精练、严密 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4 4、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四步 不 能;解释该在本文当中的含义 ;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 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或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5 5、加点的“它”,“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 一般是在指代词的前面找,找 到之后,再放在指代词所在句 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6 6、找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把所有选项返回原文认真对照 ,错误一般是在不易觉察处出 现。 有的选
14、项涉及的是说明文相关 知识,应熟练掌握文体知识。 7 7、为什么在文章中要插入的传说? (1)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使说明对象具有神秘色彩 (3)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 特点 8 8、说明文开头段、末尾段、中间段的作用 开头:、引出说明对象 、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引出下 文 末尾:总结全文 中间段:过渡(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 1010、结合文章,联系实际,提合理化建议 不能脱离文章 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联系实际 金华五中金华五中 童粉英童粉英 散文的阅读 指代的对象 对文意的理解 解释句中词语 对题目的理解分析 对句子含义的分析把握 对语言的赏析感悟 把握作者的思想变化过程 环境描写的
15、作用 感受及启示 中考常见考查题型 考题形式 1.概括某一段落(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解题钥匙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 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一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 2、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题钥匙 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想 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赞扬了什么 ,批评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抒发了什么感情等 。再认真具体分析重点段落、重点句 子和重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 一步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最后用简要 的语言,完整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概 括。 ( (二) )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
16、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 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 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 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 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 虑。瞻前顾后虑。瞻前顾后,结合语境结合语境,用简用简 洁流畅的语言把句子的深层洁流畅的
17、语言把句子的深层 含义表达出来。哲理性句子含义表达出来。哲理性句子, 还要注意句子的双关意思。还要注意句子的双关意思。) 三、分析句子的作用。三、分析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 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作用的角度去分析。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点明主旨,深化深化 主题。主题。 四、语言赏析。四、语言赏析。 a、修辞之美、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排比、找文中的比喻、排比、 拟人等。拟人等。(作用作用:比喻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排比使 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拟人使事物形象可使事物形象可 感感;对偶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反问句句 增强语气增强语气;夸张夸张突出特征突出特征,揭示本质揭示本质,给读者以给读者以 鲜明而强烈的印象;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设问:自问自答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启发思考) b、句式之美、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如骈句、长短句、对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抗疫员工管理办法
- 拆迁资质管理办法
- 2024年西藏昂仁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批次管理办法培训
- 慈善基金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荥经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无线座席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普格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林业资源管理办法
- 2024年山东省鱼台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T/CCIAS 009-2023减盐酱油
- (高清版)DG∕TJ 08-2231-2017 地铁盾构法隧道修复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脑卒中后语言恢复》课件
- 2025北京市平谷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货款账期合同协议
- 新闻传媒平台信息审核规范管理细则
- 资产管理岗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高低压电器开关柜市场发展规模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2025-2030年
- 八年级英语完型填空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共50篇
- 不锈钢栏杆、扶手合同范本
- 仲裁员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